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恰当的课堂组织行为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组织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与课本、教师、同学、自己进行对话,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功能。实践表明,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因利乘便、因人而异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范例。
一、因势利导,激发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新课伊始就吸引学生,让他们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主动地获得新知识,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1.词句早知道。
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的前提,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学生如果带着问题进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想学、想问、想练、想比的良好心理。这种情况下,教师只需设计三五个小提示就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提示:(1)“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指名读出“漂亮”;(2)说说鹿的特点;(3)指名读四字词语“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灵魂肮脏”“残害无辜”;(4)任选一个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这时的学生处于“我知道”的状态,在浅表记忆里寻找合适的内容,通过集体交流使学习内容成为较为牢固的知识库存。因此,“词句早知道”的了解式学习,是比较可取的课堂组织行为。
2.故事初体验。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可以落实在悬念设计上,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去解开悬念。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装满昆虫的衣袋”中发现故事的本真:衣袋里可能装着什么?还装着什么?学生在悬念中展开学习,就会积极地去阅读课文,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课堂上引导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印象将更为深刻。
二、因材施教,还给自由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和自由。”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中,同样应该把民主和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1.讨论的自由。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凭借已学的知识自学课文,从而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展示的喜悦。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文,对诸葛亮的睡觉,学生的见解有所不同,有的说是真睡,有的说是假寐,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前后联系,加强对“三顾茅庐”的理解。因为正值学生同看一本好书《三国演义》,课堂更成了《三国演义》爱好者的交流场所,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书本内容、同学的叙述和自己看到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生本、生生、师生间的对话才真正得以生成。
2.质疑的自由。
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质疑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解,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正讲到兴头上或者前一个问题已经讲解结束了,突然教室里会有一位同学高高举起小手,他提出的问题或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或许是纠缠于前面的问题,或许是提出一个新的亮点,无论如何,教师都应该给这样的学生以质疑的自由,然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促进课堂生成。
三、因利乘便,引发互动
如果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就能多方位接收信息来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因利乘便,引发课堂互动,这种课堂组织行为多用于知识巩固课。
1.巩固式对答。
学生的课堂积累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这一积累环节。对于课文中较为浅显的内容,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较好地巩固学习内容。因此,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简单,充满情趣,能激发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对答方式可以是跳跃选句,可以是手心默写,可以是动作猜词……这些巩固式对答既提高了学生积累新知识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课堂积累效果自然显现。
2.研究式讨论。
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爱问“为什么”,教师应因利乘便,用适当的提问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理解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学生根据图画内容,轻松地讲出了诗句的意思,就着这样的便利,引导学生对其中“孤”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提出疑问:“孤”从字面上理解是“单独”的意思,而偌大的江面,怎么会只有一只船呢?学生根据课文和补充资料进行探讨,在讨论中产生了顿悟。教师有意识地强化疑问,组织学生以研究式讨论来解决问题,“疑—论—解”这样的课堂组织行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了学习。
四、因人而异,给予肯定
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面对的是十岁左右的儿童,更加需要成功来激励。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实施赏识教育,以期多元化的课堂对话。
1.及时激励。
教师要在课堂上使学生成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及时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回答问题、积极讨论、作业书写上,只要是有进步的,每次都应及时加以适当的表扬。“这一点答得好,简洁明了,太棒了”“你能举手来回答,就已经是大进步了”……这样的激励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
2.发挥强势。
在我们的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不自觉地去强化这些学生的强项。作范例时,遇到需要讲故事的,首选的是讲得惟妙惟肖的那位;遇到需要朗诵的,推荐的是声情并茂的那位;遇到需要发言的,选择的是妙语连珠的那位……对于有某项突出表现的学生,教师都应尽可能地在语文课中发挥其最突出的一面,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之成为同学的典范,引发课堂上的学习风暴。
3.寻找优微。
