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的传奇人生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经济学界,能用"传奇"二字形容而决不为过的学者,莫过于现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台湾岁月,"十杰青年"的戎马生涯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出生于台湾宜兰一个交通闭塞、民风淳朴的小县城。19岁那年,林毅夫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台湾最好的大学--台湾大学,攻读农工专业,可以说林毅夫的前途无可限量。然而,这并非林毅夫心中所想,他认为好男儿应该投笔从戎。一年后,学业优秀的林毅夫毅然放弃了台湾大学农工专业,申请转读军队系统的陆军军官学校。
  这个举动引起了当时台湾岛内的强烈争议,因为军校一向都是联考淘汰者的剩余选择,一个台湾大学高材生放弃脚下金光熠熠的坦途转投军校,怎么看都匪夷所思。林毅夫因为此举被"军界"树立为青年人学习的楷模,被评为"十杰青年",受到台湾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大力表扬,并受到了蒋经国的亲自接见。
  1975年,林毅夫以第二名的良好成绩,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正期生四十四期步兵科。由于表现出色,林毅夫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第二年,林毅夫考取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正是因为这一连串堪称"完美"的经历,林毅夫受到了重用,被派赴金门担任"马山连"连长。马山连是当时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金东师最重要的一个连,全连官兵都是精挑细选,个个出类拔萃,装备、福利也是全师最好的。
  马山是全金门距大陆最近的据点,退潮时离对岸的厦门直线距离只有2300米。每每遥望着对岸,林毅夫总会陷入一种惆怅。在熟读史书、国学功底颇深的林毅夫看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身在台湾,但他时刻都在关注着大陆的消息。有着理想主义色彩又长于事理分析的林毅夫从了解到的各方信息认定,中国富强的希望在大陆,大陆富强的希望在经济。
  就在林毅夫思考的同时,中国大陆也在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经济建设成为重点。遥望千米之外的大陆,林毅夫的"大中华思想"汹涌澎湃。
  
  思想澎湃,抱篮球泅水游向大陆
  
  林毅夫曾听人说,10年前,金东师旅部连有一名搜索排长,由天摩山下后屿坡泅水到对岸。当时那名排长事前向蛙人借了"蛙鞋",只说要下海学游泳,泅水的当晚到一家小店吃了一碗绿豆汤。第二天一早,对岸广播就大肆宣扬那名排长"起义归来"。
  这个故事给了林毅夫极大的启示,他的心情豁然开朗,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念头终于冒出来了。
  林毅夫身材高大健壮,平素爱打篮球且技术超群。按照当时盛传的说法:1979年5月16日傍晚时分,林毅夫"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由连传令兵通知沿海岗哨,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以让游泳者顺利泅泳"叛逃"对岸;即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
  其实,那个"游泳者"不是别人,正是下达宵禁令的林毅夫。当晚,风浪不是很大,似乎比平时要小。依靠篮球的浮力,加上强健的体魄,沉浮之间,他已泅过2500米宽的海域,脚跟触摸到了大陆的土地。睁开眼,他已置身于祖国大陆的厦门。
  林毅夫失踪的那天晚上,金门全岛鸡犬不宁,所有驻军出动,连夜展开全岛水陆两域地毯式搜索。但一直见不着林连长的人影,也没等到对岸广播的消息或在"匪炮"打来的炮宣弹中找到有关的"传单"。过了一段时日,台湾"国防部"只好按规定以失踪事由结案,据说还给林毅夫的家属发放了抚恤金,逢年过节依照惯例定时派人慰问。
  
