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鑫琳:暴风中心的45个日与夜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z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发出生命的微光,而当这些微光聚合之后,便会充满温暖,灿若星河。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平凡的故事,而这些不平凡的故事串联起来,便凝聚成生命的力量。
  在2021年刚刚拉开序幕时,一场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文化推广平台联合发起并主办的新年公益演讲——《生命的微光》,在央视网、人民日报等众多视频平台同步直播。据不完全统计,直播的总观看人数达到350万。
  此次演讲活动特邀9位讲述人用声音传递力量,分享他们对生命、医学与健康的思考。9位讲者中,有逆行的白衣战士、新冠肺炎患者、前往抗疫一线采访的记者、流量博主、健康传播人等。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留下的,不应该只是阴霾,更多的应该是那些与温暖、爱有关的记忆。每个人都是英雄,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故事,都令人感动……
  本刊经主办方同意,于2021年4~12期连续刊登9位讲述者关于生命的故事。向每一位英雄致敬!

  大家好,我是摄影记者赖鑫琳。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跟随上海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在疫情风暴的中心,记录下武汉的45个日夜。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拍摄的几张照片。

  这是一张特殊的照片,没有视觉冲击力,没有精巧的构图。它是一个生命留下的最后的痕迹。
  2020年3月12日凌晨,我进入一家医院的ICU(重症监护病房),生死在这里随时交替着。抢救室躺着8位插管的患者,有一位五十出头的男性情况特别不好。医生告诉我,患者进来的时候肝功能就已经严重受损,快不行了,之前经过几轮抢救,勉强维持着生命体征。而这次抢救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患者的心电图慢慢变成了一条直线。
  参与现场抢救的一位医生把床单盖在患者身上,对我说:“他走了,你不要再拍了,不要再拍了。”
  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监护仪嘀嘀的声响中远离了这个世界。当时我感到很难过、很无力。生命真的太脆弱了。


  在武汉的45天里,我21次穿戴护目镜、防护服进入病区采访。
  这张照片是我的一张自拍照。那天,为了记录8名上海120司机急救车队的故事,我跟随急救车穿梭在城市的各个地方运转患者。在这期间,我穿了8个小时的纸尿裤,5个小时的防护衣。护目镜一次一次被雾水打湿,完全看不清画面,只能凭经验“盲拍”。
  因为N95口罩的密封性很强,长时间佩戴会感到呼吸不畅,加上防护服不透气,我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我开始感到心跳加速,大脑犯晕,头痛欲裂,加上护目镜起雾后,视线一片模糊,根本看不清东西,只好被迫终止采访。
  作为记者,我觉得身体承受不了,可以选择撤出,但医护人员,他们没有退路。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采访时,我曾见过一名护士,当时她负责护理的一名患者,突然情况危急。主治医生在尽力抢救,这名护士因为穿防护服时间太久,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缺氧反应,一下没忍住,吐在了口罩里面。在病区,口罩没办法脱掉,当时医生说“让她赶紧出去”,她摇摇头一定要留下来,直到抢救工作结束。我们可以想象,戴着有呕吐物的口罩该有多难受,但她坚持下来了。
  但遗憾的是,最后患者没有被抢救过来,小姑娘一下就哭了。她说,这名患者刚进来的时候情况很不好,她照顾一段时间后情况有了好转,那天又突然不行了。她付出了很多心血,最后还是“失败”了,她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难过。
  这件事,到现在我还忘不掉。我忘不了她的眼神,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穿透黑暗的光亮。

  他们都是90后、95后,甚至是00后的孩子,正是他们的勇敢,让很多生命重见光亮。


  这张照片上的老人叫王欣,我采访他时,谈起援鄂医疗队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感动得落下了眼泪。照片中,护士长正在给他擦拭眼泪。
  大家对王欣老人可能不熟悉,但应该看过那张医患共赏落日的合影。照片上那个手指夕阳的医生,是上海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刘凯,28岁;躺在病床上的,正是88岁的王欣老人。
  或许是夕阳带来的好运,那天之后,老人的病情开始好转。王欣老人退休前是武汉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上海援鄂医疗队撤离武汉的前一天,王欣给刘凯和同事们拉了一次小提琴,曲目是《送别》。隔着防护服,王欣老人主动拥抱了刘凯,他们还拍了一张合照。
  2020年4月9日中午,住院58天后的“夕阳老人”康复出院了。


