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19日,由朱永新、冯建军、袁卫星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和新教育研究院联合出品的《新生命教育》教材在北京召开了新书发布会。来自有关方面的知名学者和一线老师出席了会议。大家对此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对新生命教育寄予厚望。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新教育为什么要做这样一套生命教育的教材?这与新教育的课程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在新教育的课程体系里面,基础课程就是生命课程,因为我们认为教育首先是为生命而存在的。如果教育不面对生命,如果教育不能够解决生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新教育把人的生命分成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层次。自然生命主要解决生命的长度问题,社会生命主要解决生命的宽度问题,精神生命主要解决生命的高度问题。我们在课程设计上,主要是通过安全与健康来解决自然生命的长度,通过养成与交往来解决社会生命的宽度,通过价值与信仰来解决精神生命的高度的问题。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就是围绕这个框架来展开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让学生达到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幸福人生这样一种目标,真正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实,这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其他的教育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来展开的。我们的生命教育已经整合了现在的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生涯教育或者说职业教育等等这些课程,想用更简洁、更明了、更直接的方式来面对生命的问题。
一个实验、一个改革最后要落地,必须要进入课程,必须要进入课堂,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教材体系。否则可能就是过眼云烟,最终在学校是站不住的。新教育这些年来,很多思想、理念已经渐渐地被我们课程化、教材化,这样,到学校就能够真正地落地了。
朱小蔓(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我们内地的生命教育还是起步比较晚,发展也很不平衡,教师队伍的跟进情况很不乐观,从国家层面看力度还不够,“十三五”规划里面提了一句,四个教育里面并列提了一个生命教育,但是提完了以后,除了在安全教育方面有一些措施比较具体以外,其它方面很少有得力的措施。
首先,这套生命教育教材的问世,标志着内地生命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应该说是一个重大标志,在此之前,准确地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教材。内地在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是有几个团队的,不光是朱永新这个团队。还有首都师范大学刘慧的团队,北京师范大学肖川的团队,河南大学王定功的一个团队。总的来说,都很努力,但是还没有下决心和有这样的力量拿出一个完整的教材来。
第二,它可以起到四个带动作用。一是带动生命教育本身。二是带动学校教育的变革,把生命教育的课变成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三是带动教材的变革。现在这个生命教育教材,思路、理念、面貌、呈现方式都比较新,它对教材的变革可以起带动作用。四是带动教师。教材是可以带动教师的,教师只有使用了教材,才能够去体会什么是生命教育,才能去感受怎么教生命教育。
这套教材是很好的。這几年,内地的生命教育发展还正常,还在发展着,但是愁的是教师的根基,做教师工作光讲理念不行。现在有了这套教材,我们觉得可以用这套教材带动教师。有了这套教材,我们也有东西可以向港台、向国外展示我们生命教育的新成果,而且可以实实在在地来推动中国内地的学校教育。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编这样一套教材特别棒。就我的印象,生命教育在中国内地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中,没有一个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实际上属于通识教育,小学中学通识课程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里面,真正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很少。生命教育是全部教育的一个基础内容。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所有的教育都应该以生命教育为前提、为基础,而这个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就应该从小孩子开始。孩子这个阶段对生命是最敏感的,所以这套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年前,我写过几句话:第一句话是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第二句话是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第三句话是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这三句话多少能靠上朱永新的那个思路: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这个是自然生命;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这个是社会生命;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这个是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是从对生命爱的角度来说的,应该让每个孩子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这个角度来说,包括安全和健康,这个在我们的教材里面已经很充分地体现了。