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单剖析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针对这个客观事实,从五个方面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传统课堂中的问题很多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转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 淡薄原因 策略
  在我国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切入口。问题意识是思想的资源,思维的动力,是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和创新精神的摇篮。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从而形成了一种“有问题可耻”的观念,导致了许多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问,或者有问题也说没问题的现象。这种现象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原因剖析
  化学教师听了公开课后最大的感受是:课堂中的问题很多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很少有学生提出问题。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究其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一)教师认识的不足
  绝大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部分教师认为提出问题是自己的专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讲课效率,学生一旦问题提出,会轻描淡写的回答一句“这个问题留到课后再讨论”,甚至有些会强行制止;部分教师觉得自己的东西要讲得很多,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不留时间给学生提问;部分则认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没有帮助,只要“消化”自己所讲的内容就能完成考试的要求。这些都说明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没有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
  (二)学生对问题的态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一般不随便提问。一方面,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被不同程度地剥夺,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条不紊,希望和学生一起把自己设计的问题按照课堂程序一个个解决,因此教师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也不愿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问题会批评、挖苦;另一方面,学生也害怕有问题,心中产生疑问,必然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个过程要耗费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学生宁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不愿意多想,养成思维惰性。与此同时,学生认为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正确的、科学的,教师不要他们产生疑问是不想增重他们的思想负担,也就乐得不对问题进行思考,认为思考是没有必要的。
  (三)学生能力的不足
  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提出问题则是一种能力,是对自己思维困惑的明确表述。但是迷信书本和权威,封闭式教学,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都使得学生提不出问题,没有问题可思考,没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冲动;学生知识经验的缺乏,基础的薄弱,结构的不完善,提出的问题显得笨拙,没有价值。只有知识经验丰富,知识框架完整,有一定的能力,学生才会怀疑,产生问题意识。
  二、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科学激发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接受,“老师问,学生答”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惯性,要想在每周两节的化学课堂上打破实属不易。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进度,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让学生在自主预习新知识、练习新的习题或情景互动中,独立思考问题,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积极地探索,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过程性目标”,要求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了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在得知问题答案时,感到收获的喜悦,个性品质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和发展。在面对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时,学生会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创造性的想象力去解决问题。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发明创造始于问题。
  (三)指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寻求问题答案的时候,应将教师的指导帮助与学生探究进行结合和统一。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在碰到新的化学问题,学生应首先对问题的原因进行猜想、分析,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数据和信息,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总结,形成对问题的解释,证实自己的猜测。学生有了自己遇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套想法和方法,就能保证新问题的顺利处理,形成良性循环。
  (四)教师的鼓励和合理评价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鼓励和诱导意义重大。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一些允许,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允许学生求新求异,并为他们能够提出问题持赞同态度,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获取问题答案时,能伸出援手,必要时提供解决问题的资料和资源。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适当评价,引导学生自己评价,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合理的评价可以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师还可创设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有问题可问—想问—敢问—会问—善问—解决—总结发展”。对教师而言,我们要做的工作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意愿,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提高教师设疑的技巧性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知识,教材不是权威和真理,应让学生不迷信书本,大胆质疑和猜想,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思维分析的过程,解答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求异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探究精神得到培养,问题意识也就得到了发展。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领,制定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将教学目标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难易适中且富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对新旧知识进行加工重组,进而能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这是化学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手段。
  化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的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具有意义。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用审视的态度看待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多给学生一些提问的自信。
  参考文献:
  [1]刘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0(3).
  [2]杨芳.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3(4).
  (责编 赵建荣)
其他文献
依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了转子侧Crowbar电路和直流侧Chopper电路相结合的穿越方案,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一、学困生的定义及转化意义何为学困生?心理教育学认为,学困生是因心理或学力等因素导致成绩落后或行为偏差的学生。有的则认为: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停滞的学生。其特点是:学习
试论五四时期胡适在哲学思想界的影响胡明1919年2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推陈出新开创风气的一个大动作,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部书是以他的博士论文为基干,以北京大学开课的讲义增...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预设主要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主要是教师围绕教学的目标而设计出来的教案环节和程序。生成主要是针对于预设来说的,就是在预设下产生出来的新的教学资源的创造过程。预设与生成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当中,而且同时都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说,在教学时,要让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同样也要有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飞跃和提升。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于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
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探究、主动构建,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关注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再抱着以往的教学观念不
摘要:中职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职教育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本文以中职教育数学为例,列举了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的现象,例如,教师没有耐心、易躁易怒;缺乏创新精神,一味因循守旧;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等等。学生方面则为:底子差;对数学学习恐惧,没有信心;缺乏学习能力;不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面对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找到正确合理的对策,如果任由这些问题
研究了条件反射性抗体反应增强模型的建立.被试为49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采用糖精水作为条件性刺激,一种蛋白抗原卵清蛋白作为非条件性刺激配对给予大鼠,两者结合后,在初次
目的 探索和建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所需最低浓度血清的方法。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在不同浓度血清(体积分数为2%、5%、10%)的培养基中进行条件培养。苏木素-伊红染色后
改革呼唤着新的理论。王国刚同志的文章为我们认识传统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建立的。如果说,历史上的“政权经济”都是服从予政治的目的,受制于政权的支配,维护政权的利益,从而具有共同的特征的话,那么,用这样的一般性术语来概述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钊的特征及其必然性,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全唐文》》卷九一七于皎然名下录有《寄赠于尚书书》,此文各种版本之《皎然集》、《杼山集》均未收,姚垚《皎然年谱稿》(《书目季刊》第11卷第4期)、刘曾遂《唐诗储皎然考辨》(《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2期)、张靖龙《皎然生卒年考》(《唐代文学研究》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