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bo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心若可以展覽,应该有很多品种。”卢丹走出补习中心,准备去对面的站牌等公交车,心里火火地冒出这个想法。
   补习中心的老板当初说好一节课100元,刚才结账时却按80来计算,理由是其他科目的老师也都是这个价格来算,怕他们有意见,下次一起算吧。
   卢丹看了看那张笑咪咪的猪脸,压抑住恶心,想问他是需要钱买棺材吗?但还是没说什么,说了有什么意义呢?又没签合同!自己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时时刻刻告诉本地人自己是个外地人,受欺负也是正常的事情。
   这些年,看到的心肠太多了,真可以开个展览会:善心,坏心,厚朴之心,自私自利之心,奸诈之心……简直是和人的面孔一样,没有重复的模样。
   阅尽沧桑不是幸运的事,虽然苦难使人智慧,你能说“久病成医”是一件幸运的事吗?苦难就是苦难,白痴到老才是幸运!
   白痴其实是个幸运的词啊,自己做了很多年的白痴,就是幸福的啊!忍住心脏碎裂的疼痛,卢丹大步跨过红绿灯的路口,两边趴着等候的车辆,空气里有柏油融化的味道,花圃里的百日红努力鲜艳着,其余的花草都蔫巴巴的,环卫工人坐在修剪得极为低矮的梧桐树下乘凉。皮肤被太阳晒得灼灼发疼,卢丹才想起刚才把伞忘在补习中心的办公室了,当时一怒转身,此刻也不愿意回去,算啦!
   她穿过沙漠一样穿过十字路口,终于站在公交车的候车亭里,看着右边的方向,希望6路公交车早点过来。额上不停地流汗,手帕纸很快用完了,旁边一个等车的妇女大大方方地用袖子擦汗,她很羡慕,自己也习惯这样多好,她只能使劲地用书来扇扇子。
   “下次一起结算?”她心底又涌起刚才那个猪头老板的话,不屑地想:下次就是明年了,明年,我还会来吗?以自己的文化阅历可以在这个小城里随意地找到一个补习机构工作,会跟一个言而无信的人继续打交道吗?她眯了眼看了灼目的天空,身边梧桐树的叶子竟然有几片泛黄了,一叶而知秋,快到秋天了,暑假也要结束了,而自己来这小城已经8年了,儿子麦冬都7岁了。
   她顿时戚戚然,敛眉低首,公交车到了,停在面前,旁边的妇女大步上车,她也跟着上车,在司机后面的座位坐下,一个准备下车的高个子男孩子来跟自己打招呼,她笑着点头回应,知道那是自己的学生,不管走到哪里都时常会有一句问候:“老师好!”她觉得选择做老师还是正确的选择,比起在上海的生活要温暖得多。
   她在淮中路口下了车,这里离儿子的补习中心最近。时间还不到十二点,补习中心门口站满了家长,路边停满了车,自己稍远一点站在一棵梧桐树下,树下一年四季有一个老人在卖烤红薯,四周散发着香甜的味道。卢丹给儿子买了一个,看他熟练地称好打包,卢丹很羡慕一个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这样一年四季地坚持在街边卖东西,一定会长寿百岁,而且,她真心喜欢这样的生活况味。
   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出来了,很快就找到自己的父母离开了,最后才看到一个黑黑瘦瘦的孩子跑过来,亮晶晶的眼睛带着一丝狡黠,兴奋地喊她:“老妈!”然后一伸手把卢丹手里的烤红薯拿过来。
   卢丹拉着儿子麦冬的手走回家,儿子一边吃烤红薯一边跟妈妈聊天:“妈妈,米果儿的妈妈问我是不是吃了化肥,个子怎么长得那么快,去年还没有米果儿高,今年就比她高了。”
   米果儿是儿子学前班的同学,今年暑假又不约而同地报了同一个游泳班和补习班,所以跟麦冬很熟,有人作伴,麦冬也能坚持下午去游泳馆学游泳,而且很快就学会了。
   米果儿是女孩子,哪里有男孩子长得快啊!卢丹笑着交代儿子:“告诉阿姨,化肥不能吃,你是吃了牛奶、水果、蔬菜和肉才长这么高的。”儿子神奇地看着她:“不,我要告诉她我吃的是烤红薯啊!”
