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得到了广泛重视,它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也日益显现。面对蓬勃兴起的校本教研,传统的区域教研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整合各校本教研资源,如何给予校本教研更多的外力支持已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强化教研室服务和指导功能,健全区域教研网络,构建区域教研团队,创新教研活动机制,以学校、教师需求为切入点,努力为学校和教师解决校本教研中的实际问题,使区域教研真正为提升校本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一、创建学科基地,形成区域教研线状辐射
为了充分发挥有关学校的强势学科作用,整合教研资源,海盐县教育局下颁发了“关于启动海盐县中小学学科基地建设的通知”,并制定了《海盐县中小学学科基地建设方案》,经过申报和精心挑选成立了10个初中、13个小学学科基地,它们与县学科中心组一起构成条块结合的教研网络,并提出让各学科基地成为全县学科教学的辐射中心、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心、教师学习的资源中心的目标。
1.挖掘基地教研资源优势,成为学科教学资源的辐射中心
作为全县范围内的强势学科,各学科基地注重各方面资源的日常积累和挖掘,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辐射到各学校。一是教学资料的开放,学科基地详细整理各备课组的教学安排、备课资料、练习测试卷、竞赛及课外活动资料等,向全县各校相关教研组开放。二是课堂教学的开放,各基地于每学期组织教学开放日,供全县各学校教师观摩学习,其中既有研讨课、展示课,也有经验介绍、主题讲座和互动式交流,为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三是网上资源建设共享,在各学科基地成立始,就在“海盐教师博客”上建立各科“学科基地博客”,由基地成员和专家组成员上传各类原创性并不断更新的资源,从内容上对相关学科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前沿性,为全县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学习、交流与辅导,如初中语文基地博客已上传365篇各类日志并已有6万多人次阅读。
2.发挥优势师资团队作用,成为区域校本教研的辐射中心
为切实发挥学科基地教研示范作用,学科基地与相对薄弱的学科教研组结成对子,组织基地成员到结对教研组面对面听课和教研指导,帮助教师发现问题,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如“初中语文学科基地”武原中学与多所农村初中语文组结对,定期指导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每周由“师傅”向结对“徒弟”开放课堂,每两周由“师傅”听徒弟上“汇报课”,采取各种方法进行帮扶指导,还派优秀教师与结对学校的青年教师定期交换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名师资源匮乏的矛盾。
3.有效开拓教研特色,成为对外教研交流的辐射中心
区域教研需要不断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络,各学科基地有自己的强势和特色,有效地加以开拓则能发挥其区域对外的辐射交流功能。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地”于城小学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并把它作为特色办学的切入口,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实践操作模式,《电视与农民生活的调查》小课题组和陆晓立副校长在嘉兴市第九届“南湖之春” 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专场上作展示,课题实施的过程、收获和“三根柱子”理论、“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的理念在与会老师中产生了共鸣。县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基地”向阳小学为加强区域、校际的交流与合作,今年5月举办了海盐·苏州网络教研活动,交流与分享两地网络教研的成果;县“小学语文学科基地”之一的三毛小学也开拓搭建区域教研平台,开展了与平湖百花小学、嘉兴市实验小学三校的区域教研共同体研讨活动,探讨语文活力课堂。
4.发挥基地团队作用,成为学科教学科研的辐射中心
基地的建立,为区域教研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学科基地有一支整齐而高素质的团队,学科基地还聘请了学科带头人和名师为基地专家,这为高层次的规模教研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006年12月,全县各学科名师展示活动相继在各学科基地举行,“初中数学学科基地”还分别组织开展了全县规模的主题活动,一是请市教研员分析新课程下的中考命题及对教学的启示,解决了新课程实验中许多教师对评价的困惑问题,二是请省内初中优秀教师上观摩课并作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评价报告,在拓展视野的同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根据学科特点,各基地还分别举办了学科专题活动,如博才实验学校相继举办了县初中数学、科学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基地”武原镇中学开展了七年级学生“我的家乡……”社会调查报告的评比和八年级学生的“爱我中华”征文评比等教学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各学科基地对学科教学中教师遇到的问题进行筛选,将典型问题确立为中心课题,对问题组织实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然后将实验成果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如“历史与社会学科基地”以课题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在上学期确立并开展了《初中思想品德渗透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历史与社会“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而“初中数学学科基地重点参与了省教研课题《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践》的实验,通过研究系统而全面地解决了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有效提升了基地成员的教科研水平,课题成果获得了教科研成果评比县一等奖和市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组建教研片组,创设教师教研交流块状平台