还有一点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孩子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往往在一些小的挫折、小的痛苦面前,就放弃生命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心理健康很重要,能够承受人生低谷的痛苦和挫折,这个内容也应该是一个重点。社会生命,本教材也提到了,是一个成长的问题,社会生命是养成和交往,养成是自然生命在社会中成长的过程。另外要强调对其他生命的同情,现在校园暴力、校园残害事件层出不穷,对生命的冷漠,孩子时代就这样,这是非常可怕的。我理解的道德教育,一个是生命教育,要懂得同情生命;一个是灵魂教育,要懂得灵魂的尊严。这两个内容,在德育课中是很缺乏的,生命和生命之间的同情应该是生命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精神生命比较难讲,但是可以有一些灵活的方式,比如可以从好的文学作品里来寻找对自然的敬畏感。现在的孩子与自然接触较少,所以生命教育应该引导他们去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感受自然。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套教材非常重要。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明远教育学院院长):
这一套教材标志着我们中国内地生命教育教材系统性和专业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未来生命教育的开展,以及整个学校教育的变革,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推动作用是非常积极的。祝贺这套教材的出版。
这套教材的编写,从理念上说是很有理论内涵的,对生命做三个维度的解读比较清晰: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其实生命只有一种,是一体的,可以用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位一体来看待。这三种生命,应该是和谐的统一的,但很多时候也是冲突的,是有矛盾的,真正困扰我们的就是这种冲突和矛盾。生命的教育不是作为预防,而是作为发展,这个思路是对的。现在自杀的问题很严重,比这个问题更可怕的可能是意义的匮乏,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缺乏温度,缺乏热度。所以我们在生命教材的编写和将来的教学中,要更关注孩子们的问题,比如苦闷、焦虑、孤独、绝望。更加关注这些方面,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刘慧(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
首先祝贺朱永新教授带领的团队把这套新生命教育的教材编写出来。从我对于生命教育教材的关注来看,它是生命教育课程或者教材建设的一个新标志。
这套教材的理论体系是相对完整的。从生命的三维建构回到生命本身,按照长、宽、高或者是社会生命、自然生命、精神生命这样一个结构来编写教材。这样的架构体现了作为生命教育教材的一套逻辑体系。在编写的方式上,我认为这套教材也集中了或者说研究了生命教育诞生以来不论是内地的还是港台的研究成果。比如这套教材中一年级用绘本作为一个引发。绘本教育或绘本教学肯定是生命教育一个重要的形式,但我們这套教材要区别于绘本又要借助于绘本,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这些非常有价值。我们做生命教育的队伍越来越大,可能就会改写生命教育的历史。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只有“生命教育”四个字,但我相信到2021年的时候,如果再有《规划纲要》出台就不再是简单的四个字了。从这套教材的出版,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我看到教材的时候感觉真是一件大好事,是一项了不起的成果。不论是课程的开发,还是理论的探讨,都要百花齐放,需要各种思路进来,这样才能让这项事业丰满起来,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丰满起来。
王开岭(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主编):
中国教育这些年来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在生命教育方面做的事情并不多。生命成长中遇到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比如说生命是什么,生命应该享有哪些天然的地位和待遇,生命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危机,人性的弱点。如何对待我们内心那些人性的弱点,如何让生命和人性的弱点转危为安,我觉得这些问题必须得到一个回答。我们近年来的教育把人忽视了。这套教材虽然叫新生命教育,但核心还是围绕人。这个教材非常好的一点就是他通过帮助孩子,通过一件件的小事情来完成做人,通过做事来帮助孩子完成做人。我比较喜欢这种结构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生命教育,关于人的教育,对人性深处的弱点缺乏一个描述,缺乏一个态度,也缺乏一个方法。这套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触及这些问题,它的出版是非常及时的,因为它给生命本身带去了关怀,带去了问候,这非常重要。仔细看看现在中学一直到大学,出现的与生命相关的问题和危机非常严重。这不仅仅是一个生命安全的问题,有的人缺乏对生命的基本态度。这些年出现过很多和生命有关的事件,比如说虐猫事件,比如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动物保护问题,这些都关涉到对于生命的态度问题。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的基本理念就像疫苗一样,必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接种下去,越小越好。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同胞,对整个地球所有成员,对大自然所有成员,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和整个世界接轨。
非常感谢这样一套书,感谢这样一个团队,做了很大的努力,很不容易。
赵福江(《班主任》杂志社社长):
首先,我代表我个人和《班主任》杂志,对这套书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我从班主任的视角谈几个观点。
