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中,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课外体育活动已经在许多具备场馆条件的小学中开展起来了。本文针对小学开展羽毛球运动所涉及的学习训练的年龄、教练员的选择、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训练中所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这些能够对羽毛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推广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羽毛球;启蒙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44-02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喜爱。目前,许多具备场馆条件的小学已经开展起来了羽毛球的选修课、兴趣班等。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好的启蒙教学训练,既能使其对羽毛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小学生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可以使他们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因此,羽毛球启蒙阶教学训练尤为重要,不仅影响一个孩子的身心成长,也关乎我国羽毛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下面是关于小学阶段儿童羽毛球启蒙教学与训练的几点思考,希望对开展羽毛球运动启蒙训练有所帮助。
一、小学生几岁适宜开始练球
很多知名运动员开始学习羽毛球的时间大概都在5岁左右,他们经过了长达20年的专业训练达到了运动技术的顶峰,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运动成绩。这些专业运动员没有从半路开始学球的,都是从小经过逐级选拔输送,最终进入职业领域的。这似乎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假象:只要从小练起,就一定打得好。但中国的竞技体育金字塔告诉我们一个严酷的事实,那就是能够最终站在塔尖上的人终归是少数。那些从小就开始学球,技术并不好的人比比皆是,只不过不愿提及而已。要想尽早打好基础,进入专业领域最好选择在学前期5~6岁,或者学龄期6~12岁;若想有一技之长,可选择在学龄期6~12岁和学龄中期12~15岁;若只是锻炼身体则任何阶段都可以。儿童学习羽毛球时要明确初衷,这样既不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也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急功近利。
二、学校如何选择教练
目前,小学的羽毛球课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学校自身的体育教师任课,他们绝大多数没有羽毛球专业训练的经历,因个人爱好或教学需要而从事羽毛球教学。这种形式的优势是任课教师在学校体制内便于管理,他们有教学资质且授课规范。劣势是他们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训练理论知识,训练方法、手段单一。而且由于训练课时费较低,教师们普遍教学积极性不高。
另外一种为外聘教练,外聘教练群体大致分成四类:一是各专业队伍退役运动员(国、省、市),他们的运动水平较高,在羽毛球专业领域人脉资源广,队员向上输送渠道多。二是体育学院(系)羽毛球专业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入学前为二级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比专业退役运动员略低,接近市体校退役水平,但教学理念新颖、手段丰富。三是高等院校羽毛球高水平运动队毕业生,虽然不是羽毛球专业方向,但他们代表高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运动水平较高。四是体育学院(系)羽毛球专项选修生,他们入学前无羽毛球专业基础,经过几年专业学习与训练,具备一定技术水平,个别人接近二级运动员水平,有一定教学能力。以上四种类型的外聘教练都存在同样的风险,那就是他们普遍没有教师资格证书。因此,学校在选择外聘教练时,应该优先考虑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并与之签订比较规范的聘任合同书,以免发生意外伤害等教学事故时引发纠纷。
三、如何设置课程
小学在开展羽毛球运动中,无论是选修课还是课外兴趣班,都要有规范的课程设置。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羽毛球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制订课程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一个学期或多个学期)。学校在设计班型人数、聘请教练数量时要结合小学生们自身技术水平、学校的资金条件以及场馆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小学开展羽毛球课程普遍是大班(20人以上)、中班(10人左右)两种班型,由于受场地条件的限制很少有小班(4人左右)、一对一等班级结构。因为单位时间的场租和聘请教练的费用基本固定,因此,班级人数越多,人均费用就越低。当然,每个学生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以及接受指导的频度也会相应越低。
四、小学生教学训练应遵循哪些原则
