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说明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而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也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这么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
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纵横驰骋,凌空翱翔,正是有了想象力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学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少有的思维品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激活文字,启发想象力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行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柯林伍德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使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放飞学生思绪,展开想象力
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三、强化学生训练,提高想象力
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出来。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
训练时一定要有恰当的数量,最好以一个单元为标准,不宜过多或过少。太多,学生做起来困难,会产生厌倦;过少,则达不到培养思维想象力的目的。 训练时要以质量为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允许想象离奇些,不要抑制他们的想象。教师不能因其想象离奇不合情理就横加指责,如果这样,想象力便永远不会提高。教师一定要注意给予适当评价,对其不合理之处要晓之以理,细心纠正,对其思维想象力要及时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激活其思维,开发其深藏的想象力。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孵蛋,相信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孵出小鸡来;看到气球上天就想象人吃了苏打片,肚皮里有了“气”,人也可以腾空,虽充满稚气,但其中就蕴含着让人惊讶的“想象”元素。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其共同点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惟其如此才會做出傲人的成绩。
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告诉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得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俗话
说:“百闻不如一见,”阅历丰富的人,表象储备才丰富,而表象储备丰富才利于通过粘合、夸张和联想等方式创造出更多的想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走进自然,去观察山川河流,去观察草木虫鱼,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去体验人间冷暖,去感受世态炎凉,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懂得文章的布局谋篇,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因此,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是很重要的。如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外国的《鲁宾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都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器材”。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阅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没有想象的思维是枯萎的枝叶,没有超越的天空不会广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想象习惯,是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纵横驰骋,凌空翱翔,正是有了想象力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学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少有的思维品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激活文字,启发想象力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行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柯林伍德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使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放飞学生思绪,展开想象力
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三、强化学生训练,提高想象力
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出来。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
训练时一定要有恰当的数量,最好以一个单元为标准,不宜过多或过少。太多,学生做起来困难,会产生厌倦;过少,则达不到培养思维想象力的目的。 训练时要以质量为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允许想象离奇些,不要抑制他们的想象。教师不能因其想象离奇不合情理就横加指责,如果这样,想象力便永远不会提高。教师一定要注意给予适当评价,对其不合理之处要晓之以理,细心纠正,对其思维想象力要及时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激活其思维,开发其深藏的想象力。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孵蛋,相信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孵出小鸡来;看到气球上天就想象人吃了苏打片,肚皮里有了“气”,人也可以腾空,虽充满稚气,但其中就蕴含着让人惊讶的“想象”元素。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其共同点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惟其如此才會做出傲人的成绩。
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告诉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得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俗话
说:“百闻不如一见,”阅历丰富的人,表象储备才丰富,而表象储备丰富才利于通过粘合、夸张和联想等方式创造出更多的想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走进自然,去观察山川河流,去观察草木虫鱼,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去体验人间冷暖,去感受世态炎凉,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懂得文章的布局谋篇,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因此,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是很重要的。如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外国的《鲁宾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都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器材”。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阅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没有想象的思维是枯萎的枝叶,没有超越的天空不会广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想象习惯,是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