教研片组在区域教研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既承担着落实各项教研工作的重任,又直接面对和解决各校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1.组建有利于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片组织
传统的片区域是仅按地域来划分的,学科师资相对较优的城镇中小学所在片与师资薄弱的农村学校所在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充分发挥本校或临校间学科教师的同伴互助作用和片教研的均衡发展,各学科早在2005年对各校进行了重新的片组合,将学科教学整体较好的城镇学校与一个区域的几所学校相组合。为解决本片区域教师实践和反思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惑,进一步保证学科专业的引领指导,各学科的县中心组成员分配到各片区域并且保证每次片活动有2个以上参加。
2.形成突出教学重点、行之有效的教研氛围
为提高每次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首先确立需要重点解决的、本区域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活动前布置给片组中的相关教师和中心组成员,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思考在校本教研中开展探究讨论,然后带着问题和反思参加片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教研员和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专业引领,将共性的问题进行多样化的合作研究活动,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教学研究氛围,做到人人都学习、人人都研究,各种主题的研究是上下双向而互为发展的。
3.课堂教学是永恒的主题。
有效的教研应该有四方面的要素:①从现实案例出发的反思与改进;②有想法,还要有行动,研究之后要有行为跟进;③有必要的专业引领;④参与老师是内心快乐并主动参与的。片教研活动正是直接指向具体的教学,研究实际的老师急于解决的问题。在每学期的片活动各学科都安排了多次送教(课)到片的专业课堂引领,各学科片活动的教研方式根据具体学科特点采取了多种方式,小学语文开展了“同教材教法对比”、 “教材处理对比”等对比教研的形式,在对比中研究教材处理和教法设计,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和教学设计能力。小学数学则开展了问题式教研,确立典型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执教研究课,课堂上研究小组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观察,课后讨论问题解决情况,研究改进策略。音乐、体育、美术、小学科学等学科根据教师数相对较少,开展了“共享教研”,如初中音乐片活动时除请中心组成员送教外,还邀请高中中心组成员参与研讨。
三、成立学科中心组,专业引领整合区域教研
专业引领是教研的关键和支撑,县教研工作担负着指导全县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和解决校本教研发展不平衡的重任,为此县教研室早在2004年11月新课程实验伊始就组建了中小学各学科的中心组作为学科教研员的工作团队,出台了《关于建立学科中心组及职能运行的通知》,统一了中心组的工作职能要求和经费保障。各学科中心组是由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学研究学术队伍,中心组每学科有十几位成员,坚持优中选优并动态管理,并且不断创造学习机会和进步的压力,目标指向对校本教研深入开展的有效指导,提升全县教研工作的水平。
1.专业指导片教研组、学科基地活动。在每学期始,各学科中心组成员都分派到各片指导教研活动的开展,确保每次片活动时至少有2个以上的成员担任专业引领并进行轮换。每学期各学科中心组都组织1-2次的到校学科教学调研,有的是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围绕一个教学问题,一位或多位教师针对同一内容或不同内容连续多轮上课研究等,全方位面对面地进行指导,有的是针对中考复习、新课程实验等的专题活动,有的则是针对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指导,还有的是通过调研及时而全面地把握各阶段新课程实验的学科状况,为教学改进提供课改实验情况和学科教学质量状况,也为行政决策提供了依据。
各中心组积极参与学科基地建设,组织开展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大部分学科中心组成员都是学科基地的外聘专家,每次基地活动都有相应的中心组成员参与指导。各学科基地网站上都有指导员和外聘专家的介绍,学科中心组还积极开展学科基地网站的建设,上传有价值的学科教学资源,这样就确保了学科基地的持续发展和活动有效性。
2.研究课堂教学并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作用。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各学科教学出现了各种问题,像如何处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如何把握好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度、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等,学科中心组能及时地研究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如初中数学2004年使用北师大版开始出现了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教学不到位的情况,中心组开展了多次针对性的调研,及时准确地提出了七年级适当增加运算训练并规范证明书写的要求,后来在使用浙教版时又深入分析新问题,提出了整合各种教材的使用的教学建议。
学科中心组成员能在各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发挥作用,各学科每学期都组织中心组老师送教到片活动2-3次,在县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中心组的所有成员都参加了展示,或上观摩课,或主评公开课,或围绕三维目标的整合等作专题讲座。除组织和指导现实教研活动外,各科中心组成员还承担网上互动教研的指导和组织,在每次学科教研活动后通过博客或学科互动区突破时空限制对活动开展网上互动交流。
3.组织开展考试研究和命题研究。对于新课程实验评价滞后的难点问题,各学科组织中心组成员先行开展了课堂教学评价、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探索。如许多初中学科由中心组成员分工针对中考开展考纲、热点难点问题、命题趋势的分析研究。在每次期末考试后,又由中心组成员对各年段各年级的教学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指导,组织中心组进行月考、期中、期末统考的命题工作编写复习资料,教师通过选题、讨论、定稿,业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也提升了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另外根据学科特点,学科中心组成员承担学科内的前沿教学工作,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中心组成员相继在相应学科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课作讲座,又如学科中心组还担任了初中数学、科学、机器人、英语夏令营、冬令营等的任课指导等,保证了活动的高质量。
