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没有孩子不喜欢阅读的,只是他们不喜欢“被阅读”;没有孩子不喜欢读书,只是不喜欢读指定的书,少一点束缚,让孩子轻松阅读名著。让“名著阅读”做到“表上有名”,光明正大地步入语文课程。寻找对策和方案,改变目前小学生名著阅读教学“雷声大、雨点小”“呼声高、实效差”的局面,让学生捧起经典阅读,沐浴名著馨香,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良知与职责。
关键词:重构;落实;自主化;课内化;策略化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少一点束缚,让孩子轻松阅读名著。让“名著阅读”做到“表上有名”,光明正大地步入语文课程。
一、名著阅读:请少一点束缚
基于课题研究,有一次在一个学校听课,笔者问旁边的学生,什么是名著阅读?他说,不就做几道题,将这些知识背下来,就可以了。听了此言,笔者心里“咯噔”一下,不禁难过起来。看一看我们名著阅读研究,是不是太“一本正经”了?一来,就要将兴趣策略、方法策略、课程策略,更重要的是成果展示,仿佛两年以后如果没有成果就不算研究,如果没有显著提高就不算成功。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名著阅读教学,一阅读,就要讲阅读效率,讲答题策略,讲成果展示,师生们的神经就是绷得紧紧的,一刻不能松懈,这样的名著阅读有何乐趣可言呢?
首先,让学生有真正拥有选择名著的权利。眼下普遍的作法就是一刀切,由学校统一订购名著。问题是众口难调,一本书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这种情况下,可以由老师、家长、学生共同推荐书目;并建议兴趣相投的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多个阅读小组,在老师推荐的书目中选择本小组爱读的名著,这样做,不但满足了不同的阅读个性要求,还可以建立含由多个主题的图书角,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和推荐不同的名著。
其次,让学生拥有适合的名著阅读资源库。有经验的老师可以整理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名著,建立自己的分级名著阅读库,实施名著阅读“漂流计划”,即在各年级有其相对的名著,当学生升入高一年级后,自动地将这些图书交付给下一个年级使用。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书目、作者等,并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读,到当地城市的图书馆借阅,到新华书店、网上书店购买,还可以在线阅读,多渠道满足学生的需求。
再次,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在推荐阅读书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多种因素,除了书目与时俱进外,同一年级的书目也应当尽可能包括各种类型名著,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例如,多数女生喜爱阅读童话、小说和传记,而男生们偏爱科技、探险类书籍。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权。一句话,就是让名著阅读少一点束缚,让学生真正的读起来。
二、叩问名著阅读的课程建构体系
当前现实状况使得语文教学被窄化为一个个孤立的单篇(文本)的阅读教学,名著独立于单元阅读教学之外,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课程标准里的推荐阅读作品也被冠以“课外读物”——这一切注定了名著阅读在现行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时安排之下,基本上初一无立锥之地的艰难境地。我们只有让“名著阅读”做到“表上有名”,光明正大地步入语文课程,将名著阅读落实成为语文课程特定的内容和形态,如此以往,名著阅读才不会再游离于语文课程和教学之外的“弃儿”。现实的语文教学存在阅读内容、方法单一化倾向,对阅读意义的建构也常陷于教师主导下的“结论性意见”的简单呈现,名著阅读也不能免俗,用什么读、怎么读、需读出什么等,在教学实施前似乎都已有定论。
三、最是书香能致远
寻找对策和方案,改变目前小学生名著阅读教学“雷声大、雨点小”“呼声高、实效差”的局面,让学生捧起经典阅读,沐浴名著馨香,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良知与职责。如何引导学生亲近经典名著,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结合多年的实践所得,笔者认为当落实好以下“三化”。
1.回归主体,学生阅读自主化
我们认为:名著阅读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应当真实阅读。教师阅读是为了促进和引领学生阅读,学生才是名著阅读教学的真正主体。但是,学生阅读了吗?老师阅读了吗?总之,我们要让学生亲近经典,成为名著阅读的真正主体。名著阅读教学,不是为应考而投机取巧的假阅读,而是静心凝神之下的真实的阅读,而且一定是对整本书的阅读。我们要清醒而果断地拒绝一切假阅读、浅阅读和不阅读的行为。
2.力求实效,阅读时间课内化
能不能把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适当地安排在课内呢?大凡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对于大多数的课文,学生都是可以通过独立阅读而理解的。过度讲解,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症结,语文学习还需要举三反一——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大量的感悟,变成运用时的信手拈来。所以,只要我们的教学能够精讲、精炼,我们就能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3.注重落实,阅读指导策略化
錢梦龙先生指出: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首先,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名著阅读。让我们本着“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原则,在阅读中思考,然后做出判断。其次,指导读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名著。除了最基本的套路:“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点读书笔记”“利用工具书”等。另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能囿于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挖掘每个学生的记忆优势:视觉优势的通过阅读来记诵,听觉优势的通过反复朗读来记诵,动作优势的可以通过抄写和演练的方式来记忆……这样才能让学生读有所获,才能不浪费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文字。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第1版)[M].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16:78.
