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讨论了下一个10年(2011-2020)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建设群众体育强国的目标基础上,论证了为实现群众体育发展目标,体育事业应当实施“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重点转移,讨论并构建了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出了制定下一个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建议。
关键词: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6-0001-06
Strategic cho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in the next decade
DONG Xin-gu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 about the objectiv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in the next decade, such as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in an affluent society and construction of a mass sport well-developed nation, the author expatiated on that the sports undertaking should shift its key jobs to “focusing on developing mass sports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order to realize sports development objectives, discussed and built a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wide fitness, and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outline” for the next decade.
Key words: mass sports;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outline;2011-2020;China
为什么要研究下一个10年(2011~202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问题,基于两点: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10年即将结束。今后,我国群众体育朝哪个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应当作出回答。二是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讲,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本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对于保障群众体育事业整体而不是局部、系统而不是零散、长远而不是一时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在操作层面上,可能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宏观、整体层面上,则是战略决定成败,战略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鉴于此,本文就下一个10年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及制定下一个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问题进行讨论。
1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
发展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大踏步迈入世界体育大国行列,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表明,以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标志,我国体育事业完成了建成体育大国的历史任务,开始进入建设体育强国,为实现国家第3步战略目标开拓前进的历史新阶段。建设体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因此,下一个10年,即到2020年,一方面,群众体育要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十七大提出确保实现的“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实现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的阶段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与建设强国群众体育,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在群众体育方面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在所处的阶段和表达的内涵等方面存在差别。党的十五大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2010年、2020年和2050年3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从所处的阶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是第2阶段即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而建设群众体育强国,则是第3阶段即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任务。从表达的内涵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是由基本的小康社会体育转变为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体育。其本质仍是小康社会的体育。而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则是在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基础上,转变为基本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群众体育,本质是基本现代化。因此,下一个10年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既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又要在建设群众体育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2下一个10年体育事业发展重点是群众体育
政府既管群众体育又管竞技体育的体育管理体制,决定了群众体育发展程度与体育事业发展重点的选择关系极
大。我国竞技体育被确定为发展重点后而获得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30年前,“鉴于运动技术水平落后已成为突出薄弱环节,而参加1980年奥运会的任务又迫在眉睫,我国一些项目的成绩还达不到奥运会报名标准”[1]132,1979年3月,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确定“今明两年,国家体委和省一级体委要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1]132政策。1980年3月,国务院肯定了“省一级以上体委继续在普及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1]140政策。自此,我国体育事业始终坚持“侧重抓提高”政策。30年过去了,“侧重抓提高”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跨入竞技体育强国行列。
今天我们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而群众体育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是不是有必要重新思考下一个10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呢?是不是有必要将“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2]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作为下一个10年体育发展的政策选择呢?
2.1发展群众体育更突出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体育事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相对于“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3]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对于“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主体地位”[3]来讲,显然群众体育更能体现人民在体育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更关系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的体育利益。相对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相对于“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3]来讲,显然群众体育是人民更需要共享的发展成果,是人民更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利益,是各个方面更需要反映和兼顾的群众利益。相对于“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3]以及“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3];相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来讲,作为拥有数亿城乡体育人口,联系数千万家庭,遍及数百万单位、社区的群众体育,比起虽然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但一、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足50万人的竞技体育,显然,群众体育更关系每位个体利益和多样性需求,更关系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发展群众体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因此,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所应当地采取“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
与竞技体育相比,群众体育不仅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和彰显社会和谐,更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更全面而普遍地承载着体育的功能。
2.2我国已经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
我国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这是国内外、体育界内外的共识。正是这一事实,使我们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开始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我国已经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而群众体育相当落后,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突出薄弱环节”的情况下,选择“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施群众体育的“追赶战略”,才可能在下一个10年,扭转群众体育薄弱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目标,并为实现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保持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证明体育强国极为重要的方面。忽视这一点,将会铸成历史性的大错。但是,一个仅仅具有“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的国家,似乎不能称其为体育强国。我们必须有繁荣昌盛的群众体育,成为群众体育的强国。忽视这一点,可能也会铸成历史性的大错。
2.3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群众体育
我国群众体育还比较落后。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指出,“目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这表明,20多年之后,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竞技体育虽然还存在“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但“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很大差距”已经消除,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而群众体育却没有出现这个结果,与世界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相比,在群众体育设施、消费、活动人数及区域、城乡发展程度等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可见,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群众体育。而要改变群众体育的“较低水平”和“较大差距”,选择“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像30年前“侧重抓提高”那样,通过“侧重发展群众体育”,实施群众体育“追赶战略”,使群众体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4体育发展的矛盾主要在公共体育资源不足
什么是体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将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当然,“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包括群众观赏体育竞赛表演的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竞技体育资源供给问题。但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主要是群众的体育健身休闲需求。而“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不足”,也主要是社会所能提供的群众体育资源不足。因此,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实际上集中在群众体育。在这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所能提供的群众体育资源不足,尤其是保障公民基本体育健身需求的公共体育资源严重不足。正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制约和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采取“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才可能解决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才可能真正扩大群众体育公共体育资源有效供给,切实解决群众体育公共体育资源严重不足,使群众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2.5群众体育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到2020年,群众体育要实现“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奋斗目标。虽然我们无法得到国家全民健身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但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尤其是基层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情况并不理想。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础上,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就如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一样,任务更艰巨、困难更多、难度更大。
有研究指出:“中国在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同时,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中国普通百姓的体质却每况愈下”[4]。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青少年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5],青少年体质总体状况堪忧。我们不能说中国产生了“体质危机”。但国民体质的现实,应当使我们有一种“危机意识”。我们应当意识到,人的体质增强,尤其是“明显增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过程。而全民族体质的“明显增强”,更不是一部分人、一朝一夕的事情,做到这一点,更复杂、更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青少年体能“持续下降”的状态,与真正实现全民族体质“明显提高”究竟有多大差距,需要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工作,要具备哪些条件?我们真的有把握如期实现全民族体质的“明显提高”吗?
