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保证人类文明发生与发展的基础,并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人类早期的几大文明均发生在几大流域上,而当河流水资源被破坏殆尽时,文明往往衰落并灭亡。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各种地形地貌丰富,河流众多,也孕育出多种地域文化。人类为了生存,走出丛林,开始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而号称“中华水塔”的青藏高原则是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地理环境因素和区域差异是造成不同民俗文化差异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河流、湖泊等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江南水乡中,常常可以见到或伴依陆地,或悬于水面上的形态各异的房屋,形成水上村落。而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则有“棒打狍子瓢舀鱼”的谚语,充分体现了河流中丰富的物产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青海玉树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在这里不仅具有地理学意义上的“人类第三极”的海拔高度,而且孕育出了独特的源文化。笔者认为,三江源是江河之源,是地理意义上的源头,但不是文化的源头,而是源头的文化。因为每一个地方因地貌、地质、气候、人等因素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三江源更多的是精神之源,人们往往有一种万潮归宗的感觉。因为其独一无二的海拔高度,人们把她和更高的精神性联系在了一起,用地域的某些特征和精神性的契合来传导其感觉。
地处海拔高度四千米以上的三江源地区是江河的摇篮,这里涵盖了以格萨尔为代表的史诗文化和覆盖整个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这里的原住民以看待生命的态度看待山和水,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所衍生的文明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发掘和整理源文化对三江源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意义。
源文化的发现
发展源文化要首先弄清楚源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源文化的提出者文扎是地地道道的三江源牧民家庭出生,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几乎将所有精力倾注于对源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他认为源不仅仅是河流的源,还是生命的源,文化的源,信仰的源。那么,在源文化的发现中怎样才能找到文扎先生所说的河流之源、生命之源、文化之源、信仰之源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种方式:
1、体验式发现。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三江源地区是人类的高地,具有一般人无法想象的海拔高度。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在江河源头海拔达到五千米至六千米。这种海拔高度使缺氧和寒冷,以及雪山、冰川和高寒草甸成为主要的气候形态和特征。人们在感知源文化的过程中,无一例外的要涉及到海拔高度。而要了解源文化形成的起因第一要做的就是走上高原,体验三江源的海拔,从高原稀薄的空气和空旷中体验气候给身体和灵魂带来的感受。这种体验用一首藏北民歌似乎可以传神地表达出来:辽阔的羌塘草原呵,在你不熟悉它的时候,它是如此那般的荒凉,当你熟悉了它的时候,它就变成你可爱的家乡。
2、地理考察式发现。三江源首先是地理学上的概念。成立于2000年8月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6.6万平方公里,包括17个县市,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43.88%,总人口55.72万,居民以藏族为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成立于2017年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园区总面积13.21万平方公里。在这样大的面积上无论是管理还是保护、开发,都需要摸清家底,因此地理学意义上的考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考察对于源文化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任何一种文化最终都要附着在人和物上,这种地理考察就是对物的集中整理。据探险家杨勇博士介绍,他们组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地理考察队就已经发现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地质地貌,其景观的独特性甚至超过了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在未来的時间里,这些考察成果都将成为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挖掘式发现。在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关于水的记载比比皆是。广为人知的《关雎》中的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洲”即指的是滩涂湿地。而《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直接以水作为描写对象。而三江源地区为大江大河的源头,治多县更是格萨尔王妃嘉洛·森姜珠姆的故乡和出生地。作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以全世界篇幅最长、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和依然“鲜活”形态而著称于世界。三江源地区是《格萨尔》史诗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身怀绝技的众多格萨尔艺人生生不息的一方圣地。这里的山川大地遍布格萨尔的故事遗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深深的侵润在《格萨尔》史诗文化的氛围当中。因此从山、河、湖和大量实物性质的遗迹中,从众多格萨尔说唱艺人的精彩表演中,对格萨尔史诗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至关重要,因为格萨尔史诗不仅是青藏高原文化的魂魄,也是源文化的重要支撑点。
4、民俗调查发现。民俗是任何一个地方原住民繁衍生息与当地自然环境的最佳结合,是千百年形成的原住民世界观。对于当地牧民来讲,三江源不仅是他们的生息之地,还是精神与情感的寄托之所。著名作家马丽华在藏北游历时,借宿在乡下仓姆诀家。仓姆诀家生活很苦,生活的环境也非常闭塞。在这样的环境中借宿,又能与女主人仓姆诀交谈,作家有了许多优越感,她相信仓姆诀会非常羡慕自己。可她错了。在她们的交谈中,仓姆诀拉着女作家的手连连说道:“宁吉!宁吉!(藏语:可怜的!可怜的!)”这位藏族妇女认为,一个到处奔波的人,是世上最苦的女人,是最可怜的女人。只有民俗调查,才能让我们真正进入三江源原住民的内心世界,才能知道他们在三江源这片精神高地上生活的所思所想。这也是源文化研究的价值所在。
源文化的传播