[2]卿平海名师工作室.语文课堂创意教学(第1版)[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330.
关键词:重构;落实;自主化;课内化;策略化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少一点束缚,让孩子轻松阅读名著。让“名著阅读”做到“表上有名”,光明正大地步入语文课程。
一、名著阅读:请少一点束缚
基于课题研究,有一次在一个学校听课,笔者问旁边的学生,什么是名著阅读?他说,不就做几道题,将这些知识背下来,就可以了。听了此言,笔者心里“咯噔”一下,不禁难过起来。看一看我们名著阅读研究,是不是太“一本正经”了?一来,就要将兴趣策略、方法策略、课程策略,更重要的是成果展示,仿佛两年以后如果没有成果就不算研究,如果没有显著提高就不算成功。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名著阅读教学,一阅读,就要讲阅读效率,讲答题策略,讲成果展示,师生们的神经就是绷得紧紧的,一刻不能松懈,这样的名著阅读有何乐趣可言呢?
首先,让学生有真正拥有选择名著的权利。眼下普遍的作法就是一刀切,由学校统一订购名著。问题是众口难调,一本书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这种情况下,可以由老师、家长、学生共同推荐书目;并建议兴趣相投的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多个阅读小组,在老师推荐的书目中选择本小组爱读的名著,这样做,不但满足了不同的阅读个性要求,还可以建立含由多个主题的图书角,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和推荐不同的名著。
其次,让学生拥有适合的名著阅读资源库。有经验的老师可以整理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名著,建立自己的分级名著阅读库,实施名著阅读“漂流计划”,即在各年级有其相对的名著,当学生升入高一年级后,自动地将这些图书交付给下一个年级使用。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书目、作者等,并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读,到当地城市的图书馆借阅,到新华书店、网上书店购买,还可以在线阅读,多渠道满足学生的需求。
再次,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在推荐阅读书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多种因素,除了书目与时俱进外,同一年级的书目也应当尽可能包括各种类型名著,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例如,多数女生喜爱阅读童话、小说和传记,而男生们偏爱科技、探险类书籍。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权。一句话,就是让名著阅读少一点束缚,让学生真正的读起来。
二、叩问名著阅读的课程建构体系
当前现实状况使得语文教学被窄化为一个个孤立的单篇(文本)的阅读教学,名著独立于单元阅读教学之外,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课程标准里的推荐阅读作品也被冠以“课外读物”——这一切注定了名著阅读在现行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时安排之下,基本上初一无立锥之地的艰难境地。我们只有让“名著阅读”做到“表上有名”,光明正大地步入语文课程,将名著阅读落实成为语文课程特定的内容和形态,如此以往,名著阅读才不会再游离于语文课程和教学之外的“弃儿”。现实的语文教学存在阅读内容、方法单一化倾向,对阅读意义的建构也常陷于教师主导下的“结论性意见”的简单呈现,名著阅读也不能免俗,用什么读、怎么读、需读出什么等,在教学实施前似乎都已有定论。
三、最是书香能致远
寻找对策和方案,改变目前小学生名著阅读教学“雷声大、雨点小”“呼声高、实效差”的局面,让学生捧起经典阅读,沐浴名著馨香,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良知与职责。如何引导学生亲近经典名著,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结合多年的实践所得,笔者认为当落实好以下“三化”。
1.回归主体,学生阅读自主化
我们认为:名著阅读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应当真实阅读。教师阅读是为了促进和引领学生阅读,学生才是名著阅读教学的真正主体。但是,学生阅读了吗?老师阅读了吗?总之,我们要让学生亲近经典,成为名著阅读的真正主体。名著阅读教学,不是为应考而投机取巧的假阅读,而是静心凝神之下的真实的阅读,而且一定是对整本书的阅读。我们要清醒而果断地拒绝一切假阅读、浅阅读和不阅读的行为。
2.力求实效,阅读时间课内化
能不能把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适当地安排在课内呢?大凡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对于大多数的课文,学生都是可以通过独立阅读而理解的。过度讲解,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症结,语文学习还需要举三反一——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大量的感悟,变成运用时的信手拈来。所以,只要我们的教学能够精讲、精炼,我们就能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3.注重落实,阅读指导策略化
錢梦龙先生指出: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首先,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名著阅读。让我们本着“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原则,在阅读中思考,然后做出判断。其次,指导读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名著。除了最基本的套路:“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点读书笔记”“利用工具书”等。另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能囿于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挖掘每个学生的记忆优势:视觉优势的通过阅读来记诵,听觉优势的通过反复朗读来记诵,动作优势的可以通过抄写和演练的方式来记忆……这样才能让学生读有所获,才能不浪费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文字。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第1版)[M].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16:78.
[2]卿平海名师工作室.语文课堂创意教学(第1版)[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