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而了解其作品的关键在于规范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但就当前市场上的翻译成品来看,仍存在着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规范化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首要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切实提升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规范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语言规范化
作者简介:蔡婧(1986.2-),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各国文学作品能够得以在全世界流通的最主要原因便是有了翻译这个媒介。尤其是在国内,外国文学作品借助翻译得以广泛流传。虽然诸多外国文学作品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保持了作品的基本完整性和故事性,却在实际的语言翻译上却仍存在着问题。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部分语句的翻译显然脱离了其创作者的文化背景,甚至是没有考虑不同国家间的语言和文化之差。因此,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必须重视语言的规范化,认真专研词语,方能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播。
一、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文化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等造就了不同地区间具有较大的人文内涵差异。此种差异的存在便导致了翻译人员容易忽视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问题等方面的分析,继而造成文学作品翻译出现与当地文化不相符合的现象,使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错误的理解。
第二,缺乏语境关注,语言规范性问题较大。一个地区中的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文化传播借助于语言的帮助。世界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语言和文化,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决定了不同语言环境中语言使用的差异性。而翻译人员的语言转换能力也便有了挑战,但许多翻译人员并没有立足于原著,在翻译过程中缺乏字句提炼,这就导致国外作品语言特色难以准确体现。翻译结果只停留于表面层次,读者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阅读兴致大打折扣。
二、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规范化建议
(一)尊重语言翻译基本原则
规范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重要的一个途径便是尊重语言翻译的原则。一方面,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应重视通用语言的使用方法。这也意味着说翻译者应立足于原著基础来展开翻译工作,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原著内容的呈现性。翻译用词方面,应认真专研词语的应用,以确保用词恰当准确。这是因为汉语语言本身在语法语句上相对复杂难懂,所以翻译者应自觉提高责任意识,细致翻译文本,特别是在语法应用上,更要将低级错误最大程度降低。另一方面,翻译人员翻译过程中应将认真考究作者借助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主旨。例如在翻译托尔斯泰的《复活》时,只有深入分析研究作者所要表达主旨核心,并准确运用汉语语法,才能让读者真正读懂文本,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最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文化转化问题,不同国家文化势必带有差异性。翻译者翻译过程中应深刻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将文化进行有效转化。如中外文学的开放尺度是由人民的审美观念所决定的,为此翻译人员就应当自己专研原著,以便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更具科学合理性。
(二)提高汉语语言知识能力,在翻译过程中科学应用
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将原著内容转换成国内读者所能够读懂的句子以及词汇,而这就需要依赖于翻译人员强有力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外语能力,特别是在词句推敲上更要极为严谨。也因此,要求着翻译人员必须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如翻译《Gone with the wind》,若是直接翻译可以理解为随风飘逝,一去不复返,但最终的翻译结果是《飘》,这个翻译结果主要是源于翻译人员几经思量考核后,选择了最为合适的汉字将外国文学作品内容表达出来,尤其是深入研究汉字的使用。又如外国人照相时所说的“cheese”不可直接翻译中文化成“茄子”,如此理解方式显得极为滑稽。所以,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
(三)发挥出版社质量控制作用,规范出版流程
在国内,出版外国文学翻译作品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这就为盗版书籍泛滥成灾的现象和出版商规避责任提供了一个契机,许多出版商在翻译作品的质量检查和语法校对等方面的工作直接托付于翻译人员进行。而人们往往容易察觉到别人的错误,但对于自身的错误却难以察觉,所以将翻译质量检查直接交于翻译者本人,显然难以及时发现翻译成品语法语义及其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有必要逐步强化我国出版社的出版流程,并加以整改严控,使出版流程得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并在审核外国文学翻译作品过程中,精选专业知识技能强的人才来进行检查,进一步提高评估规范化和专业化,促使评估校验过程更具科学性。在此检查过程中,要严格审核其使用的语言语法、文化背景衔接程度等,在专业视域下提出修正建议,以有效提升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结束语: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管是对翻译者或是出版单位而言皆有着较高要求。翻译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翻译水平,能够将外国文學作品中的文化背景、用语习惯等准确表达出来,以保障文学作品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翻译时必须遵循翻译基本原则,逐步强化翻译和出版流程,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让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更具规范性,真正促进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徐峰. 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語言规范化研究[J]. 语文建设, 2015(14):77-78.