对班主任工作来讲,对班级教育生活来讲,生命教育非常重要,这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实际上,班主任工作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把生命教育延伸到家庭生活中。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依靠老师,不去发动家长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可能会是无力的。这套教材从班级入手,从班主任工作入手,从教师入手,延伸到家校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班主任工作的这种实际情况出发,教材在内容丰富性上还是要和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对接。比如说现在社会上比较关注的问题:学生欺凌问题、校园暴力问题、伤害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在教材中体现的,因为牵涉到孩子的生命成长。现在班主任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班主任也越来越辛苦,我们通过这个教材,能够给很多班主任以一种专业支撑,实际上是对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支持。班主任的工作,没有教材、没有课程可以依据,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从事、开展生命教育。这套教材无疑是给很多班主任老师在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班级教育中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孙云晓(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我是做了40多年的儿童教育,也作过一些研究。中国现在的教育问题,有一个特别大的方面,就是对儿童生命的不尊重,忽视生命的教育。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专业老师来启蒙、推进生命的教育,而且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很担心,因为一说生命教育就有大量的概念、理论,而且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学生能接受吗?一看呢,编著者非常不简单,非常好看、实用、有趣,而且这本书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儿童及未成年人的参与。它是以未成年人做主人来参与这种实践和思考。我们在全世界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儿童四大权利当中,最困难、最缺少的就是参与权,而生命教育没有未成年人充分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认为,《新生命教育》这一套书非常珍贵、非常难得。它是一个突破,有很高的价值。
李怀源(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校长):
这套教材我觉得很好,我想到了几个词,第一个就是体积,第二个是体系,第三个是体验。第一是体积。长宽高从数学的角度看就是体积,也就是我们想培养的人是一个立体的人,是一个能站立起来的人,不是一个单向的像照片一样立在那里的人,这个设计非常好。第二是体系。就是我看到从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每个学段都有,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中小学,大多不知道我们这个阶段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有时候小学像教大学一样教,脱离实际,这是个大问题。这个体系考虑得非常周到。第三是有体验。书中设计了情境,在情境中去体验安全。生命应该有两方面,一个是要有技术,一个要是有艺术;技术就是生命的能力,你怎么才能活下去,艺术就是怎么才能活得好,你要有一种价值观、一种精神。这个书里边两方面都涉及到了。这套教材里设计了非常好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的生命,也体验与周围人的交往。这是一个教材非常好的地方。 周玲芳(江苏相城实验中学副校长):
我是苏州相城实验中学的一名老师,也是生命教育的实践者。我从事初中教育二十多年,特别深切地感受到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一个多事期、关键期,也是一个逆反期。在初中阶段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说是迫在眉睫,这是我们基层发出的一个声音。重视生命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在我们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还是内容、材料的匮乏,所以《新生命教育》这套书出版了,真的是我们实践者的一个福音。拿到七年级的教材后,我让学生试着用了一下,效果非常好。七年级的教材共有六课:第一课是学会火灾逃生,第二课是避免运动伤害,第三课畅游网络世界,第四课享受山水之美,第五课认识七彩人生,最后一课懂得敬畏生命。我觉得这六课内容,涵盖了生命的长宽高这三个部分。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里面的两个环节,一个是电影故事,一个是牵牵大手,这两个环节是最能打动我的,因为这两个环节能够引导人们,以至于辐射到家庭,形成生命的责任。《新生命教育》这套书的出版一定会成为我们学校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我们也期待着初二和初三年级的教材能够尽早面世。尼采也曾经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确实如此,我觉得让生命起舞,首先就从用好这套教材开始。
冯建军(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
我们现在的这个生命教育课程,是以学生的生命为原点,以生活为主线而组织的一个活动性的综合课程。我们根据三类生命定位——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做了六个板块:安全、健康、交往、养成、价值与信仰。
在编写上,我们根据孩子的喜好,也想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小学低年段,就用绘本的形式来呈现。我们这个教材当中,只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做小欣,一个叫做小虎。小欣是个女孩,小虎是个男孩,小欣当姐姐,比小虎大三岁。我们这个教材一直就是两个小孩,就是讲两个孩子的故事。低年级是用绘本形式来做的,小学高年级主要是以活动体验形式来做的,包括自测、自评、体验、走近生活、拓展更新。在教材教什么上,也经过了很多的创新,把责任与意识放在第一位,技能与方法放在第二位,知识和要点放在第三。知识要点有的时候在教材当中只是以小贴示、小链接的形式来体现出来。
