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标志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有哪些作用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能清楚、准确地帮助幼儿理解一些行为习惯的要求。
原来,我们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时,需要语言不断讲解,不断提醒。幼儿年龄小,对语言的理解有时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花许多精力才能让幼儿理解行为习惯的规则,而运用小标志图这种直观、具体、形象的材料,再稍加语言讲解,幼儿就能较快、准确地理解行为规则了。如:要求幼儿有秩序地洗手、入厕、喝水时,语言讲解幼儿不一定很快理解什么叫“一个个有秩序地进行”,但结合标记图,幼儿就能很清楚、准确地理解,再通过行为不断练习,就会很快掌握这一规则。
第二,小标志能起到反复、提示、强化的作用。
把设计好的小标志贴在相应的地方,能帮助幼儿在与自己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幼儿每天进入相应的情境中,就能给幼儿起到反复、不断提示和强化的作用,促使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掌握规则。如在要求幼儿掌握进出活动室靠右边走这一规则时,教师设计两张小标志图分别贴在门上,就会对幼儿产生不断地提示和刺激,使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这样这一行为习惯很快就被掌握了。
运用小标志的具体操作可以分为四个过程。
一、拟定计划,绘制各种标志图
首先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们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出一系列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主要包括礼貌、生活、卫生和自我服务等方面。如上下楼梯靠右走、正确的洗手和擦嘴、瓜皮果屑投入垃圾箱、说话轻、走路轻等;接着我们根据拟定规则的内容,请幼儿自己来设计如何把这些规则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合幼儿的设计标志,我们再根据幼儿的思维以具体、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把一条条规则设计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如有“洗手四部曲”“上下楼梯图”“正确搬椅子图”等,然后师生共同制作完成这些小标志图;最后把这些小标志图经过塑机过塑,就成了一张张色彩新颖的标志图。
二、儿歌练习,理解标志图意义
每一幅标志图就是一条行为规则,每一条行为规则都是对幼儿行为的限制,有些是幼儿能接受的,有些是幼儿一时无法理解的,我们把每一幅图画标志都展示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最后把每一幅图画标志都编成一个个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朗诵,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规则。如:“洗手四部曲”就编了这样的儿歌:“先用清水冲一冲,手心手背搓一搓,蘸点肥皂搓一搓,再用清水冲冲冲。”通过幼儿多次练习,就使他们获得了掌握和理解行为规则的信息,为幼儿产生相应的实际行为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三、环境熏陶,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幼儿理解图画小标志的基础上,我们创设了与行为规则内容相一致的环境。与幼儿一起把各类小标志贴在活动室或其他相应的地方,使他们一进门就能一眼看到,受到与之相应的刺激与暗示,从而模仿、学习和掌握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如有一条行为规则是要求幼儿按秩序拿杯子接水,这幅标志就贴在茶杯和茶筒处。幼儿在这种环境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熏陶和影响,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鼓励肯定,强化正确的行为
鼓励、强化是我们借助表情、动作、言语、物品向幼儿传递对幼儿掌握规则、遵守规则行为肯定的信息。幼儿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我们马上就给幼儿一个微笑或点头或竖起大拇指,强化幼儿正确的行为,还会奖励给他们一朵小花、小星星、小卡片等实物;另外,我们还采用言语鼓励、强化幼儿的行为,如利用晨间谈话、餐前、离园前等时间,把一些在行为习惯上进步大的幼儿的事迹结合小标志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鼓励其他孩子向他学习,有时还请有进步的幼儿边说边练习行为。这种强化不仅会强化做出该行为的幼儿本人,同时也强化了其他幼儿,实际的教育效果比较好。
在运用小标志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时,我们体会到幼儿接受和掌握行为规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小标志的出现也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次性把所有的小标志都展现在幼儿面前,必须有所侧重,一个阶段一个重点。在小标志设计上也应有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渐进过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直观、形象的小标志可以慢慢过度到抽象的符号标记。同时,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必须前后一致,教师必须采用正面强化的策略,强化幼儿当前的行为,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巩固机制,对幼儿每一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和强化,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为了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材,一定要抓好这个教育的黄金时代!
