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教学需要学生与老师互动性参与,结合艺术与科学两大模块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是技巧传授与示范训练,但是对教师的知识完善程度以及带领学生去实践运用的能力有严格的标准。在当前发展阶段的高校艺术学院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传统方法并未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状态。围绕高校艺术学院声乐教学发展现状展开分析研究,探索影响教学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声乐教学多样化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加以创新运用。
关键词:高校艺术学院 多样性 声乐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092-03
声乐教学强调实践与互动性,除了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标准,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察也有着规范的标准体系。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理念、运用的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到教学成果的质量。教师在教学实践阶段,应当加强探索声乐教学多样化,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与提高教学能力。声乐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应当更多地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学生,分析教学现状,考虑学生特性,探索声乐教学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运用。联合不同唱法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在教学过程之中秉持声乐教学的普遍理念,积极进行声乐多样化的创新运用,推动声乐教学体系的完善。
一、做好声乐教学工作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声乐演唱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早,发展历史悠长。在时代的发展历练中,声乐演唱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不同地域的声乐演唱也有自身的特色所在。声乐演唱演变出了不同的形式与演唱风格,根据不同的主题作出相应的变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声乐欣赏需求。但就高校艺术学院在现行经济发展阶段下声乐人才的培养模式而言,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过程之中没有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考察,在一个班内运用一样的教学手段,而不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各不相同,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培养出来的学生演唱风格只局限于一项艺术领域,没有展现出丰富的风格与形式转变,不利于满足艺术市场的文化需求。高校艺术学院的声乐教学需要践行声乐教学多样化理念,突出学生个性,丰富教学内容。
二、当前高校艺术学院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学形式与风格单一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艺术学院在声乐教学的教学阶段,多数教师采用单一的演唱风格进行教学活动,并且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没有统筹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而是将一种声乐教学统一运用到不同学生当中。学生由于自身素质的差异,以及擅长演唱领域的不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消化程度较低,不能实现学生们的集体获益。单一的教学方式未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向性作用,不利于声乐教学工作的展开,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单一的演唱风格制约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导致较为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递的声乐知识。学生学习同一种演唱风格,并且不能迎合艺术市场对声乐演唱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可能会导致学生所掌握的演唱风格在市场中已经趋近于饱和,在学校完成学习任务后,投入到市场中的选择被缩小,在未来阶段的工作选择过程中也更为被动。
(二)声乐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校艺术学院在进行声乐教学活动时,通常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而不同学生的能力素质也有着相对应的差距,在同一种教学方式下所收获的教学体验感受以及所掌握的声乐知识有所不同。教师进行声乐教学工作时,应当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局限于统一的教学方式运用,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适应不同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其演唱技巧运用以及情感表达。但在当前艺术高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在自身的演唱示范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导致教学进度效率低下,收获的教学成果质量不高,与此同时打击了部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与老师进行互动。而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不尽相同,在声乐中发挥的创造力也有着不同的针对领域。如若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对教学成果吸收程度不同进行合理分析,将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
在進行声乐教学工作时,教师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传授,忽略了同学们的课堂互动,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课堂参与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缺位。而声乐的教学并没有完善的标准定义以及规划体系,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根据实际运用情况,才可以对其加以完善。选择更适合学生接受声乐知识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带动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目前高校艺术学院的教学工作将学生的演唱能力以及个性特征相结合用到课程传授之中,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融入趣味性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式的实施,不符合文化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提升学生兴趣与培养能力同步。在进行教学成果的质量验收工作时,需要对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进行考察,教学工作者采用考试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这一阶段声乐学习的掌握情况。教学工作者所采取的考核方式,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统一化标准运作,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自身擅长领域的能力培养,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考察成果验收测试之中,制约了声乐人才的全方位发展,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丢失了原有的热情。
三、声乐教学多样性的运用优势
(一)融入中西文化元素的科学性
国内外交流大门的展开,除了经济交流频率加快,文化的往来也更为频繁。东西方文化元素不断碰撞融合,产生了不一样的美学因素。在遵循传统文化审美的基础上,融入美声歌唱的精髓,将两种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演唱风格进行融合,创造更符合共性的个性艺术,推动实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融合过程之中要注重以中方音乐元素作为主体,创新性融入西方艺术元素,构造更具有独特风格的声乐演唱。实施声乐教学多样化,有助于推动中西结合艺术的发展,把握好其中的运用要义,抓住声乐演唱的精髓,深植于本民族艺术土壤生根发芽。不同区域的声乐演唱有其文化特性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所选用的情感表达方式、对音乐风格的审美都有所差异,所以在声乐教学中采取融入中西艺术结合的教学方式时,教学工作者要更加全面且辩证化的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将所有的教学工作重点放在发声的训练之上,需要进一步研究美声演唱方式与我国民族歌唱的精华所在,以及两者的个性与共性,对其进行分析,采用更加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其中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相关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声乐演唱,理解声乐教学多样性,帮助学生形成本民族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对所拥有的声乐文化的骄傲感。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形成自身的特点,将情感更加真实地表达出来,提高演唱技巧的运用能力,进一步向世界水平靠近。 (二)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
