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老师教学《小珊迪》一课。上课始伊,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先令”和“便士”的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联系课文讨论理解。学生通过读课文、讨论,很快明白了“先令”和“便士”是英国的货币,并从“我”没有零钱,拿出1先令让小珊迪找零,知道先令大于便士。接着,这位教师顺势提出1先令是多少便士的问题。经过细读课文,学生得出了“1先令=12便士”的结论。这时,教师又进一步告诉学生,比先令大的单位是英磅,随即板书:1英磅=12先令,1先令=12便士。这位教师还没有就此打住,她让学生算账——
小珊迪为了获得多少钱而出了意外,甚至丢掉性命的?多数学生说是1便士,也有少数说是半便士。此时,教师动情地说:“为了这么一点点可怜的钱,小珊迪不幸丢掉了宝贵的生命,在那个社会里,穷人的命多么不值钱啊!这社会制度合理吗?”此时此刻,教师感情激愤,溢于言表;学生的心被深深触动,义形于色,痛斥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然而,小珊迪在受重伤的情况下,还让弟弟找回4个便士,你认为值得吗?他对失落了7个便士没能找回会有什么想法?”教师连连追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纷纷举手回答:“小珊迪是诚实的,可信的,他有着美好的心灵和品德。”“7个便士散落了,无法找回,小珊迪一定会十分难过,觉得对不起人家,心里有着深深的歉意。”(案例来源:《小学青年教师》2003年第10期)
有论者认为,这位教师不着痕迹地把货币换算的结果自然而然地引导到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由1盒火柴多少钱导入小珊迪为此送命,挖掘出社会制度太不公平的本质,进而让学生获得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我也还看过一些有关《小珊迪》的教学案例,发现许多教师都对“1先令=12便士”这个数学题很感兴趣。在课堂让学生演算后得出1便士的价值是很小的,引导学生理解小珊迪为了获得多少钱而出了意外,甚至丢掉性命的?教师动情地说,为了这么一点钱,小珊迪不幸地丢了性命,在那个社会里,穷人的命是多么不值钱,这个社会是多少不合理等等。
关于货币换算的教学是值得商榷的。由于中英的货币制度不同,无论是先令还是便士,学生都是完全陌生的,并不知道他们真正的价值。因此,1个便士的价值是无法从与1先令中换算中得知的。如果学生是从“1先令=12便士”这一数学换算中感知到1个便士的“少”,这就只能算是教师的误导(或是变相欺骗)。别说是英国的货币了,就连本国的“1毛”而言,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你说能让现在学生在“1元=10毛”中感知“1毛”的价值吗?要知道想当年还“1毛=10分”哩!你说现在的学生能感知到什么呀?其实,有些问题本是十分简单,往往被老师自己搞复杂的。
另外,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要那么多有关政治的东西呢?就不能少贴点“政治标签”,多一些人文熏陶。其实小珊迪的死只是一次很普通的意外交通事故,与社会制度并没有多少直接联系,在这一点上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本质的不同。其实就是连《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也未必非与社会制度纠缠不清,更何况教学像《小珊迪》这样的课文,意在通过《小珊迪》反映社会制度问题是不合适的。其实《小珊迪》的可贵之处在于小珊迪在临死之前让小利比送回找回的4个便士,体现的是一种为人品质——诚实守信,这才是文本最有价值的地方,才是师生需花时间好好感悟的地方。对小珊迪来讲,诚实与善良不是比生命更重要,而是自觉地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对诚实与善良的自觉恪守,就是生命的热爱,就是对生活的热爱。珊迪虽然命运悲惨,但是他没有悲叹命运,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胡作非为,更没有自暴自弃。他在逆境中坚强地活着,甚至到最后自己不行了,依然牵挂着弟弟。——这些,不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吗?这种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本色,不就是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最需要被唤醒和擦亮的吗?
小珊迪为了获得多少钱而出了意外,甚至丢掉性命的?多数学生说是1便士,也有少数说是半便士。此时,教师动情地说:“为了这么一点点可怜的钱,小珊迪不幸丢掉了宝贵的生命,在那个社会里,穷人的命多么不值钱啊!这社会制度合理吗?”此时此刻,教师感情激愤,溢于言表;学生的心被深深触动,义形于色,痛斥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然而,小珊迪在受重伤的情况下,还让弟弟找回4个便士,你认为值得吗?他对失落了7个便士没能找回会有什么想法?”教师连连追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纷纷举手回答:“小珊迪是诚实的,可信的,他有着美好的心灵和品德。”“7个便士散落了,无法找回,小珊迪一定会十分难过,觉得对不起人家,心里有着深深的歉意。”(案例来源:《小学青年教师》2003年第10期)
有论者认为,这位教师不着痕迹地把货币换算的结果自然而然地引导到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由1盒火柴多少钱导入小珊迪为此送命,挖掘出社会制度太不公平的本质,进而让学生获得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我也还看过一些有关《小珊迪》的教学案例,发现许多教师都对“1先令=12便士”这个数学题很感兴趣。在课堂让学生演算后得出1便士的价值是很小的,引导学生理解小珊迪为了获得多少钱而出了意外,甚至丢掉性命的?教师动情地说,为了这么一点钱,小珊迪不幸地丢了性命,在那个社会里,穷人的命是多么不值钱,这个社会是多少不合理等等。
关于货币换算的教学是值得商榷的。由于中英的货币制度不同,无论是先令还是便士,学生都是完全陌生的,并不知道他们真正的价值。因此,1个便士的价值是无法从与1先令中换算中得知的。如果学生是从“1先令=12便士”这一数学换算中感知到1个便士的“少”,这就只能算是教师的误导(或是变相欺骗)。别说是英国的货币了,就连本国的“1毛”而言,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你说能让现在学生在“1元=10毛”中感知“1毛”的价值吗?要知道想当年还“1毛=10分”哩!你说现在的学生能感知到什么呀?其实,有些问题本是十分简单,往往被老师自己搞复杂的。
另外,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要那么多有关政治的东西呢?就不能少贴点“政治标签”,多一些人文熏陶。其实小珊迪的死只是一次很普通的意外交通事故,与社会制度并没有多少直接联系,在这一点上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本质的不同。其实就是连《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也未必非与社会制度纠缠不清,更何况教学像《小珊迪》这样的课文,意在通过《小珊迪》反映社会制度问题是不合适的。其实《小珊迪》的可贵之处在于小珊迪在临死之前让小利比送回找回的4个便士,体现的是一种为人品质——诚实守信,这才是文本最有价值的地方,才是师生需花时间好好感悟的地方。对小珊迪来讲,诚实与善良不是比生命更重要,而是自觉地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对诚实与善良的自觉恪守,就是生命的热爱,就是对生活的热爱。珊迪虽然命运悲惨,但是他没有悲叹命运,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胡作非为,更没有自暴自弃。他在逆境中坚强地活着,甚至到最后自己不行了,依然牵挂着弟弟。——这些,不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吗?这种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本色,不就是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最需要被唤醒和擦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