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各地普遍存在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国家“二孩”政策的落地实施,使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这就需要大量的幼儿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良机。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准幼儿教师”却不热爱教师职业。一方面缺人,另一方面招进来的教师却又“留不住”,如何解决?本文从中职学生抽样调查出发,对学生不爱从事学前教育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教育和引导,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出了四点措施。
学生不愿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原因
误入“幼”途,缺乏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信心
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入学前对学前教育专业并不了解,更谈不上喜欢,只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而选择这个专业,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缺乏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无法选择普高而只能选择中职学校来学习学前教育专业,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普高学生有较大差距,于是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丧失信心。这些心理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得过且过、效率低下,缺乏勤奋刻苦的精神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致对自己毕业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缺乏信心。
“关卡”众多,动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决心
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很有耐心,喜欢小孩子,适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也愿意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但是要成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在学校通过考试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外,毕业后还要通过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而编制名额很有限,要通过考试取得编制有很大难度。他们说,“幼儿教师,爱你不容易”,压力动摇了他们毕业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决心。
“长路”漫漫,缺乏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安心
还有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缺乏艰苦的锻炼,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做事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偏高。他们觉得整天面对几十个孩子,生活会很枯燥,很辛苦,而且大多得从乡镇幼儿园做起,工资又不高,他们不安于这样的生活。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学生虽然知道未来就业形势良好,但依然很茫然、很焦虑,没有清晰的职业方向,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确定职业目标,时刻把握自己的方向。
增强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应对措施
晓之以理,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前景,增强学生从教的信心
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儿童入园难的情况,开展探讨幼师的就业前景为主题的班会课;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国家有关学前教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如《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入园率提高到85%。通过学习、讨论,使学生明确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了解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这个差距就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和人生舞台。
教师还可以搜集全国各地尤其是大中城市等一些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的发展状况的信息,使学生知道毕业后可以拓宽就业范围,不仅可以到幼兒园做教师,还可以到各种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部门等从事学前教育科研、康复、宣传、培训、管理等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实践,能够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还可以自主创业,开办亲子园、早教幼儿园或其他早教幼教机构。
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培养职业兴趣,强化从教的决心
职业兴趣是作为教师的角色所必须具有的对这一行业最低层面的热爱,它是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只有具有这种热爱才有可能扮演好一个教师的角色,进而生发出对这一行业的热烈情感,从而努力地在教学中不断进取,使自己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师可以讲述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最受感动和心灵震撼的故事,也可以邀请幼儿园的优秀教师,尤其是那些也是毕业于我们这个学校的幼儿园教师走进学生课堂,分享自己在学前教育岗位上的点点滴滴,还可以带着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亲身感受与孩子在一起的乐趣。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受和亲身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认识到幼儿教师是个很神圣的职业,每天面对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乐趣。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学习,善于体验,一定会激发出对这一职业持久的兴趣。当学生对这份职业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时,就能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孜孜不倦地耕耘。
持之以恒,多管齐下,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对学前教育职业的热情
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功底,包括弹琴、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编儿歌和简单的舞曲、制作手工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幼儿教师这份工作,为幼儿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多管齐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采用小班化教学,一对一的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分组训练,互相督促,取长补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活动促进能力的提高,如学校的书法、绘画、朗诵、钢琴、声乐、舞蹈、健美操、剪纸等社团活动。还可以开展各项技能比赛,既有人人参加的合唱、朗诵、幼儿歌曲表演等集体比赛,又有课本剧表演、环保服装设计和走秀、元旦文艺汇演等多人合作比赛,还有讲故事、唱歌、钢琴、书法、绘画等个人比赛。通过活动和比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幼儿园教育见习、实习,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注重考核、评价。每个学期,学校不仅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理论知识的书面考试,还可以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当评委,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评价,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训练,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学生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才能胜任学前教育工作。
导之以行,引导学生增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日常课堂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他们明确,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要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执着的信念,对事业不懈的追求,不断进取,终身学习。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有爱心和童心,这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桥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会带给你许多的感动,得到许多的乐趣,不知不觉中就激发了教与学双方的热情。有了这份热情,教师就会无怨无悔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这种热情和无悔必将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结语
