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中自私、无礼的小公主,在幼儿园里竟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大姐姐!这样的行为反差不禁引起了教师的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行为的两面性呢?如何实现家园协同教育,真正有效促进幼儿德育发展呢?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语云:“立身先立德。”3~6岁幼儿正处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敏感期”,正是我们对其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长期与孩子亲密接触,因此,对幼儿的品德及行为习惯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中长辈都比较疼惜孩子,舍不得打骂,往往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幼儿园,甚至把幼儿园和老师当成自己对孩子品德教育失败的“挡箭牌”。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许多幼儿在幼儿园是一个样子,回到家里却是另一副模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家庭、幼儿园如何进行协同教育,真正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呢?
家中娇生惯养的“小公主”
人物:贝贝,7岁,幼儿园大班
镜头一:
早上醒来,贝贝大叫:“某某(妈妈的名字),拿衣服来呀!”妈妈拿着衣服递给她,突然,贝贝使劲把衣服扔在了地上……妈妈连忙拾起来,并拿来了其他衣服随她挑,贝贝这才作罢。随后,梳头、刷牙、洗脸,无一不是妈妈在帮她“操作”。贝贝像极了一位“高高在上”的公主。
镜头二:
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哄着贝贝:“贝贝,快叫叔叔好。”谁知,贝贝头一扭,嘴一撇,说:“不叫,我不叫,烦死了!”说完“砰”的一声关上了自己的房门。爸爸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忙招呼客人坐下。宾主刚开始谈话,这边又有“动静”了。贝贝来到客厅,无视客人的存在,说:“我要出去,我现在就要爸爸妈妈带我去买碟片!”爸爸说:“你先回房间看上次买的《芭比娃娃》,你不是很喜欢吗?明天我再给你买……”还没说完,贝贝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声引来了贝贝的奶奶,一口一个“乖乖”“宝贝”。可任凭奶奶和妈妈怎么哄,贝贝就是一副很委屈、很生气的样子。见状,客人只好说还有事,就先走了。
幼儿园里乖巧懂事的“大姐姐”
镜头三:
某日早上,小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入园。只见贝贝走在妈妈的前面,来到了晨检处,她连忙笑眯眯地向晨检老师问好:“老师早!”晨检后,贝贝和妈妈向楼上的班级走去,走到楼梯口,贝贝看见地上有张小纸条,她愣了一下,随即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扔进了垃圾筒里。到了班上,贝贝主动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打招呼,接着和妈妈说了声“再见”,然后便愉快地和小朋友玩去了。
镜头四:
上美术课时,小朋友们兴致都很高,贝贝也一直专心听讲。老师想请一个小朋友帮忙发材料,贝贝高高地举起了小手,然后就认认真真地为大家发纸、发笔……绘画时,同桌轩轩拿着笔急得叫老师,原来是记号笔的笔尖凹进去了。这时,贝贝轻声地说:“我来帮你修,用我的笔尖戳一下就好了,别再麻烦老师了。”俨然一副“大姐姐”的样子。
贝贝行为分析
四个镜头对焦的是同一个女孩,但我们却看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在家中表现自私、粗暴、无礼、任性,在幼儿园却有礼貌、讲文明、乐于助人。身为大班幼儿,贝贝已经在幼儿园接受过至少两年的幼儿教育,相信孩子主动问好、主动捡起垃圾并扔进垃圾箱、乐于助人等良好的行为表现也是老师们对她进行的品德教育的最好证明。然而,回到家里,贝贝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表现呢?
其实,和贝贝一样有类似行为表现的孩子不在少数。有困惑就有了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许多幼儿行为习惯的两面性?家庭、幼儿园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使其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呢?家长和幼儿园都应该做些什么?