面对全民健身体系从当前尚未“基本建成”到2020年“比较完善”;面对国民体质从当前“略有增强”、青少年体能从当前“持续下降”,到2020年“明显提高”的严峻挑战,我们是否应当实施“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重点转移呢。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做出回答:“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
3着力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哪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现象。中央确定了群众体育工作重点:一是1995年国务院《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中确定的“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二是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确定:“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但现实是,中央确定青少年和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学校作为重点单位,而青少年的体质和体育仍然令人堪忧;中央确定乡镇作为重点,而农村体育仍然不尽如人意。政府花很少的钱建设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工程”,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甚至有群众为此高喊“万岁”[6]。我们以为,虽然中央确定了重点人群、重点单位和重点地域,但是没有建立起一种制度,或者说没有建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予以保障。而仅仅依靠一般性推动,甚至试图依靠社会、市场去解决问题,显然靠不住。而群众所以对“全民健身工程”喊“万岁”,就是因为群众得到了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而正是这久违了的体育公共服务,深深感动了民众。可见,基层缺少体育公共服务、民众渴望体育公共服务。因此,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建设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1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必然要求
社会事业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7]。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对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这表明,“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性质。因此,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仅是全民健身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明显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制度保障。因此,我们应当在下一个10年着力规划好、建设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关键词: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6-0001-06
Strategic cho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in the next decade
DONG Xin-gu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 about the objectiv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in the next decade, such as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in an affluent society and construction of a mass sport well-developed nation, the author expatiated on that the sports undertaking should shift its key jobs to “focusing on developing mass sports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order to realize sports development objectives, discussed and built a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wide fitness, and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outline” for the next decade.
Key words: mass sports;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outline;2011-2020;China
为什么要研究下一个10年(2011~202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问题,基于两点: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10年即将结束。今后,我国群众体育朝哪个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应当作出回答。二是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讲,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本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对于保障群众体育事业整体而不是局部、系统而不是零散、长远而不是一时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在操作层面上,可能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宏观、整体层面上,则是战略决定成败,战略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鉴于此,本文就下一个10年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及制定下一个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问题进行讨论。
1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
发展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大踏步迈入世界体育大国行列,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表明,以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标志,我国体育事业完成了建成体育大国的历史任务,开始进入建设体育强国,为实现国家第3步战略目标开拓前进的历史新阶段。建设体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因此,下一个10年,即到2020年,一方面,群众体育要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十七大提出确保实现的“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实现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的阶段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与建设强国群众体育,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在群众体育方面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在所处的阶段和表达的内涵等方面存在差别。党的十五大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2010年、2020年和2050年3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从所处的阶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是第2阶段即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而建设群众体育强国,则是第3阶段即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任务。从表达的内涵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是由基本的小康社会体育转变为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体育。其本质仍是小康社会的体育。而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则是在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基础上,转变为基本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群众体育,本质是基本现代化。因此,下一个10年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既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又要在建设群众体育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2下一个10年体育事业发展重点是群众体育
政府既管群众体育又管竞技体育的体育管理体制,决定了群众体育发展程度与体育事业发展重点的选择关系极
大。我国竞技体育被确定为发展重点后而获得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30年前,“鉴于运动技术水平落后已成为突出薄弱环节,而参加1980年奥运会的任务又迫在眉睫,我国一些项目的成绩还达不到奥运会报名标准”[1]132,1979年3月,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确定“今明两年,国家体委和省一级体委要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1]132政策。1980年3月,国务院肯定了“省一级以上体委继续在普及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1]140政策。自此,我国体育事业始终坚持“侧重抓提高”政策。30年过去了,“侧重抓提高”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跨入竞技体育强国行列。
今天我们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而群众体育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是不是有必要重新思考下一个10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呢?是不是有必要将“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2]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作为下一个10年体育发展的政策选择呢?
