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年内将抢建全国5成光伏电站
2013年10月8日清晨6点20分,全球最大光伏企业英利集团的董事长苗连生身着藏青色工装来到保定英利集团(下称“英利”)厂区大门口,他面带笑意,向每一位进入厂区的员工问候 “早上好”。员工心里清楚,这不是在“问早”,而是在“督战”。
今年8月5日,苗连生决定带领企业从上游光伏组件制造进军下游光伏电站,他将此称为“大决战”。
3年内抢占全国5成光伏电站
英利显得很是激进。苗连生提出,英利未来的发展重点将向发电领域拓展,市场重心向国内转移。他要求,英利在两年内进入国内下游发电企业中的前两名,进入国际新兴市场综合指数前10。
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光伏国八条”),要求未来3年,全国光伏发电(包括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发电)年均装机10吉瓦(1吉瓦等于1000兆瓦),到2015年总装机要达到35吉瓦。而英利的计划是,未来5年,英利地面电站装机达到13~15吉瓦,分布式发电装机为2吉瓦。从占总装机半数的地面电站来看,英利几乎占据全中国未来地面电站的一半规模。
2012年,英利虽然生产了全球最多光伏组件,但组件出货量也只有2.3吉瓦。苗连生13~15吉瓦地面电站的目标让英利管理层“压力山大”。
过去,大型电力企业在国内都曾有过光伏地面电站的宏伟蓝图,但最终未能实现。但此次,苗连生进军下游的态度非常坚决。
7月23日,誓师大会之前,在苗连生召开的管理层会议上,对于“大决战”的思路,有的与会副总和核心部门负责人脸露难色。苗连生当众表示,“这是英利的大战略,不能毁在几个人手里,不行就换人!”
苗连生对决战下游并非一时之兴。苗连生坚信,如今,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光伏行业的春天来了。
近段时间,国务院在之前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国六条”基础上再出台“国八条”,电网公司为上网提供支持、国开行等金融机构鼓励下游电站开发、光伏上网电价政策出台、光伏补贴落实……此时,光伏电站的投资开发已是一马平川。而且,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出台,新一轮的“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开始实施,未来在中东部城市,火电站将越来越少,这正是光伏电站的机遇。
相比3%甚至更低的光伏组件利润率,下游电站投资回报要好得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透露,“目前,电站在投资运作的20年中,前8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投资回报可以达到7%~9%,而分布式(电站)能达到12%~17%”,但由于分布式电站规模小,又因屋顶资源分散,企业更愿意投资大型地面电站。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后, 7月21日,苗连生宣布,在英利销售总公司旗下成立云南、广东、广西、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山东、河北等10个省级公司,因地制宜在这些地区进行下游电站的开发。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苗连生亲自带队赴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进行资源考察及电站选址,行程40000公里,英利的主要部门开始在全国各地“地毯”式地搜索可利用的项目地块。
“按照2017年之前的规划,直接投资超千亿元人民币,可能带动近万亿元的间接投资。”英利宣传部部长王志新告诉记者,英利有着13~15吉瓦的地面电站目标规划,按照1兆瓦需要1万平米的面积计算,未来5年英利需要的“圈地”面积将超过15万亩。英利集团副总经理王亦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英利目前已经初步锁定1吉瓦的地面电站项目,预计年底将有200~300兆瓦的项目开工。
一场不输的“局” ?
