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应转变培养观念、拓展设计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专业素质、理论实践对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应用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型、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装饰材料与工艺》是现今大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作为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各高校近些年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目标来看,学生既没有通过该课程深入掌握装饰施工中材料的性能、选择与应用,又无法清楚了解装饰构造的设计原理、构造方式与构造技术。更有甚者,部分教师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也知之甚少。
造成以上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重艺术、轻技术”的观念;教师自我专业技术更新的意愿;学校对场地、资金、人才的扶持;还有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综合上述情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对《装饰材料与工艺》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转变培养观念,拓展设计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装饰材料与工艺》更是指导工程得以实施的技术类课程,然而在教与学上偏重设计构思、造型,忽视建筑装饰构造技术,往往使好的设计意图无法准确地表达与实施,图纸上的设计与工程现场的效果差距较大。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学生重艺术轻技术、重设计轻工艺的狭隘观念,让学生明确意识到《装饰材料与工艺》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设计得以实施的技术性前提。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拓展设计内涵,引导学生根据建筑的性质、空间形态、所创作室内环境在一定地域中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因素的影响,正确、经济、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材料。[3]摒弃把《装饰材料与工艺》停留在运用常规材料、照抄同行的做法上,培养学生“没有实践指导的设计都是纸上谈兵”的观念。
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装饰材料与工艺》内容多、技术强,是一门较为枯燥的课程,且大部分高校都采用教师理论讲授与多媒体图片、视频展示结合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各种装饰材料的性能用途、各种装饰构造的规范做法,无法活学活用。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显然只能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成果展示的局限性,很多工程实例的过程难于向学生进行展示和介绍。因此,本课程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有些内容让学生亲临现场边看边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材料展厅”或“材料超市”,展示各种装饰材料样品,供学生观摩,适用于学生对材料的初步了解。同时建立模拟施工场地和相关工具室,在工具室里可以看到各种装饰施工工具,并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工具,在模拟施工场地完成一项施工任务。结合室内实践教学环境,可以解决很多只有工地上才能学到的知识。
三、提高专业素质,理论实践对接
基于建设市场的兴盛发展,装饰材料日新月异。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先进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进入我国,对材料的全面了解和学习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作为专业教师应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长期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养,密切与市场结合。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坚持走理论联系实践的道路,在校要深入理论研究,将装饰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校外要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因地制宜的运用装饰材料和工艺构造,以此达到教与学互长,技与艺两头并进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项目,采取“项目式”教学方式,将工程项目与课程形成对接,学生通过“工作”的过程达到知识点的学习目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四、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应用能力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工地教学”。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组织学生到不同的材料厂家参观,了解产品类型、产品加工方法,同时,学校也可邀请材料商家到校内作相关材料报告和讲座,介绍材料知识、特点、施工工艺及应用。学校还要充分利用企业正在施工的工地,对学生实施“工地教学”法,学生通过接触实际材料,参观施工现场,更清楚、更详细地了解到建筑构造的细节,将理论和实际进行对比,使抽象变成具体,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加深对建筑装饰构造的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还能强化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发展。
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高校教育结合社会,结合市场。针对《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一方面需要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走理论与实践结合之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最终实现教育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肖丹.《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10)
[2]魏卓,谷晓龙,谢宁宁.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3]周铁军.室内装修构造教学改革研究[J],室内设计,1997(02)
[4]刘长缨.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创想[J],美术大观,2009(11)
[5]石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课程设计——《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08)
[6]黄艳.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装饰材料与工艺》是现今大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作为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各高校近些年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目标来看,学生既没有通过该课程深入掌握装饰施工中材料的性能、选择与应用,又无法清楚了解装饰构造的设计原理、构造方式与构造技术。更有甚者,部分教师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也知之甚少。
造成以上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重艺术、轻技术”的观念;教师自我专业技术更新的意愿;学校对场地、资金、人才的扶持;还有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综合上述情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对《装饰材料与工艺》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转变培养观念,拓展设计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装饰材料与工艺》更是指导工程得以实施的技术类课程,然而在教与学上偏重设计构思、造型,忽视建筑装饰构造技术,往往使好的设计意图无法准确地表达与实施,图纸上的设计与工程现场的效果差距较大。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学生重艺术轻技术、重设计轻工艺的狭隘观念,让学生明确意识到《装饰材料与工艺》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设计得以实施的技术性前提。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拓展设计内涵,引导学生根据建筑的性质、空间形态、所创作室内环境在一定地域中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因素的影响,正确、经济、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材料。[3]摒弃把《装饰材料与工艺》停留在运用常规材料、照抄同行的做法上,培养学生“没有实践指导的设计都是纸上谈兵”的观念。
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装饰材料与工艺》内容多、技术强,是一门较为枯燥的课程,且大部分高校都采用教师理论讲授与多媒体图片、视频展示结合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各种装饰材料的性能用途、各种装饰构造的规范做法,无法活学活用。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显然只能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成果展示的局限性,很多工程实例的过程难于向学生进行展示和介绍。因此,本课程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有些内容让学生亲临现场边看边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材料展厅”或“材料超市”,展示各种装饰材料样品,供学生观摩,适用于学生对材料的初步了解。同时建立模拟施工场地和相关工具室,在工具室里可以看到各种装饰施工工具,并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工具,在模拟施工场地完成一项施工任务。结合室内实践教学环境,可以解决很多只有工地上才能学到的知识。
三、提高专业素质,理论实践对接
基于建设市场的兴盛发展,装饰材料日新月异。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先进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进入我国,对材料的全面了解和学习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作为专业教师应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长期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养,密切与市场结合。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坚持走理论联系实践的道路,在校要深入理论研究,将装饰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校外要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因地制宜的运用装饰材料和工艺构造,以此达到教与学互长,技与艺两头并进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项目,采取“项目式”教学方式,将工程项目与课程形成对接,学生通过“工作”的过程达到知识点的学习目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四、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应用能力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工地教学”。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组织学生到不同的材料厂家参观,了解产品类型、产品加工方法,同时,学校也可邀请材料商家到校内作相关材料报告和讲座,介绍材料知识、特点、施工工艺及应用。学校还要充分利用企业正在施工的工地,对学生实施“工地教学”法,学生通过接触实际材料,参观施工现场,更清楚、更详细地了解到建筑构造的细节,将理论和实际进行对比,使抽象变成具体,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加深对建筑装饰构造的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还能强化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发展。
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高校教育结合社会,结合市场。针对《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一方面需要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走理论与实践结合之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最终实现教育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肖丹.《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10)
[2]魏卓,谷晓龙,谢宁宁.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3]周铁军.室内装修构造教学改革研究[J],室内设计,1997(02)
[4]刘长缨.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创想[J],美术大观,2009(11)
[5]石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课程设计——《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08)
[6]黄艳.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