   卢丹看一眼儿子,有些东西,真是与生俱来的,自己并不喜欢吃红薯,可是这家伙就认为烤红薯是世上最美味的东西。
   麦冬却是叹口气:“其实,我是想我长胖一点,好有气力保护你!”
   卢丹的眼睛有点潮湿,儿子看了她的脸色,握着她的手走过路口,转过去往家走。路过小区门口的“幸福面馆”时,卢丹问儿子:“我们去吃饭,你要吃什么?”
   儿子想了想:“干扣面!”
   “好吧!”卢丹拉着他走进去,点了一份干扣面和一份水饺,一份鸡蛋,本地人喜欢干扣面加狗肉,可是麦冬不愿意吃狗肉,因为他属狗,自己喜欢吃饺子,但是自小到大没做过饭,更不会包水饺,真是个不合格的女性。
   因为麦冬吃了烤红薯,面条的分量足,卢丹不想让他吃得太多,可是麦冬又明明还想吃,卢丹就让服务员打包带回去。
   回到家,麦冬就冲过去打开电脑,去查看茶几上的鱼缸,里面的乌龟正懒洋洋地睡在水草底下,卢丹看了看阳台上的几盆花,也不缺水,就把空调打开,给儿子切了一片西瓜,自己喝杯水,然后就倒在床上睡去了。
   儿子把声音弄小,母子俩,一个午睡,一个玩游戏。
  二
   卢丹醒来的时候,三点多了,儿子在写作业,因为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连续二小时以上,他就主动关上电视去写作业。
   卢丹起来看看太阳在西边一点,就去厨房切了两块西瓜,一块给儿子,自己拿着西瓜去看乌龟,乌龟仍在酣然地睡觉。卢丹坐下来看着屋子里一切,又陷入回忆:24岁以前的自己和姐姐一直被父母呵护娇宠,过着优渥的生活,直到因为父亲涉黑而跳楼自杀。所有的公司一夜之间查封,母亲不久后病故,临终前要自己和姐姐离开上海,姐姐选择出国,自己悄然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八年前,她来到这个小城,买了一套学区房,选择了一所高中去教英语。当时政府为了引进人才,这个小城里研究生无需考试即可上岗。儿子出生后请了一个阿姨帮忙,自己寒暑假来辅导中心代课,三年后,孩子进了幼儿园。她上班,他上学,她去补习机构,他就去兴趣班,下午,母子会在一起度过幸福的时光。    日子虽然平淡如水,但卢丹总觉得自己是个抑郁症患者,因为骨子里总有一种消沉、悲哀、悲凉的气息,打不起精神。直到现在,卢丹都不理解那么慈祥的父亲怎么会是一个从黑多年的大佬,以为家里的一切都是父亲呕心沥血经营企业所得。
   也许,从黑就是父亲的经营。很多人,很多事,都不是看上去的样子。
   善恶皆有报,自己也不抱怨命运,也不抱怨父亲,他给了家人一份优渥的环境和生活,也毁了他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是一个轮回。
   儿子麦冬,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呼吸,与其说孩子依赖自己,不如说自己更依赖孩子。
   岁月是一味良药。慢慢的,偶尔也能体会到温暖的滋味了,比如看到孩子,看到学生,以及身边的同事,比如手里的西瓜。
   西瓜很甜,是搭班老师苏荣送的。苏荣和自己年龄相仿,她说自己家里种了七亩地的西瓜,让丈夫开车送来十几个大西瓜,足够娘俩吃一个夏天。她感到这个小城里的人虽然外表看上去平平淡淡甚至粗糙,但与之相处却如此厚朴。自然也有卑鄙之流,比如今天的补习班老板。她摇摇头,习惯不开心的事情不去想,补习结束了,要带儿子好好玩玩,马上就开学了。
   儿子吃完西瓜,去洗手,问她:“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游泳馆呢?”
