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定教”,就是要以学生的预习状况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案,这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的课堂授课模式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同时,“以学定教”,有效地将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融合起来,所以要构建一个高效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学与教都需经过精心的设计。因此,笔者立足于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阐述了精心设置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设置预习方案的基本原则、策略和针对阅读、听说、写作和语法的差异性预习设计方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方针和理念,促使初中英语的高效教学的实现。
【关键词】以学定教 课前预习 初中英语 牛津英语教材
一、精心设置合理英语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就长期学习效果而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能够传授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若是学生能够掌握汲取新知识、探究新领域的方法,即使面临未知事物,也拥有自己的探索思路,而不会出现面对新知识、新领域无从下手的局面。而预习恰恰发挥了这种功能和作用,为学生独立探索新知、培养自学能力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会。况且在预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更为学生可持续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对短期学习效果而言,课前英语预习的实现,能够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对学生联系旧知识和解决对新知识的困惑都十分有效。因此,英语课前预习,对于提升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培育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效果显著。但是要注意课前预习不能盲目,教师必须进行合理的引导,教授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对此,英语教师应该依据教材的不同内容,设计合理的预习思路,规范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以精心设置合理英语课前预习方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和效果。例如,在进行《This is me》(译林版牛津英语七年级unit 1)的教学时,就可以彰显出英语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经过假期教学空缺,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生疏之感,合理的课前英语预习,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恢复英语学习的状态,开始新阶段的英语学习。
二、精心设置合理英语课前预习的基本策略
1.课前预习涉及面广,综合听、说、读、写。英语课前预习对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教与学的互动模式,作用显著。英语学习本质上就是语言的学习,然而英语学习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因而在设计英语课前预习时,应该全面涉及语言学习的四大方面,听、说、读、写都不能放松,都需在预习阶段得到充分的训练。结合英语学习的语言特点,英语课前预习既包含读和写的预习,还需要涵盖听和说的预习,四者都很重要,不能偏废其一。英语课前预习中的“听”和“读”:牛津教材的课文都是精选的美文,本身就是很好的听力素材,在课前预习中就要学生反复地听写和阅读,当然听写和阅读要建立在对生字词的认识和掌握的基础上;英语课前预习中的“说”: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口语问题,让学生进行提前准备;英语课前预习中的“写”:不必非得真正地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训练。
2.以小组讨论为预习效果的主要检验方式。小组讨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课前预习效果的检验标准却不好把握,即使课前预习效果能够被检验出来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与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构建目的不一致。以小组讨论为预习效果的主要检验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能够督促学生进行英语预习,保障课前预习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小组成员间的提问与回答、听写互帮、阅读问题回答等,可以从听、说、读、写多个方面,综合提高学生预习效率,进行课前预习效果的有效反馈,为教师“以学定教”奠定基础。
三、针对阅读、听说、写作和语法的差异性课前预习设计方案
合理的课前预习设计,不能只是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粗略地理解,而应依据课堂教学内容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课前预习活动,为学生课前预习提供思路。依据牛津英语教材,可以将英语课堂分为四种类型:阅读单项课、听说课、语法专项课和写作课。针对不同类型的预习安排具有的差异性,选取阅读专项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例如,译林版牛津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8 的《Fashion》阅读教学。鉴于学生尤其是一些男同学对Fashion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课文理解上存在障碍,故而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工具先对Fashion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初步的了解,完成background information的收集,然后进行词汇的深入学习,最后在进行全文通读。具体的课前预习实施策略:1.对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和重要词汇进行词汇风暴,结合已有的词汇、短语知识进行相应扩展,此预习作业的设计目的在于扩展学生词汇量,降低阅读障碍;2.以小组为讨论单位,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供其他小组进行回答,此预习作业的设计目的在于加强阅读的交流,扩展思维;3.就文章出现的单词、短语进行小组互测,对文章内容进行小组复述,此预习的设计目的在于巩固检测和巩固英语课前预习效果。
四、结语
英语预习作业是学生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探索新知识的初次尝试,是英语学习和认知的第一步,学生在完成英语预习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经历自主研读——自主质疑——自主释疑——自主选择——自主总结五个阶段,这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方针和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方法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韩利彩.浅谈初中英语导学案在预习中发挥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4(15).
