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能增强孩子的道德素养,激发孩子对社会、对他人的感恩之情和包容之心,能促进孩子与他人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孩子成为懂得回报社会的优秀人才。本文将分析现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途径,力求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水准,以供家长参考。
关键词:家庭;感恩;教育
引言
感恩之情不仅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也是现代社会中促进人们和谐共处的纽带。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是孩子的初始教育,对孩子后续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感恩教育,激发孩子的感恩之情和包容之心,从小给孩子灌输我国的礼仪、美德,激发孩子对优秀品质的认知,构建孩子对社会、家人、朋友、老师的感恩之情,并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感恩之情付诸行动,树立孩子要回报社会的积极心态。但是,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需要家长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优化措施,以期能给孩子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一、现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强
现阶段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存在片面性甚至忽视家庭教育,导致孩子的家庭教育质量不佳,致使孩子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部分家长不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常常说一些打击孩子积极性或者伤害孩子自尊的不当言语,导致孩子对自己的不自信。部分家长不注重孩子的思想状态,不能及时给予孩子帮助和心理疏导,导致孩子的思想观念发生偏移。
(二)家长过于注重成绩
部分家长将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标准,将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目标,忽视学生身体、爱好、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争强好胜的心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萌发以自我为中心的的狭隘意识,进而缺少对他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孩子立志回报社会的思想观念,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深度。
(三)家长过于溺爱
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不能体谅到家长对自己的关爱和辛苦,甚至认为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导致孩子对家长予取予求没有感恩的意识。部分孩子虽然对家长心存感恩,但也仅仅局限于表面,不能从行动上回报家长的付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自私、任性、独立性差的性格缺点,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途径
(一)家长要重视感恩教育并言传身教
家庭是孩子的首个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孩子对家长的感恩之情,激发孩子感恩父母、孝顺父母的意识。家长要先给与孩子足够的关爱,为孩子的成长构建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塑造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父母对孩子的愛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健全性格的源泉,母爱可以激发孩子关爱他人,礼貌待人的意识,父爱可以激发孩子不畏困难、积极探索的坚韧品质。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做一些家务或小礼物回报家长对自己的付出,让孩子尝试用实际行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借此激发孩子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意识。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观念视角,尽量用温和的语言、平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观念,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的偏差想法并适时给于孩子帮助,避免孩子在茫然无助中产生错误的认知和行动。此外,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的活教材为孩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起着示范作用,家长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与家人、朋友、同事和谐相处,进而引导孩子对身边的人心怀感恩。
(二)借助礼仪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中国历经五千多年的文明沉淀,是礼仪之国。家长要从小教导孩子知礼,让礼仪教育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借此引导孩子以礼待人、孝顺父母、感恩他人,并启示孩子在节假日或者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给家人、老师、亲戚、朋友等送去祝福或关心,帮助孩子完善礼仪教育构建孩子表达其感恩之情的途径,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和平和的心态,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水准。家长对孩子的肯定是对孩子最大的精神鼓励和行为动力。家长可以每天抽出时间倾听孩子叙述每天的所见所闻,并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思想观念,对孩子行为或意识上的偏差要及时纠正,要善于表扬孩子的优点或者给予孩子适时的鼓励,树立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长久以往,会逐渐建立孩子礼貌待人、感恩他人、帮助他人的优秀道德品质。
(三)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家庭教育不要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理论教育,家长要重视实践活动对家庭教育的作用,积极引导孩子进行实践活动并借助实践活动补充其家庭教育,保障家庭教育的多层性开阔学生的家庭教育视野,让孩子切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情感,强化孩子的感恩之情。家长可以让孩子加入到家庭日常的劳动中,让孩子不只是单纯享受家人的付出,还要为家庭付出自己的力量,进而加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并激发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例如,家长让孩子整理房间、洗衣服、浇花等,从小锻炼孩子做简单的家务避免对孩子溺爱,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感恩他人并真诚回报的意识。家长还要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锻炼孩子适应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能力,升华其家庭教育成果。例如,家长带领孩子参加“小交警”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切身体验到交警叔叔的辛苦付出,深化孩子对交警的感恩之心,家长还要根据这次体验活动,给孩子列举解放军叔叔的壮举、公安叔叔的付出等延伸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激发孩子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和对国家热爱之情,萌发孩子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意识。
结语
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感恩之情的培养,从小培养孩子知恩、感恩、懂礼、懂回报的意识。家长要为孩子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强化孩子的感恩之心,培养孩子乐观平和的心态和健全的性格,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恩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促进孩子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郑映芳.小学家庭教育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0(20):95-96.