[2]孙思晗. 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规范化探讨[J]. 小作家选刊, 2016(12):44-44.
关键词: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语言规范化
作者简介:蔡婧(1986.2-),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各国文学作品能够得以在全世界流通的最主要原因便是有了翻译这个媒介。尤其是在国内,外国文学作品借助翻译得以广泛流传。虽然诸多外国文学作品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保持了作品的基本完整性和故事性,却在实际的语言翻译上却仍存在着问题。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部分语句的翻译显然脱离了其创作者的文化背景,甚至是没有考虑不同国家间的语言和文化之差。因此,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必须重视语言的规范化,认真专研词语,方能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播。
一、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文化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等造就了不同地区间具有较大的人文内涵差异。此种差异的存在便导致了翻译人员容易忽视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问题等方面的分析,继而造成文学作品翻译出现与当地文化不相符合的现象,使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错误的理解。
第二,缺乏语境关注,语言规范性问题较大。一个地区中的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文化传播借助于语言的帮助。世界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语言和文化,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决定了不同语言环境中语言使用的差异性。而翻译人员的语言转换能力也便有了挑战,但许多翻译人员并没有立足于原著,在翻译过程中缺乏字句提炼,这就导致国外作品语言特色难以准确体现。翻译结果只停留于表面层次,读者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阅读兴致大打折扣。
二、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规范化建议
(一)尊重语言翻译基本原则
规范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重要的一个途径便是尊重语言翻译的原则。一方面,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应重视通用语言的使用方法。这也意味着说翻译者应立足于原著基础来展开翻译工作,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原著内容的呈现性。翻译用词方面,应认真专研词语的应用,以确保用词恰当准确。这是因为汉语语言本身在语法语句上相对复杂难懂,所以翻译者应自觉提高责任意识,细致翻译文本,特别是在语法应用上,更要将低级错误最大程度降低。另一方面,翻译人员翻译过程中应将认真考究作者借助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主旨。例如在翻译托尔斯泰的《复活》时,只有深入分析研究作者所要表达主旨核心,并准确运用汉语语法,才能让读者真正读懂文本,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最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文化转化问题,不同国家文化势必带有差异性。翻译者翻译过程中应深刻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将文化进行有效转化。如中外文学的开放尺度是由人民的审美观念所决定的,为此翻译人员就应当自己专研原著,以便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更具科学合理性。
(二)提高汉语语言知识能力,在翻译过程中科学应用
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将原著内容转换成国内读者所能够读懂的句子以及词汇,而这就需要依赖于翻译人员强有力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外语能力,特别是在词句推敲上更要极为严谨。也因此,要求着翻译人员必须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如翻译《Gone with the wind》,若是直接翻译可以理解为随风飘逝,一去不复返,但最终的翻译结果是《飘》,这个翻译结果主要是源于翻译人员几经思量考核后,选择了最为合适的汉字将外国文学作品内容表达出来,尤其是深入研究汉字的使用。又如外国人照相时所说的“cheese”不可直接翻译中文化成“茄子”,如此理解方式显得极为滑稽。所以,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
(三)发挥出版社质量控制作用,规范出版流程
在国内,出版外国文学翻译作品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这就为盗版书籍泛滥成灾的现象和出版商规避责任提供了一个契机,许多出版商在翻译作品的质量检查和语法校对等方面的工作直接托付于翻译人员进行。而人们往往容易察觉到别人的错误,但对于自身的错误却难以察觉,所以将翻译质量检查直接交于翻译者本人,显然难以及时发现翻译成品语法语义及其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有必要逐步强化我国出版社的出版流程,并加以整改严控,使出版流程得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并在审核外国文学翻译作品过程中,精选专业知识技能强的人才来进行检查,进一步提高评估规范化和专业化,促使评估校验过程更具科学性。在此检查过程中,要严格审核其使用的语言语法、文化背景衔接程度等,在专业视域下提出修正建议,以有效提升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结束语: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管是对翻译者或是出版单位而言皆有着较高要求。翻译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翻译水平,能够将外国文學作品中的文化背景、用语习惯等准确表达出来,以保障文学作品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翻译时必须遵循翻译基本原则,逐步强化翻译和出版流程,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让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更具规范性,真正促进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徐峰. 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語言规范化研究[J]. 语文建设, 2015(14):77-78.
[2]孙思晗. 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规范化探讨[J]. 小作家选刊, 2016(12):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