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答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zy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试卷的答卷可以反映出考生的学习状况,对高考答卷进行研究也可以给我们平时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2012年本人有幸参加了江苏高考历史学科的阅卷工作,在评阅试卷的过程中发现考生答题时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之后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分析,下面就以试卷第22题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审题不清。试卷第22题第(1)问要求说明“内涵”,也就是要回答“是什么”,可是不少考生回答:“因为封建势力强大,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这就答非所问了。
  二是历史概念不明。第22题第(1)问的回答中,有些考生答:反对君主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只能得1分,因为君主制包括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应该表述为: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三是表述无法做到准确、具体到位。第22题第(1)问一共4分,4个要点,分别是: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制度或民权;宣传西学(新学);制度与思想结合。前两个着眼点是制度,即第1个是反对旧的制度,第2个是主张新的制度;第3个着眼点是思想;第4个着眼点是制度和思想的结合。有些考生知道要回答制度和思想,结果表述成:反对旧制度,主张新制度,宣传新思想等,没有具体到专制、立宪、西学、维新思想等准确表述。还有就是表述不到位,比如答“维新变法”,没有明确到是“运动”还是“思想”,指向不明,也不能得分。第22题第(2)问要求运用题干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写作一篇历史小论文。本题首先要概括出论点:时代变化和史家认识变化影响历史认识的修正。然后具体论证时代和史家认识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历史认识修正的。“时代变化”主要是新材料的出现,也就是“多看他的著作”和“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史家认识变化”主要是新旧史观(不同史观)的影响,也就是“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在写作第一点时,有些考生表述成仔细、认真、深入阅读康有为的著作,行文中没有体现出“原始材料(新材料)的出现”这一要点,在写作第二点时表述成受到了史观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受到不同史观的影响。因为表述不准确,都不能得分。
  四是角度单一。答卷中若出现错误表述一般不会被扣分,所以考生答题时应该尽量多写,但是角度一定要全面。第22题第(1)问应该从旧制度、新制度、思想、制度与思想之间的关系4个角度回答,但是不少学生充分论述了制度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分了三四个小点,写了一大段文字,因为只有1个角度,最终只能得1分。
  五是不能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近年的高考历史卷中的试题基本上都是材料题,就是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这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史论结合的学科素养。第22题第(2)问虽然形式是历史小论文,但是论文的论点和论据都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要想得高分,首先必须能够很好地解读材料,提取出有效信息,然后加以整合,写作成文。但是很多学生严重缺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能准确概括出观点和论据,无法得分。
  六是行文混乱,思路不清。不少学生在写作小论文时,没有按照论点——论据——结论的思路写作,行文混乱,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把论点放在文首,有些学生在文章开头说了一大段没用的废话,入题慢,致使阅卷人员不能很好地找到得分点,导致失分。
  二、教学启示
  基于前文的分析,为保考生在答题时游刃有余,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训练,适应考试。现在的高考模式下,学生学业水平的认定和升学的依据仍然是考试分数,所以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大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特别是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注意行文表述和字迹书写的规范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和答题习惯。
  二是严格要求,夯实基础。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对大量史实的清晰掌握和历史概念的深刻理解,否则学生的答案表述不可能准确、具体、完整。所以教师平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夯实学生的基础,特别要学生重视提高历史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对于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十分清楚。还应重视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和历史感。此外还要关注到教材上的一些细节表述,对于学生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提醒。
  三是阅读史料,提升能力。历史学科的教学时间相对比较少,学习任务又很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阅读材料及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史论结合的学科素养,切不可急功近利,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对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与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而如何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
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大开发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区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为例,阐述目前遇到的问题以及怎样用
近30年的改革开放使延边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在全球化时代发生了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又有别于中国其他民族的变化,即延边朝鲜族人口在尚有政策生育空间的情况下自觉放弃多胎
2011年9月,我校正式组建实验班进行课程改革,采用“423”课堂教学模式。2014年,我校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首届高三毕业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在“423”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一轮复习尤为重要。传统的一轮复习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只是配角。新课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课堂教学价值的真正体现。新课改下的一轮复习如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在有限的
从科学发展观视阈来审视,列宁后期科学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共(布)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初步形成了全面、协调
一、中考时政热点的运用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时政热点的题型主要有:选择、材料分析、实践探究等。  【解法建议】  1.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是目前新的考题方向。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透彻分析时事材料,善于多角度分析材料,善于捕捉关键词句等有效信息。  2.抓住时政材料的关键词或有效信息(重大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性质、内容、地位、影响及社会意义等)进行仔细分析。 
美术课往往是不被重视的,被看成是“小三门”中的一门,是用来做点缀装饰门面的,在县份里的某些中学平时是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的。现在,在一些普通的中学里,某些领导或教师看到成绩不好的学生,就动员他们去学美术,认为艺术生的文化要求低,容易考上大学。某普通中学的领导说:“我们这些普通中学只能靠这些歪门邪道啦!” 结果有不少文化成绩差的学生去学艺术,也有考上大学的,这就使他们进入了一个误区:成绩差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教、科、文、体、卫等领域的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要求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等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蒙古族传统和谐文化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和谐文化受游牧经济形态、社会政治结构及其他因素的制约。蒙古族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嬗变。一个多元分歧的社会正向我们走来:多元价值现的对立冲突,造成了社会的分层断裂;价值观的变异扭曲,导致了人们的行为失范;价值现的过度自由,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