多样性声乐教学打破了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单一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声乐演唱技巧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在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中,贯彻多样性声乐教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性,记录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根据其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能力体现,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对个体差距的工作考量,增加其在集体组合授课过程中的获得感与体验感。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组合集体教育的优势,融入共性特点,同时要加强一对一的培训与指导教学,体现个性化教学风格。在应对不同素质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将其筛选组合,将能力差不多的学生组合到同一学习小组,以小组形式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声乐教学的指导。因为学生综合素质,接受能力的水平大致相同,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以此类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小组教学有利于渲染学习氛围,加强同学们的课堂参与感。布置小组教学任务,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彼此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当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可以集聚小组力量共同解决,注意加深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与学会情感表达。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加强,丰富声乐艺术实践的种类
运用多样性教学方式,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增加了在不同场所进行艺术实践的机会,可以更高质量地开展教学工作。在传统高校艺术学院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大都是由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声乐知识与技艺,再由同学们进行示范演练,老师指导其中不足,是一个较为被动式接受知识的教学流程操作,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多样性声乐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例如与老师进行合作模式的演唱,由老师指导参与音乐竞技比赛,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声乐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习更多元化的声乐风格。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单局限于一种音乐风格教学,而是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融入更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让学生提高声乐学习积极性,打造更加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声乐演唱的主要艺术效果通过表演展现出来,在学习过程之中对实践操作的运用比例高,而在艺术学院进行教学工作期间,声乐实践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学校课堂,听众大多是学生们熟悉的人群,缺乏正式演出场所的实践经验,专业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打磨。高校艺术学院的教学部门,需要增加学生出席正式场所演唱的机会;积极筹办相关艺术节比赛,组织学习声乐人员参与,通过比赛提高演唱技巧的运用能力;增加在公众面前的演唱机会,也有助于巩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获得感,提高学习信心,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未来阶段的声乐表演中表现得更好。
(四)找准学校定位,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艺术学院与音乐型学院以及师范类音乐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之后的就业方向都有着较大的差异。音乐学院专业负责艺术类学生的招生,其招收的学生大都基础较为扎实,培养的针对性更强,主要为社会输入专业登上舞台的艺术表演人才。而师范类的音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声乐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声乐教学岗位需要。而高校艺术学院的音乐培训,学生所投入到的工作岗位五花八门。从一定角度来说,可以认为高校艺术学声乐人才培养所考虑的方面更加广泛,对教学工作者的灵活应变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加以应对。在进行多样性声乐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找准学校的定位,在教学设计中,促使知识结构的组合更加合理,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通过小组教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计,独唱、合唱,等形式,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格局,精准学校教学定位,教学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提高。
四、推动高校艺术学院多样性声乐教学效果提高的相关措施
组合声乐课程,因材施教,在进行教学方案前,应当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作出预估判断,结合教学目标的需要加以设计。再根据每个教学单位的接收情况,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推动教学场合或实践方式的多样性,不让教学内容以及方式停留在同一种类。此外,拓宽声乐教学思维的多样性,声乐教学更加生动。加强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提升其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以获得更优质的教学成果。
五、结语
声乐教学的多样性是解决当前高校艺术学院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与问题的关键实施途径,其执行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声乐教学的质量。声乐教学多样化的运用,需要对当前声乐教学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声乐人才培养的需要,创建合理的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思想的正确性,达到教学任务的要求,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声乐知识。根据教学模式运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新教学思维的统筹运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以及日常交流,沟通,让老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加优质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欣荣.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及其价值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5):188-189.
[2]袁楠,聂芝红.学生满意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声乐混合式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艺术评鉴,2020(24):142-145.
[3]宁彤.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民族歌剧的应用现状及实践思考[J].艺术大观,2020(36):98-99.