另外,在教材上还下了一点功夫,以前都是大手牵小手,我们想生命教育能不能用小手牵大手,小孩子学了之后回家给家长讲一讲,可不可以?小孩子学了安全有哪几个方面,回家能不能给父母找找家里哪里不安全?我们把生命教育试图由学校扩展到社会,由孩子扩展到家庭,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理念。
袁卫星(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这本书的编写体例在编写之初,我们做了两个版本。一种是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形式的,一种就是现在这个以绘本故事或活动体验为形式的。我们找了家长、学生和老师一起来看,让他们选择,你们喜欢哪一个,学生都是选择后面这一种,家长也喜欢这一种,但老师有严重的分歧,就是一部分老师喜欢这一种,觉得它活泼新颖,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而另外一部分老师则希望像传统教材那样的编排。什么原因呢?因为后一种,也就是现在这种教材形式操作起来(上起课来)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它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教材向四面打开,课堂也得向四面打开。最后,我们觉得,我们的教育还是应当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为中心,编孩子喜欢的教材,让师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所以最终还是采用了这种开放性比较大的框架。这个教材怎么使用?现在这种构架,实际上是开放式的,内容开放,形式也开放,使用起来灵活多样。苏州很多学校在2016年9月初就开始使用了。我了解了一下,他们以两种形式来使用,一种是开设专设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一个星期一节课,原来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等,统统整合到《新生命教育》来了,有的学校是专人上专课,有的学校是思品、心理、体育、劳技等老师和班主任各上相应章节。第二种形式,是浸透到班队活动中,因为每星期一次的班队活动,以前没有什么好的支撑性内容,这本教材刚好弥补了班会内容零碎化、随机性的不足。在我们编写者看来,这套教材、这门生命教育专设课程并不是生命教育的全部;生命教育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甚至家长、社会人士都应当是生命教育的老师,同时也是受教育对象。专设课程及教材只是一根线,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所以,我希望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甚至是后勤人员,都要有这样一本教材。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各类课程中,比如运动安全由体育老师来讲,精神生命主要由班主任和思品老师来讲。这对于老师的要求是比较高。但我们的理念是,生命教育把意识放在第一位的,有这种意识之后,自然而然就能学会更多的知识,习得更多的技能,最终上升为生命的责任。
(作者单位:山西教育出版社。根据发布会现场发言整理)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新教育为什么要做这样一套生命教育的教材?这与新教育的课程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在新教育的课程体系里面,基础课程就是生命课程,因为我们认为教育首先是为生命而存在的。如果教育不面对生命,如果教育不能够解决生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新教育把人的生命分成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层次。自然生命主要解决生命的长度问题,社会生命主要解决生命的宽度问题,精神生命主要解决生命的高度问题。我们在课程设计上,主要是通过安全与健康来解决自然生命的长度,通过养成与交往来解决社会生命的宽度,通过价值与信仰来解决精神生命的高度的问题。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就是围绕这个框架来展开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让学生达到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幸福人生这样一种目标,真正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实,这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其他的教育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来展开的。我们的生命教育已经整合了现在的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生涯教育或者说职业教育等等这些课程,想用更简洁、更明了、更直接的方式来面对生命的问题。
一个实验、一个改革最后要落地,必须要进入课程,必须要进入课堂,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教材体系。否则可能就是过眼云烟,最终在学校是站不住的。新教育这些年来,很多思想、理念已经渐渐地被我们课程化、教材化,这样,到学校就能够真正地落地了。
朱小蔓(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我们内地的生命教育还是起步比较晚,发展也很不平衡,教师队伍的跟进情况很不乐观,从国家层面看力度还不够,“十三五”规划里面提了一句,四个教育里面并列提了一个生命教育,但是提完了以后,除了在安全教育方面有一些措施比较具体以外,其它方面很少有得力的措施。
首先,这套生命教育教材的问世,标志着内地生命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应该说是一个重大标志,在此之前,准确地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教材。内地在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是有几个团队的,不光是朱永新这个团队。还有首都师范大学刘慧的团队,北京师范大学肖川的团队,河南大学王定功的一个团队。总的来说,都很努力,但是还没有下决心和有这样的力量拿出一个完整的教材来。
