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新时期浙江省富阳市各乡镇现有行政村发展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按照引导农村人口和产业向较大型(集镇型)中心村积聚,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让所有居民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的布局目的,结合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导向、周边城镇建设布局、农业生产半径、现状人口规模、区位条件、用地条件和周边发展环境及建设公共设施對周边行政村居民点服务的便利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12个集镇型中心村和13个一般中心村的布局,并提出发展中心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心村选择富阳市
1 引言
中心村是小城镇建设的雏形,是乡镇政治、经济、文化的次中心,对周边的村落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并能引领周边村落群众逐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它对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农村的基础设施功能,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扶持发展中心村,能够有效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从而实现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目标。
富阳市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以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重点,不断提升富春江沿线的景观休闲功能,逐渐形成“一主一副、组团布局、多点支撑”的城乡居民点空间结构,塑造集约高效、合理有序、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格局。其中多点支撑是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中心村作为富阳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依托,作为农村居民点建设的重点。
本文对富阳市中心村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富阳市中心村的布局方案,完善了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和建设格局。
2 富阳市农村建设情况
农村存在村庄分布散、规模小、布局乱、基础设施配置严重不足的问题。表现在:
(1)村庄建设用地浪费严重,一些村庄建设方式粗放,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具体包括三种无序扩张方式:一是“线性”扩张,新房建设形成了沿路两侧的带状分布,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二是“块状”扩张,部分村庄改造弃旧村于不顾,另辟新地搞建设;三是“放射状”扩张,一些农户迁到村外建大面积的“乡村别墅”。出现了不少村庄四周新楼林立,村庄内部破旧零乱的“空心村”。此外,农民“建新不拆旧”行为较为普遍,农村居住“一户多宅”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住宅空置率不断上升。
(2)村庄普遍存在规模小、分布散,基础设施薄弱,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村庄建设尚未彻底打破原小村和自然村落的布局,农户居住仍呈零散分布状态,导致道路、自来水、电力、广电、通讯、环保、文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半径拉长,资源共享程度低下。
(3)用地功能布局混乱,环境污染严重。村庄空间结构秩序混乱。许多村庄功能分区不明,居住、工业、商贸、文教、行政功能布局互相穿插,影响各类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且直接导致村庄建设档次低,村容村貌差。尤其是相当多的企业目前仍散布在各村庄之内,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引发了空气,河道,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村庄存在的上述情况,制约了富阳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环境品质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改善富阳农村的民生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急需加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引导农村产业和农民生活居住适度集中。为此,结合各乡镇行政村发展分布和区位条件、现有设施建设状况,兼顾规模经济效应和便捷可达原则,合理选择布局中心村,并将其作为农村经济活动、公共设施与生活居住的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集约快速发展,是富阳城乡统筹发展中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3 中心村选择
中心村选择和发展的目的是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生态的原则,调整村庄布局,不断推动产业向功能区集中,农村居民向中心村新社区集聚,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向中心村延伸,促进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
3.1 选择原则
中心村选择一般遵循如下原则:(1)以各乡镇、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导向为依据;(2)便于中心村建设管理,不跨越乡镇设置;(3)位于城镇规划建设区边缘或在市域规划布局中纳入城镇建成区的行政村,不再布局中心村;(4)现状规模较大,对外交通条件较好;(5)现状公共设施较全的;(6)各乡镇关于中心村选择意见;(7)结合现状和发展基础与发展优势,设置集镇型中心村和一般性中心村。
3.2 以富阳市万市镇为例,解析中心村选择思路
万市镇位于富阳市西北部,东南与洞桥镇相邻、南临桐庐县、北接临安市,地域总面积155.16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万市集镇,东距富阳市中心37.4公里。目前已形成万市集镇为中心,罗宅、彭家两个小集镇为依托、多个行政村为基础的村镇体系。
万市镇中心村选择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众缘、彭家、何家、白石、东叙等5个行政村相邻,位于万市镇域北部,南与万市镇区相邻,其中彭家村人口规模较多,村域面积较大,交通条件便利,已有小学、幼托、文体活动室等公共设施,位置居中,是周边行政村居民的心理中心,宜作为集镇型中心村,通过完善相应设施,适度积聚产业和周边人口,并为其周边的众缘、东叙、白石、何家居民提供良好公共设施服务;(2)平山、罗宅、方里、白马、杨家、何务等6个行政村相邻,位于万市镇西北,其中罗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相对齐全,已是周边村庄的服务中心,是万市两个小集镇之一,故宜作为集镇型中心村,通过完善相应设施,适度积聚产业和周边人口,并为其周边的平山、方里、杨家、何务居民提供良好公共设施服务;(3)万市村位于万市镇现状和规划建成镇区,未来将发展为万市镇城镇社区,故不作为中心村。田源、槎源坞、新民等3个行政村距万市镇区较近,可共享万市镇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不再设置中心村。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彭家、罗宅作为万市镇的中心村,并作为集镇型中心村培育。
3.3 富阳市中心村布局
如同上述万市镇中心村选择,结合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导向、周边城镇建设布局、农业生产半径、现状人口规模、区位条件、用地条件和周边发展环境及建设公共设施对周边行政村居民点服务的便利性,对富阳市所有25个乡镇、街道的所有行政村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便于管理和实施,尊重各乡镇街道、行政村领导和村民代表关于中心村选择意见,实施以镇带村,统筹平衡的发展模式,确定富阳全市集镇型中心村12个,一般中心村13个的中心村布点规划方案。
4.1 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导
规划是实施中心村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当务之急是树立规划必须先行的观念,全面制订中心村建设规划。中心村规划应当遵循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农民根本利益为本,必须与二、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有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4.1.1 功能定位