[2] 李国宝,徐国奇,周英花.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体验式教育理念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5):123-124.
[3] 桂华连.新时代家庭环境中情感教育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346-347.
关键词:家庭;感恩;教育
引言
感恩之情不仅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也是现代社会中促进人们和谐共处的纽带。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是孩子的初始教育,对孩子后续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感恩教育,激发孩子的感恩之情和包容之心,从小给孩子灌输我国的礼仪、美德,激发孩子对优秀品质的认知,构建孩子对社会、家人、朋友、老师的感恩之情,并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感恩之情付诸行动,树立孩子要回报社会的积极心态。但是,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需要家长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优化措施,以期能给孩子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一、现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强
现阶段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存在片面性甚至忽视家庭教育,导致孩子的家庭教育质量不佳,致使孩子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部分家长不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常常说一些打击孩子积极性或者伤害孩子自尊的不当言语,导致孩子对自己的不自信。部分家长不注重孩子的思想状态,不能及时给予孩子帮助和心理疏导,导致孩子的思想观念发生偏移。
(二)家长过于注重成绩
部分家长将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标准,将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目标,忽视学生身体、爱好、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争强好胜的心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萌发以自我为中心的的狭隘意识,进而缺少对他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孩子立志回报社会的思想观念,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深度。
(三)家长过于溺爱
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不能体谅到家长对自己的关爱和辛苦,甚至认为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导致孩子对家长予取予求没有感恩的意识。部分孩子虽然对家长心存感恩,但也仅仅局限于表面,不能从行动上回报家长的付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自私、任性、独立性差的性格缺点,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途径
(一)家长要重视感恩教育并言传身教
家庭是孩子的首个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孩子对家长的感恩之情,激发孩子感恩父母、孝顺父母的意识。家长要先给与孩子足够的关爱,为孩子的成长构建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塑造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父母对孩子的愛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健全性格的源泉,母爱可以激发孩子关爱他人,礼貌待人的意识,父爱可以激发孩子不畏困难、积极探索的坚韧品质。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做一些家务或小礼物回报家长对自己的付出,让孩子尝试用实际行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借此激发孩子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意识。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观念视角,尽量用温和的语言、平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观念,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的偏差想法并适时给于孩子帮助,避免孩子在茫然无助中产生错误的认知和行动。此外,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的活教材为孩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起着示范作用,家长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与家人、朋友、同事和谐相处,进而引导孩子对身边的人心怀感恩。
(二)借助礼仪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中国历经五千多年的文明沉淀,是礼仪之国。家长要从小教导孩子知礼,让礼仪教育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借此引导孩子以礼待人、孝顺父母、感恩他人,并启示孩子在节假日或者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给家人、老师、亲戚、朋友等送去祝福或关心,帮助孩子完善礼仪教育构建孩子表达其感恩之情的途径,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和平和的心态,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水准。家长对孩子的肯定是对孩子最大的精神鼓励和行为动力。家长可以每天抽出时间倾听孩子叙述每天的所见所闻,并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思想观念,对孩子行为或意识上的偏差要及时纠正,要善于表扬孩子的优点或者给予孩子适时的鼓励,树立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长久以往,会逐渐建立孩子礼貌待人、感恩他人、帮助他人的优秀道德品质。
(三)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家庭教育不要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理论教育,家长要重视实践活动对家庭教育的作用,积极引导孩子进行实践活动并借助实践活动补充其家庭教育,保障家庭教育的多层性开阔学生的家庭教育视野,让孩子切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情感,强化孩子的感恩之情。家长可以让孩子加入到家庭日常的劳动中,让孩子不只是单纯享受家人的付出,还要为家庭付出自己的力量,进而加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并激发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例如,家长让孩子整理房间、洗衣服、浇花等,从小锻炼孩子做简单的家务避免对孩子溺爱,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感恩他人并真诚回报的意识。家长还要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锻炼孩子适应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能力,升华其家庭教育成果。例如,家长带领孩子参加“小交警”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切身体验到交警叔叔的辛苦付出,深化孩子对交警的感恩之心,家长还要根据这次体验活动,给孩子列举解放军叔叔的壮举、公安叔叔的付出等延伸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激发孩子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和对国家热爱之情,萌发孩子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意识。
结语
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感恩之情的培养,从小培养孩子知恩、感恩、懂礼、懂回报的意识。家长要为孩子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强化孩子的感恩之心,培养孩子乐观平和的心态和健全的性格,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恩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促进孩子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郑映芳.小学家庭教育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0(20):95-96.
[2] 李国宝,徐国奇,周英花.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体验式教育理念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5):123-124.
[3] 桂华连.新时代家庭环境中情感教育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