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浸染的昆曲世界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301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传媒学院裴雪莱老师在其著作《清代苏州剧坛研究》后记中有这样的话:“随着时间的浸染,我也逐渐喜爱苏州黑瓦白墙、小桥流水的社会环境,逐渐熟悉父母亲友们的布匹商贸,明白了吴地儒商交融的社会氛围确实有利于培养商宦文人等社会群体,也感受到了清幽庭院、亭台水榭的环境利于闲暇清唱。”
  雪莱兄是河南固始后居吴江的,我是从晋北地区辗转到到苏州的,如果抛开自身研究专业的因素,挑选一件最能代表苏州的文化符号,我和雪莱兄一样,依然会选择昆曲。昆曲与苏州的社会环境、文化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苏州的水乡、园林以及种种构成了江南最美的遇见。
  水乡文化孕育了昆曲
  戏剧是具有地方性的,昆曲也不例外。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举凡音乐、绘画、建筑无不包孕其中,围绕着这种包容性,是苏州地区独特的水乡文化将其勾连。
  戏剧是有性格的,任何一个剧种都与其生长的环境密不可分。与北方塞外茫茫的景象不同的是,苏州地区是水的世界,西面为浩渺的太湖,京杭大运河穿行其中,城内分布着阳澄湖、澄湖、金鸡湖、独墅湖、同里湖、淀山湖等大小湖泊,居住于其境的苏州儿女则是典型的“水”的性格,如樊增祥《彩云曲》有“姑苏男子多美人,苏州女子如琼英。水上桃花知性格,湖中秋藕比聪明”。
  昆山腔又称“水磨腔”,“流丽悠扬,出乎三腔之上”,“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其曲极尽婉约、细腻,正是江南水乡文化的写照。昆曲尚写情,正是吴地水乡生活的环境使得才子佳人的婉转爱情故事更为流行,《西楼记》《西厢记》《牡丹亭》等才子佳人题材的昆曲传奇深受吴地市民百姓喜爱,以寄托其情思、追求幸福生活。
  然而,吴地人民亦有水的刚柔并济的特点。虽然昆曲中男女爱情故事确实偏多,但在《浣纱记》《长生殿》《思凡下山》《断桥水斗》等具有时代影响等剧作中,可以看到,昆曲亦将男女爱情故事贯穿于政治斗争、国仇家恨、宗教和神话传说中,正因如此,昆曲才具有封建核心文化所看重的教化和娱乐功能,又有着天然的反抗封建思想禁锢人心的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裴雪莱注意到了江南女性文人对于昆曲的促进作用,与古代女性在参与政治、文学受限制所不同的是,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开明活跃,在家族教育和吴地浓厚的文化氛围影响之下,女性文学异军突起,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江南女性曲家叶小纨(1613-1657),其母沈宛君(宜修),清康熙时期苏州张蘩(生卒年不详),单就吴江沈氏家族,明清共出文学家145人,其中女性身份就有21人。女性文人积极参与戏剧文学创作,赋予昆曲独特的“坤化”特色,因此昆曲无论从偏于才子佳人的“情爱”主题,还是流丽、婉约的音乐风格,均带有女性的“阴柔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在江南独特的水乡文化、男性的审美趣味以及女性积极参与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吴人的“曲学自觉”
  江南独特的水乡文化孕育了蔚为大观的昆剧曲目,尤其是清代前中期苏州地区戏剧市场的繁荣发展,使得昆剧的表演艺术在这一时期充分发展,代表着当时戏曲艺术的最高水平。这与当时戏剧创作者广泛的交往和不断的创新加工是分不开的。在当今戏剧研究中,曲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呈现式微趋势,成为戏剧研究所缺失的重要一环。因此,裴雪莱钩沉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的曲学声律,在“剧坛研究”这一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能体现苏州剧坛独特之处。明清时期曲家多文人身份而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既有“官员型剧作家”,如苏州吴县袁于令,也有“世家子弟型剧作家”,如太仓王氏家族、吴江沈璟为表带的“吴江派”和苏州城内的“苏州派”,再有“闺阁型女作家”,如上文所举例。明清易代之际所经历社会变故的遗民文人群体,吴梅村、尤侗等文人也均在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建设方面有所开拓。
  所要指出指出的是,清代前中期的苏州曲学更为值得重视是声律音韵方面的成就,其成就来源于文人群体广泛的交往和“曲学自觉”,正如王文治《纳书楹曲谱·序》谓“吾友叶君怀庭究心宫谱者几五十年,曲皆有谱,谱必有宫,而文义之淆讹,四声之辨同淄渑,析极芒杪,盖毕生之精力专工于斯,不少间断,始成此书。”苏州钮少雅“遍访海内遗书……依宫定调,规律严明”,可见其于曲学研究用力之勤。清代曲家多为专业性职业,因此相比明代曲家而言,更为注重与民间演唱和舞台实践相结合。因此,可以把昆剧在清代前中期的发展视为一种曲学交往的结果。其中,吴江曲学人才最为繁盛,据裴雪莱统计,仅苏州地区参与吴江沈氏家族修谱的曲家95人中,吴江31人,其数量相当可观。