[作者简介]
沈顺良,浙江省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一、创建学科基地,形成区域教研线状辐射
为了充分发挥有关学校的强势学科作用,整合教研资源,海盐县教育局下颁发了“关于启动海盐县中小学学科基地建设的通知”,并制定了《海盐县中小学学科基地建设方案》,经过申报和精心挑选成立了10个初中、13个小学学科基地,它们与县学科中心组一起构成条块结合的教研网络,并提出让各学科基地成为全县学科教学的辐射中心、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心、教师学习的资源中心的目标。
1.挖掘基地教研资源优势,成为学科教学资源的辐射中心
作为全县范围内的强势学科,各学科基地注重各方面资源的日常积累和挖掘,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辐射到各学校。一是教学资料的开放,学科基地详细整理各备课组的教学安排、备课资料、练习测试卷、竞赛及课外活动资料等,向全县各校相关教研组开放。二是课堂教学的开放,各基地于每学期组织教学开放日,供全县各学校教师观摩学习,其中既有研讨课、展示课,也有经验介绍、主题讲座和互动式交流,为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三是网上资源建设共享,在各学科基地成立始,就在“海盐教师博客”上建立各科“学科基地博客”,由基地成员和专家组成员上传各类原创性并不断更新的资源,从内容上对相关学科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前沿性,为全县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学习、交流与辅导,如初中语文基地博客已上传365篇各类日志并已有6万多人次阅读。
2.发挥优势师资团队作用,成为区域校本教研的辐射中心
为切实发挥学科基地教研示范作用,学科基地与相对薄弱的学科教研组结成对子,组织基地成员到结对教研组面对面听课和教研指导,帮助教师发现问题,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如“初中语文学科基地”武原中学与多所农村初中语文组结对,定期指导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每周由“师傅”向结对“徒弟”开放课堂,每两周由“师傅”听徒弟上“汇报课”,采取各种方法进行帮扶指导,还派优秀教师与结对学校的青年教师定期交换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名师资源匮乏的矛盾。
3.有效开拓教研特色,成为对外教研交流的辐射中心
区域教研需要不断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络,各学科基地有自己的强势和特色,有效地加以开拓则能发挥其区域对外的辐射交流功能。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地”于城小学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并把它作为特色办学的切入口,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实践操作模式,《电视与农民生活的调查》小课题组和陆晓立副校长在嘉兴市第九届“南湖之春” 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专场上作展示,课题实施的过程、收获和“三根柱子”理论、“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的理念在与会老师中产生了共鸣。县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基地”向阳小学为加强区域、校际的交流与合作,今年5月举办了海盐·苏州网络教研活动,交流与分享两地网络教研的成果;县“小学语文学科基地”之一的三毛小学也开拓搭建区域教研平台,开展了与平湖百花小学、嘉兴市实验小学三校的区域教研共同体研讨活动,探讨语文活力课堂。
4.发挥基地团队作用,成为学科教学科研的辐射中心
基地的建立,为区域教研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学科基地有一支整齐而高素质的团队,学科基地还聘请了学科带头人和名师为基地专家,这为高层次的规模教研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006年12月,全县各学科名师展示活动相继在各学科基地举行,“初中数学学科基地”还分别组织开展了全县规模的主题活动,一是请市教研员分析新课程下的中考命题及对教学的启示,解决了新课程实验中许多教师对评价的困惑问题,二是请省内初中优秀教师上观摩课并作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评价报告,在拓展视野的同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根据学科特点,各基地还分别举办了学科专题活动,如博才实验学校相继举办了县初中数学、科学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基地”武原镇中学开展了七年级学生“我的家乡……”社会调查报告的评比和八年级学生的“爱我中华”征文评比等教学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各学科基地对学科教学中教师遇到的问题进行筛选,将典型问题确立为中心课题,对问题组织实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然后将实验成果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如“历史与社会学科基地”以课题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在上学期确立并开展了《初中思想品德渗透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历史与社会“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而“初中数学学科基地重点参与了省教研课题《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践》的实验,通过研究系统而全面地解决了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有效提升了基地成员的教科研水平,课题成果获得了教科研成果评比县一等奖和市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组建教研片组,创设教师教研交流块状平台
教研片组在区域教研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既承担着落实各项教研工作的重任,又直接面对和解决各校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1.组建有利于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片组织
