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68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努力转变教学思想,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就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一、优化预习,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乐趣;二、优化课堂,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三、优化作业批改,发挥“合作式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 动起来
  
  设若在语文教师中作如下的问询:教语文苦不苦,累不累?大概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老师都会喊苦叫累。又设若在学生中调查:你对语文学习兴趣几何?恐怕很多学生都会认为是比较没兴趣的学科之一。随堂听课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讲台上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唾沫四溅,而台下不少学生却是恹恹欲睡。于是不少老师慨叹教了多年的语文却反倒不知如何教才好了。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或者在于教者的观念陈旧:许多老师总觉得讲比不讲好,多讲比少讲强,讲少了不放心;或者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够,不清楚哪些内容该讲、必讲,哪些暂时不需要讲,哪些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合作交流而解决;或者对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了,将“主导”变成了“主讲”,把“主体”晾在了一边。殊不知,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想动、会动、高效地动,乐此不疲,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一、优化预习,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乐趣。
  是教师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预习,教师在学生预习比较充分的基础上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备条件。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才会有深度。但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才是有深度和高效率的,却很有讲究。
  如“字词”这项基础内容的预习,有的教师只是要求学生会注音、字形写对、会解释就行了。这样的预习显然缺乏深度和广度,效率也不会很高。而我则要求学生对注音易错的字,用“正误对比”的方式列出来,明了是声母、韵母部分还是声调部位容易错。声母易错的主要是“翘舌”和“不翘舌”的字。韵母易错的主要是“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字形的掌握,也同样用这种“对比法”,通过对比,加深了印象,提高了效率。如“壑”字的写法,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谷”字上方的那一横。除了采用“对比法”以外,还要求学生运用“关联法”(勾连法)将音近、形近的有关字尽可能多的列出来,由一个字勾连出了相关的一串字。“释义”中,在向学生讲解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全面弄清相关的一些情况,并运用“勾连法”,尽可能多的列出相近的词语。只要师生共同重视,持之以恒,大概一个学期,就能将学生细致、深入的预习习惯培养起来。起始年级(阶段),教师不能徒托空言,应做出示范,更不能没有检查、缺乏评比。应通过检查评比等手段鼓励先进、督促后进。
  对于课文的预习,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列出几个重点(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参考资料去自行探究。问题不宜过多,以一两个为好。预习最能使学生感觉受用的,是发生疑问而引起探究的兴趣,以及探究后获得的自信和满足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尤其是起始年级)受知识能力的限制,自我探究中必然要借助手中的参考资料,或上网查阅。为防止学生不动脑筋,照抄、照搬资料上的现成答案,我要求学生在参考时通过自己的分析,找出或归纳出这一问题的重点语句、关键性词语。想一想这一问题怎么答才算准确、全面,怎样才能得到满分。有的老师对学生看参考资料持否定态度,认为是学生“偷懒”的表现,我以为关键是如何指导学生用好参考资料。
  二、优化课堂,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有名家曾诟言:语文课最容易变成废话的集散地。中国的语文课上,师生的生命浪费是世界之最。这话尽管有些夸张,但却是中的之言。“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效率低,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高效地动起来。像我们溧水县第二初中这样的学校,生源本来就差,加上又分了好差班,教差班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不想办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许多基础较差的学生长期处在“厅长”(陪读)的角色,时间一长就会“放瘫不干”,班级总体成绩会越来越差。再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来说,他们都有参与、表现的欲望。而对于“差生”来说,要么缺少表现的机会,要么因自惭形秽而不敢、不愿表现,“合作式”的学习正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但如何合作?如何使交流不流于形式?取得最佳的效果,却大有讲究。我通常是将学生分成四人一个小小组,好、中、差搭配开来,由较好的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交流。小小组之间定时不定时地展开竞赛、评比,看哪一组交流的效果好,整体成绩提高的快。课堂上,常常是先在小小组交流预习的成果,再由本组提炼、归纳得最佳的同学拿到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精点常常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次,我刚接手一个差班,学生们的小小组交流还没有形成气候和习惯,那次正好全校的老师来听我的课。小小组交流结束后,进入到检测环节,检测的是字词基础知识的掌握,属于比较简单的识记内容。我让两个学生上黑板,结果其中的一个没有一项正确,听课的老师以为我要发火批评他了。我说:这个同学尽管全弄错了,但每题都没有空着,说明他的确是预习了,只是预习时太粗心、太不深入,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到位。他的失误,主要责任应由他本人来负,但刚才小小组交流时,小组长也有些失职,没有尽到督促、指导的责任。下次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小组长也要“连坐”扣分。从此以后,不仅这个组,其他小组讨论、交流都很认真、很有成效。
  三、优化作业批改,发挥“合作式学习”的作用。
