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的浪潮下,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计算机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简要分析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之后,就笔者自身的计算机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培养 应用能力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大潮下,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计算机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论是对今后的深造学习还是择业就业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是否能熟练地掌握有关的计算机应用和和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好坏和今后能否顺利就业。因此,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如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配备了家庭电脑,很多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时期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在中学阶段也学过计算机课程,他们对简单的并有确定答案的计算机的相关问题基本上都能回答。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操作仅限于打字和玩游戏,对于计算机的其他应用功能的实操水平有待提高。此外有一部分来自农村乡镇的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相对缺乏,更谈不上掌握实操技能。可以说如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水平是参差不齐,总体偏下的情况。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注意培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广大计算机教师们应该共同探讨研究的焦点,我们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创造性地进行计算机教学,摸索更合适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侧重应用兼顾基础理论
  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首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开创性思维,将被动接受地知识为主动地参与教师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在讲授计算机基本理论之外,更应该突出实用操作的教学。对必需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方面,应该采用“加强、补充、提高”的教学方法,只要使学生们基本掌握就可以了。对实际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方面,应该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精讲操作,并且让学生们多练多操作。最后,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结合教育部对学生们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要求、国家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当今职场对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要求等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计算机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用性,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和职业岗位的需求。例如,笔者根据学生今后就业的需求,将办公软件应用的教学要求,由初级应用提高到高级应用,使学生由基本的会用提高到用好用活用精,使他们能够超出一般人的电脑办公的操作水平,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快、做得更好、做得更规范,这样在择业时就有了明显的优势。
  (二)因材施教
  1.不同专业不同对待。学生因为学习专业的不同,往往在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如果对待不同的学生都统一用一个教案,那么显然是不科学的。这时,我们就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专业来进行教案的调整,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比如在上EXCEL的课程时,对理工类专业和文科类专业的学生,笔者分别采用“EXCEL的理论知识概论”与 “直接应用”的两种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并且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来设定不同的学习案例,让学生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实际应用的能力。再比如,在上POWERPOINT的课程时,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贴近他们专业的教学案例来进行讲解,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规定既定的课题,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喜好制作PPT课件,让他们将所学专业和计算机学习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到教学案例讲解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本学科的研究与实践中。
  2.不同水平不同对待。由于种种主观、客观的原因造成学生本身的计算机水平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兼顾好上中下三个水平的学生,尽量避免出现高水平的学生无兴趣,中等水平学生没提高,低水平学生跟不上的情况。为此,我们在制定教案和教学方法时必须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制定。
  比如,对待计算机基础好,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专门为他们开设“思考课堂”,用稍有难度的、课外实用的教学案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待中等水平的绝大多数学生,在他们接受完课堂知识之后,让他们多多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和实用技能,鼓励他们多学多练;对待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地为他们“开小灶”,补补课,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决问题,多为他们进行演示,让他们多练习,以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
  (三)利用网络辅助计算机教学
  如今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来辅助计算机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课堂教学讲授的知识往往很有限,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新的知识需要学生们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网络将部分教学活动放到网上进行。例如发布通知、布置作业、上传和下载教学课件、利用论坛交流学习经验等,既方便学生的课后学习和复习,又可以提高学生上网的实际操作技能。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精神的计算机教学新路子,让学生更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邹英.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新尝试[J].科学咨询,2009(6).
  [2] 林植浩.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4(1).
  (责编 张宇)
其他文献
一、把好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关  把握好从小学过渡到初中作文的过程至关重要。由于小学阶段的作文以教师手把手地辅导为主,学生基本上按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行写作,顺着教师所讲的思路去发挥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了。写一些身边的人和事,学生都是同一个口吻,有些文章简直是一个模子制作出来的。写读后感也是同样的感受。应用文也是生搬硬套的,所以个体变化不大。而到了初中阶段,随着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学生的头脑开
目前,教育战线正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新的课改理念、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正逐步形成,教育战线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但是有的地方中学语文在实际教学中改革的步子并不大,多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