   卢丹看看墙上的时钟,已经三点一刻了,外面的热气会慢慢散去。
   “这就去。”卢丹去倒了一大杯開水,带上儿子的游泳裤,自己换上平底的鞋子和休闲装,拉着儿子出了门。
   走出小区,在右边的公交车停靠点乘3路公交车,十分钟后到了国强游泳馆。米果儿正在游泳池里游泳,看到麦冬就挥手,儿子欢快地跑过去换衣服。
   卢丹习惯性地坐在游泳池边一个椅子上,看儿子找到教练,跳进水,米果儿正在水里等他,俩孩子就一前一后地游起来。
   卢丹看了一眼旁边的家长,没看到米果儿的妈妈,米果儿的妈妈是和米果儿一样的胖妞,但是开朗善良。卢丹也很喜欢她。
   米果儿胖嘟嘟的,游得不是很快。麦冬黑黝黝的,泥鳅一样刺溜溜一下子就游好远。她觉得男孩子黑了很好看的,秦关不知道自己喜欢黑色的男孩子,还一直抱怨自己太黑了。自己每次看到他为了自己的黑皮肤难过的时候,不但不安慰他,还戏谑他说:“哎呀,这样和我在一起才叫经典啊!”看着秦关被自己欺负的一脸苦瓜相,常感谢这个憨厚勤奋的男孩子既懂得谦让又知道照顾自己。本以为是老天眷顾自己才给了一个这样善良的人作伴,没想到只是一个安慰。
   把该给的都给了,然后再拿去。这就是命运之无常。她叹息一声,呆愣愣地坐着。
   这时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微笑着跟她打招呼:“你家的孩子学会了吗?”
   卢丹笑笑:“已经学会了,可还是喜欢来玩。”
   和所有人初次遇到的本地人一样,男人脸上掠过一丝惊讶,她标准的普通话和摩登形象都告诉人家自己是个入侵者,但也都礼貌地很快镇定下来:“我家孩子今年才学,还不太会。”他指着米果儿。
   米果儿正在奋力往前游,麦冬在尽头等她。
   “哦,你是米果儿的家长吧?”卢丹已经猜出来这是米果的爸爸。“那是我儿子。”她指了指麦冬,礼貌地说:“他俩是同学,以前都是米果儿的妈妈带孩子来。”
   “她妈妈有事。”他顿了一下,解释说,“米果儿的舅舅在上海生病住院了,三十几岁了还没对象,米果儿的妈妈就去照顾他了。”
   “哦!”卢丹不是一个八卦的人,不去打听。但米果儿的爸爸看上去是个坦诚豪爽的人,自顾自接着说下去:“他本来是有对象的,可是结婚前女孩子家里出了事,据说是因为破产,父母出事了,女孩子承受不了打击,就消失了,本来说好国庆节结婚的。唉——”
   卢丹心里有些疼痛,问:“他叫什么名字?”
   “秦关。”
   “秦关!”卢丹瞬间石化,“什么病啊?”
   “也不是太大的病,胆囊摘除,是个小手术。父母年龄大了,米果儿妈妈说要去照顾哥哥,不放心他单身一人,也想去看看他。”
   “哦!”卢丹微笑了,然后看了看外面,岔开话题:“这外面是什么庄稼啊?”
   米果儿的爸爸咧嘴苦笑,还没见过不认识庄稼的人,他像是在对一个孩子说话:“那种最高的,是高粱,低点的是玉米,最矮的是豆子。”
   “可是,还有在地上的呢?”卢丹指着游泳馆不远处一块绿色的藤蔓植物。
   “那是红芋,也是叫红薯的。”
   “也叫地瓜是吧?”卢丹笑了,很多东西只在书本上知道名字,却不熟悉。
   “嗯!”米果儿的爸爸有点生气了,太笨了,什么知识分子,还戴着眼镜。可是卢丹不生气,她想起来有人告诉过她:“豆地里是不是还有趴了狗是吗?”
   “趴了狗是树上的。”米果儿的爸爸又生气了。
   “什么树结的果子叫趴了狗呢?”她想起一种“面包树”。
   “什么树都不结,趴了狗就是蝉。”
   “我想起来了,”卢丹恍然大悟,“一会我带着儿子去捉趴了狗。”
   “现在没了,快立秋了。”
   “哦!”卢丹还没来得及失落,麦冬和米果儿跑过来,两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上来了,而且已经换好了衣服。米果儿的爸爸打住话,带着女儿走了,嘴角带着啼笑谐非的一抹笑意。
   “唉!”卢丹摇摇头,觉得这些知识好复杂,季节的变化,生物的习惯,都是人家的经验,没体验不知道的。
  三
   太阳还很亮,天黑还要一段时间,卢丹把水递给儿子,顺便问他:“玩好了吗?要不要去其他地方溜溜?”
