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到过北京的人,说到吃,除了提及全聚德的烤鸭、都一处的烧麦外,都会对北京小吃颇感兴趣。小吃与点心和正餐不同,“小吃”是不到吃饭时间,用来“垫补”肚子或是吃着玩儿的食物。
风味小吃的特点是:一是味道浓厚,带有地方色彩,甜咸分明,味觉刺激明显;二是质地纯正,要么酥脆可口,要么软滑顺口;三是温度极端,有的特烫,非乘热吃才有味儿,像白汤杂碎、热炸糕;有的真凉,如江米凉糕、凉粉;四是价格便宜,都是好吃不贵。
北京小吃分为汉民风味、回民风味和宫廷风味3种。在烹制方式上又有蒸、炸、煎、烙、爆、烤、涮、冲、煎、煨、熬等各种做法,共计约有100余种。有人将北京小吃比作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著名作家舒乙先生以“小吃大艺”四个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北京小吃的内涵。有段歌词中唱到“北京小吃九十九,样样叫你吃不够。”
几个品尝北京小吃的地方:一是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的“南来顺”,那里特色小吃70多种;二是北京市东城区的隆福寺小吃店,这里以清真风味小吃见长;三是北海公园里的仿膳饭庄,专门供应宫廷风味小吃;四是百姓大众小吃——东华门夜市小吃街。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真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味》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豆汁是什么?
实际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乾隆18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2~3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喝豆汁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
焦圈,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相传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纤受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也有记载:“少入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
焦圈的制作,需用温水化开盐、碱、少许矾,加水拌和面粉成面团后,用手反复压揉面团,揉匀后放案板饧3个小时,然后把面团压扁,用刀切成5 cm宽的条,取成条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长扁片,厚约6 cm,用刀把面片切成4 cm宽的剂(一般50 g面切14小剂),每两个剂叠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间切一刀,两边不能切通,稍连一点,油烧至五成热时,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头下油锅,随即用筷子从中间撑开,使之成手镯形,定形后翻过来,炸至枣红色出锅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灌肠,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
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
灌肠分两种 :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调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老北京的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为最好。
墩饽饽,饽饽是北京人对面制点心等食品的一种叫法。有客人来家摆饽饽招待,因此老北京糕点店也称饽饽铺。饽饽一词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中说:“北京人呼波波,南人讹为磨磨。”
波同饽音,可见饽饽在明代就有。清代以后的宫廷御膳房专门设有饽饽局,专为皇室做点心,北京城内的饽饽铺专营满族糕点。
墩饽饽做法极简单,用酵面加碱、白糖、桂花揉在一起,搓成小条,并摁成中间稍薄周围稍厚的扁圆形,先用饼铛用微火烙,两面呈黄色后,码入烤盘,入炉烤熟。
墩饽饽的颜色白黄,松软有弹性,味甜润。墩饽饽宜凉吃,所以烤熟后要晾凉,最好放在木箱中焖软,适于老人食用。(未完待续)
风味小吃的特点是:一是味道浓厚,带有地方色彩,甜咸分明,味觉刺激明显;二是质地纯正,要么酥脆可口,要么软滑顺口;三是温度极端,有的特烫,非乘热吃才有味儿,像白汤杂碎、热炸糕;有的真凉,如江米凉糕、凉粉;四是价格便宜,都是好吃不贵。
北京小吃分为汉民风味、回民风味和宫廷风味3种。在烹制方式上又有蒸、炸、煎、烙、爆、烤、涮、冲、煎、煨、熬等各种做法,共计约有100余种。有人将北京小吃比作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著名作家舒乙先生以“小吃大艺”四个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北京小吃的内涵。有段歌词中唱到“北京小吃九十九,样样叫你吃不够。”
几个品尝北京小吃的地方:一是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的“南来顺”,那里特色小吃70多种;二是北京市东城区的隆福寺小吃店,这里以清真风味小吃见长;三是北海公园里的仿膳饭庄,专门供应宫廷风味小吃;四是百姓大众小吃——东华门夜市小吃街。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真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味》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豆汁是什么?
实际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乾隆18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2~3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喝豆汁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
焦圈,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相传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纤受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也有记载:“少入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
焦圈的制作,需用温水化开盐、碱、少许矾,加水拌和面粉成面团后,用手反复压揉面团,揉匀后放案板饧3个小时,然后把面团压扁,用刀切成5 cm宽的条,取成条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长扁片,厚约6 cm,用刀把面片切成4 cm宽的剂(一般50 g面切14小剂),每两个剂叠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间切一刀,两边不能切通,稍连一点,油烧至五成热时,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头下油锅,随即用筷子从中间撑开,使之成手镯形,定形后翻过来,炸至枣红色出锅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灌肠,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
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
灌肠分两种 :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调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老北京的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为最好。
墩饽饽,饽饽是北京人对面制点心等食品的一种叫法。有客人来家摆饽饽招待,因此老北京糕点店也称饽饽铺。饽饽一词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中说:“北京人呼波波,南人讹为磨磨。”
波同饽音,可见饽饽在明代就有。清代以后的宫廷御膳房专门设有饽饽局,专为皇室做点心,北京城内的饽饽铺专营满族糕点。
墩饽饽做法极简单,用酵面加碱、白糖、桂花揉在一起,搓成小条,并摁成中间稍薄周围稍厚的扁圆形,先用饼铛用微火烙,两面呈黄色后,码入烤盘,入炉烤熟。
墩饽饽的颜色白黄,松软有弹性,味甜润。墩饽饽宜凉吃,所以烤熟后要晾凉,最好放在木箱中焖软,适于老人食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