投资电站并非毫无风险,但即便失败,栽在电站建设上的第一人肯定不是苗连生。
GSF(尚德控股的一家海外股权私募投资基金“环球太阳能基金”)是尚德运作海外电站的抓手,今年3月,GSF为了获得国开行贷款用以开发欧洲电站,不惜伪造“反担保”凭证,最终让提供担保的尚德电力不得不偿付今年3月到期的5亿多美元可转换债,致使无锡尚德破产。今年9月19日, GSF又因电站项目违规,其建造的37个太阳能电站被意大利布林迪西法院查封。
“GSF是尚德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尚德资金链本身已经出现问题。”苏州保利协鑫光伏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对记者如此分析。而对于此次英利在下游电站领域的举措,他认为,这反而是一个不输的“局”。
据了解,目前,英利的电站投资运营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英利利用自有资金(主要为银行贷款)或引入资本共同投资电站,通过发电获得收益,或转售电站回收投资;第二,英利为电站投资商提供设计、产品、安装等工程总承包服务;第三,英利为电站投资建设方提供光伏组件。
在一位电力企业的电站负责人看来,英利志在必得:首先,按照英利每年开发3吉瓦地面电站的计划,英利的产能几乎能够全部消化在自营电站上,这几乎完全化解了英利产能过剩的危机;其次,英利自行完成电站的设计、组件供应、设备采购、建设、运营等,建设完成后,电站必将实现增值;最后,英利“大决战”的另一个潜在结果就是,以银行贷款换取持续的现金流。
电站作为可以获取银行贷款的有力资产,必将缓解英利下一步投资中的资金问题,如果电站投资建成后出现现金流问题,转售电站也能即时回收资金。
一位地面电站的行业人士如此比方:英利筹资10元人民币建设电站(其中可能8元来自银行,自有资金2元),每瓦电站需要8元建设成本,还有2元可以作为流动资金。在8元的电站成本中,4元为光伏组件成本,最终可形成英利组件业务的营收并实现2元的利润,这2元的组件利润加上电站上网售电收益,减去银行本金和利息,就形成了之后每年英利的盈利。而如此以来,英利不仅获得了现金流,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可以通过售电赚钱,获得长久发展。
“缺钱”的尴尬
英利的“战役”并非是坐等收钱的游戏,其最大的考验就是资金。一般来讲,地面电站1瓦的投资成本为8元人民币,英利未来5年的15吉瓦将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投资240亿元人民币。
苗连生对外坦言,目前中国光伏行业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自2011年下半年欧美取消和减少光伏补贴以来,英利几乎亏了个底朝天,之后企业业绩逐步好转,才挺过寒冬。据英利绿色能源的财报显示,2012年,英利的净营收总额为113.919亿元人民币,但净亏损为30.644亿元人民币,今年一、二季度,英利的净亏损分别为6.118亿元和3.208亿元。
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光伏行业前10家企业的负债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债务可能还需要1~2年才能消化。
“未来,80%的资金还是来自银行。”王亦逾透露。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开行一直被称为光伏企业的“救火者”。虽然国开行的政策尚未出台,有光伏企业回应,相比光伏企业下游电站近千亿投资,国开行一家的支持力度可能仍然是杯水车薪。
一位光伏企业分管电站的高层表示,“一年国家就拿出几百亿的贷款支持光伏产业,不可能全部都给你英利,而且,电站项目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核准,项目能否通过还不一定”。所以,他认为,如之前很多企业一样,英利的“大决战”很有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2013年10月8日清晨6点20分,全球最大光伏企业英利集团的董事长苗连生身着藏青色工装来到保定英利集团(下称“英利”)厂区大门口,他面带笑意,向每一位进入厂区的员工问候 “早上好”。员工心里清楚,这不是在“问早”,而是在“督战”。
今年8月5日,苗连生决定带领企业从上游光伏组件制造进军下游光伏电站,他将此称为“大决战”。
3年内抢占全国5成光伏电站
英利显得很是激进。苗连生提出,英利未来的发展重点将向发电领域拓展,市场重心向国内转移。他要求,英利在两年内进入国内下游发电企业中的前两名,进入国际新兴市场综合指数前10。
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光伏国八条”),要求未来3年,全国光伏发电(包括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发电)年均装机10吉瓦(1吉瓦等于1000兆瓦),到2015年总装机要达到35吉瓦。而英利的计划是,未来5年,英利地面电站装机达到13~15吉瓦,分布式发电装机为2吉瓦。从占总装机半数的地面电站来看,英利几乎占据全中国未来地面电站的一半规模。
2012年,英利虽然生产了全球最多光伏组件,但组件出货量也只有2.3吉瓦。苗连生13~15吉瓦地面电站的目标让英利管理层“压力山大”。
过去,大型电力企业在国内都曾有过光伏地面电站的宏伟蓝图,但最终未能实现。但此次,苗连生进军下游的态度非常坚决。
7月23日,誓师大会之前,在苗连生召开的管理层会议上,对于“大决战”的思路,有的与会副总和核心部门负责人脸露难色。苗连生当众表示,“这是英利的大战略,不能毁在几个人手里,不行就换人!”