(作者单位:山西太原市桃园南路43号7-2)
第一、能清楚、准确地帮助幼儿理解一些行为习惯的要求。
原来,我们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时,需要语言不断讲解,不断提醒。幼儿年龄小,对语言的理解有时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花许多精力才能让幼儿理解行为习惯的规则,而运用小标志图这种直观、具体、形象的材料,再稍加语言讲解,幼儿就能较快、准确地理解行为规则了。如:要求幼儿有秩序地洗手、入厕、喝水时,语言讲解幼儿不一定很快理解什么叫“一个个有秩序地进行”,但结合标记图,幼儿就能很清楚、准确地理解,再通过行为不断练习,就会很快掌握这一规则。
第二,小标志能起到反复、提示、强化的作用。
把设计好的小标志贴在相应的地方,能帮助幼儿在与自己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幼儿每天进入相应的情境中,就能给幼儿起到反复、不断提示和强化的作用,促使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掌握规则。如在要求幼儿掌握进出活动室靠右边走这一规则时,教师设计两张小标志图分别贴在门上,就会对幼儿产生不断地提示和刺激,使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这样这一行为习惯很快就被掌握了。
运用小标志的具体操作可以分为四个过程。
一、拟定计划,绘制各种标志图
首先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们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出一系列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主要包括礼貌、生活、卫生和自我服务等方面。如上下楼梯靠右走、正确的洗手和擦嘴、瓜皮果屑投入垃圾箱、说话轻、走路轻等;接着我们根据拟定规则的内容,请幼儿自己来设计如何把这些规则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合幼儿的设计标志,我们再根据幼儿的思维以具体、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把一条条规则设计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如有“洗手四部曲”“上下楼梯图”“正确搬椅子图”等,然后师生共同制作完成这些小标志图;最后把这些小标志图经过塑机过塑,就成了一张张色彩新颖的标志图。
二、儿歌练习,理解标志图意义
每一幅标志图就是一条行为规则,每一条行为规则都是对幼儿行为的限制,有些是幼儿能接受的,有些是幼儿一时无法理解的,我们把每一幅图画标志都展示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最后把每一幅图画标志都编成一个个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朗诵,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规则。如:“洗手四部曲”就编了这样的儿歌:“先用清水冲一冲,手心手背搓一搓,蘸点肥皂搓一搓,再用清水冲冲冲。”通过幼儿多次练习,就使他们获得了掌握和理解行为规则的信息,为幼儿产生相应的实际行为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三、环境熏陶,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幼儿理解图画小标志的基础上,我们创设了与行为规则内容相一致的环境。与幼儿一起把各类小标志贴在活动室或其他相应的地方,使他们一进门就能一眼看到,受到与之相应的刺激与暗示,从而模仿、学习和掌握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如有一条行为规则是要求幼儿按秩序拿杯子接水,这幅标志就贴在茶杯和茶筒处。幼儿在这种环境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熏陶和影响,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鼓励肯定,强化正确的行为
鼓励、强化是我们借助表情、动作、言语、物品向幼儿传递对幼儿掌握规则、遵守规则行为肯定的信息。幼儿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我们马上就给幼儿一个微笑或点头或竖起大拇指,强化幼儿正确的行为,还会奖励给他们一朵小花、小星星、小卡片等实物;另外,我们还采用言语鼓励、强化幼儿的行为,如利用晨间谈话、餐前、离园前等时间,把一些在行为习惯上进步大的幼儿的事迹结合小标志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鼓励其他孩子向他学习,有时还请有进步的幼儿边说边练习行为。这种强化不仅会强化做出该行为的幼儿本人,同时也强化了其他幼儿,实际的教育效果比较好。
在运用小标志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时,我们体会到幼儿接受和掌握行为规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小标志的出现也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次性把所有的小标志都展现在幼儿面前,必须有所侧重,一个阶段一个重点。在小标志设计上也应有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渐进过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直观、形象的小标志可以慢慢过度到抽象的符号标记。同时,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必须前后一致,教师必须采用正面强化的策略,强化幼儿当前的行为,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巩固机制,对幼儿每一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和强化,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为了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材,一定要抓好这个教育的黄金时代!
(作者单位:山西太原市桃园南路43号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