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缺乏对书本的阅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阅读在语文学习中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快乐学习,教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示范;引导;方法;与书为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能养成阅读的习惯,由此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水平,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课外时间,我就经常和学生一起读书,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情感。这对学生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阅读时,老师所表现出的激情、趣味和快乐,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二、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进行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
我们都知道,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朝花夕拾》,偏偏喜欢‘少男少女漫画’”?事实证明孩子们都有着阅读的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所以我们不要简单地否定或批评,只要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适时地推荐好书,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由于中学生善于想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骆驼祥子》等,学生被吸引,就会主动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爱读书、想读书、要读书。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要真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能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还要解决学生的内部动力,那就是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在有目的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就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经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就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增强。阅读方法指导如下。
1.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指导。要求学生摘抄词句、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
(1)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4)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是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它既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还可以扩大阅读量。
(5)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多引导学生的阅读,且教会他们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不把读书当负担,能够与书为友、以学为乐。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学习情感体验,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爱国热情,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丁小丽.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58-61.
[2]李小芳.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考试周刊,2013,(17):16.
[3]毛延丽.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4,(11):151.
[4]赵强.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J].读写算(教研版),2014,(6).
[5]张燕.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2,(4):34.
[6]郑戈卿.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84-85.
关键词:示范;引导;方法;与书为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能养成阅读的习惯,由此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水平,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课外时间,我就经常和学生一起读书,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情感。这对学生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阅读时,老师所表现出的激情、趣味和快乐,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二、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进行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
我们都知道,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朝花夕拾》,偏偏喜欢‘少男少女漫画’”?事实证明孩子们都有着阅读的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所以我们不要简单地否定或批评,只要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适时地推荐好书,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由于中学生善于想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骆驼祥子》等,学生被吸引,就会主动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爱读书、想读书、要读书。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要真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能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还要解决学生的内部动力,那就是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在有目的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就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经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就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增强。阅读方法指导如下。
1.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指导。要求学生摘抄词句、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
(1)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4)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是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它既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还可以扩大阅读量。
(5)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多引导学生的阅读,且教会他们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不把读书当负担,能够与书为友、以学为乐。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学习情感体验,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爱国热情,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丁小丽.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58-61.
[2]李小芳.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考试周刊,2013,(17):16.
[3]毛延丽.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4,(11):151.
[4]赵强.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J].读写算(教研版),2014,(6).
[5]张燕.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2,(4):34.
[6]郑戈卿.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