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学生越来越近,尤其是身边亲身经历或看到过的生活情景,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链接生活素材,努力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践”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信心,让学生喜欢数学,感悟“生活数学”的巨大魅力,以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充分发挥生活素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1.教学案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数数是按数从小到大顺着数下去,都数对了吗?
生齐答:都数对了。
师:学得挺不错。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实,我们熟练掌握了数数知识后,还可以按数从大到小规律逆着数数,这种数数方法,在以后的实践生活中会运用到。(学生思维阻塞)今天我们共同来找找生活中一些“倒着数”的数数现象。(板书课题)
师:请看大屏幕(呈现本班学生体育课竞赛游戏)。昨天,你们上了一节多么开心、有意义的体育课,老师为你们丰富多彩的课堂而感到十分高兴,活动中,有一个激动人心的情景,老师情不自禁、悄悄地录制了下来,想看、想听吗?(多媒休回放体育竞赛游戏)
生(兴趣盎然):想,老师,你快放吧。
师(播放视频):请认真看屏幕。(视频播放:学生一片欢呼,并异口同声地跟着数起数来6、5、4、3、2、1、0赢了!)谁能在这体育课中找到数学知识?
生(独立思考,思考后相互交流):比赛时间6、5、4、3、2、1、0。(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从体育课中找到数学知识。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数学知识还有不少,把你知道的找出来和大家分享。
体验生活,学习新知,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学数学
师:请学生汇报生活中的数数生活情景,并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下数数的数字。
生1:除夕夜晚,我在電视上看到新年钟声敲响时,大家高呼10、9、8、7、6、5、4、3、2、1、0钟声响,欢欣鼓舞,全国人民迎新年到来。(板书数字)
生2:周末电视节目比赛,喊5、4、3、2、1、0时间到。(板书数字)
生3:大人们抬石头,喊1、2、3起。
生4:有一天,电视节目中答题比赛,屏幕出现数字:10、9、8、7、6、5、4、3、2、1、0,时间到。
生5:我和爸爸妈妈在红绿灯处看到过数字一个一个慢慢地变小。
……
2.思考与感悟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本案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数学,整个课堂因生活而更加有效、灵动、充满了智慧。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认知、心理特点,教学紧扣生活素材,充分发挥了生活素材有效作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去学习、巩固数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案例十分注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内容的呈现注意体现儿童的已有生活事例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常接触的生活事例,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以此贯穿全课,使学生充分经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丰富的儿童生活背景理解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全过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教师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主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精心开发设计,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数学,促进有效学习。
二、充分关注时代热点,构建有效课
1.教学案例
2009年有幸聆听了2节小学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赛讲课。在教学中,两位执教教师创设的情境图所用的素材,都是运用“中国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场境图”来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开展教学探究活动。
2.思考与感悟
小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不亚于成人,教师适时合理地搜集一些时事,用数学的眼光加以整理,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素材,适时更新或创造性地变换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现在,如将“十八大”精神中的一些数字资源引入课堂,将四川雅安地震中各地的救援数据资源置换到教材呈现的内容中去,遵循教材编写意图,让数学资源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这样更体现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达到了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的目的。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方向、参照物,作为教师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结合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人类的发展,体现时代特色,努力让学生喜欢,浅显易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重组、置换、超越教材,不唯书而教,充分发挥教材的有效性,把教材教活,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让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用,从而体现新课程下的教材观。教学资源题材应力求体现时效性,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融入课堂教学中,具有时代感,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吊起学生的“口胃”,学生会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比如:“神州六号”上天成功后,汶川地震发生后,有的教师马上把这一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替换了教材中对应的旧资源,创造性地适时更新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有效性、时效性,将呆板的资源变成活生生的资源,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学得就轻松,学生就学在乐中,就更加爱学。
教学资源不能受教材固定资源的约束,要及时自觉、主动开发更新教材,跟上时代步伐,采用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能从小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身边的人与事的良好习惯。
一、充分发挥生活素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1.教学案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数数是按数从小到大顺着数下去,都数对了吗?
生齐答:都数对了。
师:学得挺不错。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实,我们熟练掌握了数数知识后,还可以按数从大到小规律逆着数数,这种数数方法,在以后的实践生活中会运用到。(学生思维阻塞)今天我们共同来找找生活中一些“倒着数”的数数现象。(板书课题)
师:请看大屏幕(呈现本班学生体育课竞赛游戏)。昨天,你们上了一节多么开心、有意义的体育课,老师为你们丰富多彩的课堂而感到十分高兴,活动中,有一个激动人心的情景,老师情不自禁、悄悄地录制了下来,想看、想听吗?(多媒休回放体育竞赛游戏)
生(兴趣盎然):想,老师,你快放吧。
师(播放视频):请认真看屏幕。(视频播放:学生一片欢呼,并异口同声地跟着数起数来6、5、4、3、2、1、0赢了!)谁能在这体育课中找到数学知识?
生(独立思考,思考后相互交流):比赛时间6、5、4、3、2、1、0。(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从体育课中找到数学知识。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数学知识还有不少,把你知道的找出来和大家分享。
体验生活,学习新知,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学数学
师:请学生汇报生活中的数数生活情景,并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下数数的数字。
生1:除夕夜晚,我在電视上看到新年钟声敲响时,大家高呼10、9、8、7、6、5、4、3、2、1、0钟声响,欢欣鼓舞,全国人民迎新年到来。(板书数字)
生2:周末电视节目比赛,喊5、4、3、2、1、0时间到。(板书数字)
生3:大人们抬石头,喊1、2、3起。
生4:有一天,电视节目中答题比赛,屏幕出现数字:10、9、8、7、6、5、4、3、2、1、0,时间到。
生5:我和爸爸妈妈在红绿灯处看到过数字一个一个慢慢地变小。
……
2.思考与感悟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本案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数学,整个课堂因生活而更加有效、灵动、充满了智慧。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认知、心理特点,教学紧扣生活素材,充分发挥了生活素材有效作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去学习、巩固数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案例十分注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内容的呈现注意体现儿童的已有生活事例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常接触的生活事例,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以此贯穿全课,使学生充分经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丰富的儿童生活背景理解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全过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教师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主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精心开发设计,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数学,促进有效学习。
二、充分关注时代热点,构建有效课
1.教学案例
2009年有幸聆听了2节小学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赛讲课。在教学中,两位执教教师创设的情境图所用的素材,都是运用“中国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场境图”来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开展教学探究活动。
2.思考与感悟
小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不亚于成人,教师适时合理地搜集一些时事,用数学的眼光加以整理,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素材,适时更新或创造性地变换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现在,如将“十八大”精神中的一些数字资源引入课堂,将四川雅安地震中各地的救援数据资源置换到教材呈现的内容中去,遵循教材编写意图,让数学资源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这样更体现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达到了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的目的。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方向、参照物,作为教师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结合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人类的发展,体现时代特色,努力让学生喜欢,浅显易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重组、置换、超越教材,不唯书而教,充分发挥教材的有效性,把教材教活,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让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用,从而体现新课程下的教材观。教学资源题材应力求体现时效性,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融入课堂教学中,具有时代感,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吊起学生的“口胃”,学生会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比如:“神州六号”上天成功后,汶川地震发生后,有的教师马上把这一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替换了教材中对应的旧资源,创造性地适时更新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有效性、时效性,将呆板的资源变成活生生的资源,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学得就轻松,学生就学在乐中,就更加爱学。
教学资源不能受教材固定资源的约束,要及时自觉、主动开发更新教材,跟上时代步伐,采用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能从小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身边的人与事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