传统的片区域是仅按地域来划分的,学科师资相对较优的城镇中小学所在片与师资薄弱的农村学校所在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充分发挥本校或临校间学科教师的同伴互助作用和片教研的均衡发展,各学科早在2005年对各校进行了重新的片组合,将学科教学整体较好的城镇学校与一个区域的几所学校相组合。为解决本片区域教师实践和反思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惑,进一步保证学科专业的引领指导,各学科的县中心组成员分配到各片区域并且保证每次片活动有2个以上参加。
2.形成突出教学重点、行之有效的教研氛围
为提高每次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首先确立需要重点解决的、本区域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活动前布置给片组中的相关教师和中心组成员,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思考在校本教研中开展探究讨论,然后带着问题和反思参加片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教研员和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专业引领,将共性的问题进行多样化的合作研究活动,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教学研究氛围,做到人人都学习、人人都研究,各种主题的研究是上下双向而互为发展的。
3.课堂教学是永恒的主题。
有效的教研应该有四方面的要素:①从现实案例出发的反思与改进;②有想法,还要有行动,研究之后要有行为跟进;③有必要的专业引领;④参与老师是内心快乐并主动参与的。片教研活动正是直接指向具体的教学,研究实际的老师急于解决的问题。在每学期的片活动各学科都安排了多次送教(课)到片的专业课堂引领,各学科片活动的教研方式根据具体学科特点采取了多种方式,小学语文开展了“同教材教法对比”、 “教材处理对比”等对比教研的形式,在对比中研究教材处理和教法设计,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和教学设计能力。小学数学则开展了问题式教研,确立典型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执教研究课,课堂上研究小组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观察,课后讨论问题解决情况,研究改进策略。音乐、体育、美术、小学科学等学科根据教师数相对较少,开展了“共享教研”,如初中音乐片活动时除请中心组成员送教外,还邀请高中中心组成员参与研讨。
三、成立学科中心组,专业引领整合区域教研
专业引领是教研的关键和支撑,县教研工作担负着指导全县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和解决校本教研发展不平衡的重任,为此县教研室早在2004年11月新课程实验伊始就组建了中小学各学科的中心组作为学科教研员的工作团队,出台了《关于建立学科中心组及职能运行的通知》,统一了中心组的工作职能要求和经费保障。各学科中心组是由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学研究学术队伍,中心组每学科有十几位成员,坚持优中选优并动态管理,并且不断创造学习机会和进步的压力,目标指向对校本教研深入开展的有效指导,提升全县教研工作的水平。
1.专业指导片教研组、学科基地活动。在每学期始,各学科中心组成员都分派到各片指导教研活动的开展,确保每次片活动时至少有2个以上的成员担任专业引领并进行轮换。每学期各学科中心组都组织1-2次的到校学科教学调研,有的是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围绕一个教学问题,一位或多位教师针对同一内容或不同内容连续多轮上课研究等,全方位面对面地进行指导,有的是针对中考复习、新课程实验等的专题活动,有的则是针对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指导,还有的是通过调研及时而全面地把握各阶段新课程实验的学科状况,为教学改进提供课改实验情况和学科教学质量状况,也为行政决策提供了依据。
各中心组积极参与学科基地建设,组织开展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大部分学科中心组成员都是学科基地的外聘专家,每次基地活动都有相应的中心组成员参与指导。各学科基地网站上都有指导员和外聘专家的介绍,学科中心组还积极开展学科基地网站的建设,上传有价值的学科教学资源,这样就确保了学科基地的持续发展和活动有效性。
2.研究课堂教学并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作用。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各学科教学出现了各种问题,像如何处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如何把握好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度、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等,学科中心组能及时地研究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如初中数学2004年使用北师大版开始出现了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教学不到位的情况,中心组开展了多次针对性的调研,及时准确地提出了七年级适当增加运算训练并规范证明书写的要求,后来在使用浙教版时又深入分析新问题,提出了整合各种教材的使用的教学建议。
学科中心组成员能在各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发挥作用,各学科每学期都组织中心组老师送教到片活动2-3次,在县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中心组的所有成员都参加了展示,或上观摩课,或主评公开课,或围绕三维目标的整合等作专题讲座。除组织和指导现实教研活动外,各科中心组成员还承担网上互动教研的指导和组织,在每次学科教研活动后通过博客或学科互动区突破时空限制对活动开展网上互动交流。
3.组织开展考试研究和命题研究。对于新课程实验评价滞后的难点问题,各学科组织中心组成员先行开展了课堂教学评价、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探索。如许多初中学科由中心组成员分工针对中考开展考纲、热点难点问题、命题趋势的分析研究。在每次期末考试后,又由中心组成员对各年段各年级的教学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指导,组织中心组进行月考、期中、期末统考的命题工作编写复习资料,教师通过选题、讨论、定稿,业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也提升了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另外根据学科特点,学科中心组成员承担学科内的前沿教学工作,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中心组成员相继在相应学科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课作讲座,又如学科中心组还担任了初中数学、科学、机器人、英语夏令营、冬令营等的任课指导等,保证了活动的高质量。
[作者简介]
沈顺良,浙江省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