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1918)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现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及古籍部与数学分馆组成。馆舍面积59000平方米,阅览座位3000余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1918)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现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及古籍部与数学分馆组成。馆舍面积59000平方米,阅览座位3000余个。
其他文献
晚近以来,在中国学界部分人中,不无专注地在探究一些新东西。几年过去了,蓦然回首,竟有意或无意地在共同开垦一块荒地,犁田、播种、施肥、浇灌,只待收割了。当代中国公众史学的生态,或许就是这个样子。"Public history",将之译为中文,争议纷出。通过讨论,比较倾向性的意见是:在学术圈内谈学科建设时用"公众史学",在圈外谈学科建设之外的现象时称之为"公共历史"。当然正名之外,于此相关论题亦有成就。当下中国公众史学的发展,正处在势头上。借此良机,学界同道,当形成合力,
元卢琦《圭峰集》所收诗歌与萨都剌、陈旅等人相同作品较多,历来皆认为《圭峰集》“误收他人诗作”。本文通过对《圭峰集》版本及所收相同作品集的著作版本的考证,论证这些相同作品的版权归属问题;同时指出万历本《圭峰集》“误收他人诗作”的观点不成立,而所谓的“传抄洪武本《圭峰集》”则是“有意作伪之书”。
葛兆光,男,1950年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曾在贵州苗族地区插队落户,当过工人。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古典文献专业,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先后任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校务委员会及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
葛兆光教授在北京大学攻读古典文献专业,这一专业的基础训练以中国古典文献的考订、注释和校勘为中心而不细分学科界限。因此他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最初曾发表过有关中国史学史的论文,出版过有关文学古籍的考证论著,但此后研究重心逐渐从文献学和史学史,转向宗教史、文学史和思想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葛兆光教授先后出版了《禅宗与中国文化》和《道教与中国文化》,
于右任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先驱,集政治家、国民党元老、老报人、教育家、著名诗人、书法大师于一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于右任书法陈列馆主办了“首届于右任国际学术研讨会”。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7月,其宗旨是以中日关系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全面开展对日本的政治、外交、经济、金融、社会、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以对日本的研究和交流,带动对东亚的研究和交流,不断扩大日本研究的交流范围和提升日本研究的学术水平。
"游刃"与"凿"是道家思想中一对意义相反的语素,特别是作为动词使用时,它们表征着人们在处事待物时不同的哲学态度。首先,"凿"以及与之相关的"规矩"、"准绳"等器物的出现,说明了人们思维理性、逻辑条理的形成确立和日益强化;但在庄子看来,理性逻辑所起的作用并非万能,这种知识理性如果发展到逻辑过度、理性至上的地步,势必会"凿破浑沌"、"遗其玄珠"。由此,庄子用"庖丁解牛"的寓言,以轻细灵巧的"游刃"隐喻工具、对象、认知等诸要素的转变,劝导人们在处事待物时要改变逻辑理性至上的观
"中古文史之学",是亦古亦今、亦新亦旧、亦中亦西的学问。近百年来,在新材料和新理论的推动下,海内外学界运用文献、考古、艺术相结合的方法,融烁古今,会通中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术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重建解释性框架?如何开拓新疆域?如何寻求和实践新工具?国际共同研究和代际学术对话是否可能?活跃在前锋线上的同道各自有着什么样的思考?新一代中国中古史研究者,又应该如何作出回应?
"以经解经"与"以意逆志"是张载经典诠释的两大基本原则。"以经解经"要求"观《诗》则不知有《书》,观《书》则不知有《诗》",亦即"观书必总其言而求作者之意",从而"合内外,平物我,自见道之大端";"以意逆志"则既要求从"文"、"辞"出发,同时又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并在对作者之意贯通性理解的基础上,由"文"以达"辞",又由"辞"以解"意";然后再通过"以意逆志"的方式,达到对作者"心"与"志"的直接把握。从"以经解经"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