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j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发展水平,发现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各维度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幼儿园建立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增强教师课程主体意识;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促进教师课程意识与行为的统一;建立课程审议机制,提升教师课程反思能力;提供多样化的物质支持,提升教师课程资源整合能力;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激发教师主动提升课程评价意识。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9)11-0023-0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发展水平成为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学者们从哲学角度出发,将课程意识定义为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1]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学者们将课程意识定义为教师在考虑课程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2]本研究中的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以及对课程行为的自觉性。[3]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是指幼儿园教师在理解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幼儿园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以及对课程行为的自觉性,包括主体意识、目标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评价意识等五个方面。主体意识一方面是指教师能认识到幼儿是课程的主体,另一方面是指教师既是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开发者,也是课程的主体。[4]目标意识是指教师能对课程目标进行正确的解读,并在目标的指导下有效开展教学,必要时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对目标进行调整和修订。生成意识是指教师能意识到课程开发不仅需要专家的支持,也需要教师合理地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5]并对教学情境进行创造性处理。资源意识是指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开发多种课程资源。[6]评价意识是指教师能接纳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并采用多元方式来评价幼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现状,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厦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回收电子问卷279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262份,回收率为93.9%。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研究在参考已有研究工具的基础上,编制《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共21个题项,包含主体意识(4个题项)、目标意识(3个题项)、生成意识(4个题项)、资源意识(5个题项)和评价意识(5个题项)五个维度。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为1~5分。经检验,问卷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901,具有较高的信度,符合研究需要。本研究采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总体发展情况
  由表2可知,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中间值3。可见,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和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均有大幅增长,幼儿园教师的地位与待遇都有一定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与此同时,随着园本课程开发的深入推进,许多幼儿园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园本课程开发探索,教师的课程意识在课程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7]
  (二)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各维度发展情况
  1.主体意识
  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课程主体意识平均得分高于中间值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6.18%的教师“会对目前的课程加入自己的理解”。94.28%的教师“将幼儿看作课程的主体”,对幼儿是课程的主体有着清晰的认知。90.83%的教师“会对课程进行研究”。可见,大部分幼儿园教师深刻认识到,幼儿是課程的主体,而教师既是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开发者,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主体意识较强。调查也发现,仍有46.95%的教师表示会“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课程设计”,自己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可见,幼儿园教师角色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当前,幼儿园普遍赋予教师园本课程开发、课程内容选择等权利,也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然而,受学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园教师缺乏对课程的系统理解和认识,[8]教师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觉醒。
  2.目标意识
  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课程目标意识平均得分高于中间值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9.23%的教师认为“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96.57%的教师“在制订课程目标时会为幼儿自主发展留下空间”。94.66%的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课程目标进行调整和修订”。可见,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课程目标意识较强,对课程目标有清晰的价值取向,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灵活调整和修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和建议。幼儿园教师对各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发展水平有清晰、具体的认识,对课程目标的把握相对比较到位,能在了解幼儿发展水平与兴趣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与修订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生成意识
  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课程生成意识平均得分高于中间值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8.09%的教师“会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调整课程内容”。97.71%的教师会“注意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94.65%的教师“会经常设置开放|生i司题组织幼儿讨论”。89.7%的教师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在师幼互动中生成和建构的,不是预设的”。可见,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会根据师幼互动的教学情境对课程进行创造性处理,注重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探索等方式解决问题,不过他们对于课程动态生成的认识还不够,在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方面还有待加强。当前,幼儿园教师已经认识到课程的发展价值在预设中并不能完全实现,需要教师与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实现。[9]虽然幼儿园教师对课程的动态生成与重建有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实践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还不够敏感,对预设课程的批判意识还有待提升。   4.资源意识
  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平均得分高于中间值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4.28%的教师会“以幼儿为中心来选择课程资源”。94.27%的教师“会经常和幼儿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88.55%的教师认为自己“能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网络等资源”。85.49%的教师“经常拓展课程指导用书上的内容”。可见,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具备以幼儿为中心来开发和利用多样化课程资源的意识。调查也发现,部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行为存在一定偏差,合理使用课程指导用书、有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的能力还有待加强。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幼儿园教师在将科学合理的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时,缺乏有力的外在支持。当前,幼儿园师幼比较大的现象依然存在,加之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相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教师将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的积极性,教师课程资源意识难以提升。