[4]张妮慧.浅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文艺家,2020(12):57-58.
[5]陈庆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研究[J].黄河之声,2020(21):98-99.
[6]马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J].中国文艺家,2020(11):84-85.
关键词:高校艺术学院 多样性 声乐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092-03
声乐教学强调实践与互动性,除了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标准,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察也有着规范的标准体系。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理念、运用的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到教学成果的质量。教师在教学实践阶段,应当加强探索声乐教学多样化,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与提高教学能力。声乐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应当更多地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学生,分析教学现状,考虑学生特性,探索声乐教学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运用。联合不同唱法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在教学过程之中秉持声乐教学的普遍理念,积极进行声乐多样化的创新运用,推动声乐教学体系的完善。
一、做好声乐教学工作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声乐演唱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早,发展历史悠长。在时代的发展历练中,声乐演唱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不同地域的声乐演唱也有自身的特色所在。声乐演唱演变出了不同的形式与演唱风格,根据不同的主题作出相应的变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声乐欣赏需求。但就高校艺术学院在现行经济发展阶段下声乐人才的培养模式而言,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过程之中没有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考察,在一个班内运用一样的教学手段,而不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各不相同,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培养出来的学生演唱风格只局限于一项艺术领域,没有展现出丰富的风格与形式转变,不利于满足艺术市场的文化需求。高校艺术学院的声乐教学需要践行声乐教学多样化理念,突出学生个性,丰富教学内容。
二、当前高校艺术学院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学形式与风格单一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艺术学院在声乐教学的教学阶段,多数教师采用单一的演唱风格进行教学活动,并且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没有统筹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而是将一种声乐教学统一运用到不同学生当中。学生由于自身素质的差异,以及擅长演唱领域的不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消化程度较低,不能实现学生们的集体获益。单一的教学方式未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向性作用,不利于声乐教学工作的展开,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单一的演唱风格制约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导致较为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递的声乐知识。学生学习同一种演唱风格,并且不能迎合艺术市场对声乐演唱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可能会导致学生所掌握的演唱风格在市场中已经趋近于饱和,在学校完成学习任务后,投入到市场中的选择被缩小,在未来阶段的工作选择过程中也更为被动。
(二)声乐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校艺术学院在进行声乐教学活动时,通常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而不同学生的能力素质也有着相对应的差距,在同一种教学方式下所收获的教学体验感受以及所掌握的声乐知识有所不同。教师进行声乐教学工作时,应当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局限于统一的教学方式运用,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适应不同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其演唱技巧运用以及情感表达。但在当前艺术高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在自身的演唱示范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导致教学进度效率低下,收获的教学成果质量不高,与此同时打击了部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与老师进行互动。而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不尽相同,在声乐中发挥的创造力也有着不同的针对领域。如若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对教学成果吸收程度不同进行合理分析,将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
在進行声乐教学工作时,教师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传授,忽略了同学们的课堂互动,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课堂参与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缺位。而声乐的教学并没有完善的标准定义以及规划体系,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根据实际运用情况,才可以对其加以完善。选择更适合学生接受声乐知识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带动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目前高校艺术学院的教学工作将学生的演唱能力以及个性特征相结合用到课程传授之中,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融入趣味性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式的实施,不符合文化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提升学生兴趣与培养能力同步。在进行教学成果的质量验收工作时,需要对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进行考察,教学工作者采用考试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这一阶段声乐学习的掌握情况。教学工作者所采取的考核方式,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统一化标准运作,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自身擅长领域的能力培养,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考察成果验收测试之中,制约了声乐人才的全方位发展,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丢失了原有的热情。
三、声乐教学多样性的运用优势
(一)融入中西文化元素的科学性
国内外交流大门的展开,除了经济交流频率加快,文化的往来也更为频繁。东西方文化元素不断碰撞融合,产生了不一样的美学因素。在遵循传统文化审美的基础上,融入美声歌唱的精髓,将两种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演唱风格进行融合,创造更符合共性的个性艺术,推动实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融合过程之中要注重以中方音乐元素作为主体,创新性融入西方艺术元素,构造更具有独特风格的声乐演唱。实施声乐教学多样化,有助于推动中西结合艺术的发展,把握好其中的运用要义,抓住声乐演唱的精髓,深植于本民族艺术土壤生根发芽。不同区域的声乐演唱有其文化特性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所选用的情感表达方式、对音乐风格的审美都有所差异,所以在声乐教学中采取融入中西艺术结合的教学方式时,教学工作者要更加全面且辩证化的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将所有的教学工作重点放在发声的训练之上,需要进一步研究美声演唱方式与我国民族歌唱的精华所在,以及两者的个性与共性,对其进行分析,采用更加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其中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相关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声乐演唱,理解声乐教学多样性,帮助学生形成本民族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对所拥有的声乐文化的骄傲感。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形成自身的特点,将情感更加真实地表达出来,提高演唱技巧的运用能力,进一步向世界水平靠近。 (二)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
