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建设一直是我党的工作重点。新时期,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的功能逐渐弱化,而大众传媒这一特殊的社会构成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德育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从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观点出发,强调道德是可教的,道德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巨大。文章重点探讨了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指出大众传媒参与道德建设有其特有的优势,在道德建设中既有积极地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笔者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分析了大众传媒如何影响受众个体的道德建设。最后,文章并就如何充分利用传媒的积极作用,尽可能规避消极作用,从而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塑造创造条件提出对策。
【关键词】“捞尸门”道德建设科尔伯格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193-03
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宝塔湾,三名大学生为营救两名落水少年献出了生命。而就在人们为见义勇为者叹息时,一则新闻却使整个事件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英雄的躯体竟然变成了几位“捞尸人”牟取暴利的对象。
“捞尸门”事件一时间引发众怒。三名大学生拯救的不仅仅是两个少年,更是日益沦陷的社会道德。那些捞尸者的冷漠和唯利是图,激起的不仅是人们的愤怒,还有公众对于曾经美好道德的向往。
新时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全面提升。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冲突、社会问题时有发生,社会价值多元化带来了信仰、道德观念的缺失。加强个体道德的建设,推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发展,构建新的社会道德教育体系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本文从科尔伯格的德育观点出发,指出新德育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并影响着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作者旨在探讨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文章全面分析了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其中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受众个体的道德建设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科尔伯格和他的德育思想
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lberg,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他构建了关于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实践策略的庞大理论体系,被誉为“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
1.科尔伯格的主要观点
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核心是认知——发展理论。首先,他认为个体的认知水平与道德发展紧密相关。个体的认知水平是道德水平的基础,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道德水平也有可能得到发展;第二,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个体自我实现和寻求社会接受的愿望。[1]一个较好地完成了社会化的个体,就会被社会广泛接受;第三,在德育实践上,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可教,但不是让学生背、记道德条目,不是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正确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冲突进行判断,通过思考,把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从而不断发展或建构他们的道德观。另外,在对道德判断的研究过程中,科尔伯格提出“团体公正法”。培养道德能力不能脱离团体,民主、公正的团体氛围对道德公民的培养至关重要。
2.科尔伯格德育思想的几点启示
(1)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走出经济建设与道德发展的冲突圈,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2)个体的道德水平发展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所传递的信息直接影响了个体的认知,个体品德被认为是由知、情、行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中“知”处于基础性地位,即缺少应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
(3)探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尊重个体的主体性,促进道德个体、社会道德整体的发展。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建立新的德育体系。
新时期,多元多变的道德标准使得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难以发挥作用,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是时代的要求。大众传媒在现代生活中影响深远,现代道德的发展也被深深地打上传媒的烙印。“媒介作为一种文化的技术逻辑和力量,无情地塑造着大众的文化习性,人们通过媒介接受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2]无论是对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还是对个体的道德品质,大众传媒都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的重要作用。
那么相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大众传媒具有怎样的优势呢?
首先,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介受个人文化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小,具有易接触性和所接受性。大众媒介很早就参与了道德教育工作,从时间上看,我们相应走过了印刷时代、广播电视时代、网络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接触受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依赖媒介去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网络时代的到来,除了信息的大爆炸,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播者的行列。媒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步取代了其他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其次,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还表现在其天然的拥有社会“话语权”。一方面表现为传统媒体具有的导向性。在我国,媒体是党、政府、人民的喉舌。早些时期,传媒几乎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统治阶级通过媒体向社会成员传递管理社会所需的各种信息,因此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多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现在,党报,党台的声音仍然是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的主旋律;另一方面是媒体舆论具有的无形力量。随着我国传媒环境日益放开,媒体“政治传声筒”的作用逐渐减弱,但同时,一些都市类报纸、电视在传媒领域崛起,大众传媒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认可,由此形成的舆论压力构成了更强的“无形力量”,引导着大众的态度。[3]
总之,大众传媒对道德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媒介文化潜移默化的促进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构成。在新的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推进受众个体,甚至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发展。
三、大众传媒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建设
科尔伯格提到个体的道德水平发展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塑造一个“拟态环境”给受众提供一个道德的参照体系,影响着受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一方面大众传媒的道德伦理可以优化社会整体的道德价值,提升个体道德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提供可参考的方式与路径;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塑造的虚拟世界中的反道德现象不断的冲击着现实社会,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冷漠,削弱了现实中的道德关系。[4]笔者认为,大众传媒是通过构建一个“假环境”,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影响了受众个体的道德建设。
