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想要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学习效率是走向优等生的必由之路。由于我国九年义务制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保证了我们青少年们对基本知识的把握,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大多数的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依靠的还是题海战术,这与当前我们提出的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就初中数学而言,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培养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反思能力
教育体制改革,一个已经提了很多年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很多老师不能够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只是一味地提倡素质教育,行动上并没有实际效果,大多数老师由于思维定式,不肯走出课程改革的第一步,还是遵循着以前的教学模式,因此,就学生而言,还是生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学生的素质培养。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们反思的能力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样的提高是有针对性的提高,是思想和行动上的提高,保证数学学习兴趣的充沛以及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这也是当前所以老师的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一、反思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三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已经用一句话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告诫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 才能保证融会贯通,如果只是停留在听和记的层次,知识得不到实践,就是空中楼阁。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空想,实践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和無意义,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而言,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反思对于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反思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加强,保证自己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的数学学习而言,反思性学习能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是非常有益的,并且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反思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两个观念可以看成是两个理论,即人本主义思想理论和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
(一)人本主义思想理论
中国的教育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古人信奉自己的信仰,寻找思想先驱,在各方诸侯追逐权利的过程中人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无数仁人志士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去,经过战争的洗礼,我们的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人们就是信奉人本主义的思想理论,将自己的教学体系和封建帝王的执政理念进行契合, 为自己思想理念的发展找到一个比较完善的资金链。我们的传统授课模式已经偏离了我们的教育本质,只是一味地追求上课的进度,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该被我们所摒弃,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忽视了个体的差异。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
两年多年前的教育先贤孔子就是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帮助自己的学生能有所收获,成为当时战乱中的一支不可多得的力量,分层教学是根据每个同学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发展计划,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为每位同学的不同智力发育水平很有可能造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如果强行的放在一个班级中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保证课堂秩序,达不到教学要求。
二、初中反思性教学的本质特征
反思性教学方式在初中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回想性
回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忆,对于我们的初中学生而言,由于上课的内容过于丰富,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过多的时间跟上老师的节奏思考,只能通过课下的回忆来巩固课堂知识。
(二)探究性
反思性教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解释课堂上的知识,同时在课下的复习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其中就体现了一种思维解放的意识,也能够鼓励我们的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初中反思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反思性教学是在老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反思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学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引导正确使用反思性学习,这需要反复的练习。
(二)“不偏不倚”的反思原则
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也就是马克斯理论里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必要的反思时,需要保证自己的主观意识降到最低,排除主观意识对反思性学习的干扰。
(三)主体参与原则
我们都知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知识,用正确的方式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感,确保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新型教学模式简介
(一)反思构建的源头
经过与相关的心理学专家进行沟通了解到,反思性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根本上帮助我们的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我们的老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教学的编排,“巧设疑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质疑意识, 保证我们的反思性教学能够落到实处。
(二)反思性教学的方式
总的来说,我们的反思性教学分为两种,即回忆式反思和总结式反思。这两种反思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我们的学生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通过对课堂知识的串讲,保证我们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如何实施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步骤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老师要注重引导,把握上课的节奏,以老师的思维为引线,将学生们的思维代入到老师的课堂上来。
“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反思,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同样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以“举一反三”为教学目标,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能力的培养而言,笔者认为自己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罗晓杰,牟金江.反馈促进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M].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2]回俊松.“六维度三阶段”校长反思能力培养模型的理论与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3]黄予,石亚冰,覃翠华等.利用视频标注系统培养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实证研究[M].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2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反思能力
教育体制改革,一个已经提了很多年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很多老师不能够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只是一味地提倡素质教育,行动上并没有实际效果,大多数老师由于思维定式,不肯走出课程改革的第一步,还是遵循着以前的教学模式,因此,就学生而言,还是生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学生的素质培养。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们反思的能力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样的提高是有针对性的提高,是思想和行动上的提高,保证数学学习兴趣的充沛以及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这也是当前所以老师的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一、反思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三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已经用一句话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告诫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 才能保证融会贯通,如果只是停留在听和记的层次,知识得不到实践,就是空中楼阁。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空想,实践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和無意义,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而言,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反思对于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反思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加强,保证自己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的数学学习而言,反思性学习能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是非常有益的,并且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反思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两个观念可以看成是两个理论,即人本主义思想理论和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
(一)人本主义思想理论
中国的教育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古人信奉自己的信仰,寻找思想先驱,在各方诸侯追逐权利的过程中人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无数仁人志士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去,经过战争的洗礼,我们的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人们就是信奉人本主义的思想理论,将自己的教学体系和封建帝王的执政理念进行契合, 为自己思想理念的发展找到一个比较完善的资金链。我们的传统授课模式已经偏离了我们的教育本质,只是一味地追求上课的进度,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该被我们所摒弃,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忽视了个体的差异。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
两年多年前的教育先贤孔子就是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帮助自己的学生能有所收获,成为当时战乱中的一支不可多得的力量,分层教学是根据每个同学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发展计划,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为每位同学的不同智力发育水平很有可能造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如果强行的放在一个班级中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保证课堂秩序,达不到教学要求。
二、初中反思性教学的本质特征
反思性教学方式在初中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回想性
回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忆,对于我们的初中学生而言,由于上课的内容过于丰富,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过多的时间跟上老师的节奏思考,只能通过课下的回忆来巩固课堂知识。
(二)探究性
反思性教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解释课堂上的知识,同时在课下的复习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其中就体现了一种思维解放的意识,也能够鼓励我们的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初中反思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反思性教学是在老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反思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学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引导正确使用反思性学习,这需要反复的练习。
(二)“不偏不倚”的反思原则
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也就是马克斯理论里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必要的反思时,需要保证自己的主观意识降到最低,排除主观意识对反思性学习的干扰。
(三)主体参与原则
我们都知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知识,用正确的方式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感,确保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新型教学模式简介
(一)反思构建的源头
经过与相关的心理学专家进行沟通了解到,反思性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根本上帮助我们的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我们的老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教学的编排,“巧设疑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质疑意识, 保证我们的反思性教学能够落到实处。
(二)反思性教学的方式
总的来说,我们的反思性教学分为两种,即回忆式反思和总结式反思。这两种反思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我们的学生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通过对课堂知识的串讲,保证我们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如何实施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步骤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老师要注重引导,把握上课的节奏,以老师的思维为引线,将学生们的思维代入到老师的课堂上来。
“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反思,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同样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以“举一反三”为教学目标,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能力的培养而言,笔者认为自己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罗晓杰,牟金江.反馈促进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M].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2]回俊松.“六维度三阶段”校长反思能力培养模型的理论与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3]黄予,石亚冰,覃翠华等.利用视频标注系统培养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实证研究[M].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