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理念,即“生本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摒弃陈旧的教育思维模式,一切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学情分析,不断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快乐并有效学习的崭新方法。
关键词:选择理论;生本教育;陈旧;崭新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得到良好的发展。“生本教育”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的学为本而推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
其实早在1998年,美国人威廉·格拉瑟就确立了“选择理论”,“选择理论”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关乎回馈,以及人类需求满足的理论,其基本信念就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持续满足根源于我们基因深层的五大基本需求。”即生理上最重要的生存和繁殖的需求,到心理上的四大需求:归属感、权力、自由和乐趣。而生本教育则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感悟。从中不难看出,两种理论其实源于同一种基本思想。
众所周知“当学生一心向学时,教育是项艰辛的挑战;但是当学生无心学习时,教会他们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这正是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几乎毫无长进的原因。当我们的学生中不到半数有心向学时,与其说国家的未来前景堪忧,倒不如说我们浪费了庞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我们不能拒绝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教育已经呈现两种极端,一边是教学绩效卓著的教师及不断考入名校学习的高材生;一边是还没毕业就念不下去的所谓的“差生“,而教导他们的老师,尽管挖空心思卖力教学,所能改变的状况仍微乎其微。另外,在普通班还有一批中间段的学生,老师们觉得,只要能幸运的维持课堂表面的秩序,只要他们没有干扰课堂的学习,就可以拿到及格成绩,甚至只要捱得够久,学生还能“赚到”一张毕业证书,至于他们是否用心在学,已不再重要。这样的思想倘若摆在桌面上确实容易招致批评,但是对许多这类学生所能胜任的低階劳役工作而言,如果他们没取得用来找工作的毕业证书,反倒会成为我们整个社会极为沉重的负担。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学校之所以建立,乃是因为这是装备年轻人,使其投身日益繁复的社会的最有效方式,而家长也期望他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点,所以我们才决定所有的孩子不论有没有意愿,都应该接受中等教育。而在我们要求每个孩子都接受中等教育之前,我们并不会为那些自认为念完小学就够了的孩子们伤心难过。当然,毫无疑问,让所有的孩子都接受中等教育这个目标在今天是合情合理的。我们都清楚,我们的社会日益重视文凭,即使是劳役工作,大部分的雇主也会要求一张中学毕业证书,作为投入这个行业的证明,即便对这个行业所知有限。此外,就算是劳役工作,也越来越需要繁复的技巧,一名汽车修理工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电子设备,就无法修理今天日益先进的汽车。即使你有幸从事同样的工作,你也会慨叹怎么我的薪水会永远低于别人。
但是事实就是,我们今天几乎所有课堂上遇到的学生都知道文凭很重要,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愿意好好念书,因为感觉这种回馈似乎离他们太遥远,将拿毕业证才能找工作的成人思维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取代甚至认为这就是学生的基本的情感需求,导致了颇为失败的教育现状。以后,他们可能会痛苦的埋怨自己所受的教育太少,但对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来说,为时已晚。我校就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名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在同学中叹言,终于不用面临高考了,从今以后人生再无压力,只要按时上学放学,不出大事,混到一张中专毕业证就万事大吉。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学期,海尔集团来招聘,文化试题中有一道简单的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边的数学题,他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最后痛失录取资格。
现今大部分学校的失败就在于,将办学目标集中在教学和训导上,因而忽略了学校所教所训是否能够让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即所谓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学生是天生的学习对象,教师只需要站在讲台后传道授业即可。这种呆板的填鸭式教育显然无法满足任何无心向学的学生,学校的教育目标自然也就难以达成。如果我们坚持维护传统的教育形态,我们就永远无法创造出一套比现有的更令人满意的教学模式。
既然学生在学校里待的时间那么长,他们就必须找出一个可以在课堂或课间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方式。而这种需求必须是在短时间里能让他们感受到的切实存在的满足,而不是几年后才能取得的毕业证。对于那些用功读书且取得不错成绩的学生来说,已经通过他们在课堂上的成功学习获得相关的情感需求,而那些未能逐步取得学习成果的学生,则会厌烦学习,凡是那些无法让他们获得需求满足的努力,都不值得再尝试了。我们无法强迫任何学生用功读书,除非他们本人相信这么做会令自己感到满足,我们可以籍着关闭某些场所(例如电子游戏机室等)来强迫他们待在学校,但是我们无法强逼他们认真读书,我们都太在乎纪律,也太在乎如何让学生遵守规矩,却忽略了如何致力提供令人满意的学习环境。当学生被迫进入教室,却又无法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时,纪律才成为问题。如果学生相信他们所做的任何努力都能得到实时的回馈,在任何班级都不会出现所谓的纪律问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不断强迫学生去做找不到任何乐趣的事,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如果削足适履既走得慢又走得累。当教育方法适合学生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就会空前提高。我们把马儿牵到河边,却无法强迫其喝水,但若马儿自己口渴了,并欣然去喝水的时候,不用鞭子抽,它也会自己跑去喝水,外在控制显然不尊重马儿独立的生命活动。