  这张照片,是2020年3月9日晚,在武昌方舱医院休舱前的最后一夜拍的。
  我前后五次进入武昌方舱医院采访,但从没有一次这样“萧条”“冷清”。平日里,比起病房,这里更像是一个热闹的小社区。在这个远离家的地方,原本陌生的人成为彼此的牵绊。
  晚上10点,熄灯后的方舱医院里只有几名患者,大家都睡不着,亮着台灯和留守的医护人员聊天。大家都知道,过了今夜,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次相遇,但他们谁都不会忘記,有一个地方,叫作武昌方舱医院。
  当晚,湖北省人民医院的江文洋医生最后一次在武昌方舱医院值夜班。看着空荡荡的床位,身上的担子终于卸下了,他躺倒在空病床上想要休息一下,却不小心睡着了。穿着防护服的他像极了一名宇航员,在太空中执行了漫长的任务之后,终于落在地球上。我立刻拉了旁边的一把椅子,站了上去,把这“魔幻”的一幕拍了下来。
  第二天,江文洋医生躺在空病床上如释重负的照片在微博、朋友圈刷屏了。很多人问我:“这是你拍的吗?为什么你老往危险的地方冲?”我没有很认真地给出过答案。
  今天,我想说,危险的地方总会有逆行者,记者也是其中之一,把事实报道出来,是我们的天职。比起拍摄这样一张好照片,更让我开心的是,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作为记者的我没有缺位。我在新闻的现场,在历史的现场。
  不入战地,不知生命的渺小;不入战地,亦不知生命的伟大。我是赖鑫琳,是一名摄影记者。
  2021年1月30日
其他文献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鸟国聚会如期举行,鸟儿们齐聚一堂,很是热闹。  “不好了,信天翁先生遇害了!”突然,硬嘴山雀大惊失色地对鸟王说。  “信天翁先生个子大,力气也不小,有谁敢对他下手呢?”为了查明真相,鸟王立即致电熊猫侦探所的老咪探长,请他调查此案。  老咪和玛莉小姐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发现场,他们看见伤痕累累的信天翁先生被倒挂在树枝上,一滴滴殷红的血液直往下淌……  老咪和玛莉小姐对现场进行了仔
新闻界的老前辈艾丰,他写的《新闻写作方法论》,在业界可谓大名鼎鼎,相信许多新闻从业者都读过这本书,科班出身的编辑记者们,对这本书更是耳熟能详。  因为这本《新闻写作方法论》不仅是对新闻事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类,更重要的是它为大伙如何就采访到的材料变成报道,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在书中,艾老师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新闻写作的特点、规律、基本要求及主要样式,例如倒金字塔、层层递进,等等。这些明确的理论知识,包括
[关键词]交通广播 专业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扩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为广播带来了生机。交通广播在“轿车家庭化、居住郊区化、城市拥堵化”的社会现实中应运而生。  交通广播是兼顾内容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的类型台。它的定位就节目设置而言,是以交通新闻和路况信息为龙头,辅以服务性和娱乐性内容。宣传政策,疏导交通,服务社会;就节目的目标受众而言,是指所有处于移动状态下的“动众”,不仅
我有一盆文竹,我喜欢它那修长的茎,喜欢它那默默为大自然奉献而不图一丝回报的精神。  文竹的茎大约有三四十厘米,细细的,还是一节一节的,一节少说也得有二三厘米,一共有十几节。文竹从下开始数,到第七八节的时候便开始长枝了。平均每一节都长着两条枝,枝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叶子。它的叶子跟松树的叶子一样,都是一根一根的,像针一样。  文竹为什么叫文竹呢?我觉得呀,叫竹,是因为它就是竹子的缩小版。叫文,是因为风
【关键词】话语权 把关人 意见领袖    在“2008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上,有学者曾问道:网络传播赋予公众的最大权利是什么?对此,学界众说纷纭,而笔者认为,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络,作为现代信息革命的重要产物,其  赋予公众最大的权利无疑是公众话语的有效表达。  毋庸讳言,传统传媒由于媒介模式、编辑思想、版面框架、社会关系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公众声音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有鉴于
【摘要】全球化浪潮席卷各个领域,文化传播也不例外。电影无疑是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之一。本文以戛纳电影节中获奖的华语电影为参照,解读国家文化在对外传播中的特点和问题,并借鉴好莱坞的成功模式探讨华语电影在文化传播中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全球化 华语电影 对外传播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现象日趋凸显,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体而言,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涵盖政治、文
【摘要】电视购物是以电视台的专门购物频道或节目为平台,不间断地以直播或录播的方式播出商品信息,为观众提供全新的视听感受与多样性选择的一种家庭购物方式。QVC是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购物频道,其运作模式也是电视购物中的佼佼者。本文旨在分析QVC成功的运作之道,对于改进国内同类型的电视购物节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视购物 QVC 电视节目    “QVC就是Quality(质量)、Value(
我生长在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乡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有幸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出乡村来到省城上大学,留在省城做自己热爱的新闻工作。  在我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生涯中,采访过许多人。这其中有一个特别的人,跟踪采访她,和她对话的大半年,不仅见证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而且让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    从上海到魏庙,路有多长?    这个特别的采访对象,就是查文红。在人们纷纷进城寻梦的改革大潮中,她逆
一位平凡的律师,完成了一件件极不平凡的义举——在7年时间内,义务为困难群众办案500多起,让一个个跌进寒窟的心灵,重新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500多件义举,500多个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让人们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洗礼与震撼……    2006年9月16日,安徽省巢湖市的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位于巢湖市卧牛路5号的一栋办公楼,在雨水的洗涤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  早上八点,一名四十开外的男子出现在大楼二
【摘要】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创新“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的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流媒体 微博 新华视点 两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盛事,也是中外媒体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开足马力,抢占舆论高地,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尤其值得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国内最大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巧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