1.大众传媒对受众道德认知的影响
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个体品德被认为是由知、情、行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中“知”处于基础性地位,即缺少应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对其最著名的研究者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他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道德认知主要包括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道德因果关系的认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三个基本环节。他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开端,是个体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先导,能对道德行为进行推测和判断,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指向作用。
从心理学上的角度讲,注意是信息进入心理选择系统的第一道大门,只有注意到,才可能被选择接收,不被注意,就进不了受众的心理选择系统,因而也就不可能被选择。[5]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不可能像大众传媒一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眼球的功能。大众传媒发出的信号新颖、生动、鲜艳、强烈、多变、具体形象,他有足够的能力引起受众个体的兴趣。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网络能给我们创造出直观可视的形象,让受众个体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所涉及的广阔领域,不仅可以开拓受众个体的眼界,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认知能力,同时,在信息、知识增长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对受众的思想道德认知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科尔伯格认为,处于初级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的道德判断的依据主要是法律法规,传统习惯以及是否利己。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而专业从事法律工作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大众传媒无疑成了普法教育的有利工具。法制类报纸、电视节目、网站常常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件出发,一年365天每天讲一个故事,每天告诉大家一个法律点,人们法律意识提高的同时也增长了法律知识,这为受众个体的道德认知提供了原始的判断、积累,为最基本的道德判断提供了依据。而且,与学校的普法教育不同,他告别了单调乏味的条款、条文,不再限制于学生这一群体,不再受限于受众个体的文化水平,其普法教育的广度是学校教育所不及的。此外,大众传媒强大的传播力可以使同一信息和场景反复出现,这对生活无规律、注意力容易分散、知识经验不足、理解能力欠佳的受众个体来说,极易影响他们的道德认知。
2.大众传媒对受众道德情感的影响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在道德情感的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激发和推动力量。道德情感促使一个人积极地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地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的这种激发作用常常是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道德情感的形成以体验为基础,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体验,影响了情感、态度的养成,在这种情感养成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体验促进个体责任感、义务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的形成。
在情感的养成过程中,榜样的作用不可小视。道德榜样在于为模仿行为确立标准,这很重要,他直接影响道德情感的形成。[6]大众传媒能够为受众个体树立榜样,而这些榜样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平凡而真实,比起教科书上的榜样更加亲近受众,给受众个体造成的情感震撼也更加强烈。大众传媒可以展现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的事件情节,将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给受众以多感官的信息刺激,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
如《道德观察》,作为中国惟一一档全国平台播出的道德类全日播栏目,直击道德事件,一方面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各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让每个人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已成为“深刻反映中国道德现状、深入进行道德思考、促进中国道德生态建设”的电视互动平台。为庆祝祖国六十华诞,《道德观察》栏目特别制作国庆特别节目《寻找中国榜样》,以建国60年为时间线,以榜样的产生和影响力为主题,以寻访见证者和亲历者为形式,解读主流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变迁,回顾不同年代中产生的榜样人物。这次特别节目分《谁是榜样》、《雷锋还在》、《一个人与一座城》、《为人民服务》、《有爱有家》、《排球女将》和《大时代、新榜样》七集播出。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大义、什么是责任。这些具体形象的事例,给受众个体以责任与任务的道德情感冲击,有效的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从而取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3.大众传媒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他是人的道德认知的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都是激发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最终表现形式。关注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道德行为的自制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履行道德义务,推进个体道德建设。
科尔伯格反对进行道德灌输,认为道德教育应以发展为目的,通过道德讨论和公正团体法,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并最终实现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多以“老师”的身份传递道德观念,且每个组织都在自己的范围内进行教育工作。而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则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追求公平和正义的良好道德氛围。无论是怎样的媒体,他们传递的信息都不可避免的带有传播者的主观思想。大众传媒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等价值观念渗透到信息中,使受众个体身临其境的去体验情景,通过对情景的体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4]
大众传媒塑造的有感染力的事件、人物具有榜样的力量,这些使受众个体在产生道德情感的同时也对媒体塑造的形象感到信赖、崇拜,从而强化了受众个体的道德意识,为促成道德行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教会一些道德行为,如分享、互助、遵守规则等;②受众个体对大众传媒尤其是影视文化中人物行为的合理认识,进行合理的模仿;③模仿榜样的行为,并养成习惯。[7]大众传媒传播范围之广使得受众个体要在同伴中获得认同,会养成一种从众的心理。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推出已多年,该节目用感性的表达方式,以细节的魅力展示,积聚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见证重大的新闻事件,当初设计的理念至今仍在延续着,并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曾在非典斗争中,钟南山成为了一个符号,而杨立伟代表的飞天梦想已经起步。后来我们坦然的面对天灾人祸等各种突发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平凡人的身影,学生、企业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加入到志愿者、援建者的队伍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感动会一直延续下去,我们用实际行动延续着。