在“生本教育”中,教师及学校都应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思维观念,让教师从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释放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在他们的学习中尽可能多的给予自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将学生从被动的看客,转变为课堂的主角,给他们机会,放手去展现自我,适当的进行引导。
在“生本教育”中,教师所需教授给学生的最重要的并非已有的知识理论而是各种好的学习方法,一旦将方法交给学生,教师就要弱化自己的形象,移位到幕后。教师应明白,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符合“生本教育”的基本,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满足他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其实在我求学的时代,虽没有明确提出“选择理论”“生本教育”诸如此类的理论模式,但当时在我们当中广为评论的“好老师”,现在细细想来,其实早就将这些理论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了。中学期间,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政治课,普遍认为,政治的学习枯燥乏味,除了背还是背,可有位政治课教师每次讲授到一个新理论,总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相关话题,让我们自由发挥,热烈讨论,她甚至在那个年代就主张,想到什么就可以随时站起来发言,不必拘泥于必须举手并经得老师同意的所谓“纪律”模式,用她的话来说,怕举手再同意的过程会闪过我们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在她的带动下,普通人眼里平淡乏味的政治课堂却成为当时所有学科中最为活跃的课堂,甚至打了下课铃,同学们仍意犹未尽,不愿意下课,非得把自己想到的观点说出来才肯罢休。而这位老师仅仅在课堂最后结束总结时才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每个人的观点都有道理,其实很多观点根本无法一棒呵责谁对谁错,但高考时的答案只有一个,请同学们考试时务必选择某某观点。她的这番说辞让持不同见解的同学们接受得心服口服,因为自己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肯定,且通过探讨辩论,这些教科书上的理论也深深映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学习得很轻松,很愉悦,现在回想起来,这门学科占用我们学习时间最少,可在高考的时候却是我们班考得最好的课程。
俗话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無限。为什么非要在早期就给他们架构一系列的条条框框,然后要求他们必须在此框架下思维和前进呢?
纵观我国和美国的教育差别,我国一名刚上高中的学生所掌握的各学科知识水平在美国则属于可以直接上大学的学生水平,但中美这种基础教育时期的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在四年的大学本科教育后则被迅速的抹平,甚至美国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某些方面远远超过中国学生,尤其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而到了研究生阶段,美国学生则全面领先。
早几年,为了解决大家普遍意识到的“高分低能”现象,教育领域频频推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可“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难道仅仅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减少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然后再在重压之下,把宝贵的课余时间浪费在各种所谓“特长”“兴趣”班里么?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真的很苦,教育的弊端愈演愈烈,教科书的难度未减反增,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谋求加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乐意不乐意,各种课外补习班重重的压在孩子们头上,如此这般的拉开彼此之间的差距,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不仅没有“减负”反而是“增负”不少。其实孩子们的家长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更多的是无奈,整个社会大氛围如此,你又能如何?这种怪圈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简单的说,中国教育是重压型,在前期效果显著,而美国教育则不是,他们更偏重“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最直观的比较。
这种“短期行为”模式是否尊重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儿童和成人的学习行为的区别就在于:成人是以知御行,认识规律是知行律;儿童则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先做后学反映了儿童合理的脑神经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在儿童没有运用机体和全部感知器官去接触学习对象时,他们的头脑是空洞的,而空洞的头脑不能思维,对所学缺乏感知和表象就不可能形成属于主体自己的知识,不能理解对事物的抽象,即使他们可以形式地记住一些东西,也只是假性的,短暂的。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中国学生学习花朵,小鸟,都是从书本的文字里学到的,最好也不过几幅插图,而美国的学生,老师会把他们带到公园里,直接指着花告诉孩子们这是花,直接指着鸟告诉孩子们这是鸟。
前面我们曾提到如果学生相信他们所做的任何努力都能得到实时的回馈,在任何班级都不会出现所谓的纪律问题。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的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
