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生活中寻找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重点关注解放战争的纪念日,还有努力收集课外的历史文献资料等等,不仅能帮助学生轻巧识记,还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内化一体化;解放战争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69-02
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如果没有打败国民党,中国依然处于水深火热的局面。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教师没有有效地深挖解放战争的深刻内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办法真正明白现在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也不明白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对抗的目的是什么,而且学生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于是在《解放战争》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本着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运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
一、搜集课外历史文献——探究内战爆发的原因
很多高中生接触的历史资料,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历史课本,因此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教师将学生囚禁在历史课堂上,必然会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养成课外主动搜集有关历史文献资料的习惯,使得课内外相辅相成。笔者在教学《解放战争》时采用了如下引导方式。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的两大主角是谁吧?
生:共产党与国民党。
师:国民党肯定想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发动战争的理由,以争夺自己在中国的领导权,那么内战爆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生:历史课本上记载,由于《双十协定》被国民党撕毁,因此内战就爆发了。
师:同学们说的是正确的,但是书上只有这一个理由,那么内战爆发真的就只有这一个原因吗?现在请大家去搜集相关的历史文献,进行探究。
生:我查到了美国在解放战争期间,将中国列入援助对象,并给国民党提供军事援助。因此内战爆发也有美国的原因,美国想通过国民党将中国变成全球扩张的重要基地。
师:这位学生分析得很对,这是来自于外界的原因,但不是根本的原因,请同学们多去寻找关于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文献资料。
生:我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以及建党以来制定的方针政策,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边,为了实现和平民主而进行抗争。而国民党一开始也是为了实现民主,但自从蒋介石接任以后,更多的是想实行独裁统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大党之间的政治意图不一致,因此内战爆发在所难免。
师:没错,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内战爆发最根本的原因。
当学生搜集课内外文献资料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以引导,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让学生从实践探究活动中,真正理解内战爆发的原因。
二、关注历史事件纪念日——熟知三大战役的时间
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国家一般都会安排一些活动来进行纪念,这也是学生学习相关历史事件不可多得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关注历史事件纪念日,同时在纪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人物在中国解放战争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关于三大战役的视频,一会我会向同学们提问关于三大战役开始与结束的时间。(播放关于三大战役的视频)
生1:辽沈战役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9月,结束的时间是11月初。
生2:淮海战役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开始,结束时间是1949年1月。
生3:平津战役与淮海战役开始时间一致,1949年1月,以北平解放结束。
师: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每一位学生都回答正确,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就是三大战役。接下来,同学们可以进一步进行探究,阅读历史课本,了解三大战役发生的经过以及结果,然后阅读关于三大战役的书籍,进而分析出确立三大战役纪念日的历史意义。
生:三大战役是共产党由原来的防御战争变为战略进攻的转折点,因此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基础,进而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师:看来同学们分析历史问题以及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有所提升,最后我们一起做一个课外作业吧。大家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历史知识,组织一场宣传“牢记三大战役,珍惜当下生活”的课外活动。
通过上面的教学,学生对三大战役有了全新的理解,对解放战争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了解到了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同时还为学生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让学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为祖国感到自豪。
三、寻找生活中的历史遗迹——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的胜利,是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试着去寻找生活中关于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纪念品,在生活中学习历史,在历史中体验生活。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死读书”的困境,并且改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教学变成学生快乐的追寻之旅。
师:同学们可能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场景比较陌生,根本理解不了中国常年处于战争之中,突然取得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甚至没有办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不妨先找找自己身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遗迹。
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纪念館中有很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纪念品。
师:不知道同学们身边有没有具体的纪念馆呢?