第二,它可以起到四个带动作用。一是带动生命教育本身。二是带动学校教育的变革,把生命教育的课变成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三是带动教材的变革。现在这个生命教育教材,思路、理念、面貌、呈现方式都比较新,它对教材的变革可以起带动作用。四是带动教师。教材是可以带动教师的,教师只有使用了教材,才能够去体会什么是生命教育,才能去感受怎么教生命教育。
这套教材是很好的。這几年,内地的生命教育发展还正常,还在发展着,但是愁的是教师的根基,做教师工作光讲理念不行。现在有了这套教材,我们觉得可以用这套教材带动教师。有了这套教材,我们也有东西可以向港台、向国外展示我们生命教育的新成果,而且可以实实在在地来推动中国内地的学校教育。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编这样一套教材特别棒。就我的印象,生命教育在中国内地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中,没有一个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实际上属于通识教育,小学中学通识课程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里面,真正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很少。生命教育是全部教育的一个基础内容。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所有的教育都应该以生命教育为前提、为基础,而这个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就应该从小孩子开始。孩子这个阶段对生命是最敏感的,所以这套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年前,我写过几句话:第一句话是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第二句话是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第三句话是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这三句话多少能靠上朱永新的那个思路: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这个是自然生命;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这个是社会生命;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这个是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是从对生命爱的角度来说的,应该让每个孩子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这个角度来说,包括安全和健康,这个在我们的教材里面已经很充分地体现了。还有一点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孩子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往往在一些小的挫折、小的痛苦面前,就放弃生命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心理健康很重要,能够承受人生低谷的痛苦和挫折,这个内容也应该是一个重点。社会生命,本教材也提到了,是一个成长的问题,社会生命是养成和交往,养成是自然生命在社会中成长的过程。另外要强调对其他生命的同情,现在校园暴力、校园残害事件层出不穷,对生命的冷漠,孩子时代就这样,这是非常可怕的。我理解的道德教育,一个是生命教育,要懂得同情生命;一个是灵魂教育,要懂得灵魂的尊严。这两个内容,在德育课中是很缺乏的,生命和生命之间的同情应该是生命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精神生命比较难讲,但是可以有一些灵活的方式,比如可以从好的文学作品里来寻找对自然的敬畏感。现在的孩子与自然接触较少,所以生命教育应该引导他们去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感受自然。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套教材非常重要。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明远教育学院院长):
这一套教材标志着我们中国内地生命教育教材系统性和专业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未来生命教育的开展,以及整个学校教育的变革,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推动作用是非常积极的。祝贺这套教材的出版。
这套教材的编写,从理念上说是很有理论内涵的,对生命做三个维度的解读比较清晰: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其实生命只有一种,是一体的,可以用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位一体来看待。这三种生命,应该是和谐的统一的,但很多时候也是冲突的,是有矛盾的,真正困扰我们的就是这种冲突和矛盾。生命的教育不是作为预防,而是作为发展,这个思路是对的。现在自杀的问题很严重,比这个问题更可怕的可能是意义的匮乏,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缺乏温度,缺乏热度。所以我们在生命教材的编写和将来的教学中,要更关注孩子们的问题,比如苦闷、焦虑、孤独、绝望。更加关注这些方面,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刘慧(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
首先祝贺朱永新教授带领的团队把这套新生命教育的教材编写出来。从我对于生命教育教材的关注来看,它是生命教育课程或者教材建设的一个新标志。
这套教材的理论体系是相对完整的。从生命的三维建构回到生命本身,按照长、宽、高或者是社会生命、自然生命、精神生命这样一个结构来编写教材。这样的架构体现了作为生命教育教材的一套逻辑体系。在编写的方式上,我认为这套教材也集中了或者说研究了生命教育诞生以来不论是内地的还是港台的研究成果。比如这套教材中一年级用绘本作为一个引发。绘本教育或绘本教学肯定是生命教育一个重要的形式,但我們这套教材要区别于绘本又要借助于绘本,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这些非常有价值。我们做生命教育的队伍越来越大,可能就会改写生命教育的历史。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只有“生命教育”四个字,但我相信到2021年的时候,如果再有《规划纲要》出台就不再是简单的四个字了。从这套教材的出版,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我看到教材的时候感觉真是一件大好事,是一项了不起的成果。不论是课程的开发,还是理论的探讨,都要百花齐放,需要各种思路进来,这样才能让这项事业丰满起来,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丰满起来。