目前,少年儿童羽毛球启蒙阶段的教学大部分是参照成人的教学模式和专业运动学校以及专业运动队的少年儿童训练方法。羽毛球技术动作复杂,少年儿童难以理解,不容易形成意识映像,达不到科学、生动、形象的学习。枯燥无味的训练式教学,很难迎合大部分刚接触羽毛球运动的少年儿童的心理,这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很有可能使孩子们望而却步,还没有入到门里来,就被枯燥乏味的挥拍练习、身体素质练习所阻挡。如何以他们的年龄特点为出发点,使他们还没到“门口”就被吸引进来,这样的启蒙教学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兴趣至上原则
培养兴趣是学习好羽毛球的基础。兴趣爱好是运动的动力,对某种行为有快乐感,即对其产生了爱好的兴趣。在羽毛球体育教学活动中,兴趣对认知和技能形成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在学习中,兴趣和快乐相互交替会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总是希望带着偷快的心情去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参加自己所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表现自身能力;还能充分地实现情感体验,达到实现自我的心理满足。对于儿童学习羽毛球来说更是这样,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
兴趣培养要融于教学训练的始终,兴趣培养的内容要符合少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在培养与羽毛球运动技术有关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等趣味性活动中。
2.素质全面发展原则
羽毛球的启蒙教学训练内容不要仅仅停留在击球技术的学习上,要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要抓紧儿童身体素质的各个敏感发育期,提早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锻炼。小学阶段儿童神经系统发展比较快,与视听有关的系统发展较快,可塑性强,适宜于发展平衡、协调、反应、灵敏、柔韧性。在羽毛球启蒙教学训练课上,多让孩子们做各种跑、跳跃、投掷动作,以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判断、理解能力。这一时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缓慢阶段,其关节、韧带装置、骨骼系统、肌肉系统都还未发育成熟,所以力量训练以负担本身重量和轻负荷为好,其重点应放在柔韧、灵敏和动作协调性几个方面上。 速度素质的敏感发育期为10~12岁;爆发力如弹跳力在12~13岁;力量素质在13~17岁;耐力素质在10岁、13岁和16岁;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均在10~12岁;反应速度、模仿能力均在9~12岁;跳跃耐力增长期女孩为7~10岁,男孩为8~11岁;背肌和腿肌力量猛增期女孩是9~10岁,男孩9~12岁和14~17岁,臂部肌肉增长到15岁就缓慢了;强度适中的耐力,男孩在8~10岁,女孩更早些;体型的形成(指身高、四肢、肩宽)发育最快的时期男孩为11岁、13岁和17岁,女孩为11岁、13岁和15岁[1]。
3.区别对待原则
男孩与女孩的素质发育有一定差异,12岁之前性别差异不明显,12岁以后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年龄越大这种性别差异越明显。男孩一般先是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的增长,其次是下肢爆发力;比较缓慢的、增长最晚的是臂肌静止耐力。女孩12岁前与男孩相同,12岁后腰腹肌力量和臂肌静止耐力显著落后,甚至出现增长停滞或下降[2]。在教学训练中应尽可能做到区别对待,准确把握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特点、技术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循序渐进原则
在少儿时期孩子们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儿童记得快忘得也快。而在这一阶段,由于孩子们是初学者,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为肌肉紧张,动作僵硬,不连贯、不协调,击球无力,缺乏控制力,拍面不正,经常打不准球,并伴有较多的多余动作。我们所谓“规范合理”的羽毛球技术,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打到球”。在儿童还打不到球的时候,总是强调动作的幅度、挥拍的速度、肢体的配合等,显然是不符合运动技术学习规律的,其学习的过程也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我们在小学生中开展羽毛球技术教学应提倡“先打到球,再规范动作”。因为运动技术的掌握规律一定是由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的。首先让少年儿童感受击到球的成就感后,再一步一步规范动作进而提高击球质量。这样练习者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握拍(正、反手挑球)、为什么要侧身引拍(击高远球)、为什么击球后有随挥动作等。
总之,小学中开展羽毛球运动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自身条件以及发展规划,有目标的开设羽毛球兴趣班甚至是开展小学生的校队训练,让孩子们在学习羽毛球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运动的快乐、竞技的快乐,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杰.儿童青少年素质敏感期的变化特点[D].北京体育大学,2015.5.