2.1发展群众体育更突出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体育事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相对于“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3]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对于“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主体地位”[3]来讲,显然群众体育更能体现人民在体育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更关系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的体育利益。相对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相对于“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3]来讲,显然群众体育是人民更需要共享的发展成果,是人民更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利益,是各个方面更需要反映和兼顾的群众利益。相对于“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3]以及“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3];相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来讲,作为拥有数亿城乡体育人口,联系数千万家庭,遍及数百万单位、社区的群众体育,比起虽然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但一、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足50万人的竞技体育,显然,群众体育更关系每位个体利益和多样性需求,更关系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发展群众体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因此,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所应当地采取“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
与竞技体育相比,群众体育不仅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和彰显社会和谐,更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更全面而普遍地承载着体育的功能。
2.2我国已经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
我国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这是国内外、体育界内外的共识。正是这一事实,使我们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开始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我国已经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而群众体育相当落后,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突出薄弱环节”的情况下,选择“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施群众体育的“追赶战略”,才可能在下一个10年,扭转群众体育薄弱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目标,并为实现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保持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证明体育强国极为重要的方面。忽视这一点,将会铸成历史性的大错。但是,一个仅仅具有“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的国家,似乎不能称其为体育强国。我们必须有繁荣昌盛的群众体育,成为群众体育的强国。忽视这一点,可能也会铸成历史性的大错。
2.3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群众体育
我国群众体育还比较落后。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指出,“目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这表明,20多年之后,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竞技体育虽然还存在“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但“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很大差距”已经消除,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而群众体育却没有出现这个结果,与世界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相比,在群众体育设施、消费、活动人数及区域、城乡发展程度等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可见,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群众体育。而要改变群众体育的“较低水平”和“较大差距”,选择“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像30年前“侧重抓提高”那样,通过“侧重发展群众体育”,实施群众体育“追赶战略”,使群众体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4体育发展的矛盾主要在公共体育资源不足
什么是体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将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当然,“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包括群众观赏体育竞赛表演的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竞技体育资源供给问题。但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主要是群众的体育健身休闲需求。而“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不足”,也主要是社会所能提供的群众体育资源不足。因此,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实际上集中在群众体育。在这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所能提供的群众体育资源不足,尤其是保障公民基本体育健身需求的公共体育资源严重不足。正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制约和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采取“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才可能解决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才可能真正扩大群众体育公共体育资源有效供给,切实解决群众体育公共体育资源严重不足,使群众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2.5群众体育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到2020年,群众体育要实现“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奋斗目标。虽然我们无法得到国家全民健身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但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尤其是基层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情况并不理想。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础上,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就如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一样,任务更艰巨、困难更多、难度更大。
有研究指出:“中国在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同时,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中国普通百姓的体质却每况愈下”[4]。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青少年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5],青少年体质总体状况堪忧。我们不能说中国产生了“体质危机”。但国民体质的现实,应当使我们有一种“危机意识”。我们应当意识到,人的体质增强,尤其是“明显增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过程。而全民族体质的“明显增强”,更不是一部分人、一朝一夕的事情,做到这一点,更复杂、更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青少年体能“持续下降”的状态,与真正实现全民族体质“明显提高”究竟有多大差距,需要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工作,要具备哪些条件?我们真的有把握如期实现全民族体质的“明显提高”吗?
面对全民健身体系从当前尚未“基本建成”到2020年“比较完善”;面对国民体质从当前“略有增强”、青少年体能从当前“持续下降”,到2020年“明显提高”的严峻挑战,我们是否应当实施“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重点转移呢。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做出回答:“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
3着力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哪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现象。中央确定了群众体育工作重点:一是1995年国务院《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中确定的“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二是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确定:“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但现实是,中央确定青少年和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学校作为重点单位,而青少年的体质和体育仍然令人堪忧;中央确定乡镇作为重点,而农村体育仍然不尽如人意。政府花很少的钱建设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工程”,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甚至有群众为此高喊“万岁”[6]。我们以为,虽然中央确定了重点人群、重点单位和重点地域,但是没有建立起一种制度,或者说没有建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予以保障。而仅仅依靠一般性推动,甚至试图依靠社会、市场去解决问题,显然靠不住。而群众所以对“全民健身工程”喊“万岁”,就是因为群众得到了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而正是这久违了的体育公共服务,深深感动了民众。可见,基层缺少体育公共服务、民众渴望体育公共服务。因此,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建设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1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必然要求
社会事业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7]。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对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这表明,“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性质。因此,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仅是全民健身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明显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制度保障。因此,我们应当在下一个10年着力规划好、建设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