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PRSC)发起的“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评选,经历8个月的精心筹备和组织,最终尘埃落定,10位知名的公共关系专家获此殊荣。此奖项系为庆祝中国公关教育发展30周年而设立。
2016年5月27-30日,PRSC学会在京举行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经所有在场常务理事现场投票,产生了11位“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候选人。此前,在PRSC学会秘书处组织下,“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评选经历了“推荐专家募集”“候选人提名”“PRSC会长会商议”三个阶段。
2016年6月以来,PRSC学会邀请相关资深专家组成“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终评专家委员会,包括如下9位海内外公关专家(以姓氏拼音为序):陈霓(澳门大学)、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陈怡如(香港浸会大学)、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黄懿慧(香港中文大学)、赖正能(台湾世新大学)、杨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姚曦(武汉大学)、张依依(台湾世新大学)。经终评专家委员会不记名投票,最终产生了如下10位“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获得者(以姓氏拼音为序):郭惠民、纪华强、李道平、李兴国、明安香、涂光晋、邢穎、熊源伟、余明阳、张云。
另外,PRSC学会在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决定,授予三位业已去世的公共关系专家廖为建、余也鲁、安岗“中国公关30年致敬奖”。
同时,在PRSC学会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所有在场常务理事代表评选产生了9项“中国公关优秀学术成果奖”,包括4项著作奖和5项论文奖。
四部著作奖获奖作品为(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
1. 邓理峰著:《声音的竞争:解构企业公共关系影响新闻生产的机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年1月;
2. 胡百精著:《中国公共关系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
3. 胡百精译:《公共传播文丛·译著》,已出版4部:《每一分钟诞生一位顾客》《取悦公众:公关之父艾维——李和美国公关发展史》《宣传》《舆论的结晶》;
4. 张雷著:《公共关系学派——一种广域的视野》,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五项论文奖获奖作品为(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
1. Xianhong Chen, Ouyang Chen, Ni Chen:《How Public Relations functions as news sources in China》,《Public Relations Review》(SSCI),2012年第36卷,第697~703页;
2. 陈先红、刘晓程撰:《专业主义的同构:生态学视野下新闻与公关的职业关系分析》,《新闻大学》,2013年第2期,第98~104页;
3. 张景云、刘畅、杜新建撰:《跨国并购沟通中的心理距离策略——中粮收购澳大利亚Tully糖业案例研究》,《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第6期,第488~500页;
4. 张明新、陈先红、赖正能、陈霓撰:《正在形成的“认知共同体”:内地与台湾公共关系从业者职业认知比较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2期,第35~55页;
5. 张宁撰:《官员个人微博:一种政府公共关系角度的考察——以三个政府官员个人微博为中心》,载于潘可武主编《新媒体研究:方法与概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第135~144页。
PRSC学会将在2016年12月2-6日于香港举办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首届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PRAD)上,隆重举行“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及“学术成果奖”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状和奖金。
PRSC学会是中国公共关系领域唯一的全国性学会组织。“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是PRSC“学会奖”计划之重要部分。该奖项旨在奖励从事公共关系及相关领域教学与/或研究20年以上,学术声誉良好、对中国公关教育有突出贡献,近些年有重要公共关系研究和教育成果的专家或学者。
“中国公关优秀学术成果奖”亦是PRSC“学会奖”计划之构成部分,评选头一年发表于国内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国内外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或面向国内公共关系实践撰写的研究报告,或具有学术取向的其他研究成果,申报不设年龄限制。鉴于2016年系首次评选该奖项,因此将评选时间要求放宽到前三年。
2016年5月27-30日,PRSC学会在京举行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经所有在场常务理事现场投票,产生了11位“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候选人。此前,在PRSC学会秘书处组织下,“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评选经历了“推荐专家募集”“候选人提名”“PRSC会长会商议”三个阶段。
2016年6月以来,PRSC学会邀请相关资深专家组成“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终评专家委员会,包括如下9位海内外公关专家(以姓氏拼音为序):陈霓(澳门大学)、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陈怡如(香港浸会大学)、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黄懿慧(香港中文大学)、赖正能(台湾世新大学)、杨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姚曦(武汉大学)、张依依(台湾世新大学)。经终评专家委员会不记名投票,最终产生了如下10位“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获得者(以姓氏拼音为序):郭惠民、纪华强、李道平、李兴国、明安香、涂光晋、邢穎、熊源伟、余明阳、张云。
另外,PRSC学会在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决定,授予三位业已去世的公共关系专家廖为建、余也鲁、安岗“中国公关30年致敬奖”。
同时,在PRSC学会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所有在场常务理事代表评选产生了9项“中国公关优秀学术成果奖”,包括4项著作奖和5项论文奖。
四部著作奖获奖作品为(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
1. 邓理峰著:《声音的竞争:解构企业公共关系影响新闻生产的机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年1月;
2. 胡百精著:《中国公共关系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
3. 胡百精译:《公共传播文丛·译著》,已出版4部:《每一分钟诞生一位顾客》《取悦公众:公关之父艾维——李和美国公关发展史》《宣传》《舆论的结晶》;
4. 张雷著:《公共关系学派——一种广域的视野》,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五项论文奖获奖作品为(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
1. Xianhong Chen, Ouyang Chen, Ni Chen:《How Public Relations functions as news sources in China》,《Public Relations Review》(SSCI),2012年第36卷,第697~703页;
2. 陈先红、刘晓程撰:《专业主义的同构:生态学视野下新闻与公关的职业关系分析》,《新闻大学》,2013年第2期,第98~104页;
3. 张景云、刘畅、杜新建撰:《跨国并购沟通中的心理距离策略——中粮收购澳大利亚Tully糖业案例研究》,《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第6期,第488~500页;
4. 张明新、陈先红、赖正能、陈霓撰:《正在形成的“认知共同体”:内地与台湾公共关系从业者职业认知比较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2期,第35~55页;
5. 张宁撰:《官员个人微博:一种政府公共关系角度的考察——以三个政府官员个人微博为中心》,载于潘可武主编《新媒体研究:方法与概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第135~144页。
PRSC学会将在2016年12月2-6日于香港举办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首届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PRAD)上,隆重举行“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及“学术成果奖”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状和奖金。
PRSC学会是中国公共关系领域唯一的全国性学会组织。“中国公关30年贡献奖”是PRSC“学会奖”计划之重要部分。该奖项旨在奖励从事公共关系及相关领域教学与/或研究20年以上,学术声誉良好、对中国公关教育有突出贡献,近些年有重要公共关系研究和教育成果的专家或学者。
“中国公关优秀学术成果奖”亦是PRSC“学会奖”计划之构成部分,评选头一年发表于国内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国内外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或面向国内公共关系实践撰写的研究报告,或具有学术取向的其他研究成果,申报不设年龄限制。鉴于2016年系首次评选该奖项,因此将评选时间要求放宽到前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