[2]邢文华,曲宗湖.研究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对改进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2(1).
关键词:小学;羽毛球;启蒙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44-02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喜爱。目前,许多具备场馆条件的小学已经开展起来了羽毛球的选修课、兴趣班等。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好的启蒙教学训练,既能使其对羽毛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小学生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可以使他们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因此,羽毛球启蒙阶教学训练尤为重要,不仅影响一个孩子的身心成长,也关乎我国羽毛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下面是关于小学阶段儿童羽毛球启蒙教学与训练的几点思考,希望对开展羽毛球运动启蒙训练有所帮助。
一、小学生几岁适宜开始练球
很多知名运动员开始学习羽毛球的时间大概都在5岁左右,他们经过了长达20年的专业训练达到了运动技术的顶峰,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运动成绩。这些专业运动员没有从半路开始学球的,都是从小经过逐级选拔输送,最终进入职业领域的。这似乎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假象:只要从小练起,就一定打得好。但中国的竞技体育金字塔告诉我们一个严酷的事实,那就是能够最终站在塔尖上的人终归是少数。那些从小就开始学球,技术并不好的人比比皆是,只不过不愿提及而已。要想尽早打好基础,进入专业领域最好选择在学前期5~6岁,或者学龄期6~12岁;若想有一技之长,可选择在学龄期6~12岁和学龄中期12~15岁;若只是锻炼身体则任何阶段都可以。儿童学习羽毛球时要明确初衷,这样既不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也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急功近利。
二、学校如何选择教练
目前,小学的羽毛球课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学校自身的体育教师任课,他们绝大多数没有羽毛球专业训练的经历,因个人爱好或教学需要而从事羽毛球教学。这种形式的优势是任课教师在学校体制内便于管理,他们有教学资质且授课规范。劣势是他们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训练理论知识,训练方法、手段单一。而且由于训练课时费较低,教师们普遍教学积极性不高。
另外一种为外聘教练,外聘教练群体大致分成四类:一是各专业队伍退役运动员(国、省、市),他们的运动水平较高,在羽毛球专业领域人脉资源广,队员向上输送渠道多。二是体育学院(系)羽毛球专业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入学前为二级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比专业退役运动员略低,接近市体校退役水平,但教学理念新颖、手段丰富。三是高等院校羽毛球高水平运动队毕业生,虽然不是羽毛球专业方向,但他们代表高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运动水平较高。四是体育学院(系)羽毛球专项选修生,他们入学前无羽毛球专业基础,经过几年专业学习与训练,具备一定技术水平,个别人接近二级运动员水平,有一定教学能力。以上四种类型的外聘教练都存在同样的风险,那就是他们普遍没有教师资格证书。因此,学校在选择外聘教练时,应该优先考虑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并与之签订比较规范的聘任合同书,以免发生意外伤害等教学事故时引发纠纷。
三、如何设置课程
小学在开展羽毛球运动中,无论是选修课还是课外兴趣班,都要有规范的课程设置。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羽毛球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制订课程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一个学期或多个学期)。学校在设计班型人数、聘请教练数量时要结合小学生们自身技术水平、学校的资金条件以及场馆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小学开展羽毛球课程普遍是大班(20人以上)、中班(10人左右)两种班型,由于受场地条件的限制很少有小班(4人左右)、一对一等班级结构。因为单位时间的场租和聘请教练的费用基本固定,因此,班级人数越多,人均费用就越低。当然,每个学生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以及接受指导的频度也会相应越低。
四、小学生教学训练应遵循哪些原则
目前,少年儿童羽毛球启蒙阶段的教学大部分是参照成人的教学模式和专业运动学校以及专业运动队的少年儿童训练方法。羽毛球技术动作复杂,少年儿童难以理解,不容易形成意识映像,达不到科学、生动、形象的学习。枯燥无味的训练式教学,很难迎合大部分刚接触羽毛球运动的少年儿童的心理,这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很有可能使孩子们望而却步,还没有入到门里来,就被枯燥乏味的挥拍练习、身体素质练习所阻挡。如何以他们的年龄特点为出发点,使他们还没到“门口”就被吸引进来,这样的启蒙教学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兴趣至上原则
