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往往站在学校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企业需求视角出发,在政府、行业、学校等不同层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其中政府行为是动用多元杠杆,统筹各方利益;行业行为是积极指导合作,制定标准;学校行为是主动开展合作,适应企业需要。
关键词 职业教育;建筑企业;校企合作;机制;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2-0051-03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办学模式,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共同参与,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建筑企业为例,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探讨职业院校土木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建筑企业的合作需求与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企业的合作需求
建筑产品拥有占地面积大、成品一次性投入大、劳动组织及配合复杂等属性。其生产过程具有施工期长、工序复杂、工艺要求高、工作艰苦、风险较大、地域分散和劳动密集等特点。生产现场除了需要大量能从事比较简单劳动的工人外,还需要有大量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而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主要来源于职业院校。这是建筑企业对相应职业院校的需求之一。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技术难题,有时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这也需要和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此外,职业院校往往建有一批较先进的实训基地,和企业共有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员工需要培训,职业院校有这方面的优势;职业院校和政府部门、行业部门有较多关系,通过学校桥梁可以增加社会接触面;学生来源面广,通过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广告效应。这些都是目前建筑企业对职业院校的合作需求。
(二)建筑企业与学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建筑企业视角来看,合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合作的认识与观念不到位。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由于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多年来建筑行业依赖于“低技能、低工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加上我国缺少校企合作的“文化土壤”,企业认为办职业教育是政府的事,是学校的事,根本没有把职业教育的功能融入企业的价值链中,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整体偏弱,积极性不高。学校则认为建筑企业社会地位不高,与企业沟通和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工作岗位比较艰苦,但建筑类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建筑企业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专业对口性不高,教学内容滞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合作的“节拍”不合。由于建筑产品施工期长,特别是在施工的黄金期(4月~12月)需要连续生产,但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通常是安排在第六学期,工作时间短,连续性不够,很难达到顶岗实习要求。四是质量和进度受影响。由于建筑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生产工期较紧,而顶岗实习的学生是新手,企业担心影响生产进度和建筑质量。五是对施工安全的担心。由于建筑工地大都在野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基础开挖时面临塌方等风险,高空作业又经常受高空坠落和物体坠落危险,还有大型机械、交通、水、电等影响,是高风险性工作岗位。企业往往担心安全问题,拒绝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六是国家和行业对企业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不够。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地位模糊,缺乏相应政策法规的配套。在很多重要环节,如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等方面的约束性不足,在具体实施中操作性不强。从行业层面上,建筑业较早推向市场,企业之间竞争比较激烈,建筑企业的经济意识过分膨胀,而社会责任感比较缺失。
二、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的策略
(一)政府行为——运用多元杠杆,统筹各方“利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充分展示了国家重视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纲要》要求政府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利用政府在政治力量和资源配置权上的优势,协调参与主体间多元利益需求和矛盾,制定有关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权威、完整的准则,用规范指导校企合作。对于建筑企业,可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信贷优惠、资质升级优先等方式,从制度上鼓励和督促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校企合作。
(二)行业行为——积极指导合作,制定相关标准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协会形式进行召集,整个组织比较松散;管理方法主要通过检查和经济罚款,手段比较单一。保障不足,处罚有余,导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针对我国建筑企业实际情况,国家应强化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赋予更多的管理权限,解决建筑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实困难。从机制上考虑,当务之急是“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成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制定规章制度,理清工作职责,牵头制定相关标准,积极帮助和指导校企合作。
(三)学校行为——主动开展合作,适应企业需要
1.积极转变理念,建立“交流机制”
职业院校作为办学主体,要克服校企合作中的短视行为,转变办学理念,改变封闭教育观念,克服畏难情绪。要密切关注合作企业的发展,保持联系与沟通,建立以畅通沟通为核心的“交流机制”,并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新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
2.主动服务企业,建立“驱动机制”
职业院校要主动与企业合作,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积极寻求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领域,为企业排忧解难,把为企业服务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将企业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合作伙伴,使企业真正感觉到校企合作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激发企业合作热情和积极性。对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利益,而影响利益的主要因素是产值、产品质量、成本和安全等。建筑企业希望学校为它提供服务的“驱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为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学生劳动力,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能为企业提供真才实学的师资队伍,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能为企业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能和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减少企业的投资;能帮助企业培训在职职工,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学校只有站在企业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形成以利益互惠为前提的驱动机制。 3.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长效机制