对于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挖掘整理是第一位的,传播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源文化同样如此。通过地理学意义的考察、文化学意义的挖掘整理和民俗学的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源文化成果如何向公众形成有效传播,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三点认知:
1、学术交流平台的传播。为源文化研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以开放的形式吸引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深入进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增加源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种交流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在学者中间形成了文化的有效传播。再辅以新闻媒体的现场报道以及对文化学者的深度访谈等,使源文化形成第二次面向大众的传播。治多县举办的全国源文化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传播源文化的平台。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交流必须要秉持开放的态度,任何画地为牢的封闭式研究与交流对源文化的发展都是具有伤害性的。
2、媒体记者的传播。很显然谈论源文化的传播,只靠学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论文成果的展示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媒体记者不能缺席。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记者是传播中记录整理的重要存在。但笔者认为,在源文化的传播中媒体记者应首先成为体验者,与专家、学者、探险家一同深入到三江源的各个角落,见证并记录每一个文化观象或文物的发现与整理过程。此时,记者不再是传声筒,而是伴随着自己的思考代表大众提出问题,并向专家求证或为专家提供研究方向。就像《青海日报》资深记者古岳先生通过自身对三江源冰川多年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忧患。他认为,青海湖水位抬高了,媒体一片叫好,但为什么抬高?是降水增多还是雪水融化,还是冰川融化?是需要仔细去探究的。这就是媒体的声音,只有深入才能真实记录。在源文化的传播中,专家学者、媒体人、探险家的三位一体配置应该贯穿在每一次田野调查之中。这样源文化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原汁原味的被大众所了解。
3、旅游体验式传播。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旖旎的自然风光是很多旅游探险者向往的地方。特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更对旅游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三江源头是否有人居住,那里的人民对世界有着怎样的看法?很多人都想看一看源头的江河是什么样子,都想感受一下高天远地的风和自然,以及生活在源头人的精神世界。这种旅游的原动力为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土壤。现在青海玉树三江源赛马节、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中国·三江源冰沙嘛呢文化旅游节、首届游牧文化节、中国三江源牦牛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吸引了游客,也同时达到了传播源文化的效果。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旅游者提供真实准确的源文化信息,不能因为盲目体验造成文化的错位。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各种地形地貌丰富,河流众多,也孕育出多种地域文化。人类为了生存,走出丛林,开始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而号称“中华水塔”的青藏高原则是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地理环境因素和区域差异是造成不同民俗文化差异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河流、湖泊等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江南水乡中,常常可以见到或伴依陆地,或悬于水面上的形态各异的房屋,形成水上村落。而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则有“棒打狍子瓢舀鱼”的谚语,充分体现了河流中丰富的物产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青海玉树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在这里不仅具有地理学意义上的“人类第三极”的海拔高度,而且孕育出了独特的源文化。笔者认为,三江源是江河之源,是地理意义上的源头,但不是文化的源头,而是源头的文化。因为每一个地方因地貌、地质、气候、人等因素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三江源更多的是精神之源,人们往往有一种万潮归宗的感觉。因为其独一无二的海拔高度,人们把她和更高的精神性联系在了一起,用地域的某些特征和精神性的契合来传导其感觉。
地处海拔高度四千米以上的三江源地区是江河的摇篮,这里涵盖了以格萨尔为代表的史诗文化和覆盖整个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这里的原住民以看待生命的态度看待山和水,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所衍生的文明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发掘和整理源文化对三江源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意义。
源文化的发现
发展源文化要首先弄清楚源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源文化的提出者文扎是地地道道的三江源牧民家庭出生,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几乎将所有精力倾注于对源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他认为源不仅仅是河流的源,还是生命的源,文化的源,信仰的源。那么,在源文化的发现中怎样才能找到文扎先生所说的河流之源、生命之源、文化之源、信仰之源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种方式:
1、体验式发现。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三江源地区是人类的高地,具有一般人无法想象的海拔高度。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在江河源头海拔达到五千米至六千米。这种海拔高度使缺氧和寒冷,以及雪山、冰川和高寒草甸成为主要的气候形态和特征。人们在感知源文化的过程中,无一例外的要涉及到海拔高度。而要了解源文化形成的起因第一要做的就是走上高原,体验三江源的海拔,从高原稀薄的空气和空旷中体验气候给身体和灵魂带来的感受。这种体验用一首藏北民歌似乎可以传神地表达出来:辽阔的羌塘草原呵,在你不熟悉它的时候,它是如此那般的荒凉,当你熟悉了它的时候,它就变成你可爱的家乡。