苗连生对决战下游并非一时之兴。苗连生坚信,如今,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光伏行业的春天来了。
近段时间,国务院在之前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国六条”基础上再出台“国八条”,电网公司为上网提供支持、国开行等金融机构鼓励下游电站开发、光伏上网电价政策出台、光伏补贴落实……此时,光伏电站的投资开发已是一马平川。而且,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出台,新一轮的“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开始实施,未来在中东部城市,火电站将越来越少,这正是光伏电站的机遇。
相比3%甚至更低的光伏组件利润率,下游电站投资回报要好得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透露,“目前,电站在投资运作的20年中,前8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投资回报可以达到7%~9%,而分布式(电站)能达到12%~17%”,但由于分布式电站规模小,又因屋顶资源分散,企业更愿意投资大型地面电站。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后, 7月21日,苗连生宣布,在英利销售总公司旗下成立云南、广东、广西、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山东、河北等10个省级公司,因地制宜在这些地区进行下游电站的开发。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苗连生亲自带队赴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进行资源考察及电站选址,行程40000公里,英利的主要部门开始在全国各地“地毯”式地搜索可利用的项目地块。
“按照2017年之前的规划,直接投资超千亿元人民币,可能带动近万亿元的间接投资。”英利宣传部部长王志新告诉记者,英利有着13~15吉瓦的地面电站目标规划,按照1兆瓦需要1万平米的面积计算,未来5年英利需要的“圈地”面积将超过15万亩。英利集团副总经理王亦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英利目前已经初步锁定1吉瓦的地面电站项目,预计年底将有200~300兆瓦的项目开工。
一场不输的“局” ?
投资电站并非毫无风险,但即便失败,栽在电站建设上的第一人肯定不是苗连生。
GSF(尚德控股的一家海外股权私募投资基金“环球太阳能基金”)是尚德运作海外电站的抓手,今年3月,GSF为了获得国开行贷款用以开发欧洲电站,不惜伪造“反担保”凭证,最终让提供担保的尚德电力不得不偿付今年3月到期的5亿多美元可转换债,致使无锡尚德破产。今年9月19日, GSF又因电站项目违规,其建造的37个太阳能电站被意大利布林迪西法院查封。
“GSF是尚德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尚德资金链本身已经出现问题。”苏州保利协鑫光伏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对记者如此分析。而对于此次英利在下游电站领域的举措,他认为,这反而是一个不输的“局”。
据了解,目前,英利的电站投资运营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英利利用自有资金(主要为银行贷款)或引入资本共同投资电站,通过发电获得收益,或转售电站回收投资;第二,英利为电站投资商提供设计、产品、安装等工程总承包服务;第三,英利为电站投资建设方提供光伏组件。
在一位电力企业的电站负责人看来,英利志在必得:首先,按照英利每年开发3吉瓦地面电站的计划,英利的产能几乎能够全部消化在自营电站上,这几乎完全化解了英利产能过剩的危机;其次,英利自行完成电站的设计、组件供应、设备采购、建设、运营等,建设完成后,电站必将实现增值;最后,英利“大决战”的另一个潜在结果就是,以银行贷款换取持续的现金流。
电站作为可以获取银行贷款的有力资产,必将缓解英利下一步投资中的资金问题,如果电站投资建成后出现现金流问题,转售电站也能即时回收资金。
一位地面电站的行业人士如此比方:英利筹资10元人民币建设电站(其中可能8元来自银行,自有资金2元),每瓦电站需要8元建设成本,还有2元可以作为流动资金。在8元的电站成本中,4元为光伏组件成本,最终可形成英利组件业务的营收并实现2元的利润,这2元的组件利润加上电站上网售电收益,减去银行本金和利息,就形成了之后每年英利的盈利。而如此以来,英利不仅获得了现金流,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可以通过售电赚钱,获得长久发展。
“缺钱”的尴尬
英利的“战役”并非是坐等收钱的游戏,其最大的考验就是资金。一般来讲,地面电站1瓦的投资成本为8元人民币,英利未来5年的15吉瓦将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投资240亿元人民币。
苗连生对外坦言,目前中国光伏行业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自2011年下半年欧美取消和减少光伏补贴以来,英利几乎亏了个底朝天,之后企业业绩逐步好转,才挺过寒冬。据英利绿色能源的财报显示,2012年,英利的净营收总额为113.919亿元人民币,但净亏损为30.644亿元人民币,今年一、二季度,英利的净亏损分别为6.118亿元和3.208亿元。
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光伏行业前10家企业的负债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债务可能还需要1~2年才能消化。
“未来,80%的资金还是来自银行。”王亦逾透露。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开行一直被称为光伏企业的“救火者”。虽然国开行的政策尚未出台,有光伏企业回应,相比光伏企业下游电站近千亿投资,国开行一家的支持力度可能仍然是杯水车薪。
一位光伏企业分管电站的高层表示,“一年国家就拿出几百亿的贷款支持光伏产业,不可能全部都给你英利,而且,电站项目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核准,项目能否通过还不一定”。所以,他认为,如之前很多企业一样,英利的“大决战”很有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