  有人曾形容语文老师批改作业是“愚公移山”,可见作业(包括作文、周记等等)的批改已成为语文老师吃苦受累的一大沉重负担。但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有时又不得不多做些“表面文章”,以示工作的认真、勤奋。然而,凭心而论,有些作业的批改,教师花了很大的功夫,效果却不一定好。像作文的批改,若从字、词、句、篇全面改评,我们的语文老师恐怕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而不少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只看一下所打的分数,对老师的精批细改常常很少关注,教师的心血白费了。再如生字词的掌握,诗词的默写,等等,若全由教师批改,工作量也是可观的,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很好。许多老师和我一样,常常在想:能不能有一些既“偷到了懒”效果又比较好的办法?我以为还是要从“合作式学习”上做文章(不少老师已经在做了,而且做得卓有成效)。许多作业在四人小组中互改、互测、互评、互赛,学生的积极性高,教师组织、督促得有力效果也不错。像作文的批改,让学生在互批中找出错别字、用错的标点,并不是一件费难的事。甚至还可以根据每次作文的重点要求,列出几条标准让学生互相评判。但学生批改后,教师要有查看,要对学生的批改作出评价:表扬鼓励认真负责的和做的好的,批评督促不负责任的。学生互改中一批、二批、三批都要签上名字,以便教师对学生的批改作出恰当的评判。要引导、指导学生高质量地进行批改,鼓励学生在批改中有分歧、有争论。也许有人会说,事情都让学生去做了,还要教师干什么?我以为老师的工作在于引导,在于传授方法,在于点拨重点难点,在于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合作中优化效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看到了希望,得到了解脱,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在每学期进行的全县期末统考和每年的全市中考中,我校的语文学科成绩都总是名列前茅。这更坚定了我们不断探索、改进、完善的信心。
  总之。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想动、会动、高效地动,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学理念的提升,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一、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断,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作用十分突出。首先,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其次,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开启心智,开发潜能,诱发学生多问、敢问的治学精神,培育良好的思维
期刊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育者,有时是学生家长,有时是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激励的客体(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教育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  一、教育激励的模式  教育激励是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
期刊
思想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能否在课堂上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转变这种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
期刊
在教学中,有善学的学生向笔者请教了一道题目: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惟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二大定律是指( )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自由主义 D、马克思主义思想  莱州市第三
期刊
摘要: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  关键词:数学 课堂讨论 思维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
期刊
近年来,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引下,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注意做到注重自主探究,注重体验感悟,注重合作研讨,注重求异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但是,经常一节课下来感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课后就经常思考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期刊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激发起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使每一位学生在自主、自动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 探究 能力 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那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以学生能力发展作为立足基点的,“听、说、读、写”应该贯穿其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传统的教学过多的强调“读和写”,而忽略了“听和说”,但是生活中“读和写”的能力并非真正体现出来。“语文就生活”,“以人为本”这都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一步必须要走。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 课堂教学     今天,多媒体应用到课堂中来,它在学生愉悦
期刊
摘要: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教学要重视“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对探究的过程做到收放自如。  关键词:课堂教学、科学探究、收放自如    最近,我们教研组组织听了一节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课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节课的上课流程大致是这样的:用课件展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接着用课件展示了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
期刊
数学是门大文化,从古希腊数学发展至今,其中有着它自己的文化渊源。数学教学就是要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重知识、重结论,忽视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因素、人文价值,表现为教学过于“直截了当”。新课程改革把“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写入了《数学课程标准》之中。翻阅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教板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下册):从从反映学生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