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教师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如何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呢?现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的探索实践与反思。
一、课堂有效教学指什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在能力上,从不会学习到会学习、会反思,相应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因此,从内在、深层、隐性上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文化,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从外在、表层、显性上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模式。
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实施有效教学
(一)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绝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的,不能只注重情境提供的方式是否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采用的内容是否新颖时尚,营造的气氛是否热烈轰动等。而是应该突出数学学习这样的主题,为了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公式或数学思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所以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以能否引起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能否有利于数学本质的揭示及凸显数学本质之实为基本标准。
(二)采用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学。例如九年级学习“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这节课,由于刚刚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七年级时又学过“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这节课我设计成让学生授课、教师点评提问,指导学生自己走路,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去探索新知识,同学们都对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分析,为的是同新知识结合起来、辅助思考,同时,各个小组的成员们开始了明确的分工,很认真地准备了大量的内容,为学习这节新课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完全靠同学们的智慧和小组之间的配合,很好地完成了这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这次活动中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心智水平,让学生享受了智力活动的快乐。
(三)实践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实践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需要以过硬的师德和师能为前提,需要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我认为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主要不是靠学习和借鉴形成的,教师对自我实践经验的反思、感悟、总结、提升,才是形成、提高自我教学实践智慧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有独特的教学语言来进行清晰的授课吗”“我掌握了提问的时机和深度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等。教师应该在高度重视本学科知识积累和体验的同时,随时注意收集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有效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四)讲究有效的学习落实策略。教师要精讲精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解题训练时重点放在“怎样解、从何处下手、怎样确立解题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解题实验—学习探索—反思与提高”的体验,以追求质量为先,以落到实处为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思考让学生把这些学习内容进行落实的策略。根据我的实践,利用好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比如教师可以将能力和个性上能够互补的人放在一个小组,帮助他们在小组中将各个成员的特有能力有机地组合起来,使每个人都看到自己对小组的独特作用;然后把小组成员的个人作业或考试的分数作为小组总分的组成部分,并将个体成员的进步作为评价小组表现的一个标准。同时,分期地给小组布置阶段性的目标。这样做既便于学生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进行自我监控;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进步给出及时反馈。
总之,深深体会到要做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新课程意识,遵循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实践智慧,在加强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勇于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
一、课堂有效教学指什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在能力上,从不会学习到会学习、会反思,相应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因此,从内在、深层、隐性上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文化,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从外在、表层、显性上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模式。
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实施有效教学
(一)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绝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的,不能只注重情境提供的方式是否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采用的内容是否新颖时尚,营造的气氛是否热烈轰动等。而是应该突出数学学习这样的主题,为了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公式或数学思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所以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以能否引起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能否有利于数学本质的揭示及凸显数学本质之实为基本标准。
(二)采用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学。例如九年级学习“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这节课,由于刚刚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七年级时又学过“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这节课我设计成让学生授课、教师点评提问,指导学生自己走路,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去探索新知识,同学们都对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分析,为的是同新知识结合起来、辅助思考,同时,各个小组的成员们开始了明确的分工,很认真地准备了大量的内容,为学习这节新课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完全靠同学们的智慧和小组之间的配合,很好地完成了这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这次活动中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心智水平,让学生享受了智力活动的快乐。
(三)实践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实践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需要以过硬的师德和师能为前提,需要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我认为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主要不是靠学习和借鉴形成的,教师对自我实践经验的反思、感悟、总结、提升,才是形成、提高自我教学实践智慧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有独特的教学语言来进行清晰的授课吗”“我掌握了提问的时机和深度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等。教师应该在高度重视本学科知识积累和体验的同时,随时注意收集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有效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四)讲究有效的学习落实策略。教师要精讲精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解题训练时重点放在“怎样解、从何处下手、怎样确立解题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解题实验—学习探索—反思与提高”的体验,以追求质量为先,以落到实处为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思考让学生把这些学习内容进行落实的策略。根据我的实践,利用好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比如教师可以将能力和个性上能够互补的人放在一个小组,帮助他们在小组中将各个成员的特有能力有机地组合起来,使每个人都看到自己对小组的独特作用;然后把小组成员的个人作业或考试的分数作为小组总分的组成部分,并将个体成员的进步作为评价小组表现的一个标准。同时,分期地给小组布置阶段性的目标。这样做既便于学生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进行自我监控;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进步给出及时反馈。
总之,深深体会到要做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新课程意识,遵循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实践智慧,在加强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勇于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