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木种苗是我国的林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能够起着涵养水土、为后代提供优厚的森林资源的重要作用。最近几年来各地方政府对于林木种苗工作都是非常的重视的,对这项工作的成效也是非常的关注,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来进行了约束,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林木种苗建设不单单是体现在数量上的增长,还包括了种类的丰富、质量的提升,这些都是现代林木种苗建设的基本内容。我国当前的林木种苗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像是我国的林木资源的保护还存在着漏洞,种子基地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监管的力度有待提高,无法对林木种苗及其相关事业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约束,导致了其发展的缓慢等等。
【关键词】:林木种苗; 生态文明; 思考
【引言】:
当前,我国林木种苗建设正处于从数量保障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重要阶段。也即是“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要优先发展种苗,要赋予种苗建设以重要的基础地位。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
1、林木种苗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造林绿化进度、提高营林质量、加速资源增长、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生产中一项带有全局性、超前性、战略性的基础工作【1】。
2、林木种苗在林业生产中的建设思路
新时期我国林木种苗工作以新形势下林业基本思路为指导,以科技为依托,按照林业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战略,以全面提高林木种苗数量、质量、效益为核心:坚持下大力气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一把手抓种苗,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加强种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国有苗圃为依托的布局合理,稳产高产的林木种苗生产体系,初步实现种苗生产区域化,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多样化,造林良种化的目标【2】。
3、提高林木种苗的基础地位,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3.1要解决认识问题
树木生长发育特性,决定了林木育种从开始投入到产出,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一个品种的选育要经过选优、建园、子代测定、区域试验等多道工序,需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林木种苗培育从林木种子采集加工处理到苗木培育少则1年,多则3~5年,甚至十几年,需要提前确定造林规模和树种。所需各树种苗木数量,以便超前准备;在林木良种生产建设效益上【3】。林木良种生产本身投入大于产出,需要各级政府长期扶持。
3.2要解决尊重科学的问题
林木种苗具有区域性强的特点,一个品种在甲地生长优良到乙地就不可能保持其優良性状,甚至不能成材、不能开花结果。这主要因为两地自然条件差异,到乙地优良性状不适应环境而发生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采种育苗也应考虑地理环境因素,就地就近或由北向南逐渐引进,才能保证造林成活率和树木良好生长发育。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其科技含量最密集,技术要求相当高。因此,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从长计议,依据林业生产的规划设计。应大力气发展乡土树种,做到就地育苗、就地栽植,避免远距离长途调拨【4】。确需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要遵循由北向南,逐步引种,小面积实验,成功后大面积推广的原则去实施,避免盲目引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3.3要解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
生产优质的林木种苗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创造适宜林木种苗发展的宽松外部条件就是解决体制机制性障碍,改善生产关系,促进林木种苗健康发展的问题。当前,在很多地方存在着林木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脱节,造林计划下达滞后于种苗生产的管理问题。一方面造林任务的计划性与种苗生产的盲目性给种苗生产带来波动性较大;另一方面造成先造林后等任务,致使造林的规划、计划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第三方面是生产、科研、管理脱节,林木种苗科研立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急生产所急,致使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第四方面是种苗社会化管理和服务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造林育苗计划先行,育苗计划要先行于造林计划,将种苗这一物质基础落到实处。按照造林规划设计,先行培育种苗,再实施造林,为保证种苗的品质和质量,与种苗生产者签订种苗使用合同,实行订单育苗【5】。
3.4要解决长效机制问题
林木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根本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同时种质资源又是繁育林木良种的原始材料;是提高林地生产力的动力。因此,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工作,事关种苗和林业建设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需要建立长期扶持制度,当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结语:
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不可分离,林业发展作为生态发展的一部分也受到各方关注,林业需要人们悉心培养呵护,林业的将来如何,对选择树种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树种数量和样式的多样,品质的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要求。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林业建设快速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要也会越来越大,这给林木种苗的生产带来了机遇。应该坚持以科技为动力,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优化林木种苗生产结构,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家更想找到一个能够提供高产高质短周期,高产业化以及能提升出口能力的育苗新方法,让种苗逐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叶华. 林木种苗生产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思考[J]. 中国林业产业,2017,(03):139. [2017-08-11].
[2]班晓利. 林木种苗生产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J]. 中国林业产业,2016,(11):268. [2017-08-11].
[3]林晓庆,邓长春,罗文彬. 林木种苗生产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J]. 中国林业产业,2016,(05):98. [2017-08-11].