培养兴趣是学习好羽毛球的基础。兴趣爱好是运动的动力,对某种行为有快乐感,即对其产生了爱好的兴趣。在羽毛球体育教学活动中,兴趣对认知和技能形成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在学习中,兴趣和快乐相互交替会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总是希望带着偷快的心情去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参加自己所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表现自身能力;还能充分地实现情感体验,达到实现自我的心理满足。对于儿童学习羽毛球来说更是这样,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
兴趣培养要融于教学训练的始终,兴趣培养的内容要符合少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在培养与羽毛球运动技术有关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等趣味性活动中。
2.素质全面发展原则
羽毛球的启蒙教学训练内容不要仅仅停留在击球技术的学习上,要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要抓紧儿童身体素质的各个敏感发育期,提早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锻炼。小学阶段儿童神经系统发展比较快,与视听有关的系统发展较快,可塑性强,适宜于发展平衡、协调、反应、灵敏、柔韧性。在羽毛球启蒙教学训练课上,多让孩子们做各种跑、跳跃、投掷动作,以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判断、理解能力。这一时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缓慢阶段,其关节、韧带装置、骨骼系统、肌肉系统都还未发育成熟,所以力量训练以负担本身重量和轻负荷为好,其重点应放在柔韧、灵敏和动作协调性几个方面上。 速度素质的敏感发育期为10~12岁;爆发力如弹跳力在12~13岁;力量素质在13~17岁;耐力素质在10岁、13岁和16岁;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均在10~12岁;反应速度、模仿能力均在9~12岁;跳跃耐力增长期女孩为7~10岁,男孩为8~11岁;背肌和腿肌力量猛增期女孩是9~10岁,男孩9~12岁和14~17岁,臂部肌肉增长到15岁就缓慢了;强度适中的耐力,男孩在8~10岁,女孩更早些;体型的形成(指身高、四肢、肩宽)发育最快的时期男孩为11岁、13岁和17岁,女孩为11岁、13岁和15岁[1]。
3.区别对待原则
男孩与女孩的素质发育有一定差异,12岁之前性别差异不明显,12岁以后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年龄越大这种性别差异越明显。男孩一般先是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的增长,其次是下肢爆发力;比较缓慢的、增长最晚的是臂肌静止耐力。女孩12岁前与男孩相同,12岁后腰腹肌力量和臂肌静止耐力显著落后,甚至出现增长停滞或下降[2]。在教学训练中应尽可能做到区别对待,准确把握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特点、技术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循序渐进原则
在少儿时期孩子们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儿童记得快忘得也快。而在这一阶段,由于孩子们是初学者,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为肌肉紧张,动作僵硬,不连贯、不协调,击球无力,缺乏控制力,拍面不正,经常打不准球,并伴有较多的多余动作。我们所谓“规范合理”的羽毛球技术,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打到球”。在儿童还打不到球的时候,总是强调动作的幅度、挥拍的速度、肢体的配合等,显然是不符合运动技术学习规律的,其学习的过程也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我们在小学生中开展羽毛球技术教学应提倡“先打到球,再规范动作”。因为运动技术的掌握规律一定是由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的。首先让少年儿童感受击到球的成就感后,再一步一步规范动作进而提高击球质量。这样练习者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握拍(正、反手挑球)、为什么要侧身引拍(击高远球)、为什么击球后有随挥动作等。
总之,小学中开展羽毛球运动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自身条件以及发展规划,有目标的开设羽毛球兴趣班甚至是开展小学生的校队训练,让孩子们在学习羽毛球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运动的快乐、竞技的快乐,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杰.儿童青少年素质敏感期的变化特点[D].北京体育大学,2015.5.
[2]邢文华,曲宗湖.研究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对改进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