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一件事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兴趣就会成为他学习的动力。所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82-02
苏联著名心理家巴甫洛夫曾经指出:青少年的学习目的、意志与兴趣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如果 对某一件事有兴趣,就会产生力量和智慧,并且在实践中对其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形成明确的目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一件事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兴趣就会成为他学习的动力。所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下我的初浅看法。
一 巧妙设计导语,诱发学生兴趣
常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导语设计的好,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师预期的教学情景之中,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故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他聪明伶俐,家住海边.每当西瓜成熟的时候,他就带着叉子去看瓜,只要有猹来偷吃西瓜,他就机灵地用叉刺猹。冬天他很爱捕鸟,能在雪地里逮到好多好多的鸟。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知道他怎样捕鸟吗?想了解他的其他情况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这时,学生对课文就产生了兴趣,迅速地进入了教师预期的教学情景之中。
二 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信任、理解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心理学指出,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密不可分的。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努力创造健康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比较顺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课堂教学便会呈现出生动活泼、富有生机活力的景象。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独立进行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还能活跃思维,发挥智力潜能,有利于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和心理发展水平,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投以信任的目光,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每位学生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自由地呼吸”,吸吮知识的琼浆。
三 动之以情,引起学生共鸣
文学作品的作者都是饱蘸着自己的感情来写的,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这样的课文时,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客观讲授,而要特别注意生动地再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只有在范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悲愤之情生动地再现出来,教师自己先动情,才能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想象,从而产生共鸣。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 改革课堂结构,增设阅读课,课内课外相结合
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课上时间,让学生进行宽泛性阅读,使其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因为阅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学生在写怍中就会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从而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广泛开
展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如演讲赛、辩论会等等,甚至可以走出校园,看电影、搞春游等,使学生接近大自然,认识大社会。学生尝到了乐趣,便会加浓语文学习的兴趣,即使花些功夫,学生也会乐此不疲。
五 积累语言,读练结合
在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的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写下自己在读书时的感悟、心得,做好读书笔记在读练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其思想,完善其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好词佳句名言警句诗词的积累联与运用。系学生实际,引导迁移兴趣。顺其自然地把学生“玩”的兴趣引导到阅读和写作上来。
听说读写,以写为目标传统的语文教学将听说读写四者割裂开来,以至于学到的知识难以运用到写作中去,平时听课的不一定能多得分,平时读书的也不过是在默写上多得些分而已。因此他们就会觉得读书是得不偿失的事。没有了动力,谁还会花时间去读书呢?为此,我们确定以写为目标,从而促进听、说、读。鼓励模仿,让学生觉得写作并非难事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让学生觉得写作并非难事。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典范。利用教材,迁移运用,以说促写,以写促读 多种形式作文评讲。
表情叙述,激发兴趣。有些课文,设计一些富有情感的导语或播放配乐朗读课文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思维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向知识的高峰不断地攀登。
六 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传授知识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传统的教师两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手段,学生已腻烦了。引用电化教学无疑能起到化平淡为趣味的作用,教师把课文重点研读的段落设计成考卷上的阅读材料的形式,通过投影仪器进行教学,练习的内容既有字词句的理解,也有篇章结构、主旨的把握,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讨论,教师在教学疑惑中启发解题思路,在训练中学生不仅知道了答案是什么,更知道了为什么是这样的,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种形式最接近考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学生对语文课有兴趣,对于学生学好语文有重要意义,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82-02
苏联著名心理家巴甫洛夫曾经指出:青少年的学习目的、意志与兴趣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如果 对某一件事有兴趣,就会产生力量和智慧,并且在实践中对其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形成明确的目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一件事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兴趣就会成为他学习的动力。所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下我的初浅看法。
一 巧妙设计导语,诱发学生兴趣
常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导语设计的好,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师预期的教学情景之中,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故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他聪明伶俐,家住海边.每当西瓜成熟的时候,他就带着叉子去看瓜,只要有猹来偷吃西瓜,他就机灵地用叉刺猹。冬天他很爱捕鸟,能在雪地里逮到好多好多的鸟。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知道他怎样捕鸟吗?想了解他的其他情况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这时,学生对课文就产生了兴趣,迅速地进入了教师预期的教学情景之中。
二 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信任、理解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心理学指出,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密不可分的。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努力创造健康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比较顺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课堂教学便会呈现出生动活泼、富有生机活力的景象。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独立进行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还能活跃思维,发挥智力潜能,有利于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和心理发展水平,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投以信任的目光,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每位学生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自由地呼吸”,吸吮知识的琼浆。
三 动之以情,引起学生共鸣
文学作品的作者都是饱蘸着自己的感情来写的,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这样的课文时,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客观讲授,而要特别注意生动地再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只有在范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悲愤之情生动地再现出来,教师自己先动情,才能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想象,从而产生共鸣。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 改革课堂结构,增设阅读课,课内课外相结合
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课上时间,让学生进行宽泛性阅读,使其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因为阅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学生在写怍中就会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从而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广泛开
展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如演讲赛、辩论会等等,甚至可以走出校园,看电影、搞春游等,使学生接近大自然,认识大社会。学生尝到了乐趣,便会加浓语文学习的兴趣,即使花些功夫,学生也会乐此不疲。
五 积累语言,读练结合
在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的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写下自己在读书时的感悟、心得,做好读书笔记在读练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其思想,完善其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好词佳句名言警句诗词的积累联与运用。系学生实际,引导迁移兴趣。顺其自然地把学生“玩”的兴趣引导到阅读和写作上来。
听说读写,以写为目标传统的语文教学将听说读写四者割裂开来,以至于学到的知识难以运用到写作中去,平时听课的不一定能多得分,平时读书的也不过是在默写上多得些分而已。因此他们就会觉得读书是得不偿失的事。没有了动力,谁还会花时间去读书呢?为此,我们确定以写为目标,从而促进听、说、读。鼓励模仿,让学生觉得写作并非难事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让学生觉得写作并非难事。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典范。利用教材,迁移运用,以说促写,以写促读 多种形式作文评讲。
表情叙述,激发兴趣。有些课文,设计一些富有情感的导语或播放配乐朗读课文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思维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向知识的高峰不断地攀登。
六 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传授知识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传统的教师两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手段,学生已腻烦了。引用电化教学无疑能起到化平淡为趣味的作用,教师把课文重点研读的段落设计成考卷上的阅读材料的形式,通过投影仪器进行教学,练习的内容既有字词句的理解,也有篇章结构、主旨的把握,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讨论,教师在教学疑惑中启发解题思路,在训练中学生不仅知道了答案是什么,更知道了为什么是这样的,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种形式最接近考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学生对语文课有兴趣,对于学生学好语文有重要意义,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