改变教育的根本模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需要做的重要事情,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够了。他们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会得到多少分,他们不必把情感和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
关键词:选择理论;生本教育;陈旧;崭新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得到良好的发展。“生本教育”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的学为本而推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
其实早在1998年,美国人威廉·格拉瑟就确立了“选择理论”,“选择理论”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关乎回馈,以及人类需求满足的理论,其基本信念就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持续满足根源于我们基因深层的五大基本需求。”即生理上最重要的生存和繁殖的需求,到心理上的四大需求:归属感、权力、自由和乐趣。而生本教育则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感悟。从中不难看出,两种理论其实源于同一种基本思想。
众所周知“当学生一心向学时,教育是项艰辛的挑战;但是当学生无心学习时,教会他们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这正是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几乎毫无长进的原因。当我们的学生中不到半数有心向学时,与其说国家的未来前景堪忧,倒不如说我们浪费了庞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我们不能拒绝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教育已经呈现两种极端,一边是教学绩效卓著的教师及不断考入名校学习的高材生;一边是还没毕业就念不下去的所谓的“差生“,而教导他们的老师,尽管挖空心思卖力教学,所能改变的状况仍微乎其微。另外,在普通班还有一批中间段的学生,老师们觉得,只要能幸运的维持课堂表面的秩序,只要他们没有干扰课堂的学习,就可以拿到及格成绩,甚至只要捱得够久,学生还能“赚到”一张毕业证书,至于他们是否用心在学,已不再重要。这样的思想倘若摆在桌面上确实容易招致批评,但是对许多这类学生所能胜任的低階劳役工作而言,如果他们没取得用来找工作的毕业证书,反倒会成为我们整个社会极为沉重的负担。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学校之所以建立,乃是因为这是装备年轻人,使其投身日益繁复的社会的最有效方式,而家长也期望他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点,所以我们才决定所有的孩子不论有没有意愿,都应该接受中等教育。而在我们要求每个孩子都接受中等教育之前,我们并不会为那些自认为念完小学就够了的孩子们伤心难过。当然,毫无疑问,让所有的孩子都接受中等教育这个目标在今天是合情合理的。我们都清楚,我们的社会日益重视文凭,即使是劳役工作,大部分的雇主也会要求一张中学毕业证书,作为投入这个行业的证明,即便对这个行业所知有限。此外,就算是劳役工作,也越来越需要繁复的技巧,一名汽车修理工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电子设备,就无法修理今天日益先进的汽车。即使你有幸从事同样的工作,你也会慨叹怎么我的薪水会永远低于别人。
但是事实就是,我们今天几乎所有课堂上遇到的学生都知道文凭很重要,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愿意好好念书,因为感觉这种回馈似乎离他们太遥远,将拿毕业证才能找工作的成人思维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取代甚至认为这就是学生的基本的情感需求,导致了颇为失败的教育现状。以后,他们可能会痛苦的埋怨自己所受的教育太少,但对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来说,为时已晚。我校就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名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在同学中叹言,终于不用面临高考了,从今以后人生再无压力,只要按时上学放学,不出大事,混到一张中专毕业证就万事大吉。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学期,海尔集团来招聘,文化试题中有一道简单的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边的数学题,他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最后痛失录取资格。
现今大部分学校的失败就在于,将办学目标集中在教学和训导上,因而忽略了学校所教所训是否能够让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即所谓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学生是天生的学习对象,教师只需要站在讲台后传道授业即可。这种呆板的填鸭式教育显然无法满足任何无心向学的学生,学校的教育目标自然也就难以达成。如果我们坚持维护传统的教育形态,我们就永远无法创造出一套比现有的更令人满意的教学模式。
既然学生在学校里待的时间那么长,他们就必须找出一个可以在课堂或课间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方式。而这种需求必须是在短时间里能让他们感受到的切实存在的满足,而不是几年后才能取得的毕业证。对于那些用功读书且取得不错成绩的学生来说,已经通过他们在课堂上的成功学习获得相关的情感需求,而那些未能逐步取得学习成果的学生,则会厌烦学习,凡是那些无法让他们获得需求满足的努力,都不值得再尝试了。我们无法强迫任何学生用功读书,除非他们本人相信这么做会令自己感到满足,我们可以籍着关闭某些场所(例如电子游戏机室等)来强迫他们待在学校,但是我们无法强逼他们认真读书,我们都太在乎纪律,也太在乎如何让学生遵守规矩,却忽略了如何致力提供令人满意的学习环境。当学生被迫进入教室,却又无法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时,纪律才成为问题。如果学生相信他们所做的任何努力都能得到实时的回馈,在任何班级都不会出现所谓的纪律问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不断强迫学生去做找不到任何乐趣的事,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如果削足适履既走得慢又走得累。当教育方法适合学生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就会空前提高。我们把马儿牵到河边,却无法强迫其喝水,但若马儿自己口渴了,并欣然去喝水的时候,不用鞭子抽,它也会自己跑去喝水,外在控制显然不尊重马儿独立的生命活动。