[4]李国保. 林木种苗生产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J]. 防护林科技,2016,(01):87-89. [2017-08-11].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1.035
[5]汪任平. 澜沧江中下游流域传统聚落研究初探——村落人居环境与建筑朝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D].昆明理工大学,2002.
【关键词】:林木种苗; 生态文明; 思考
【引言】:
当前,我国林木种苗建设正处于从数量保障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重要阶段。也即是“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要优先发展种苗,要赋予种苗建设以重要的基础地位。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
1、林木种苗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造林绿化进度、提高营林质量、加速资源增长、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生产中一项带有全局性、超前性、战略性的基础工作【1】。
2、林木种苗在林业生产中的建设思路
新时期我国林木种苗工作以新形势下林业基本思路为指导,以科技为依托,按照林业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战略,以全面提高林木种苗数量、质量、效益为核心:坚持下大力气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一把手抓种苗,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加强种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国有苗圃为依托的布局合理,稳产高产的林木种苗生产体系,初步实现种苗生产区域化,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多样化,造林良种化的目标【2】。
3、提高林木种苗的基础地位,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3.1要解决认识问题
树木生长发育特性,决定了林木育种从开始投入到产出,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一个品种的选育要经过选优、建园、子代测定、区域试验等多道工序,需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林木种苗培育从林木种子采集加工处理到苗木培育少则1年,多则3~5年,甚至十几年,需要提前确定造林规模和树种。所需各树种苗木数量,以便超前准备;在林木良种生产建设效益上【3】。林木良种生产本身投入大于产出,需要各级政府长期扶持。
3.2要解决尊重科学的问题
林木种苗具有区域性强的特点,一个品种在甲地生长优良到乙地就不可能保持其優良性状,甚至不能成材、不能开花结果。这主要因为两地自然条件差异,到乙地优良性状不适应环境而发生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采种育苗也应考虑地理环境因素,就地就近或由北向南逐渐引进,才能保证造林成活率和树木良好生长发育。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其科技含量最密集,技术要求相当高。因此,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从长计议,依据林业生产的规划设计。应大力气发展乡土树种,做到就地育苗、就地栽植,避免远距离长途调拨【4】。确需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要遵循由北向南,逐步引种,小面积实验,成功后大面积推广的原则去实施,避免盲目引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3.3要解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
生产优质的林木种苗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创造适宜林木种苗发展的宽松外部条件就是解决体制机制性障碍,改善生产关系,促进林木种苗健康发展的问题。当前,在很多地方存在着林木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脱节,造林计划下达滞后于种苗生产的管理问题。一方面造林任务的计划性与种苗生产的盲目性给种苗生产带来波动性较大;另一方面造成先造林后等任务,致使造林的规划、计划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第三方面是生产、科研、管理脱节,林木种苗科研立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急生产所急,致使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第四方面是种苗社会化管理和服务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造林育苗计划先行,育苗计划要先行于造林计划,将种苗这一物质基础落到实处。按照造林规划设计,先行培育种苗,再实施造林,为保证种苗的品质和质量,与种苗生产者签订种苗使用合同,实行订单育苗【5】。
3.4要解决长效机制问题
林木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根本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同时种质资源又是繁育林木良种的原始材料;是提高林地生产力的动力。因此,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工作,事关种苗和林业建设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需要建立长期扶持制度,当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结语:
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不可分离,林业发展作为生态发展的一部分也受到各方关注,林业需要人们悉心培养呵护,林业的将来如何,对选择树种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树种数量和样式的多样,品质的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要求。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林业建设快速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要也会越来越大,这给林木种苗的生产带来了机遇。应该坚持以科技为动力,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优化林木种苗生产结构,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家更想找到一个能够提供高产高质短周期,高产业化以及能提升出口能力的育苗新方法,让种苗逐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叶华. 林木种苗生产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思考[J]. 中国林业产业,2017,(03):139. [2017-08-11].
[2]班晓利. 林木种苗生产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J]. 中国林业产业,2016,(11):268. [2017-08-11].
[3]林晓庆,邓长春,罗文彬. 林木种苗生产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J]. 中国林业产业,2016,(05):98. [2017-08-11].
[4]李国保. 林木种苗生产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J]. 防护林科技,2016,(01):87-89. [2017-08-11].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1.035
[5]汪任平. 澜沧江中下游流域传统聚落研究初探——村落人居环境与建筑朝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D].昆明理工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