教师要学会运用观察、展示等手段,注意观察学生的微弱优势,纵向评估学生最突出的智慧表现。要知道,这种微弱的优势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比如抽查朗读的时候有学生特别投入,就来个额外的奖励,如宠物印、花蝴蝶、红苹果等,你会发现,整堂课就数他举手发言最积极了。假如课堂小练笔中,有学生在教师巡视中得到口头指导,过后能够积极思考,敢于在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对其大大赞扬一番。相信,他的情绪会高涨,小脸会涨红,这种赞扬会激励他主动学习好长一段时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城南小学)
一、因势利导,激发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新课伊始就吸引学生,让他们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主动地获得新知识,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1.词句早知道。
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的前提,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学生如果带着问题进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想学、想问、想练、想比的良好心理。这种情况下,教师只需设计三五个小提示就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提示:(1)“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指名读出“漂亮”;(2)说说鹿的特点;(3)指名读四字词语“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灵魂肮脏”“残害无辜”;(4)任选一个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这时的学生处于“我知道”的状态,在浅表记忆里寻找合适的内容,通过集体交流使学习内容成为较为牢固的知识库存。因此,“词句早知道”的了解式学习,是比较可取的课堂组织行为。
2.故事初体验。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可以落实在悬念设计上,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去解开悬念。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装满昆虫的衣袋”中发现故事的本真:衣袋里可能装着什么?还装着什么?学生在悬念中展开学习,就会积极地去阅读课文,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课堂上引导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印象将更为深刻。
二、因材施教,还给自由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和自由。”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中,同样应该把民主和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1.讨论的自由。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凭借已学的知识自学课文,从而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展示的喜悦。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文,对诸葛亮的睡觉,学生的见解有所不同,有的说是真睡,有的说是假寐,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前后联系,加强对“三顾茅庐”的理解。因为正值学生同看一本好书《三国演义》,课堂更成了《三国演义》爱好者的交流场所,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书本内容、同学的叙述和自己看到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生本、生生、师生间的对话才真正得以生成。
2.质疑的自由。
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质疑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解,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正讲到兴头上或者前一个问题已经讲解结束了,突然教室里会有一位同学高高举起小手,他提出的问题或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或许是纠缠于前面的问题,或许是提出一个新的亮点,无论如何,教师都应该给这样的学生以质疑的自由,然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促进课堂生成。
三、因利乘便,引发互动
如果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就能多方位接收信息来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因利乘便,引发课堂互动,这种课堂组织行为多用于知识巩固课。
1.巩固式对答。
学生的课堂积累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这一积累环节。对于课文中较为浅显的内容,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较好地巩固学习内容。因此,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简单,充满情趣,能激发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对答方式可以是跳跃选句,可以是手心默写,可以是动作猜词……这些巩固式对答既提高了学生积累新知识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课堂积累效果自然显现。
2.研究式讨论。
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爱问“为什么”,教师应因利乘便,用适当的提问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理解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学生根据图画内容,轻松地讲出了诗句的意思,就着这样的便利,引导学生对其中“孤”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提出疑问:“孤”从字面上理解是“单独”的意思,而偌大的江面,怎么会只有一只船呢?学生根据课文和补充资料进行探讨,在讨论中产生了顿悟。教师有意识地强化疑问,组织学生以研究式讨论来解决问题,“疑—论—解”这样的课堂组织行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了学习。
四、因人而异,给予肯定
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面对的是十岁左右的儿童,更加需要成功来激励。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实施赏识教育,以期多元化的课堂对话。
1.及时激励。
教师要在课堂上使学生成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及时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回答问题、积极讨论、作业书写上,只要是有进步的,每次都应及时加以适当的表扬。“这一点答得好,简洁明了,太棒了”“你能举手来回答,就已经是大进步了”……这样的激励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
2.发挥强势。
在我们的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不自觉地去强化这些学生的强项。作范例时,遇到需要讲故事的,首选的是讲得惟妙惟肖的那位;遇到需要朗诵的,推荐的是声情并茂的那位;遇到需要发言的,选择的是妙语连珠的那位……对于有某项突出表现的学生,教师都应尽可能地在语文课中发挥其最突出的一面,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之成为同学的典范,引发课堂上的学习风暴。
3.寻找优微。
教师要学会运用观察、展示等手段,注意观察学生的微弱优势,纵向评估学生最突出的智慧表现。要知道,这种微弱的优势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比如抽查朗读的时候有学生特别投入,就来个额外的奖励,如宠物印、花蝴蝶、红苹果等,你会发现,整堂课就数他举手发言最积极了。假如课堂小练笔中,有学生在教师巡视中得到口头指导,过后能够积极思考,敢于在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对其大大赞扬一番。相信,他的情绪会高涨,小脸会涨红,这种赞扬会激励他主动学习好长一段时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