王开岭(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主编):
中国教育这些年来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在生命教育方面做的事情并不多。生命成长中遇到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比如说生命是什么,生命应该享有哪些天然的地位和待遇,生命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危机,人性的弱点。如何对待我们内心那些人性的弱点,如何让生命和人性的弱点转危为安,我觉得这些问题必须得到一个回答。我们近年来的教育把人忽视了。这套教材虽然叫新生命教育,但核心还是围绕人。这个教材非常好的一点就是他通过帮助孩子,通过一件件的小事情来完成做人,通过做事来帮助孩子完成做人。我比较喜欢这种结构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生命教育,关于人的教育,对人性深处的弱点缺乏一个描述,缺乏一个态度,也缺乏一个方法。这套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触及这些问题,它的出版是非常及时的,因为它给生命本身带去了关怀,带去了问候,这非常重要。仔细看看现在中学一直到大学,出现的与生命相关的问题和危机非常严重。这不仅仅是一个生命安全的问题,有的人缺乏对生命的基本态度。这些年出现过很多和生命有关的事件,比如说虐猫事件,比如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动物保护问题,这些都关涉到对于生命的态度问题。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的基本理念就像疫苗一样,必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接种下去,越小越好。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同胞,对整个地球所有成员,对大自然所有成员,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和整个世界接轨。
非常感谢这样一套书,感谢这样一个团队,做了很大的努力,很不容易。
赵福江(《班主任》杂志社社长):
首先,我代表我个人和《班主任》杂志,对这套书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我从班主任的视角谈几个观点。
对班主任工作来讲,对班级教育生活来讲,生命教育非常重要,这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实际上,班主任工作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把生命教育延伸到家庭生活中。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依靠老师,不去发动家长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可能会是无力的。这套教材从班级入手,从班主任工作入手,从教师入手,延伸到家校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班主任工作的这种实际情况出发,教材在内容丰富性上还是要和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对接。比如说现在社会上比较关注的问题:学生欺凌问题、校园暴力问题、伤害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在教材中体现的,因为牵涉到孩子的生命成长。现在班主任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班主任也越来越辛苦,我们通过这个教材,能够给很多班主任以一种专业支撑,实际上是对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支持。班主任的工作,没有教材、没有课程可以依据,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从事、开展生命教育。这套教材无疑是给很多班主任老师在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班级教育中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孙云晓(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我是做了40多年的儿童教育,也作过一些研究。中国现在的教育问题,有一个特别大的方面,就是对儿童生命的不尊重,忽视生命的教育。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专业老师来启蒙、推进生命的教育,而且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很担心,因为一说生命教育就有大量的概念、理论,而且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学生能接受吗?一看呢,编著者非常不简单,非常好看、实用、有趣,而且这本书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儿童及未成年人的参与。它是以未成年人做主人来参与这种实践和思考。我们在全世界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儿童四大权利当中,最困难、最缺少的就是参与权,而生命教育没有未成年人充分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认为,《新生命教育》这一套书非常珍贵、非常难得。它是一个突破,有很高的价值。
李怀源(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校长):