   “去哪?”他亮晶晶的眼睛问。
   “那!”她指着篱笆外的田野。
   “好嘞!”他把水递给妈妈,跳了起来。    卢丹把帽子给儿子带上,母子俩出了游泳馆的门开始沿着人行道往左走,因为左边是城外的田野,右边是回到城市。
   浓密的林荫道上,路边是大片的玉米地,过了玉米地,是一片有开满紫色花朵的药材,路边长满了各种杂草,儿子不停地问她是什么,可是她都不知道,只好用一种识别植物的小程序来认识这些草儿:毛茸茸的原来是“毛孤儿草”,挂着小刺猬一样种子的就是叫“苍耳”。儿子用商量的口吻问她:“妈妈,我们可不可以把一棵苍耳弄回家?”
   “要等到春天才可以,现在把它们弄回家会死的,因为秋天以后大多数植物就不再扎根了。”这点常识卢丹还是有的,还在路边拔了一些毛孤儿草编了一个帽子送给儿子。
   走过树林,紧挨着路边有一块辽阔的豆田,她看看渐渐落下的太阳,初秋的天气已经不太闷热,就对儿子说,我们可以去里面捉虫子呢,不过要慢慢的不要踩坏了庄稼。话还没落,儿子已经跑进去了。
   她只好站在树下了,看着他的背影微笑。她知道是追不上他的,只能这样看着他。而且会越来越远,像龙应台《目送》里写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会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在自己山穷水尽的时候转身离开秦关。因为一个在泥淖里的人是没有给别人幸福的能力。
   在这里,没人知道他们母子来自何方,也不知道母子的过去,她可以像这些庄稼,春荣秋枯,平淡一生。
   从父亲的教训中走出来,自己越来越明白,所谓人生,就是草木的一場春秋。
   老的时候,也许和那个卖红薯的老爷爷一样去摆个地摊,或者,每天早晨去街上扫落叶。
   她静静地靠在树上看着豆田里的孩子,看七月的夕阳浩荡地铺洒在天地间。儿子的脸上挂着笑,手里拿着一串穿在毛孤儿草上的蚂蚱从豆田里走出来,被晒得红红的脸上流着汗,冲出几条灰色的溪流,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妈妈,像凯旋的战士,大声问:“看看可有活的了?”
   有风吹过,卢丹理了理脸上的头发,她接儿子手里的东西,看到六七只蚂蚱穿在草上,有的没了腿,有的没翅膀和头,忍不住埋怨:“你咋弄的啊?头都没了,还活个啥呐?”她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使用当地的口语。
   她把水递给儿子,牵着儿子脏兮兮的手去等公交,不知道沐浴着夕阳的树枝下有没有趴了狗出现,但是,在这里,能听到蝉鸣,儿子能吃到老爷爷的烤红薯,喝到汤和油茶,可以说一口地道的家乡话,她能给儿子最好的生活,就这样子了。
  责任编辑/何为
其他文献
鲁东南有一个巴掌大的小县——藏马县。别瞅县小,却有一件宝贝玩意——周股子戏!有民谣云:“周姑戏,娘们(儿)的事,男人不屑听,老婆抹上蜜(儿)。”  清乾隆到嘉庆年间,日照北部有一村姑,因不满父母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以乞讨为生,每到一家便哭诉自己的不幸身世。人们皆为她那清纯的嗓音和美妙的唱腔所吸引,久而久之,這种哭诉腔调便被称为“周姑调”。  却说姑娘来到街头乡,乡里有一黎民,姓葛名兴财。葛兴财的老
那一年,卢村第四生产队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仓库里丢失了半麻袋小麦。   那个年月,粮食的金贵堪比生命,更何况是优良的小麦种。这些种子是村里求爷爷告奶奶好歹从公社种子站弄来的,每个生产队就分了一麻袋。本想秋后种上,来年能有个好收成,让大伙儿乐一乐。这下可好,昨天刚放进仓库,就丢了。最先发现丢了麦种的是仓库保管员大罗,他一早去拿东西,却发现西山墙根放小麦种的麻袋松松垮垮的,就到近前去看。一看,就吓了个
摘 要: 班级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直接关系高校党组织切实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基于推进班级党支部全覆盖的党建工作模式,本文通过对新疆大学班级支部全覆盖的现状调查,分析班级支部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班级支部全覆盖的困难,提出加强班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四项对策。根本着眼点是,进一步加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  关键词: 班级党支部 高校党建工作 全覆盖 规范化建设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中