  5.评价意识
  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课程评价意识平均得分高于中间值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8%的教师“非常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96.57%的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幼儿”。94.27%的教师“会根据幼儿个体情况、幼儿园实际情况等制订相应的幼儿评价标准”。94.27%的教师“会根据幼儿的评价对课程进行调整”。79.38%的教师表示幼儿园“会让家长对课程进行评价”。可见,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对课程评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建议
  (一)建立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增强教师课程主体意识
  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幼儿园应当建立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增强教师课程主体意识。例如,幼儿园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通过实践研究等形式,让教师真正参与到课程的开发、设计与评价中来。幼儿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只有获得了相应的自主决策权,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主体意识。
  (二)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促进教师课程意识与行为的统一
  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与行为存在一定脱节现象。因此,幼儿园、高校、科研机构、教育部门等应当共同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建立有效的专业支持体系。例如,幼儿园可以积极组建园际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园际间的专业支持。幼儿园也可以与各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通过专业引领为教师提供直接指导,从而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课程意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建立课程审议机制,提升教师课程反思能力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问题进行反复讨论,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决策。[10]幼儿园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虞永平,2005)。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对教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较高,但缺乏对教学目的的思考,对预设课程的批判意识有待提升。因此,幼儿园应当建立课程审议机制,并为教师提供相对自由、民主的园所环境,让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程审议中,鼓励教师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教师课程反思能力。
  (四)提供多样化的物质支持,提升教师课程资源整合能力
  幼儿园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提升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作保证。因此,幼儿园应当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物质支持,提升教师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例如,幼儿园可以建立图书室、资料室、教玩具资源库等,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活动资源。同时,幼儿园也可以通过跨园带教、区域交流等方式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教师分享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幼儿园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程观摩,或者邀请园外专家人园指导,帮助教师解决课程资源整合中的问题。
  (五)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激发教师主动提升课程评价意识
  当前,幼儿园教师虽然对课程评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主动性还有待提升。因此,幼儿园应当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引导幼儿园教师积极主动地提升课程评价意识。发展性评价机制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励依据,而是通过个性化、专业化的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此基础上激发教师课程评价意识。幼儿园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分析教师的发展需求,制订教师发展规划,并为其提供培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幼儿园可以通过教师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等多样化的評价方式,激发幼儿园教师开展课程评价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5][9]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33-37.
  [2]吴刚平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J].人民教育,2002,(11):37-40
  [3][8]曹丹丹,李茂森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的调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3,(10):33-38
  [4]李茂森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意识的迷失与觉醒[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6][7]程凤玉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
  ①根据福建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幼儿园划分为公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公办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公办普通幼儿园、民办一级幼儿园、民办二级幼儿园、民办三级幼儿园、民办普通幼儿园。*通讯作者:陈小芳,厦门市第二幼儿园教师,E-mail:624993295@qq.com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中之重,很多教师会强调要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其实,整本书阅读是增加学生阅读量的最佳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连接文本的前后内容,再现作品的全
期刊
就语文学习而言,学生几乎有一半时间花在阅读上,从课内阅读到课外延申,从零碎阅读到整本书阅读,他们的阅读量在不断地增加.但同时却发现,学生的阅读水平几乎跟阅读量不成正比
期刊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取决于他的阅读水平.”rn尽管阅读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引起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一致的看法.《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
期刊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阅读能力,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充
期刊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水平相当的几个小组并区别对待,这些小组在教师适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已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生活化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知识内容融入到生活化背景中来,借助于贴近生活的案例实施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初中语文教育要追随时代发展,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整合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面对赏识教育的运用进行论述,旨在为学生后期学习奠定基础.rn一、阅读教学中开展赏识教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问题本位学习视角审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发现当前的教育实践存在探究的问题脱离幼儿生活的真实情境、偏重知识传授而非幼儿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轻视总结反思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建议教师重视积累科学领域的理论知识与经验,提升科学素养;创设充满问题的真实情境,引发幼儿深度思考;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幼儿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幼儿与教师自身的成长。  【关键
【摘要】本研究对四川省南充市22所幼儿园的437名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幼儿园组织氛围对青年教师心理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幼儿园青年教师对所在幼儿园组织氛围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园青年教师心理韧性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园组织氛围对青年教师心理韧性有显著预测作用。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青年教师;组织氛围;心理韧性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