纠正幼儿行为反差,家长与幼儿园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观念,重视幼儿品德教育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如果在儿童早年,成人不能给予其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则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首先应该重视幼儿的品德养成,从思想上重视,在方法上科学,坚决杜绝“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注重榜样效应,家长与教师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身为幼儿教师,我的做法是由己及人,在高度重视幼儿德育的前提下,帮助家长认识到“幼不德育,害人害己”的道理,利用班级论坛、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专题讲座以及幼儿素质展示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家长有触动、有行动,高度重视起幼儿的品德教育。
2.将德育渗透进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并长期坚持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将品德教育渗透进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不同的事件、环境和行为中对幼儿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安静进餐、不随地吐痰、主动向人问好、诚实、守信、守秩序等等。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要随意变更要求或降低标准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效果。比如,要求孩子安静进餐,家长和老师在幼儿面前进餐时也应保持安静;要求孩子有礼貌,家长和老师就要做到主动向人问好、和善待人……这样长期坚持,内化于心,不仅自己的德行提高了,对孩子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
3.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
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品德教育的意识,长期坚持的决心,还必须配合巧妙的方式与方法。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养成的品德素养才是美好的、长期的,才能真正得以内化。
榜样法、情感陶冶法应该是家庭成员、幼儿园老师的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采用情境表演、小小辩论赛等形式,以增强品德教育的直观性,强化幼儿的是非感、荣辱感,强化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一贯采取的是榜样法和表扬法,好孩子往往是夸出来的,因为孩子还小,判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需要给他们以行动上的榜样和行为上的激励。
避免幼儿行为反差,家园协同教育至关重要
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在家一个样、在园又是一个样的巨大反差呢?根据贝贝的行为表现,不难看出是家庭教育没有跟上幼儿园的步伐,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出现了不一致——各走各的道,甚至反其道而行。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幼儿两面性格的形成,导致行为的不稳定。因此,我们必须要引领和整合家长的教育力量,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协同教育的局面,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长期以来,我们理解的家园协同教育是具体的参与,具体的体现,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真正的协同还包括心理协同、观念协同、行为协同和文化协同。例如:部分家长有时候只是碍于情面去教育孩子,表面上这样做了,但其思想观念却并非如此。
涵涵家长来接孩子离园时,老师提到涵涵白天曾和一个小朋友发生过争吵。这位家长听后连忙教育涵涵不能和小朋友打架,可第二天孩子来园时说:“爸爸说了,他打我一拳,我就应该打他两拳。”这样算“一致”教育吗?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难免会有认识上的“误区”或“盲区”,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
要想实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首先需要家长从心理上认同老师的做法。这就要求教师倾听和了解家长的心声和需求,努力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如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家访、家长信箱、家长讲座等途径,使家长充分信任幼儿园,信任教师,这样在观念上、文化上建立了协同,相信教育行为上的协同也就不难实现了。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语云:“立身先立德。”3~6岁幼儿正处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敏感期”,正是我们对其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长期与孩子亲密接触,因此,对幼儿的品德及行为习惯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中长辈都比较疼惜孩子,舍不得打骂,往往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幼儿园,甚至把幼儿园和老师当成自己对孩子品德教育失败的“挡箭牌”。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许多幼儿在幼儿园是一个样子,回到家里却是另一副模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家庭、幼儿园如何进行协同教育,真正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呢?
家中娇生惯养的“小公主”
人物:贝贝,7岁,幼儿园大班
镜头一:
早上醒来,贝贝大叫:“某某(妈妈的名字),拿衣服来呀!”妈妈拿着衣服递给她,突然,贝贝使劲把衣服扔在了地上……妈妈连忙拾起来,并拿来了其他衣服随她挑,贝贝这才作罢。随后,梳头、刷牙、洗脸,无一不是妈妈在帮她“操作”。贝贝像极了一位“高高在上”的公主。
镜头二:
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哄着贝贝:“贝贝,快叫叔叔好。”谁知,贝贝头一扭,嘴一撇,说:“不叫,我不叫,烦死了!”说完“砰”的一声关上了自己的房门。爸爸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忙招呼客人坐下。宾主刚开始谈话,这边又有“动静”了。贝贝来到客厅,无视客人的存在,说:“我要出去,我现在就要爸爸妈妈带我去买碟片!”爸爸说:“你先回房间看上次买的《芭比娃娃》,你不是很喜欢吗?明天我再给你买……”还没说完,贝贝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声引来了贝贝的奶奶,一口一个“乖乖”“宝贝”。可任凭奶奶和妈妈怎么哄,贝贝就是一副很委屈、很生气的样子。见状,客人只好说还有事,就先走了。
幼儿园里乖巧懂事的“大姐姐”
镜头三:
某日早上,小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入园。只见贝贝走在妈妈的前面,来到了晨检处,她连忙笑眯眯地向晨检老师问好:“老师早!”晨检后,贝贝和妈妈向楼上的班级走去,走到楼梯口,贝贝看见地上有张小纸条,她愣了一下,随即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扔进了垃圾筒里。到了班上,贝贝主动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打招呼,接着和妈妈说了声“再见”,然后便愉快地和小朋友玩去了。
镜头四:
上美术课时,小朋友们兴致都很高,贝贝也一直专心听讲。老师想请一个小朋友帮忙发材料,贝贝高高地举起了小手,然后就认认真真地为大家发纸、发笔……绘画时,同桌轩轩拿着笔急得叫老师,原来是记号笔的笔尖凹进去了。这时,贝贝轻声地说:“我来帮你修,用我的笔尖戳一下就好了,别再麻烦老师了。”俨然一副“大姐姐”的样子。
贝贝行为分析
四个镜头对焦的是同一个女孩,但我们却看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在家中表现自私、粗暴、无礼、任性,在幼儿园却有礼貌、讲文明、乐于助人。身为大班幼儿,贝贝已经在幼儿园接受过至少两年的幼儿教育,相信孩子主动问好、主动捡起垃圾并扔进垃圾箱、乐于助人等良好的行为表现也是老师们对她进行的品德教育的最好证明。然而,回到家里,贝贝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表现呢?
