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学中理应充满浓厚的生活味,这样才能从生活出发,落脚于生活,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该课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教学 情境 问题 实践
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承担着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该学科教学中,应深层次研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全方位分析教育时势和学生现状,在教材的提示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故事、资料等,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相关知识,明白道理,从而深化认识。对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力求贴近现实生活,使其具有浓厚的生活味,从而引发学生共鸣,以收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加强多种多样的双主互动,教师不能仅仅就教材提出问题,学生也不再单纯回答老师的发问,而是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了解的信息阐述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随时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强调贴近生活,这也是学科特点决定的,因而教材中部分课题建议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中的信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也时常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老师怎样教孩子们自主搜集信息。搜集要求应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还有考虑学生家庭具备相关的探究条件。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生活化的自主探究内容,尽量把探究任务区分得小而明确,才能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不同角度入手,确定一到两个目标,而不会因为目标太多而无法下手,只能去做表面文章。让学生有重点地深入了解身边的生活实际,课堂上大家将自己的成果相互交流,收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创设情境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乐学,才能在课堂上达到思维的活跃,也才能激发学生投入到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积极探究的活动中来。有兴趣有激情的教学也就是快乐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创设来自于生活的、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其求知欲,发展其非智力因素,为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并形成能力做好铺垫。首先要利用课堂教学导语创设情境,生活化的情境容易点燃学生的激情。教师要在课堂上以情导课,所以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导语,让导语切合生活实际,放射出朴素而有灵性的光芒,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蓄势待发地进入情境。其次要利用学生亲身的生活体验,调动情感。教学要激情澎湃,课堂需要真情涌动,而激情来自于现实生活。因为只有生活才能使人产生激情,同时只有激情到位,课堂才有活力,才能生动,也才会富有创造力。教师要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和本节课内容有密切关联的体验和经历,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既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又让他们在重新回顾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和经历的同时,激发感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刻地了解和感悟生活、课标和教材,善于挖掘、整合其中的生活化因素,才能让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好,才能有助于学生在情感的激荡中深切感受,积极思考,真正地明白教材中的抽象道理。
三、回答生活问题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只有生活情境的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来回答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应该让学生回归到理性层面,必须把情境和明理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由情境向明理转化,收到如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就事明理。小学生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往往就事论事,感性认识不易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课本的需要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提供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使学生明白和领会教材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思想观点,这是《品课与生活》教学的重要环节。明理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指导学生在感知课文材料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和评价,这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意以情感人,以事悟理,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发表意见,探讨问题,回答生活中的问题。
四、进行生活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仅仅靠课本中的学习是不够的,即使有博学、慎思、审问、明辨,也还是不够的,只有落实到实践上,教学才算是实现了目标。实践是《品德与生活》课的归宿,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客观标准,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好教材,认真探讨教材,明理导行。教材中大量翔实的材料,介绍了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终达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教材中的榜样,让教材中的道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让榜样成为他们的向导,逐步践行,学以致用。
当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回答生活问题,进行生活实践,只是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充满生活味的基本方法。教学中,这些环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培养和强化学生合作的意识,才能使教学更加精彩和富有魅力。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教学 情境 问题 实践
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承担着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该学科教学中,应深层次研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全方位分析教育时势和学生现状,在教材的提示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故事、资料等,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相关知识,明白道理,从而深化认识。对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力求贴近现实生活,使其具有浓厚的生活味,从而引发学生共鸣,以收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加强多种多样的双主互动,教师不能仅仅就教材提出问题,学生也不再单纯回答老师的发问,而是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了解的信息阐述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随时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强调贴近生活,这也是学科特点决定的,因而教材中部分课题建议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中的信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也时常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老师怎样教孩子们自主搜集信息。搜集要求应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还有考虑学生家庭具备相关的探究条件。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生活化的自主探究内容,尽量把探究任务区分得小而明确,才能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不同角度入手,确定一到两个目标,而不会因为目标太多而无法下手,只能去做表面文章。让学生有重点地深入了解身边的生活实际,课堂上大家将自己的成果相互交流,收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创设情境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乐学,才能在课堂上达到思维的活跃,也才能激发学生投入到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积极探究的活动中来。有兴趣有激情的教学也就是快乐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创设来自于生活的、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其求知欲,发展其非智力因素,为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并形成能力做好铺垫。首先要利用课堂教学导语创设情境,生活化的情境容易点燃学生的激情。教师要在课堂上以情导课,所以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导语,让导语切合生活实际,放射出朴素而有灵性的光芒,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蓄势待发地进入情境。其次要利用学生亲身的生活体验,调动情感。教学要激情澎湃,课堂需要真情涌动,而激情来自于现实生活。因为只有生活才能使人产生激情,同时只有激情到位,课堂才有活力,才能生动,也才会富有创造力。教师要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和本节课内容有密切关联的体验和经历,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既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又让他们在重新回顾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和经历的同时,激发感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刻地了解和感悟生活、课标和教材,善于挖掘、整合其中的生活化因素,才能让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好,才能有助于学生在情感的激荡中深切感受,积极思考,真正地明白教材中的抽象道理。
三、回答生活问题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只有生活情境的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来回答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应该让学生回归到理性层面,必须把情境和明理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由情境向明理转化,收到如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就事明理。小学生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往往就事论事,感性认识不易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课本的需要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提供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使学生明白和领会教材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思想观点,这是《品课与生活》教学的重要环节。明理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指导学生在感知课文材料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和评价,这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意以情感人,以事悟理,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发表意见,探讨问题,回答生活中的问题。
四、进行生活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仅仅靠课本中的学习是不够的,即使有博学、慎思、审问、明辨,也还是不够的,只有落实到实践上,教学才算是实现了目标。实践是《品德与生活》课的归宿,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客观标准,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好教材,认真探讨教材,明理导行。教材中大量翔实的材料,介绍了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终达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教材中的榜样,让教材中的道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让榜样成为他们的向导,逐步践行,学以致用。
当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回答生活问题,进行生活实践,只是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充满生活味的基本方法。教学中,这些环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培养和强化学生合作的意识,才能使教学更加精彩和富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