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以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为目标的生命课堂已成为主流。本文从哲学视角出发,阐述政治生命课堂的基本内涵即生活化、人性化、系统化,进而论述哲学思想在构建政治生命课堂中的方法论作用,为探究生命课堂提供哲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哲学智慧 生命课堂 人性化 系统化
一、政治“生命课堂”是什么
当代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指出:“我们应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上。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政治“生命课堂”就是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识,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情境性的课堂环境中,通过生命主体(教师、学生)的交往,在回归生活这一基本理念下,还知识以生命,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的交流活动,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提供不竭的能量,提升中学生政治素养和个人思想道德的修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有智慧和德行的人。
二、政治“生命课堂”需要哲学智慧构建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中学思想政治课知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专业知识,因其理论性和教育性强,课堂易成为脱离生活的乌托邦教育。政治教学常常表现为灌输式的教育,学生教师位置颠倒,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空洞的说教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围墙”中长大,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课堂上导致了生活意义的丢失。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针对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政治课堂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政治“生命课堂”的理念的提出受到许多中学思想政治科目老师的热捧。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怎样的政治课堂才是生命课堂?生命课堂的基本内涵何在?生命课堂是课堂追寻的一种目标,还是课堂呈现的一种现象,抑或是课堂操作的模式,还是兼而有之?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哲学的追问,需要哲学智慧来思考。
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从最高意义上讲就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华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具体概括为“具有正确的引导力,深邃的洞察力,极强的渗透力,科学思维的坚实支撑力”。用哲学智慧构建政治生命课堂,既关注知识的传授与生成,更要求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发展中的生命来对待,同时顾及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用哲学智慧对待知识和规律,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增强政治课的生命感。
三、如何用哲学智慧构建政治“生命课堂”
1.政治“生命课堂”必须生活化。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可见,哲学离不开生活。同时,生活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可以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亦明确指出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中学政治教师不仅要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设计学生感兴趣并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活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学会生存,促进发展。笔者在指导高一学生学习“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时,采用分组探究式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六小组,要求他们每一小组到一家商业银行体验活期存款业务和了解银行的代理保险、买卖国债等服务,并在证券公司通过观摩股民的买卖操作了解股票的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在指导学生学习“政治生活”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时,通过学生课堂当场拨打政府“12345”热线电话,来体会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进而相信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在生活中借助哲学这双慧眼,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认识、检验认识、发展认识,师生一同成长,一起探索生活的真相,运用哲学更好地“规划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創造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
2.政治“生命课堂”必须人性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同时也改变了创造活动本身。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中关于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政治“生命课堂”应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生命课堂教学中倡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倡导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知识、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强调相互信任、公平、榜样的力量就是人性化最直接的体现。
在“经济生活”中的《走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中,笔者运用合作体验式教学法,和学生一起参与“顺风倒”接人游戏,由游戏后的体会分享来感受信任、感受市场经济的诚实守信原则。在游戏中和学生共同建立了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感悟的过程,形成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生成性教学过程,落实了“三维”目标。
3.政治“生命课堂”必须系统化。认识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对政治“生命课堂”的研究,探索课堂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广大政治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模式,综合调动各种课堂因素,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所以,政治“生命课堂”应当讲究科学、追求效率、适应环境。
讲究科学即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时往往能更深刻地感觉到教育教学规律的存在和它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对教育教学规律做了较为全面的诠释,他认为学生学得最好,应让他们有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遭遇到理智的挑战,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等。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要能遵循上述教育教学规律,引发学生去解决问题,让政治课堂流淌智慧的清泉。 追求效率即要求以学生智慧得到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在这里,知识不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标准了,学生参与学习捕捉的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的生成都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活动,它们承载着学生智慧的发展。政治课比其他任何课程更需要赋予课堂生命。政治“生命课堂”应该是发现问题——分析答疑——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发现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生活中(自己的生活或是别人的生活);分析答疑不是简单的课本原理的学习,而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升华;解决问题不单单局限于纸上,更重要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适应环境即要寻求真实的课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因此,政治“生命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追求不断完善的课堂!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催化课堂有效生成的源头活水。
但审视我们现在部分公开课,花哨的情境、华丽的课件、繁多的环节、形式的合作……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而效果令人担忧。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利用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实践,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失去了真实与深刻,捧出的是一束束“塑料花”,艳是艳得很,都没有生命。所以,真实的课堂追求一种自然,自然得就像在自己的房间里,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穿多少就穿多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站着、躺着、蹲着、趴着都行。
政治“生命课堂”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奋斗。作为教师,一个成长的生命的守护者,我们必须把哲学智慧倾注于每一堂课和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的职责。在政治“生命课堂”的建构中,我们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政治教学改革的步伐快些、再快些,让学生的热情快回来,这才是政治要教给学生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陈鲜.跨越传统教育模式弊端,走现代化政治教育道路[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02).
[2]雷夫?艾斯奎斯著.朱衣译.第56号教室的奇迹[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08).
