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提问是化学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能起得效果十分显著作用。本文作者将从“问什么”、“怎么问”两个方面对化学课堂提问作精辟的阐述。
关键词:化学课提问艺术
提问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问不得法。问是发的条件,发是问的结果,要求学生发得好,教师首先要问得好。教师怎样才能问得好呢?关键要在因才(教材)设问方面做文章,也就是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什么”;同时要在因才(学生)设问方面下功夫,也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怎么问”。
一、因才设问
(一)问起点。起点,即是认知的固定点,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对新知的学习起稳固作用的观念,是生长新知的基础,是“拴住”新知的“锚桩”。为此,教师要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考虑,从旧知识中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式的问题,为学新知架起“认知桥梁”,顺利地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同化或顺应。
(二)问重点。重点,即重要的知识点,是由教材内容而定的,在整个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点,是一堂课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教师要针对重点,设计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集中精力去探索这一矛盾的焦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反程式”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守两个原则,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下面几道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Cu+H2SO4(稀)=CuSO4+H2↑(2)H2+O2===H2O,(3)说说它们错的原因?这样,问题问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思维去探究书写化学反应式时要遵守的原则。
(三)问难点。难点,即难学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水平与抽象复杂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首先要充分估计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种种障碍,准确地确定难点。其次是要分析难点难在何处,难点形成的原因,设计出化难为易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地攻克难点,真正发挥难点对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讲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部分内容时,怎样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解题的一大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可设计如下几个问题:①6.5克金属锌和100克质量分数9.8%的稀硫酸刚好全部发生反应,这时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其质量分数是多少?②6.4克铜和40克质量分数为25%的硫酸混合在一起,这时溶质是什么?(金属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问疑点。疑点,即是学生认知的疑惑点,一般表现在容易混淆和不易分清的知识点上。教师要及时提出有利于解疑除惑的问题,使学生疑之成理,信之有据地明辨是非,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教学“饱和溶液”这分部内容时,由于学生之前未曾接触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这些概念。因此,很多学生认为浓溶液就是饱和溶液,稀溶液就是不饱和溶液。这了弄清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可边演示实验边提问如下几个问题:现在在两支均装有10ml水的试管里分别加入2克的硝酸铵和氯化钠,它们是否都形成了饱和溶液?它们的浓度是否相符?(不是饱和溶液,浓度相等);再分别向这两支试管里各添加2克硝酸铵和氯化钠,这时它们形成的是不是饱和溶液?浓度是否相等 ?(氯化钠溶液是饱和溶液,硝酸铵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硝酸铵溶液的浓度大。)学生边计算,边看实验现象。很快就弄清了: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五)问盲点。盲点,即弱信息的知识,是指学生正常思维中容易被强信息干扰或掩盖的弱信息成分,即通常所说“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问题”。教师要针对这些弱成分,设计出透错问题,暴露学生的认知失误或思维偏差,再引导学生探究原因,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例如,判断一种混合物是不是溶液时,学生往往忽略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一大前提。针对这一情况,可提出问题:面粉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是不是溶液?植物油与水呢?为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能促使学生深刻掌握判断一种混合物是是不溶液时应注意的前提条件。
二、因才施问
(一)根据学生的情感倾向施问。由于学生的情感有明显的倾向性,他们对新奇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和内容所吸引。为此,教师必须“投其所好”,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这节课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你们知道除了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制取氧气吗?这需要什么药品?要用到什么仪器?随着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因势利导,必然收到顺水推舟之功效。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施问。课堂提问要触及这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真正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上参与学习。如果问题太简单,就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果问题太难,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望而生畏,那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量力而问,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心态施问。学生的学习心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在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如果能审时度势,发挥教学机智,提出一些引人入胜、发入深省的问题,就能重新激起学生的(下转76页)(上接75页)学习热情,精神抖擞地投入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课临结束,这时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思想开始松懈了。这时我提出问题: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盐酸来取得二氧化碳?有人说:能;也有人说:不能。我请大家说明理由,最后形成共识。这样的提问,能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施问。教师要敏锐地洞察学生的思维活动,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迅速恰当地提出问题进行纠正补偿,使学生准确理解新知、完善认知结构。
(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施问。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否客观存在的,化学教学不是为了消灭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而应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为此,课堂提问不能搞“一刀切”,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 深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参与的机会和成功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课堂提问“看似寻常最奇崛”。问题既要针对教材内容,问在点子上,问在要害处;又要针对学生实际提得启其心扉,促其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关键词:化学课提问艺术
