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wy1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程》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重要课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开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起学习的动力,养成爱思、多思、会思的习惯。新课标教科书在每一课巧妙的设置了引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上)《西周兴亡》一课就有这样的导入语: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立,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学生齐读或作为教师教学导入语。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新课标教材辅栏设置的读读、议议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切入点。如:《春秋争霸》一课中辅栏中议议: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自然地引入对该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不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只作正面引导和鼓励即可。
  在新课标下,教材只是种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二、质疑问难,促进积极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历史认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唯书,不唯权威.如讲述《张骞通西域》一课后学生问:“匈奴人采用了那些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张骞为他们效力?”讲《秦末农民起义》时有学生问:吴广是怎样被杀害的?是谁杀害的?甚至还有学生质疑教科书上的内容,如讲夏朝的建立者是谁时,竟有学生问我:老师夏朝的建立者真的是禹吗?我看应该是他的儿子启才对。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的质疑,形成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和习惯,逐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育论文,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为了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真实的李鸿章。我设计了一个“李鸿章,爱国者或卖国贼?”的课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撰写简单人物评传。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一个课题结束的时候,学习小组提交了一份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观点清楚的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我欣喜地看到,就连以前最不爱背书的学生也忙前忙后地收集起了资料,在辩论赛上,大家在为辩手们的精彩表现喝彩之余,自己也无形中接触到了大量鲜活的例子,从而比较前面地了解到了真实的李鸿章,而且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及团体意识也都有所增强。初次尝到胜利的果实后,我又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秦始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或是失败了?”的辩论赛,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针对此,我创设了“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用专题演讲的形式对身边的大事或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追本溯源”。如围绕着现在普遍关心的“台独”和台湾归属问题,我就让学生围绕着台湾的过去、现在、未来问题开展了“台湾—想说分手也很难”的时事开讲活动。
  五、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为让学生对史实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课后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在讲商鞅变法时,为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有所了解,我安排学生课后排练了一段商鞅与公子虔和公孙贾的辩论的历史短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和热情程度上我知道了我的这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
  总之,新课标下的教学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在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努力思索新思路、新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尽可能多多启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单一的教材中走出来,把历史学活学好。
其他文献
前几日,我得知一则新闻: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的一位研究生被室友投毒至死。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不禁在想:现在的大学生,他们拥有着别人羡慕的美好未来,但没有对于生命个体的爱与尊重。“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一直在苦苦地思考着。一位教育专家的一场报告我解开了心中的疑问。现在的学生不缺少知识和能力,但他们最匮乏的是爱的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
期刊
1.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两难选择,成为对21世纪人类最严峻的挑战,人类不得不面临新的环境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必须依靠今年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的化学领域—绿色化学(GreenChemisty)。  一、“绿色化学”的提出和内涵  “绿色化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美国环保局的官方文件中,以突出化学对环境的友好。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副总统戈尔专设了“总统绿色化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中运用发展性评价,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的方向,能够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适应新时代和教育改革趋势的评价方法。全面、正确利用发展性评价,使其在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尽可能地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初中语文;运用  一、引言  评价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导向的作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评价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在初中语
期刊
先向大家介绍一件对我人生起决定生意义的一件事吧。那是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教学一年级,那时候的我稀里糊涂的,一天里上了课吃饭,吃了饭上课,生活极其平平淡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所教的学生宋园园的妈妈告诉我一件令我又生气又好笑的事儿。宋园园的妈妈说,她回家要鸡蛋,说是老师要的(对了,忘给大家说了,那时我是住在学校,在学校自己做饭的)。我听了这话,十分生气,到校后我就找来宋园园,查了个究竟,你们猜怎么
期刊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专家认为,师生关系的好坏是决定教育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当人置身于愉快的环境中时,大脑的活动会变得积极活跃。此时,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处于较高的水平,能促进对所学的知识或所接触的事物的把握。反之,大脑的活动
期刊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是,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叶的事业也许永远不会惊天动地,但正是这渺小的,不起眼的叶,成就了花的绚丽,果的辉煌。  教师,意味着无私奉献,人们都说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上下班无明显的界限;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无限定的工作时间;下班包里放的是作业本、备课本;回到家谈论的是学生;灯光下,批改的一本又一本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要求更高。然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单纯依靠 “加班加点”来实现,提高的主渠道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维护人格尊严权有何意义?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
期刊
语文是门基础学科。作为生活、学习非常紧张的中学中,应如何学习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这着手,相铺相成。  要课前预习。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各册有单元提示,每课又有预习提示及课后练习。预习提示或者提供背景材料,或者针对语文重点或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文后练习的意思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语文精彩之处。总之通过预习先了解、感知整
期刊
语文课标极力提倡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阅读习惯的培养很重要。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积极引导的过程,笔者的做法是先从导读开始,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1.加强课内阅读文本指导  “导”有指导、辅导的意思,而“导”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为主体,教
期刊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是探究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和内驱力,它是可以激发培养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笔者就如何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 、让数学生活化,唤起数学意识  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当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时,学生才会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