中心村的主要功能仍然执行“村”的功能, 它只是为了集约利用土地,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而规划的,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小城镇色彩的农村聚落形态。中心村建设可结合各乡镇、街道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如现代农业园区可结合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心村,旅游区可结合旅游产业建设中心村,以体现各自的特色。在中心村具体发展规模的确定上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今后人员增加需要解决的居住、就学、医疗等问题,以避免发生新的违章搭建住宅和公用设施,给中心村建设带来新的矛盾。
4.1.2 编制中心村总体规划
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内容,对各项建设用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 使各項建设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直接指导中心村建设的有序进行。
在中心村的规划中,要从大区域出发,将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资源加以保护利用,使中心村人居环境的生活文脉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于一体,使现代化的村庄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的生产、生活休憩之地。
4.1.3 精心设计建筑单体
按照“面积不大功能全,造价不高质量好,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搞好单体建筑设计,满足农民现实需要。在建筑单体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体现农村特色,结合农民习惯做好单体设计,与农民使用要求相适应,统一风格,形成特色民居:a.农宅设计应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度超前;b.农宅的平面组合要富有弹性;c.农宅设计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
4.2 强化中心村建设管理
4.2.1 科学管理
要加强中心村规划的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中心村“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中心村规划的落实。
4.2.2 齐抓共管
中心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对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应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卫生、城建、农业部门应抓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所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4.2.3 量力而行
在中心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村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基础条件、地形地貌和农民意愿,正确处理好阶段性目标与长远性目标的关系,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在工作方法上,要先易后难,量力而行。
4.2.4 分期分类实施
中心村建设必须坚持分期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交通方便、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中心村,切不可急躁冒进,搞一刀切。
5 结语
富阳市中心村布局方案经过富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相信,随着富阳市中心村建设发展,规划布局的25个中心村必将对周边的村落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实现改善民生等方面,越发突显其价值。
参考文献
[1] 富阳市中心镇中心村布局规划,2009
[2] 陈晓华,张小林.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9,第14卷第3期,13~18
[3] 徐全勇.国外中心村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5.1,13~1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中心村选择富阳市
1 引言
中心村是小城镇建设的雏形,是乡镇政治、经济、文化的次中心,对周边的村落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并能引领周边村落群众逐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它对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农村的基础设施功能,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扶持发展中心村,能够有效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从而实现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目标。
富阳市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以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重点,不断提升富春江沿线的景观休闲功能,逐渐形成“一主一副、组团布局、多点支撑”的城乡居民点空间结构,塑造集约高效、合理有序、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格局。其中多点支撑是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中心村作为富阳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依托,作为农村居民点建设的重点。
本文对富阳市中心村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富阳市中心村的布局方案,完善了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和建设格局。
2 富阳市农村建设情况
农村存在村庄分布散、规模小、布局乱、基础设施配置严重不足的问题。表现在:
(1)村庄建设用地浪费严重,一些村庄建设方式粗放,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具体包括三种无序扩张方式:一是“线性”扩张,新房建设形成了沿路两侧的带状分布,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二是“块状”扩张,部分村庄改造弃旧村于不顾,另辟新地搞建设;三是“放射状”扩张,一些农户迁到村外建大面积的“乡村别墅”。出现了不少村庄四周新楼林立,村庄内部破旧零乱的“空心村”。此外,农民“建新不拆旧”行为较为普遍,农村居住“一户多宅”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住宅空置率不断上升。
(2)村庄普遍存在规模小、分布散,基础设施薄弱,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村庄建设尚未彻底打破原小村和自然村落的布局,农户居住仍呈零散分布状态,导致道路、自来水、电力、广电、通讯、环保、文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半径拉长,资源共享程度低下。
(3)用地功能布局混乱,环境污染严重。村庄空间结构秩序混乱。许多村庄功能分区不明,居住、工业、商贸、文教、行政功能布局互相穿插,影响各类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且直接导致村庄建设档次低,村容村貌差。尤其是相当多的企业目前仍散布在各村庄之内,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引发了空气,河道,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村庄存在的上述情况,制约了富阳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环境品质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改善富阳农村的民生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急需加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引导农村产业和农民生活居住适度集中。为此,结合各乡镇行政村发展分布和区位条件、现有设施建设状况,兼顾规模经济效应和便捷可达原则,合理选择布局中心村,并将其作为农村经济活动、公共设施与生活居住的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集约快速发展,是富阳城乡统筹发展中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3 中心村选择