在“生本教育”中,教师及学校都应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思维观念,让教师从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释放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在他们的学习中尽可能多的给予自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将学生从被动的看客,转变为课堂的主角,给他们机会,放手去展现自我,适当的进行引导。
在“生本教育”中,教师所需教授给学生的最重要的并非已有的知识理论而是各种好的学习方法,一旦将方法交给学生,教师就要弱化自己的形象,移位到幕后。教师应明白,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符合“生本教育”的基本,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满足他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其实在我求学的时代,虽没有明确提出“选择理论”“生本教育”诸如此类的理论模式,但当时在我们当中广为评论的“好老师”,现在细细想来,其实早就将这些理论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了。中学期间,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政治课,普遍认为,政治的学习枯燥乏味,除了背还是背,可有位政治课教师每次讲授到一个新理论,总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相关话题,让我们自由发挥,热烈讨论,她甚至在那个年代就主张,想到什么就可以随时站起来发言,不必拘泥于必须举手并经得老师同意的所谓“纪律”模式,用她的话来说,怕举手再同意的过程会闪过我们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在她的带动下,普通人眼里平淡乏味的政治课堂却成为当时所有学科中最为活跃的课堂,甚至打了下课铃,同学们仍意犹未尽,不愿意下课,非得把自己想到的观点说出来才肯罢休。而这位老师仅仅在课堂最后结束总结时才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每个人的观点都有道理,其实很多观点根本无法一棒呵责谁对谁错,但高考时的答案只有一个,请同学们考试时务必选择某某观点。她的这番说辞让持不同见解的同学们接受得心服口服,因为自己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肯定,且通过探讨辩论,这些教科书上的理论也深深映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学习得很轻松,很愉悦,现在回想起来,这门学科占用我们学习时间最少,可在高考的时候却是我们班考得最好的课程。
俗话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無限。为什么非要在早期就给他们架构一系列的条条框框,然后要求他们必须在此框架下思维和前进呢?
纵观我国和美国的教育差别,我国一名刚上高中的学生所掌握的各学科知识水平在美国则属于可以直接上大学的学生水平,但中美这种基础教育时期的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在四年的大学本科教育后则被迅速的抹平,甚至美国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某些方面远远超过中国学生,尤其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而到了研究生阶段,美国学生则全面领先。
早几年,为了解决大家普遍意识到的“高分低能”现象,教育领域频频推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可“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难道仅仅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减少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然后再在重压之下,把宝贵的课余时间浪费在各种所谓“特长”“兴趣”班里么?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真的很苦,教育的弊端愈演愈烈,教科书的难度未减反增,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谋求加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乐意不乐意,各种课外补习班重重的压在孩子们头上,如此这般的拉开彼此之间的差距,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不仅没有“减负”反而是“增负”不少。其实孩子们的家长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更多的是无奈,整个社会大氛围如此,你又能如何?这种怪圈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简单的说,中国教育是重压型,在前期效果显著,而美国教育则不是,他们更偏重“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最直观的比较。
这种“短期行为”模式是否尊重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儿童和成人的学习行为的区别就在于:成人是以知御行,认识规律是知行律;儿童则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先做后学反映了儿童合理的脑神经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在儿童没有运用机体和全部感知器官去接触学习对象时,他们的头脑是空洞的,而空洞的头脑不能思维,对所学缺乏感知和表象就不可能形成属于主体自己的知识,不能理解对事物的抽象,即使他们可以形式地记住一些东西,也只是假性的,短暂的。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中国学生学习花朵,小鸟,都是从书本的文字里学到的,最好也不过几幅插图,而美国的学生,老师会把他们带到公园里,直接指着花告诉孩子们这是花,直接指着鸟告诉孩子们这是鸟。
前面我们曾提到如果学生相信他们所做的任何努力都能得到实时的回馈,在任何班级都不会出现所谓的纪律问题。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的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
改变教育的根本模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需要做的重要事情,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够了。他们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会得到多少分,他们不必把情感和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