[3]牛敏,杨旭春;生命教育:让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N].延安日报.2010(08).
[4]张华金.哲学的智慧[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01).
【关键词】哲学智慧 生命课堂 人性化 系统化
一、政治“生命课堂”是什么
当代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指出:“我们应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上。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政治“生命课堂”就是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识,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情境性的课堂环境中,通过生命主体(教师、学生)的交往,在回归生活这一基本理念下,还知识以生命,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的交流活动,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提供不竭的能量,提升中学生政治素养和个人思想道德的修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有智慧和德行的人。
二、政治“生命课堂”需要哲学智慧构建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中学思想政治课知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专业知识,因其理论性和教育性强,课堂易成为脱离生活的乌托邦教育。政治教学常常表现为灌输式的教育,学生教师位置颠倒,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空洞的说教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围墙”中长大,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课堂上导致了生活意义的丢失。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针对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政治课堂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政治“生命课堂”的理念的提出受到许多中学思想政治科目老师的热捧。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怎样的政治课堂才是生命课堂?生命课堂的基本内涵何在?生命课堂是课堂追寻的一种目标,还是课堂呈现的一种现象,抑或是课堂操作的模式,还是兼而有之?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哲学的追问,需要哲学智慧来思考。
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从最高意义上讲就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华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具体概括为“具有正确的引导力,深邃的洞察力,极强的渗透力,科学思维的坚实支撑力”。用哲学智慧构建政治生命课堂,既关注知识的传授与生成,更要求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发展中的生命来对待,同时顾及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用哲学智慧对待知识和规律,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增强政治课的生命感。
三、如何用哲学智慧构建政治“生命课堂”
1.政治“生命课堂”必须生活化。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可见,哲学离不开生活。同时,生活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可以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亦明确指出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中学政治教师不仅要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设计学生感兴趣并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活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学会生存,促进发展。笔者在指导高一学生学习“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时,采用分组探究式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六小组,要求他们每一小组到一家商业银行体验活期存款业务和了解银行的代理保险、买卖国债等服务,并在证券公司通过观摩股民的买卖操作了解股票的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在指导学生学习“政治生活”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时,通过学生课堂当场拨打政府“12345”热线电话,来体会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进而相信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在生活中借助哲学这双慧眼,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认识、检验认识、发展认识,师生一同成长,一起探索生活的真相,运用哲学更好地“规划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創造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
2.政治“生命课堂”必须人性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同时也改变了创造活动本身。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中关于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政治“生命课堂”应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生命课堂教学中倡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倡导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知识、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强调相互信任、公平、榜样的力量就是人性化最直接的体现。
在“经济生活”中的《走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中,笔者运用合作体验式教学法,和学生一起参与“顺风倒”接人游戏,由游戏后的体会分享来感受信任、感受市场经济的诚实守信原则。在游戏中和学生共同建立了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感悟的过程,形成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生成性教学过程,落实了“三维”目标。
3.政治“生命课堂”必须系统化。认识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对政治“生命课堂”的研究,探索课堂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广大政治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模式,综合调动各种课堂因素,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所以,政治“生命课堂”应当讲究科学、追求效率、适应环境。
讲究科学即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时往往能更深刻地感觉到教育教学规律的存在和它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对教育教学规律做了较为全面的诠释,他认为学生学得最好,应让他们有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遭遇到理智的挑战,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等。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要能遵循上述教育教学规律,引发学生去解决问题,让政治课堂流淌智慧的清泉。 追求效率即要求以学生智慧得到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在这里,知识不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标准了,学生参与学习捕捉的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的生成都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活动,它们承载着学生智慧的发展。政治课比其他任何课程更需要赋予课堂生命。政治“生命课堂”应该是发现问题——分析答疑——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发现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生活中(自己的生活或是别人的生活);分析答疑不是简单的课本原理的学习,而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升华;解决问题不单单局限于纸上,更重要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适应环境即要寻求真实的课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因此,政治“生命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追求不断完善的课堂!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催化课堂有效生成的源头活水。
但审视我们现在部分公开课,花哨的情境、华丽的课件、繁多的环节、形式的合作……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而效果令人担忧。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利用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实践,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失去了真实与深刻,捧出的是一束束“塑料花”,艳是艳得很,都没有生命。所以,真实的课堂追求一种自然,自然得就像在自己的房间里,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穿多少就穿多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站着、躺着、蹲着、趴着都行。
政治“生命课堂”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奋斗。作为教师,一个成长的生命的守护者,我们必须把哲学智慧倾注于每一堂课和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的职责。在政治“生命课堂”的建构中,我们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政治教学改革的步伐快些、再快些,让学生的热情快回来,这才是政治要教给学生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陈鲜.跨越传统教育模式弊端,走现代化政治教育道路[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02).
[2]雷夫?艾斯奎斯著.朱衣译.第56号教室的奇迹[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08).
[3]牛敏,杨旭春;生命教育:让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N].延安日报.2010(08).
[4]张华金.哲学的智慧[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