中心村选择和发展的目的是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生态的原则,调整村庄布局,不断推动产业向功能区集中,农村居民向中心村新社区集聚,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向中心村延伸,促进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
3.1 选择原则
中心村选择一般遵循如下原则:(1)以各乡镇、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导向为依据;(2)便于中心村建设管理,不跨越乡镇设置;(3)位于城镇规划建设区边缘或在市域规划布局中纳入城镇建成区的行政村,不再布局中心村;(4)现状规模较大,对外交通条件较好;(5)现状公共设施较全的;(6)各乡镇关于中心村选择意见;(7)结合现状和发展基础与发展优势,设置集镇型中心村和一般性中心村。
3.2 以富阳市万市镇为例,解析中心村选择思路
万市镇位于富阳市西北部,东南与洞桥镇相邻、南临桐庐县、北接临安市,地域总面积155.16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万市集镇,东距富阳市中心37.4公里。目前已形成万市集镇为中心,罗宅、彭家两个小集镇为依托、多个行政村为基础的村镇体系。
万市镇中心村选择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众缘、彭家、何家、白石、东叙等5个行政村相邻,位于万市镇域北部,南与万市镇区相邻,其中彭家村人口规模较多,村域面积较大,交通条件便利,已有小学、幼托、文体活动室等公共设施,位置居中,是周边行政村居民的心理中心,宜作为集镇型中心村,通过完善相应设施,适度积聚产业和周边人口,并为其周边的众缘、东叙、白石、何家居民提供良好公共设施服务;(2)平山、罗宅、方里、白马、杨家、何务等6个行政村相邻,位于万市镇西北,其中罗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相对齐全,已是周边村庄的服务中心,是万市两个小集镇之一,故宜作为集镇型中心村,通过完善相应设施,适度积聚产业和周边人口,并为其周边的平山、方里、杨家、何务居民提供良好公共设施服务;(3)万市村位于万市镇现状和规划建成镇区,未来将发展为万市镇城镇社区,故不作为中心村。田源、槎源坞、新民等3个行政村距万市镇区较近,可共享万市镇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不再设置中心村。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彭家、罗宅作为万市镇的中心村,并作为集镇型中心村培育。
3.3 富阳市中心村布局
如同上述万市镇中心村选择,结合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导向、周边城镇建设布局、农业生产半径、现状人口规模、区位条件、用地条件和周边发展环境及建设公共设施对周边行政村居民点服务的便利性,对富阳市所有25个乡镇、街道的所有行政村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便于管理和实施,尊重各乡镇街道、行政村领导和村民代表关于中心村选择意见,实施以镇带村,统筹平衡的发展模式,确定富阳全市集镇型中心村12个,一般中心村13个的中心村布点规划方案。
4.1 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导
规划是实施中心村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当务之急是树立规划必须先行的观念,全面制订中心村建设规划。中心村规划应当遵循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农民根本利益为本,必须与二、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有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4.1.1 功能定位
中心村的主要功能仍然执行“村”的功能, 它只是为了集约利用土地,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而规划的,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小城镇色彩的农村聚落形态。中心村建设可结合各乡镇、街道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如现代农业园区可结合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心村,旅游区可结合旅游产业建设中心村,以体现各自的特色。在中心村具体发展规模的确定上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今后人员增加需要解决的居住、就学、医疗等问题,以避免发生新的违章搭建住宅和公用设施,给中心村建设带来新的矛盾。
4.1.2 编制中心村总体规划
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内容,对各项建设用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 使各項建设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直接指导中心村建设的有序进行。
在中心村的规划中,要从大区域出发,将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资源加以保护利用,使中心村人居环境的生活文脉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于一体,使现代化的村庄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的生产、生活休憩之地。
4.1.3 精心设计建筑单体
按照“面积不大功能全,造价不高质量好,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搞好单体建筑设计,满足农民现实需要。在建筑单体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体现农村特色,结合农民习惯做好单体设计,与农民使用要求相适应,统一风格,形成特色民居:a.农宅设计应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度超前;b.农宅的平面组合要富有弹性;c.农宅设计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
4.2 强化中心村建设管理
4.2.1 科学管理
要加强中心村规划的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中心村“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中心村规划的落实。
4.2.2 齐抓共管
中心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对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应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卫生、城建、农业部门应抓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所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4.2.3 量力而行
在中心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村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基础条件、地形地貌和农民意愿,正确处理好阶段性目标与长远性目标的关系,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在工作方法上,要先易后难,量力而行。
4.2.4 分期分类实施
中心村建设必须坚持分期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交通方便、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中心村,切不可急躁冒进,搞一刀切。
5 结语
富阳市中心村布局方案经过富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相信,随着富阳市中心村建设发展,规划布局的25个中心村必将对周边的村落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实现改善民生等方面,越发突显其价值。
参考文献
[1] 富阳市中心镇中心村布局规划,2009
[2] 陈晓华,张小林.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9,第14卷第3期,13~18
[3] 徐全勇.国外中心村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5.1,13~1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