2、地理考察式发现。三江源首先是地理学上的概念。成立于2000年8月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6.6万平方公里,包括17个县市,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43.88%,总人口55.72万,居民以藏族为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成立于2017年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园区总面积13.21万平方公里。在这样大的面积上无论是管理还是保护、开发,都需要摸清家底,因此地理学意义上的考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考察对于源文化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任何一种文化最终都要附着在人和物上,这种地理考察就是对物的集中整理。据探险家杨勇博士介绍,他们组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地理考察队就已经发现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地质地貌,其景观的独特性甚至超过了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在未来的時间里,这些考察成果都将成为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挖掘式发现。在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关于水的记载比比皆是。广为人知的《关雎》中的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洲”即指的是滩涂湿地。而《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直接以水作为描写对象。而三江源地区为大江大河的源头,治多县更是格萨尔王妃嘉洛·森姜珠姆的故乡和出生地。作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以全世界篇幅最长、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和依然“鲜活”形态而著称于世界。三江源地区是《格萨尔》史诗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身怀绝技的众多格萨尔艺人生生不息的一方圣地。这里的山川大地遍布格萨尔的故事遗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深深的侵润在《格萨尔》史诗文化的氛围当中。因此从山、河、湖和大量实物性质的遗迹中,从众多格萨尔说唱艺人的精彩表演中,对格萨尔史诗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至关重要,因为格萨尔史诗不仅是青藏高原文化的魂魄,也是源文化的重要支撑点。
4、民俗调查发现。民俗是任何一个地方原住民繁衍生息与当地自然环境的最佳结合,是千百年形成的原住民世界观。对于当地牧民来讲,三江源不仅是他们的生息之地,还是精神与情感的寄托之所。著名作家马丽华在藏北游历时,借宿在乡下仓姆诀家。仓姆诀家生活很苦,生活的环境也非常闭塞。在这样的环境中借宿,又能与女主人仓姆诀交谈,作家有了许多优越感,她相信仓姆诀会非常羡慕自己。可她错了。在她们的交谈中,仓姆诀拉着女作家的手连连说道:“宁吉!宁吉!(藏语:可怜的!可怜的!)”这位藏族妇女认为,一个到处奔波的人,是世上最苦的女人,是最可怜的女人。只有民俗调查,才能让我们真正进入三江源原住民的内心世界,才能知道他们在三江源这片精神高地上生活的所思所想。这也是源文化研究的价值所在。
源文化的传播
对于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挖掘整理是第一位的,传播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源文化同样如此。通过地理学意义的考察、文化学意义的挖掘整理和民俗学的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源文化成果如何向公众形成有效传播,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三点认知:
1、学术交流平台的传播。为源文化研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以开放的形式吸引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深入进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增加源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种交流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在学者中间形成了文化的有效传播。再辅以新闻媒体的现场报道以及对文化学者的深度访谈等,使源文化形成第二次面向大众的传播。治多县举办的全国源文化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传播源文化的平台。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交流必须要秉持开放的态度,任何画地为牢的封闭式研究与交流对源文化的发展都是具有伤害性的。
2、媒体记者的传播。很显然谈论源文化的传播,只靠学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论文成果的展示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媒体记者不能缺席。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记者是传播中记录整理的重要存在。但笔者认为,在源文化的传播中媒体记者应首先成为体验者,与专家、学者、探险家一同深入到三江源的各个角落,见证并记录每一个文化观象或文物的发现与整理过程。此时,记者不再是传声筒,而是伴随着自己的思考代表大众提出问题,并向专家求证或为专家提供研究方向。就像《青海日报》资深记者古岳先生通过自身对三江源冰川多年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忧患。他认为,青海湖水位抬高了,媒体一片叫好,但为什么抬高?是降水增多还是雪水融化,还是冰川融化?是需要仔细去探究的。这就是媒体的声音,只有深入才能真实记录。在源文化的传播中,专家学者、媒体人、探险家的三位一体配置应该贯穿在每一次田野调查之中。这样源文化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原汁原味的被大众所了解。
3、旅游体验式传播。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旖旎的自然风光是很多旅游探险者向往的地方。特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更对旅游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三江源头是否有人居住,那里的人民对世界有着怎样的看法?很多人都想看一看源头的江河是什么样子,都想感受一下高天远地的风和自然,以及生活在源头人的精神世界。这种旅游的原动力为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土壤。现在青海玉树三江源赛马节、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中国·三江源冰沙嘛呢文化旅游节、首届游牧文化节、中国三江源牦牛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吸引了游客,也同时达到了传播源文化的效果。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旅游者提供真实准确的源文化信息,不能因为盲目体验造成文化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