首先,建立管理组织机构。聘请校企双方有关领导、专家等共同组建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并签订合作协议,该机构主要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这样才能有长期发展的组织保障。其次,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团队。主要由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任务是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开展具体工作,联合开展专业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技能鉴定、技术攻关、项目评审、职工培训、考核评价、实训场地共建等工作。针对建筑企业岗位特点,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突出动手技能。对于教师,重点应放在对建筑企业的技术服务上,学校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开展科研活动,就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在教学模式上,选择“2 1”模式,保障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完成企业顶岗实习,以便于时间上的衔接。有些建筑企业也会选择“订单”式和企业“冠名”式,以满足特殊要求。最后,要注重文化交融。企业有企业文化,学校有校园文化,双方通过交流、讲座、培训、展示等活动,把两种文化相互渗透,这无疑会对促进校企长期深入地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企业角度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从合作的“被动”方角度来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合作的长期深入开展。当然,企业的需要有合理和不合理、真实和虚假、正确与错误之分,学校需要经过筛选、调整才能成为校企合作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邢清华,米靖.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措施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5):33-37.
[2]王昶,袁军平,申柯娅.“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7):47-48.
[3]刘复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8):57-58.
[4]陈锡宝,朱剑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误区及化解途径[J].探索与争鸣,2010(4):73-75.
Co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View of Enterprises’ Needs
——The Cas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ZHU Zhao-pi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China)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schools extremely are interested in while enterprises disregarde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widespread for a long time. One of important reasons is tha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mostly 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schools during the period of cooperation.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needs, the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school should be established. Of which,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is to use multiple lever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industry behavior is to actively guide the cooperation, and school behavior is to cooperate initiatively to adapt to enterprises’ demand.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职业教育;建筑企业;校企合作;机制;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2-0051-03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办学模式,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共同参与,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建筑企业为例,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探讨职业院校土木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建筑企业的合作需求与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企业的合作需求
建筑产品拥有占地面积大、成品一次性投入大、劳动组织及配合复杂等属性。其生产过程具有施工期长、工序复杂、工艺要求高、工作艰苦、风险较大、地域分散和劳动密集等特点。生产现场除了需要大量能从事比较简单劳动的工人外,还需要有大量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而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主要来源于职业院校。这是建筑企业对相应职业院校的需求之一。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技术难题,有时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这也需要和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此外,职业院校往往建有一批较先进的实训基地,和企业共有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员工需要培训,职业院校有这方面的优势;职业院校和政府部门、行业部门有较多关系,通过学校桥梁可以增加社会接触面;学生来源面广,通过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广告效应。这些都是目前建筑企业对职业院校的合作需求。
(二)建筑企业与学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建筑企业视角来看,合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合作的认识与观念不到位。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由于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多年来建筑行业依赖于“低技能、低工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加上我国缺少校企合作的“文化土壤”,企业认为办职业教育是政府的事,是学校的事,根本没有把职业教育的功能融入企业的价值链中,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整体偏弱,积极性不高。学校则认为建筑企业社会地位不高,与企业沟通和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工作岗位比较艰苦,但建筑类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建筑企业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专业对口性不高,教学内容滞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合作的“节拍”不合。由于建筑产品施工期长,特别是在施工的黄金期(4月~12月)需要连续生产,但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通常是安排在第六学期,工作时间短,连续性不够,很难达到顶岗实习要求。四是质量和进度受影响。由于建筑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生产工期较紧,而顶岗实习的学生是新手,企业担心影响生产进度和建筑质量。五是对施工安全的担心。由于建筑工地大都在野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基础开挖时面临塌方等风险,高空作业又经常受高空坠落和物体坠落危险,还有大型机械、交通、水、电等影响,是高风险性工作岗位。企业往往担心安全问题,拒绝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六是国家和行业对企业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不够。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地位模糊,缺乏相应政策法规的配套。在很多重要环节,如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等方面的约束性不足,在具体实施中操作性不强。从行业层面上,建筑业较早推向市场,企业之间竞争比较激烈,建筑企业的经济意识过分膨胀,而社会责任感比较缺失。