多样性声乐教学打破了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单一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声乐演唱技巧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在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中,贯彻多样性声乐教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性,记录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根据其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能力体现,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对个体差距的工作考量,增加其在集体组合授课过程中的获得感与体验感。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组合集体教育的优势,融入共性特点,同时要加强一对一的培训与指导教学,体现个性化教学风格。在应对不同素质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将其筛选组合,将能力差不多的学生组合到同一学习小组,以小组形式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声乐教学的指导。因为学生综合素质,接受能力的水平大致相同,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以此类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小组教学有利于渲染学习氛围,加强同学们的课堂参与感。布置小组教学任务,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彼此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当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可以集聚小组力量共同解决,注意加深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与学会情感表达。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加强,丰富声乐艺术实践的种类
运用多样性教学方式,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增加了在不同场所进行艺术实践的机会,可以更高质量地开展教学工作。在传统高校艺术学院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大都是由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声乐知识与技艺,再由同学们进行示范演练,老师指导其中不足,是一个较为被动式接受知识的教学流程操作,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多样性声乐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例如与老师进行合作模式的演唱,由老师指导参与音乐竞技比赛,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声乐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习更多元化的声乐风格。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单局限于一种音乐风格教学,而是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融入更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让学生提高声乐学习积极性,打造更加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声乐演唱的主要艺术效果通过表演展现出来,在学习过程之中对实践操作的运用比例高,而在艺术学院进行教学工作期间,声乐实践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学校课堂,听众大多是学生们熟悉的人群,缺乏正式演出场所的实践经验,专业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打磨。高校艺术学院的教学部门,需要增加学生出席正式场所演唱的机会;积极筹办相关艺术节比赛,组织学习声乐人员参与,通过比赛提高演唱技巧的运用能力;增加在公众面前的演唱机会,也有助于巩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获得感,提高学习信心,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未来阶段的声乐表演中表现得更好。
(四)找准学校定位,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艺术学院与音乐型学院以及师范类音乐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之后的就业方向都有着较大的差异。音乐学院专业负责艺术类学生的招生,其招收的学生大都基础较为扎实,培养的针对性更强,主要为社会输入专业登上舞台的艺术表演人才。而师范类的音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声乐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声乐教学岗位需要。而高校艺术学院的音乐培训,学生所投入到的工作岗位五花八门。从一定角度来说,可以认为高校艺术学声乐人才培养所考虑的方面更加广泛,对教学工作者的灵活应变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加以应对。在进行多样性声乐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找准学校的定位,在教学设计中,促使知识结构的组合更加合理,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通过小组教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计,独唱、合唱,等形式,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格局,精准学校教学定位,教学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提高。
四、推动高校艺术学院多样性声乐教学效果提高的相关措施
组合声乐课程,因材施教,在进行教学方案前,应当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作出预估判断,结合教学目标的需要加以设计。再根据每个教学单位的接收情况,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推动教学场合或实践方式的多样性,不让教学内容以及方式停留在同一种类。此外,拓宽声乐教学思维的多样性,声乐教学更加生动。加强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提升其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以获得更优质的教学成果。
五、结语
声乐教学的多样性是解决当前高校艺术学院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与问题的关键实施途径,其执行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声乐教学的质量。声乐教学多样化的运用,需要对当前声乐教学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声乐人才培养的需要,创建合理的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思想的正确性,达到教学任务的要求,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声乐知识。根据教学模式运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新教学思维的统筹运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以及日常交流,沟通,让老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加优质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欣荣.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及其价值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5):188-189.
[2]袁楠,聂芝红.学生满意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声乐混合式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艺术评鉴,2020(24):142-145.
[3]宁彤.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民族歌剧的应用现状及实践思考[J].艺术大观,2020(36):98-99.
[4]张妮慧.浅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文艺家,2020(12):57-58.
[5]陈庆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研究[J].黄河之声,2020(21):98-99.
[6]马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J].中国文艺家,2020(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