这套教材我觉得很好,我想到了几个词,第一个就是体积,第二个是体系,第三个是体验。第一是体积。长宽高从数学的角度看就是体积,也就是我们想培养的人是一个立体的人,是一个能站立起来的人,不是一个单向的像照片一样立在那里的人,这个设计非常好。第二是体系。就是我看到从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每个学段都有,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中小学,大多不知道我们这个阶段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有时候小学像教大学一样教,脱离实际,这是个大问题。这个体系考虑得非常周到。第三是有体验。书中设计了情境,在情境中去体验安全。生命应该有两方面,一个是要有技术,一个要是有艺术;技术就是生命的能力,你怎么才能活下去,艺术就是怎么才能活得好,你要有一种价值观、一种精神。这个书里边两方面都涉及到了。这套教材里设计了非常好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的生命,也体验与周围人的交往。这是一个教材非常好的地方。 周玲芳(江苏相城实验中学副校长):
我是苏州相城实验中学的一名老师,也是生命教育的实践者。我从事初中教育二十多年,特别深切地感受到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一个多事期、关键期,也是一个逆反期。在初中阶段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说是迫在眉睫,这是我们基层发出的一个声音。重视生命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在我们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还是内容、材料的匮乏,所以《新生命教育》这套书出版了,真的是我们实践者的一个福音。拿到七年级的教材后,我让学生试着用了一下,效果非常好。七年级的教材共有六课:第一课是学会火灾逃生,第二课是避免运动伤害,第三课畅游网络世界,第四课享受山水之美,第五课认识七彩人生,最后一课懂得敬畏生命。我觉得这六课内容,涵盖了生命的长宽高这三个部分。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里面的两个环节,一个是电影故事,一个是牵牵大手,这两个环节是最能打动我的,因为这两个环节能够引导人们,以至于辐射到家庭,形成生命的责任。《新生命教育》这套书的出版一定会成为我们学校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我们也期待着初二和初三年级的教材能够尽早面世。尼采也曾经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确实如此,我觉得让生命起舞,首先就从用好这套教材开始。
冯建军(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
我们现在的这个生命教育课程,是以学生的生命为原点,以生活为主线而组织的一个活动性的综合课程。我们根据三类生命定位——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做了六个板块:安全、健康、交往、养成、价值与信仰。
在编写上,我们根据孩子的喜好,也想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小学低年段,就用绘本的形式来呈现。我们这个教材当中,只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做小欣,一个叫做小虎。小欣是个女孩,小虎是个男孩,小欣当姐姐,比小虎大三岁。我们这个教材一直就是两个小孩,就是讲两个孩子的故事。低年级是用绘本形式来做的,小学高年级主要是以活动体验形式来做的,包括自测、自评、体验、走近生活、拓展更新。在教材教什么上,也经过了很多的创新,把责任与意识放在第一位,技能与方法放在第二位,知识和要点放在第三。知识要点有的时候在教材当中只是以小贴示、小链接的形式来体现出来。
另外,在教材上还下了一点功夫,以前都是大手牵小手,我们想生命教育能不能用小手牵大手,小孩子学了之后回家给家长讲一讲,可不可以?小孩子学了安全有哪几个方面,回家能不能给父母找找家里哪里不安全?我们把生命教育试图由学校扩展到社会,由孩子扩展到家庭,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理念。
袁卫星(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这本书的编写体例在编写之初,我们做了两个版本。一种是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形式的,一种就是现在这个以绘本故事或活动体验为形式的。我们找了家长、学生和老师一起来看,让他们选择,你们喜欢哪一个,学生都是选择后面这一种,家长也喜欢这一种,但老师有严重的分歧,就是一部分老师喜欢这一种,觉得它活泼新颖,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而另外一部分老师则希望像传统教材那样的编排。什么原因呢?因为后一种,也就是现在这种教材形式操作起来(上起课来)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它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教材向四面打开,课堂也得向四面打开。最后,我们觉得,我们的教育还是应当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为中心,编孩子喜欢的教材,让师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所以最终还是采用了这种开放性比较大的框架。这个教材怎么使用?现在这种构架,实际上是开放式的,内容开放,形式也开放,使用起来灵活多样。苏州很多学校在2016年9月初就开始使用了。我了解了一下,他们以两种形式来使用,一种是开设专设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一个星期一节课,原来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等,统统整合到《新生命教育》来了,有的学校是专人上专课,有的学校是思品、心理、体育、劳技等老师和班主任各上相应章节。第二种形式,是浸透到班队活动中,因为每星期一次的班队活动,以前没有什么好的支撑性内容,这本教材刚好弥补了班会内容零碎化、随机性的不足。在我们编写者看来,这套教材、这门生命教育专设课程并不是生命教育的全部;生命教育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甚至家长、社会人士都应当是生命教育的老师,同时也是受教育对象。专设课程及教材只是一根线,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所以,我希望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甚至是后勤人员,都要有这样一本教材。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各类课程中,比如运动安全由体育老师来讲,精神生命主要由班主任和思品老师来讲。这对于老师的要求是比较高。但我们的理念是,生命教育把意识放在第一位的,有这种意识之后,自然而然就能学会更多的知识,习得更多的技能,最终上升为生命的责任。
(作者单位:山西教育出版社。根据发布会现场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