  清代前中期,曲师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苏昆生、钮匪石、徐昭麟、王寿熙等曲师是其中的代表。寓居苏州的苏昆生(祖籍河南固始)人称“南曲天下第一”,既在虎丘曲会与吴中曲家有所切磋交流,也常出入于出入公卿府邸和青楼妓馆,为名妓李香君拍《玉茗堂四梦》等曲。
  正是在文人剧作家、曲师和社会各阶层文人、艺人的广泛交流中,明清时期的苏州地区逐渐成为昆腔曲律中心,正如吴梅所言:“虽然词家之盛,固不如前代,而协律定谱,实远于朱明之上,且剧场旧格,亦有更易进善者,此则不可没也”。清代昆曲曲学的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成就曲谱的发展和完善,《南词新谱》《北词正谱》《寒山堂曲谱》《新编南词定律》《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等曲谱的问世,体现在宫调曲牌、音律音韵以及板眼节奏等方面在于昆曲演唱实践上的结合和推进,这是昆曲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曲谱编纂的深入,曲学思想也在各家曲谱中有所体现,如《寒山堂曲谱》对于“集曲正曲化”的阐述,《九宫大成总论》关于曲学核心概念的阐述,使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启发了近代曲学的发展。
  商路、水路皆戏路
  言昆曲为地方性剧种,是从地方文化的角度出发的。昆腔自元末明初孕育于苏州昆山地区,明嘉靖时期逐渐为文人雅士所青睐,逐渐从“南戏四大声腔”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昆曲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苏州剧坛与扬州、南京、北京、浙江、广州等南北剧坛剧种的融合互补,才是保持昆剧保持艺术生命力旺盛的关键因素。
  笔者所在故里晋地,也曾有晋昆戏班。剧作家孔尚任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在平阳看到职业昆班演出后,曾赋《西昆词》记其事,但没有写出班名。孔尚任认为班中艺人“扮作吴儿”不纯正,足证这个昆班不是来自江苏扬州的亢氏家班,而是平阳本地人组成的昆班。据乾隆十七年(1752)蒲县柏山东岳庙碑文“必聘平郡苏腔”之说,则平阳昆班称盛于时。另外,同治六年(1867)前后,代州也有本地的老昆班在城内演出(有戏台题壁可证)。后来昆曲衰落,山西的晋昆已无专业班社。
  裴雪莱将昆剧的传播被归纳为“政治导向型的北京、苏州资源流动”“市场导向型的苏州、扬州资源流动”“地利导向型的苏州、南京两地资源流动”“商贸导向型的苏州、广州两地资源互动”,其中点出的重要一点,正在于昆剧演艺人员随着仕宦、商路、水路的迁移中所产生的剧种之间的融通互补之影响,因此可以归纳为商路、水路皆戏路,昆曲是一种流动的艺术。
  从声腔问题上讲,以吴方言和吴地文化为载体的昆曲,在经历地域和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必然要适应当地市场需求以及本地观众的审美需求,因此演化成为相对独立的分支剧种,如永昆、北昆、湘昆等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新剧种”。
  总体而言,昆曲在传承发展中形成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昆曲是以吴地文化起源,其审美趣味是明显的水乡文化,而从文化身份上讲,又不能局限于吴地一地,她更是吴地人民和全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
  其次,她代表了吴地人民,特别是文人群体的审美趣味,在曲学审美和戏剧表演形态上保持了艺术品格文化品格的一贯性和延续性,正因如此,昆剧在传播过程中才能保持其自身品格,而且延绵不绝。
  总体而言,《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选取清代前中期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透析苏州城乡内外这样的地域空间,从而立体还原了江南水乡浸染中的戏剧世界,这个戏剧世界交织着政治的、经济的、民俗的,以及家族的诸多因素,共同织就出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空间,相信随着《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的推出,会有更多的、无限的、待挖掘的戏剧文化宝藏和苏州的时代记忆,也启迪着“剧坛研究”的继续开拓。
其他文献
雪菜肉丝、雪菜炒年糕、萝卜干炒毛豆、咸菜烧小鲫鱼……想想直流口水。如今,自己动手腌菜的人少之又少,大家图方便,就去菜场买一些来尝鲜。不过,也有老人依旧习惯在家自己腌几缸,将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延续着。  吴门桥街道福星社区有一位无人不晓的“咸菜奶奶”,她一年四季都腌咸菜,且热心送给左邻右舍们吃,大家都夸奶奶腌的菜地道,吃了还想吃。  忆苦思甜 感恩于心  很多人说,一碗面透出了苏州人精致的生活态度。
期刊
“大家好啊,我今朝又来哉。”住在南环新村的曹阿兔是吴门桥街道新时代实践所健身馆的常客了。曹师傅平常喜欢打乒乓,每周要来这里运动好几次。每次来还能认识老伙伴,他感觉挺好。  今年,吴门桥街道将锦南巷66号的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和街道志愿者服务团队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所对辖区居民来说,简直是超赞的福利,约4300平方的空间内,囊括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
