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体验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学过的重量单位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千进制关系,培养学生对量的估算能力。由于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学生正确理解和建立“千克”的重量观念比较困难。
其他文献
小学各年级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参与学习实践,掌握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操作等学习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又如,听课的方法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认真听课是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和认真听课外,还要教给学生怎样听课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期刊
去年,我有幸在安徽的淮北和六安聆听了徐斌老师的公开课及报告,获益匪浅。特别是听到徐斌老师对课改中出现的教师没有板书,没有让学生看书,课后没有布置作业的“三无”现象提出了批评,感受颇深。虽然徐老师没有展开论述,但还是引起了我长时间的思考。下面我结合自己听课、上课时遇到的情况,谈谈个人的理解。    一、板书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无限发展的空
期刊
[片断一]  师:请小朋友们先想象一下,100粒米有多少?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学生略作思考,然后开始畅所欲言。  生1(边做动作边说):我觉得100粒米,能用手这样抓一把。  生2:我想,应该是用两只手捧一把。  生3:太多了,是用两只手各抓一把那么多。  生4:100粒米大约能装满半个铅笔盒。  生5:我估计100粒米应该能装满一纸杯。  生6:能装半杯就不错了!  生7:那也比100粒
期刊
北京老师要补心理健康课    据悉,北京市将组织全市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也将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一项全国范围的教师心理调查显示,30%至40%的教师经常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开始悄悄地逼近中国教师。北京市曾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96~P9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
期刊
[教学背景]    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在掌握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识的难点并不突出。教学时我将重心放在了“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估算笔算的互补”上,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研究和探索数学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三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吗?  2 汇报人数:301班40人,302班4队,303班1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一册第44~45页中的例1、例2和“想想做做”。    目标预设:    1 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通过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的学习,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 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析:从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实地在生活中触摸数学?3月12日,我校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以“我们去植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就以这次活动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让学生最近距离地感受数学的。    未雨绸缪    为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让“我们去植树”能融合各门学科的内容,
期刊
学生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否就采用教材上提供的思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后,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以下是一些教学片断。
期刊
多年来,“完美”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一个目标,一种境界。  其实,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堂构思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对话过程,不完美甚至有错,才是它的真实存在。它可能有教师面对学生发问而回答不出的尴尬,它可能有学生面对问题所作出的“越轨”甚至“错误”的回答,它可能有未能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遗憾,这都是很正常的。从荚学角度看,既然课堂教学称之为艺术,艺术本身就不可能完美,而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