生:解放战争纪念馆。
师:大家最近可以抽时间前往纪念馆一日游,然后做相关的调研,以深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生: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常年的战乱。
师:没错,同时也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还鼓舞了当时正在进行革命斗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学们,只有好好地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才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通过上述的教学片段,笔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进而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生活。
综上所述,笔者从搜集历史文献资料、关注历史事件纪念日、寻找生活中的历史遗迹三个方面出发,采用教学片段重现的模式,对如何实施《解放战争》教学进行了创新探究。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历史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枯燥的文字记录,进而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责任编辑 袁 妮)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内化一体化;解放战争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69-02
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如果没有打败国民党,中国依然处于水深火热的局面。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教师没有有效地深挖解放战争的深刻内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办法真正明白现在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也不明白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对抗的目的是什么,而且学生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于是在《解放战争》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本着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运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
一、搜集课外历史文献——探究内战爆发的原因
很多高中生接触的历史资料,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历史课本,因此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教师将学生囚禁在历史课堂上,必然会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养成课外主动搜集有关历史文献资料的习惯,使得课内外相辅相成。笔者在教学《解放战争》时采用了如下引导方式。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的两大主角是谁吧?
生:共产党与国民党。
师:国民党肯定想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发动战争的理由,以争夺自己在中国的领导权,那么内战爆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生:历史课本上记载,由于《双十协定》被国民党撕毁,因此内战就爆发了。
师:同学们说的是正确的,但是书上只有这一个理由,那么内战爆发真的就只有这一个原因吗?现在请大家去搜集相关的历史文献,进行探究。
生:我查到了美国在解放战争期间,将中国列入援助对象,并给国民党提供军事援助。因此内战爆发也有美国的原因,美国想通过国民党将中国变成全球扩张的重要基地。
师:这位学生分析得很对,这是来自于外界的原因,但不是根本的原因,请同学们多去寻找关于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文献资料。
生:我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以及建党以来制定的方针政策,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边,为了实现和平民主而进行抗争。而国民党一开始也是为了实现民主,但自从蒋介石接任以后,更多的是想实行独裁统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大党之间的政治意图不一致,因此内战爆发在所难免。
师:没错,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内战爆发最根本的原因。
当学生搜集课内外文献资料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以引导,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让学生从实践探究活动中,真正理解内战爆发的原因。
二、关注历史事件纪念日——熟知三大战役的时间
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国家一般都会安排一些活动来进行纪念,这也是学生学习相关历史事件不可多得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关注历史事件纪念日,同时在纪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人物在中国解放战争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关于三大战役的视频,一会我会向同学们提问关于三大战役开始与结束的时间。(播放关于三大战役的视频)
生1:辽沈战役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9月,结束的时间是11月初。
生2:淮海战役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开始,结束时间是1949年1月。
生3:平津战役与淮海战役开始时间一致,1949年1月,以北平解放结束。
师: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每一位学生都回答正确,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就是三大战役。接下来,同学们可以进一步进行探究,阅读历史课本,了解三大战役发生的经过以及结果,然后阅读关于三大战役的书籍,进而分析出确立三大战役纪念日的历史意义。
生:三大战役是共产党由原来的防御战争变为战略进攻的转折点,因此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基础,进而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师:看来同学们分析历史问题以及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有所提升,最后我们一起做一个课外作业吧。大家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历史知识,组织一场宣传“牢记三大战役,珍惜当下生活”的课外活动。
通过上面的教学,学生对三大战役有了全新的理解,对解放战争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了解到了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同时还为学生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让学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为祖国感到自豪。
三、寻找生活中的历史遗迹——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的胜利,是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试着去寻找生活中关于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纪念品,在生活中学习历史,在历史中体验生活。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死读书”的困境,并且改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教学变成学生快乐的追寻之旅。
师:同学们可能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场景比较陌生,根本理解不了中国常年处于战争之中,突然取得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甚至没有办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不妨先找找自己身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遗迹。
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纪念館中有很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纪念品。
师:不知道同学们身边有没有具体的纪念馆呢?
生:解放战争纪念馆。
师:大家最近可以抽时间前往纪念馆一日游,然后做相关的调研,以深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生: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常年的战乱。
师:没错,同时也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还鼓舞了当时正在进行革命斗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学们,只有好好地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才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通过上述的教学片段,笔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进而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生活。
综上所述,笔者从搜集历史文献资料、关注历史事件纪念日、寻找生活中的历史遗迹三个方面出发,采用教学片段重现的模式,对如何实施《解放战争》教学进行了创新探究。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历史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枯燥的文字记录,进而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