人的心灵是相通的。高中时代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只要我们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是“爱之,并为之计长远”的神圣职业,那么他们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就能建立正确的认识。实践告诉我们,许多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很多不热爱教育的学生,许多原本不热爱教育的学生爱上教师这个职业,甚至很多学生后来成了优秀的教师。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准幼儿教师”却不热爱教师职业。一方面缺人,另一方面招进来的教师却又“留不住”,如何解决?本文从中职学生抽样调查出发,对学生不爱从事学前教育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教育和引导,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出了四点措施。
学生不愿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原因
误入“幼”途,缺乏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信心
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入学前对学前教育专业并不了解,更谈不上喜欢,只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而选择这个专业,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缺乏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无法选择普高而只能选择中职学校来学习学前教育专业,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普高学生有较大差距,于是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丧失信心。这些心理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得过且过、效率低下,缺乏勤奋刻苦的精神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致对自己毕业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缺乏信心。
“关卡”众多,动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决心
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很有耐心,喜欢小孩子,适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也愿意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但是要成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在学校通过考试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外,毕业后还要通过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而编制名额很有限,要通过考试取得编制有很大难度。他们说,“幼儿教师,爱你不容易”,压力动摇了他们毕业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决心。
“长路”漫漫,缺乏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安心
还有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缺乏艰苦的锻炼,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做事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偏高。他们觉得整天面对几十个孩子,生活会很枯燥,很辛苦,而且大多得从乡镇幼儿园做起,工资又不高,他们不安于这样的生活。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学生虽然知道未来就业形势良好,但依然很茫然、很焦虑,没有清晰的职业方向,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确定职业目标,时刻把握自己的方向。
增强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应对措施
晓之以理,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前景,增强学生从教的信心
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儿童入园难的情况,开展探讨幼师的就业前景为主题的班会课;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国家有关学前教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如《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入园率提高到85%。通过学习、讨论,使学生明确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了解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这个差距就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和人生舞台。
教师还可以搜集全国各地尤其是大中城市等一些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的发展状况的信息,使学生知道毕业后可以拓宽就业范围,不仅可以到幼兒园做教师,还可以到各种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部门等从事学前教育科研、康复、宣传、培训、管理等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实践,能够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还可以自主创业,开办亲子园、早教幼儿园或其他早教幼教机构。
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培养职业兴趣,强化从教的决心
职业兴趣是作为教师的角色所必须具有的对这一行业最低层面的热爱,它是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只有具有这种热爱才有可能扮演好一个教师的角色,进而生发出对这一行业的热烈情感,从而努力地在教学中不断进取,使自己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师可以讲述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最受感动和心灵震撼的故事,也可以邀请幼儿园的优秀教师,尤其是那些也是毕业于我们这个学校的幼儿园教师走进学生课堂,分享自己在学前教育岗位上的点点滴滴,还可以带着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亲身感受与孩子在一起的乐趣。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受和亲身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认识到幼儿教师是个很神圣的职业,每天面对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乐趣。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学习,善于体验,一定会激发出对这一职业持久的兴趣。当学生对这份职业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时,就能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孜孜不倦地耕耘。
持之以恒,多管齐下,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对学前教育职业的热情
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功底,包括弹琴、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编儿歌和简单的舞曲、制作手工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幼儿教师这份工作,为幼儿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多管齐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采用小班化教学,一对一的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分组训练,互相督促,取长补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活动促进能力的提高,如学校的书法、绘画、朗诵、钢琴、声乐、舞蹈、健美操、剪纸等社团活动。还可以开展各项技能比赛,既有人人参加的合唱、朗诵、幼儿歌曲表演等集体比赛,又有课本剧表演、环保服装设计和走秀、元旦文艺汇演等多人合作比赛,还有讲故事、唱歌、钢琴、书法、绘画等个人比赛。通过活动和比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幼儿园教育见习、实习,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注重考核、评价。每个学期,学校不仅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理论知识的书面考试,还可以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当评委,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评价,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训练,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学生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才能胜任学前教育工作。
导之以行,引导学生增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日常课堂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他们明确,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要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执着的信念,对事业不懈的追求,不断进取,终身学习。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有爱心和童心,这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桥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会带给你许多的感动,得到许多的乐趣,不知不觉中就激发了教与学双方的热情。有了这份热情,教师就会无怨无悔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这种热情和无悔必将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结语
人的心灵是相通的。高中时代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只要我们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是“爱之,并为之计长远”的神圣职业,那么他们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就能建立正确的认识。实践告诉我们,许多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很多不热爱教育的学生,许多原本不热爱教育的学生爱上教师这个职业,甚至很多学生后来成了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