不知道从哪一天,老汉养的牛,成了村里最后的牛。   老汉心生悲凉。他好久不出门了,他是在一群小学生口中,知道了这是羊各庄最后的牛。那天,一群学生,是本村小学的,老师带队,来看牛。老师说,这就是牛。孩子从嘴里发出感叹,好大哟,它吃几碗饭?   这牛曾经担负着日常的重活,拉磨,拉水,犁地,播种。也是老汉的伴儿,一起赶集赶会,一起熬过孤苦的日月。   这头牛是在5年前的顺河集上,老汉看中了,花了所有的积
柳思奇上次回老家谢庄镇是给去世的父亲送终的。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经是半年过去了。   谢庄镇是位于中牟县靠近最西南边的一个镇,南邻新郑,西邻郑州。柳家在谢庄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十代,柳思奇听父亲说过,他的曾祖是清末年间的一个举人,聪明能干,只可惜生不逢时,民国取代了清朝之后,便操起中医之术悬壶济世。曾祖的医术精湛,而且为人善良,宅心仁厚,在谢庄镇德高望重。从那时起,柳家便在谢庄镇世代行医了。  
这个学校有很多名人,有人以贱出名,有人以傻逼出名,田田是因为她的性格强硬出名,被许多同学称为牛人。她喜欢参加各种风光无限的公益活动,譬如向灾区募捐,尽管只募捐到一千零一块钱。再如她号召大家去地震灾区当志愿者,结果只有自己一人跑到四川,又被维护秩序的警察以帮倒忙为由给撵了回来。   有回学校开联欢会,几位男生起哄捣乱,往台上乱扔东西,甚至扔了一只臭鞋。田田作为报幕员,走到台前,下意识地捂了捂鼻子,
王登科是在同事们的声讨中幡然醒悟,并决定痛改前非的。這之前,他还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严重问题,经过女同事们一番唇枪舌剑,他才感到自己如果还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的话,严重的后果不敢想象,轻则家破,重则人亡,想想都后怕。   周三上班的时候,一般来说,比较闲。话说回来,这个单位基本上都很闲,只是到了周三,好像更加闲。闲得无聊,又不敢乱跑,纪委隔三差五地查岗,逮着了就麻烦。下班时间还早,于是,妇女们就开始
圈里几十头猪正该卖的时候,生猪价一下大降。前些天老婆就叫卖,丁一两叫再等等。结果等来了降价。为了这,两口这两天嚷了几回了。   晌午吃饭时,老婆端起碗又埋怨他,两人又嚷了几句。   丁一两气哼哼吸了两根烟,到底理亏心虚。他起身装了一包萝卜,背起来去给爹娘送。   丁一两姊妹仨,妹妹嫁到了邻村,兄弟当兵转业分到了公安局,住在城里。分家时有协议,每年弟兄俩每人给父母一百斤小麦一百斤大米五十斤白菜五十斤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参与感恩父母少先队活动课的队员进行前测与后测,经SPSS数据统计,发现少先队活动课实践活动的参与度、满意度、实效性均成效突出,并且随着年级升高,效果不断增强,少先队辅导员的素质得到提高。研究表明,实践性是少先队活动课的独特表现,儿童视角是少先队活动课的前提条件,加强融合是少先队活动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感恩父母 少先队活动课 实践性 儿童视角  一、研究缘由  
1.  周一,赵筱明发现学校操场高墙上的蔷薇花开了,东一朵,西一朵,粉嫩粉嫩的,生机盎然。那天赵筱明心情欠佳——樟巷中学初三年级一共16个班,在这次锦中的提前招生考试中,樟巷中学一共有45个学生上线,除了赵筱明班级以外,其他15个班都有学生上线。这对于赵筱明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所以,那些開得生机盎然的蔷薇花没能给她带来好心情。  上课铃响后,赵筱明走进教室,发现贴在自己班级墙壁上的标语很有些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