二、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的策略
(一)政府行为——运用多元杠杆,统筹各方“利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充分展示了国家重视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纲要》要求政府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利用政府在政治力量和资源配置权上的优势,协调参与主体间多元利益需求和矛盾,制定有关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权威、完整的准则,用规范指导校企合作。对于建筑企业,可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信贷优惠、资质升级优先等方式,从制度上鼓励和督促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校企合作。
(二)行业行为——积极指导合作,制定相关标准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协会形式进行召集,整个组织比较松散;管理方法主要通过检查和经济罚款,手段比较单一。保障不足,处罚有余,导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针对我国建筑企业实际情况,国家应强化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赋予更多的管理权限,解决建筑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实困难。从机制上考虑,当务之急是“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成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制定规章制度,理清工作职责,牵头制定相关标准,积极帮助和指导校企合作。
(三)学校行为——主动开展合作,适应企业需要
1.积极转变理念,建立“交流机制”
职业院校作为办学主体,要克服校企合作中的短视行为,转变办学理念,改变封闭教育观念,克服畏难情绪。要密切关注合作企业的发展,保持联系与沟通,建立以畅通沟通为核心的“交流机制”,并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新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
2.主动服务企业,建立“驱动机制”
职业院校要主动与企业合作,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积极寻求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领域,为企业排忧解难,把为企业服务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将企业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合作伙伴,使企业真正感觉到校企合作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激发企业合作热情和积极性。对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利益,而影响利益的主要因素是产值、产品质量、成本和安全等。建筑企业希望学校为它提供服务的“驱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为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学生劳动力,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能为企业提供真才实学的师资队伍,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能为企业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能和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减少企业的投资;能帮助企业培训在职职工,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学校只有站在企业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形成以利益互惠为前提的驱动机制。 3.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长效机制
首先,建立管理组织机构。聘请校企双方有关领导、专家等共同组建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并签订合作协议,该机构主要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这样才能有长期发展的组织保障。其次,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团队。主要由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任务是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开展具体工作,联合开展专业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技能鉴定、技术攻关、项目评审、职工培训、考核评价、实训场地共建等工作。针对建筑企业岗位特点,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突出动手技能。对于教师,重点应放在对建筑企业的技术服务上,学校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开展科研活动,就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在教学模式上,选择“2 1”模式,保障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完成企业顶岗实习,以便于时间上的衔接。有些建筑企业也会选择“订单”式和企业“冠名”式,以满足特殊要求。最后,要注重文化交融。企业有企业文化,学校有校园文化,双方通过交流、讲座、培训、展示等活动,把两种文化相互渗透,这无疑会对促进校企长期深入地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企业角度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从合作的“被动”方角度来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合作的长期深入开展。当然,企业的需要有合理和不合理、真实和虚假、正确与错误之分,学校需要经过筛选、调整才能成为校企合作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邢清华,米靖.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措施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5):33-37.
[2]王昶,袁军平,申柯娅.“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7):47-48.
[3]刘复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8):57-58.
[4]陈锡宝,朱剑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误区及化解途径[J].探索与争鸣,2010(4):73-75.
Co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View of Enterprises’ Needs
——The Cas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ZHU Zhao-pi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China)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schools extremely are interested in while enterprises disregarde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widespread for a long time. One of important reasons is tha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mostly 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schools during the period of cooperation.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needs, the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school should be established. Of which,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is to use multiple lever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industry behavior is to actively guide the cooperation, and school behavior is to cooperate initiatively to adapt to enterprises’ demand.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