【关键词】以学定教 课前预习 初中英语 牛津英语教材
一、精心设置合理英语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就长期学习效果而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能够传授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若是学生能够掌握汲取新知识、探究新领域的方法,即使面临未知事物,也拥有自己的探索思路,而不会出现面对新知识、新领域无从下手的局面。而预习恰恰发挥了这种功能和作用,为学生独立探索新知、培养自学能力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会。况且在预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更为学生可持续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对短期学习效果而言,课前英语预习的实现,能够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对学生联系旧知识和解决对新知识的困惑都十分有效。因此,英语课前预习,对于提升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培育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效果显著。但是要注意课前预习不能盲目,教师必须进行合理的引导,教授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对此,英语教师应该依据教材的不同内容,设计合理的预习思路,规范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以精心设置合理英语课前预习方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和效果。例如,在进行《This is me》(译林版牛津英语七年级unit 1)的教学时,就可以彰显出英语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经过假期教学空缺,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生疏之感,合理的课前英语预习,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恢复英语学习的状态,开始新阶段的英语学习。
二、精心设置合理英语课前预习的基本策略
1.课前预习涉及面广,综合听、说、读、写。英语课前预习对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教与学的互动模式,作用显著。英语学习本质上就是语言的学习,然而英语学习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因而在设计英语课前预习时,应该全面涉及语言学习的四大方面,听、说、读、写都不能放松,都需在预习阶段得到充分的训练。结合英语学习的语言特点,英语课前预习既包含读和写的预习,还需要涵盖听和说的预习,四者都很重要,不能偏废其一。英语课前预习中的“听”和“读”:牛津教材的课文都是精选的美文,本身就是很好的听力素材,在课前预习中就要学生反复地听写和阅读,当然听写和阅读要建立在对生字词的认识和掌握的基础上;英语课前预习中的“说”: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口语问题,让学生进行提前准备;英语课前预习中的“写”:不必非得真正地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训练。
2.以小组讨论为预习效果的主要检验方式。小组讨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课前预习效果的检验标准却不好把握,即使课前预习效果能够被检验出来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与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构建目的不一致。以小组讨论为预习效果的主要检验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能够督促学生进行英语预习,保障课前预习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小组成员间的提问与回答、听写互帮、阅读问题回答等,可以从听、说、读、写多个方面,综合提高学生预习效率,进行课前预习效果的有效反馈,为教师“以学定教”奠定基础。
三、针对阅读、听说、写作和语法的差异性课前预习设计方案
合理的课前预习设计,不能只是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粗略地理解,而应依据课堂教学内容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课前预习活动,为学生课前预习提供思路。依据牛津英语教材,可以将英语课堂分为四种类型:阅读单项课、听说课、语法专项课和写作课。针对不同类型的预习安排具有的差异性,选取阅读专项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例如,译林版牛津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8 的《Fashion》阅读教学。鉴于学生尤其是一些男同学对Fashion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课文理解上存在障碍,故而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工具先对Fashion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初步的了解,完成background information的收集,然后进行词汇的深入学习,最后在进行全文通读。具体的课前预习实施策略:1.对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和重要词汇进行词汇风暴,结合已有的词汇、短语知识进行相应扩展,此预习作业的设计目的在于扩展学生词汇量,降低阅读障碍;2.以小组为讨论单位,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供其他小组进行回答,此预习作业的设计目的在于加强阅读的交流,扩展思维;3.就文章出现的单词、短语进行小组互测,对文章内容进行小组复述,此预习的设计目的在于巩固检测和巩固英语课前预习效果。
四、结语
英语预习作业是学生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探索新知识的初次尝试,是英语学习和认知的第一步,学生在完成英语预习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经历自主研读——自主质疑——自主释疑——自主选择——自主总结五个阶段,这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方针和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方法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韩利彩.浅谈初中英语导学案在预习中发挥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