期刊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在农耕文化的基因里,田园就是诗和远方,我们打造的诗酒田园就是中国文人的终极梦想——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它是当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社区。”义金烧诗酒田园项目的运营者王俊清接受采访时说。  古桥流水,丝竹于耳,戏台听曲,工坊劳作。一席茶,一壶酒,熏香迟暮,花馔青灯。  这样的生活在义金烧诗酒田园的院中可寻得。“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很多人心中追寻的
期刊
“今日气温高,出门需戴帽撑伞注意防暑。”一大早,家住南环新村16幢的老党员张德荣在楼道内的小黑板上写下了当日的天气信息,友情提醒邻居们出行的注意点。这仅仅是吴门桥街道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是每一个苏州人的心愿和追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吴门桥街道广泛动员、细致部署、全力攻坚,确保每个人都深刻理解“为什么做”、“做什么”以及“怎么做”。通过创立“333”
期刊
身处闹市的人们,总是会向往宁静洒脱的生活。很多人通过寄托于闲逸潇洒的林泉野径来达到心灵休憩的彼岸。在探寻与自然相处方式的过程中,充满原汁原味自然气息的民宿便成了很好的落脚处。  在苏州一处隐世小村——树山村,有一处空间,它面朝一大片翠冠梨的梨园,背靠鸡笼山,还带有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院。清晨可见山头雾蔼萦绕,夜间有蛙虫鸣叫伴眠。它,就是“这里·树山”民宿。  这里,独享一方宁静   沿着树山村的道路
期刊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人的衣物、包袋都是手工制作的,一把剪刀、一台脚踩式缝纫机,“嗒嗒嗒”的声音里藏着很多人的童年时光。如今,布艺更像是一种消失已久的老行当,鲜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东桥中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名为“爱布释手”的布艺社团,学生们在社团里通过穿针引线来缝纫自己的青春梦。这个社团的指导老师是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她曾两次受邀参与苏州美术馆的手工公益课程活动,担任手工布艺老师。她的手工
期刊
在崭新的楼房醒来,遥望熟悉的虎丘塔。吃过早饭,步行去附近的农贸市场逛一逛。回家做上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午饭,一家三代其乐融融享受美食。饭后的下午去山塘街走走,和老朋友聊聊从前的事。这样悠然的生活,正是家住虎丘街道的老苏州们的日常。  虎丘山边与山塘河畔,不只有千年的风雅,也有着最真实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而在金秋即将来临的日子里,这里的居民正在讲述着属于自己的小康纪事。  从山塘旧房的“倒西太阳”, 
期刊
社区,是烟火味的聚集地,总能藏着几个厨艺高手。他们往往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以及动手烹制的热情。沧浪街道竹辉社区的这位美食达人刘香梅,今年73岁,退休闲暇之余,每到一个节气,她都会动手做几道时令美味,与街坊邻里分享。她觉得,做菜的人用心,吃菜的人开心,这才是美食的意义所在。  ◇ 饮品甜点篇  刘香梅在社区是出了名的巧手达人。日常生活中,她经常把自己的一些美食诀窍传授给街坊邻里,而这些“小秘
期刊
初秋,是准备迎接硕果的季节。长江畔的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工程机械声轰鸣不断,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太仓生物港内的海方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成套检测设备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体外诊断技术“邂逅”港区气质  海方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成套检测设备项目是广州科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港区种下的一棵“大树”。这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体外诊断试剂及临床检验分析仪器
期刊
东山原是太湖东南部一长条状基岩岛屿,岸线曲折,湖湾众多。地方志书记載,东山“湾”村地名多达二三十个,或村以湾名,或湾以村名。洪湾,即是其中之一,相传为黄梅雨季时,太湖洪水涌进村内而名。  今年7月中旬,连日暴雨,二三十年未遇的涧水上岸,致使前山响水涧、后山石桥头、陆巷寒谷渡等,到处呈现“涧水瀑布”,所幸“好景”不长,短时间内即自动消失至太湖。半个月后,我专程去了一趟洪湾,发现村前伸入太湖的古码头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