提问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问不得法。问是发的条件,发是问的结果,要求学生发得好,教师首先要问得好。教师怎样才能问得好呢?关键要在因才(教材)设问方面做文章,也就是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什么”;同时要在因才(学生)设问方面下功夫,也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怎么问”。
一、因才设问
(一)问起点。起点,即是认知的固定点,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对新知的学习起稳固作用的观念,是生长新知的基础,是“拴住”新知的“锚桩”。为此,教师要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考虑,从旧知识中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式的问题,为学新知架起“认知桥梁”,顺利地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同化或顺应。
(二)问重点。重点,即重要的知识点,是由教材内容而定的,在整个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点,是一堂课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教师要针对重点,设计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集中精力去探索这一矛盾的焦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反程式”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守两个原则,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下面几道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Cu+H2SO4(稀)=CuSO4+H2↑(2)H2+O2===H2O,(3)说说它们错的原因?这样,问题问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思维去探究书写化学反应式时要遵守的原则。
(三)问难点。难点,即难学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水平与抽象复杂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首先要充分估计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种种障碍,准确地确定难点。其次是要分析难点难在何处,难点形成的原因,设计出化难为易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地攻克难点,真正发挥难点对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讲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部分内容时,怎样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解题的一大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可设计如下几个问题:①6.5克金属锌和100克质量分数9.8%的稀硫酸刚好全部发生反应,这时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其质量分数是多少?②6.4克铜和40克质量分数为25%的硫酸混合在一起,这时溶质是什么?(金属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问疑点。疑点,即是学生认知的疑惑点,一般表现在容易混淆和不易分清的知识点上。教师要及时提出有利于解疑除惑的问题,使学生疑之成理,信之有据地明辨是非,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教学“饱和溶液”这分部内容时,由于学生之前未曾接触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这些概念。因此,很多学生认为浓溶液就是饱和溶液,稀溶液就是不饱和溶液。这了弄清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可边演示实验边提问如下几个问题:现在在两支均装有10ml水的试管里分别加入2克的硝酸铵和氯化钠,它们是否都形成了饱和溶液?它们的浓度是否相符?(不是饱和溶液,浓度相等);再分别向这两支试管里各添加2克硝酸铵和氯化钠,这时它们形成的是不是饱和溶液?浓度是否相等 ?(氯化钠溶液是饱和溶液,硝酸铵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硝酸铵溶液的浓度大。)学生边计算,边看实验现象。很快就弄清了: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五)问盲点。盲点,即弱信息的知识,是指学生正常思维中容易被强信息干扰或掩盖的弱信息成分,即通常所说“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问题”。教师要针对这些弱成分,设计出透错问题,暴露学生的认知失误或思维偏差,再引导学生探究原因,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例如,判断一种混合物是不是溶液时,学生往往忽略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一大前提。针对这一情况,可提出问题:面粉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是不是溶液?植物油与水呢?为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能促使学生深刻掌握判断一种混合物是是不溶液时应注意的前提条件。
二、因才施问
(一)根据学生的情感倾向施问。由于学生的情感有明显的倾向性,他们对新奇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和内容所吸引。为此,教师必须“投其所好”,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这节课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你们知道除了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制取氧气吗?这需要什么药品?要用到什么仪器?随着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因势利导,必然收到顺水推舟之功效。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施问。课堂提问要触及这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真正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上参与学习。如果问题太简单,就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果问题太难,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望而生畏,那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量力而问,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心态施问。学生的学习心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在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如果能审时度势,发挥教学机智,提出一些引人入胜、发入深省的问题,就能重新激起学生的(下转76页)(上接75页)学习热情,精神抖擞地投入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课临结束,这时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思想开始松懈了。这时我提出问题: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盐酸来取得二氧化碳?有人说:能;也有人说:不能。我请大家说明理由,最后形成共识。这样的提问,能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施问。教师要敏锐地洞察学生的思维活动,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迅速恰当地提出问题进行纠正补偿,使学生准确理解新知、完善认知结构。
(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施问。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否客观存在的,化学教学不是为了消灭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而应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为此,课堂提问不能搞“一刀切”,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 深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参与的机会和成功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课堂提问“看似寻常最奇崛”。问题既要针对教材内容,问在点子上,问在要害处;又要针对学生实际提得启其心扉,促其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不断积累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