  求学北大,结缘经济学大师舒尔茨
  
  投奔大陆不久,林毅夫便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政治经济学专业。在北大,林毅夫凭其既谙熟西方经济学理论、英语口语又非常流畅的优势,很快即在同学中鹤立鸡群。
  1980年,刚刚对外开放的大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舒尔茨。舒尔茨自然不会放弃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宣讲他的经济学理论的机会。当时,北大为找一个翻译颇费了一番心思,林毅夫荣幸地成为给舒尔茨做翻译的唯一人选。这个意外的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经济学最高殿堂的大门。
  舒尔茨对林毅夫的翻译非常赞赏。一天,舒尔茨问林毅夫:"你想到美国读博士吗?"林毅夫不假思索地说:"想呀!"
  林毅夫本以为舒尔茨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舒尔茨回美国后不久,正式将林毅夫推荐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能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师舒尔茨,是许多经济学人士梦寐以求的事情,林毅夫自然欣喜若狂。1982年,林毅夫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着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远渡重洋,来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学。
  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经济学理论都与芝加哥大学有关,芝加哥大学俨然成了世界经济学界的麦加。迄今为止,芝加哥大学已经出了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是有名的"宽进严出"的学校,每年都有1/3读博士的人拿不到学位证书。林毅夫是他那一届30多名学生中唯一一位4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这是他以4年没走出芝加哥大学校门为代价换来的。1986年,林毅夫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富国智囊,为中国发展贡献心智
  
  回国之后,林毅夫先后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他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一心致力于中国农村与农业问题的研究与政策制订,"希望完成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的梦想"。他上山下海,到过最偏远的农村。许多知名的研究者都异常佩服他"苦行僧"般的研究精神。2003年,他提出了一套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六点建议,即发展中小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建立全国统一农产品大市场;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县乡财税、人事体制改革。
  1990年,林毅夫关于1959至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议。他在1992年《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成为1980至1998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其颁发了经典引文奖。这两篇文章一举奠定了林毅夫在国际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欧美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视林毅夫为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权威,屡次邀请他出国访问研究。
  1993年,林毅夫获得美国国际粮食和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993年政策论文奖(每年一位),并以《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2000年,他以出版的著作《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的第四章《价格双轨制与供给反应:理论与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再次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他的其他奖项更是不计其数。1993年起,林毅夫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特殊成就的专家津贴。
  
  走上马歇尔讲座,进入世界银行
  
  从1946年开始,马歇尔讲座每年会从全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中挑选出一位担任主讲人,其中包括了林毅夫的授业导师卢卡斯和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马斯金教授等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林毅夫是1946年以来,登上这个以现代西方经济学奠基者命名的国际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人。
  林毅夫坦言,2005年获"马歇尔讲座"邀请时,他"当时非常惊讶"。在执著于探索发展之路、谋求解决中国乃至全球贫困国家后发问题的林毅夫看来,马歇尔讲座向他发出的邀请,更多的是在"邀请一个在中国工作的学者",因为国际对中国发展和转型的经验日益重视。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并不是命运。"这是林毅夫在2007年11月1日马歇尔讲座中的结束语。
  实际上,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以解决全球性贫困、南北差距为目标的世界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遴选新的首席经济学家时,把目标锁定在林毅夫身上的最佳注脚。
  成立于1946年的世界银行,近年来更加集中于全球减贫行动。它开始更重视支持地区性的小型企业,主要帮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帮助它们建设教育、农业和工业设施。林毅夫在马歇尔论坛上陈述的经济发展信念,正是世行期冀的目标。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宣布任命林毅夫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无论对于世界银行、林毅夫,还是林毅夫多年治学的根基--中国来说,这都是一项不寻常的任命。国际评论界较流行的说法是:林毅夫是世行63年历史以来,首位来自欧美国家之外的首席经济学家。
  "我将在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上,更广泛地研究和探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限制条件,和各国政府、研究机构一起探讨符合该国实际的解决方案。"林毅夫给出了选择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理由。
  从台湾乡间的一个懵懂少年,到投笔从戎、情牵两岸、游学美国,再到今天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的人生可谓传奇。年过半百、依然豪情满怀的林毅夫坦承自己是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如能以学术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是莫大的幸福。
  责编/玉坤
其他文献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作为中铁二局二公司的一名人尽皆知的“爆破王”,彭祥华实际上是“半路出家”,做过3年木工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爆破技术,尝试着去做了做,没想到这一做就是20年。  “5、4、3、2、1,引爆。”随着口令的落下,爆炸声从远处传来,这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爆破场景,但对于彭祥华来说,这是他每天工作中不断重复的场面。  “其实没有电视中看的那么轻松,真正爆破中,一分一毫都不能有差错。”作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