其实,和贝贝一样有类似行为表现的孩子不在少数。有困惑就有了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许多幼儿行为习惯的两面性?家庭、幼儿园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使其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呢?家长和幼儿园都应该做些什么?
纠正幼儿行为反差,家长与幼儿园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观念,重视幼儿品德教育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如果在儿童早年,成人不能给予其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则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首先应该重视幼儿的品德养成,从思想上重视,在方法上科学,坚决杜绝“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注重榜样效应,家长与教师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身为幼儿教师,我的做法是由己及人,在高度重视幼儿德育的前提下,帮助家长认识到“幼不德育,害人害己”的道理,利用班级论坛、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专题讲座以及幼儿素质展示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家长有触动、有行动,高度重视起幼儿的品德教育。
2.将德育渗透进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并长期坚持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将品德教育渗透进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不同的事件、环境和行为中对幼儿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安静进餐、不随地吐痰、主动向人问好、诚实、守信、守秩序等等。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要随意变更要求或降低标准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效果。比如,要求孩子安静进餐,家长和老师在幼儿面前进餐时也应保持安静;要求孩子有礼貌,家长和老师就要做到主动向人问好、和善待人……这样长期坚持,内化于心,不仅自己的德行提高了,对孩子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
3.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
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品德教育的意识,长期坚持的决心,还必须配合巧妙的方式与方法。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养成的品德素养才是美好的、长期的,才能真正得以内化。
榜样法、情感陶冶法应该是家庭成员、幼儿园老师的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采用情境表演、小小辩论赛等形式,以增强品德教育的直观性,强化幼儿的是非感、荣辱感,强化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一贯采取的是榜样法和表扬法,好孩子往往是夸出来的,因为孩子还小,判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需要给他们以行动上的榜样和行为上的激励。
避免幼儿行为反差,家园协同教育至关重要
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在家一个样、在园又是一个样的巨大反差呢?根据贝贝的行为表现,不难看出是家庭教育没有跟上幼儿园的步伐,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出现了不一致——各走各的道,甚至反其道而行。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幼儿两面性格的形成,导致行为的不稳定。因此,我们必须要引领和整合家长的教育力量,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协同教育的局面,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长期以来,我们理解的家园协同教育是具体的参与,具体的体现,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真正的协同还包括心理协同、观念协同、行为协同和文化协同。例如:部分家长有时候只是碍于情面去教育孩子,表面上这样做了,但其思想观念却并非如此。
涵涵家长来接孩子离园时,老师提到涵涵白天曾和一个小朋友发生过争吵。这位家长听后连忙教育涵涵不能和小朋友打架,可第二天孩子来园时说:“爸爸说了,他打我一拳,我就应该打他两拳。”这样算“一致”教育吗?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难免会有认识上的“误区”或“盲区”,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
要想实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首先需要家长从心理上认同老师的做法。这就要求教师倾听和了解家长的心声和需求,努力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如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家访、家长信箱、家长讲座等途径,使家长充分信任幼儿园,信任教师,这样在观念上、文化上建立了协同,相信教育行为上的协同也就不难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