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是多个工种人员参与其中的一道工序,并且混凝土工程施工一旦出现问题则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常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影响因素,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影响因素;要点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建筑项目工程建设不断增多,而且混凝土以高强度及良好工作性能的特点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及其使用,因此为了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以下就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现代建筑工程常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常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现代混凝土工程建设一般對基础施工要求高,尤其是对施工整体性的要求,并且经常需要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因此需要大量、连续的混凝土供应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克服混凝土间断施工易形成施工缝等问题,但是由于施工基础体积较大,浇筑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量,易产生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的温度应力,易破坏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在实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试验中,应强化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变形应力的幅度,避免裂缝产生,并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和抗侵蚀性能,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混凝土泵,通过专用管道将商品混凝土输送至指定的浇筑位置,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的空间输运和浇筑。泵送混凝土技术具有输送量大、效率高、劳动强度较低、施工文明等特点。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具有可泵性、流动性和粘聚性,通过输运设备不断的搅动,确保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确保混凝土施工性能,摩擦力小;常选用性能稳定的硅酸盐水泥。科学试验混凝土不同配比的性能和强度,并结合施工实际,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确保施工的强度和性能。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大小和性能都有严格要求,并适当掺加减水剂等外添加剂,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和粘聚性。
   二、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同,认为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1)温度因素影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浇筑的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的气温升高时,都会减少混凝土内、外部位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的应力越大,产生的裂痕也就越大。(2)混凝土自缩因素影响。混凝土是靠两成的水分来硬化的,其余的都被外界蒸发掉了。当蒸发掉的水分超过本质上应该蒸发的水分,就会引起混凝土收缩。除此之外,混凝土材料中夹杂了很多的添加剂和矿渣等,也是对其影响的重要因素。此外,水灰比、骨料的含量及其种类也对混凝土的自缩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将混凝土裂缝以及自缩原因考虑到其中。(3)较强约束力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都是厚重的整体浇筑物体,从而导致了地基对其的约束力。这种来自外部的约束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痕,有时还会出现内部的约束力。
   三、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设计是保障混凝土工程建设顺利施工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其包含了水泥用量、掺合料、外加剂和砂骨料等材料的选配。首先从水泥用量的确定来看,水泥用量的适当减少将有效降低水热化,在设计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混凝土应根据为期两个月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配,一般需要经过几十组的试配之后才可以最终对水泥用量进行确定。其次,对于其他材料的确定,一是可以掺加复合型膨胀剂,补偿收缩;二是本着节约水泥用量的原则,掺加较多的1级粉煤灰掺合料,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
      2、混凝土拌合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混凝土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材料确定后,需要避免采用经验配比的方法,杜绝少配、错配、漏配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事件发生。然后应该对适配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性能的检测,然后才能进行大量的混凝土的拌合。在施工中应该经常对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和调整。在向搅拌机具中投料时应控制在机具的额定容量之下,拌合中应该随时对拌料坍落度和离析现象进行监测。
      3、浇筑振捣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主要表现为:(1)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分析。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要检查钢筋和模版,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条件,同时还需确定浇筑方法的合理性。应保证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3m,如果采用的是分层分块浇筑方法的话,应该结合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的特点来决定每一层的高度。在分层高度的控制上,一般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如果振捣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器,则应该控制分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浇筑的过程应该尽量连续,如果必须出现间隔,则要尽量的缩短间隔的时间,以保证在前层的混凝土初凝前可以恢复施工。较注重应该经常观察和整改钢筋、模版等设备的变位现象。较大的梁体可以进行单独的浇筑,对连续浇筑无法实现的部位,应该在剪力较小的地方预留好施工缝。(2)振捣技术要点分析。振捣是使混凝土能充满模版的每个角落,使其获得最大的均匀和密实度。振捣分为机械和人工振捣两种,一般只有工程量小、或者采用的是塑性混凝土的时候才会使用人工振捣的方法。振捣过程应该快插慢拔,均匀的选择插点的位置,以防出现漏振的情况。在插入振捣棒的时候应该使其进入下层混凝土中,以免在两层混凝土中间出现缝隙。在一个插点应该持续振捣20-20S,以表面无下沉、无气泡,泛浆或者水平为宜。
   4、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养护技术要点主要是防止混凝土早期表面失水,过去混凝土泌水量大,一般采用二次收浆,然后开始养护,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没有泌水,如果风大或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混凝土表面很快就会出现裂缝,必须在终凝前再次抹面闭合裂缝。保温措施是混凝土养护中最重要的步骤,该措施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需要严格控制养护期间各层面间的温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并且加强其技术要点,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赵心舒.探析现代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
   [2]凌承晓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微[J].装饰装修天地,2018.
   [3]李俊生.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
   (作者单位:湖州天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特殊教育工作者,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些生理与心理都存在缺陷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较为敏感,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能够为教育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证。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方式;思想理念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
期刊
摘要: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造就了广播、电视等科技产品的诞生。传统的图书出版在遭受多次打击后,当下又接受了新媒体网络时代的考验。网络书籍的诞生抢占了大部分传统印刷书籍的市场,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传统图书出版方应当加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开发新的盈利模式,转变产业形式和管理方式,为传统纸质图书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策略      1图书出版思维方式转换方向
期刊
摘要:在基桩检测工作中,混凝土平均波速是评价桩身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波速与桩身混凝土强度在整体趋势上是正相关关系,即强度高波速就高。另外,波速还与混凝土的骨料品种、粒径级配、密度、水灰比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若能找出波速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内在关系,那将对桩身混凝土质量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桩检测;平均波速;对比试验      1试验概况   用碎石骨料分别按不同的混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与政策体制的不断完善,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所能接触的食品种类也在不断丰富,而出于经济利益的诱惑,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经济市场着重管理的要素。为此,我国必须加强食品检测管理平台的构建,严格遵守食品检测流程与要点,并确定严格的法规制度,才能确保我国零售食品市场健康风气得以延续。   关键词:食品;检验结果;精确度      1提高食品检验检测精确度的内涵   随着我国
期刊
摘要:市政工程中的测量工作按其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施工阶段的测量和竣工验收阶段的测量。市政工程的测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整个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它关系到设计意图的实现、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和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市政工程的测量工作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但仅就测量本身的工作而言,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它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测量工作的成败,是整个测量工作的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土木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水平地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为确保土木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其施工技术的选择,了解其施工技术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其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通过对边坡支护技术分析,对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
期刊
摘要: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的优化以及网络技术的扩展和应用,为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机遇,也为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从图书馆管理的现状来看,我们仍然知道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为此,应客观认知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数字化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文献载体向数字化
期刊
摘要:现代建筑规模变得日益增大,同时建筑基础承受的荷载也越来越大,使得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被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特征及其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特征;影响因素;施工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并且随着建筑
期刊
摘要:相关统计分析,相较于传统建筑物供暖制热系统,地源热泵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在优化节能50%~60%的同时,也节约了40%~70%的成本费用开支。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地源热泵的主要形式,对暖通空调节能建设中的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地源热泵;形式;暖通空调节能建设;应用;注意事项      暖通空调系统在夏季高温状况影响下,地源热泵机组能够将建筑物所吸收到的热能
期刊
搞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下,我国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在步入新阶段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突破。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的规划数量繁多,各个规划往往相互重叠,交错和冲突,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研究新常态下推进我国“多规合一、一张蓝图”改革的对策意义重大。   关键词:多规合一;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