四、全面认识大众传媒对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方面,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市场化改革,传媒产品商业化,追求趣味,强调吸引,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不真实、舆论导向的不正确等问题,不少媒体在利益与道德责任面前搁浅。如有些电视广告中这样的广告语:“我有,你有吗?”给受众尤其是未成年受众传递信息好像是你有我也要有。这就无形中给受众灌输了消费攀比的心理;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以传受者双重的身份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畅游。如有段时间在网络上疯传的“史上最全自杀手册”、“最美丽的自杀方法”等有关自杀的帖子,这可能会刺激到一些当时心理脆弱的人,造成不幸的后果。这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传播环境。所以我们应当全面认识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充分发挥他的积极作用,尽可能避免他的消极作用。
首先,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保证大众传媒最大限度的对受众个体产生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影响。相关机构应对媒体传播尤其是新媒体如网络、手机进行规范和管理,严格依法执法,对有害受众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传播内容,如暴力的、色情的,要严格查处,从源头杜绝危害,保证良好的传播环境,保障受众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大众传媒队伍自身的道德建设,提升大众传媒的业务水平。大众传媒的活动是一项带有主观意义的信息传播过程,传播者应有明确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传媒的道德责任根源在于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正确的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自觉遵守职业准则,正确定位,成为传播社会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
最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使得广大媒体可以正确的使用媒体资源、利用媒体资源。信息社会,我们越来越依赖媒体为我们提供各种信息,不论是以供决策,还是以供娱乐。但我们对媒体提供信息的运作机制知之甚少,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它的运作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之下生产出来的信息,未必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反映。现实也不断昭示,媒体现状已经是问题重重。作为受众个体,我们可能无力去改变媒体的现状,但我们可以武装自己。多了解一些媒体的运作机制,多了解一些媒体的规则,多了解一些判定信息质量高低的方法,多了解一些获得多元信息的渠道……这样加起来,就会形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信息汹涌的世界里更好地利用媒体、享受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所利用、愚乐。
五、大众传媒在进行个体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可教,但要讲究方法。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道德条目,不能以权威身份向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而是引导从而进行判断,在积极地思索中促进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所以,在大众传媒参与新道德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摆正身份
大众传媒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他参与道德建设的内容与方式在于塑造一个有利于个体道德观念发展的道德参照系统:通过议程设置,相关业务技巧,如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新闻专题策划等,从外围影响受众,使受众自己产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大众传媒是道德建设的参与者。
2.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和社会道德问题
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和社会道德问题,并让受众个体参与讨论,以激发他们去实现更高阶段的道德水平,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向更高水平发展。科尔伯格提出新柏拉图德育模式(即团体公正法)。指出让人们平等参与到一个民主的团体中,以团体公正来熏陶和教育个体,使其具有道德的认知力。大众媒介作为社会公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民主的论坛,在这里各种声音和观点相互碰撞,推进社会民主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个体也受到了熏陶和教育。
3.利用多种有效的传媒手段、方式,加强传媒业务工作建设,增强大众传媒的道德影响力。
在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如直接的、间接的手段。直接的手段即面对面的、不通过中间环节的直接宣传,比如党报发表的社论,直接宣传某种观点。间接性的手段即将某种观点寓于具体事例当中,使媒体的宣传具有真实性、亲和力。正如科尔伯格所说,道德教育不是灌输论,如果我们的宣传在内容上说教的、灌输性的东西过多,人为雕琢的痕迹太重,必然会影响媒体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体道德建设深受大众传媒文化传播的影响。新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是时代的要求。大众传媒因其特点在道德建设工作中有着相当大的优势,然而,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个理智的受众,我们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大众传媒在受众个体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带来的影响。正确使用大众传媒这一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他在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消极作用,优化传播环境,做受众个体道德社会化完成的“推进器”。
注 释
1 刘海涛.科尔伯格道德教育观的几点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 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8
3 范 铭.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新闻爱好者,2008.3
4 黄富峰、赵丽臻.论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道德变化中的作用.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 孙 平.受众心理论.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93
6 郝家林.论大众传媒培养国民精神的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6)
7 王天舒.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7(9)
【关键词】“捞尸门”道德建设科尔伯格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193-03
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宝塔湾,三名大学生为营救两名落水少年献出了生命。而就在人们为见义勇为者叹息时,一则新闻却使整个事件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英雄的躯体竟然变成了几位“捞尸人”牟取暴利的对象。
“捞尸门”事件一时间引发众怒。三名大学生拯救的不仅仅是两个少年,更是日益沦陷的社会道德。那些捞尸者的冷漠和唯利是图,激起的不仅是人们的愤怒,还有公众对于曾经美好道德的向往。
新时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全面提升。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冲突、社会问题时有发生,社会价值多元化带来了信仰、道德观念的缺失。加强个体道德的建设,推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发展,构建新的社会道德教育体系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本文从科尔伯格的德育观点出发,指出新德育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并影响着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作者旨在探讨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文章全面分析了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其中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受众个体的道德建设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科尔伯格和他的德育思想
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lberg,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他构建了关于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实践策略的庞大理论体系,被誉为“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
1.科尔伯格的主要观点
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核心是认知——发展理论。首先,他认为个体的认知水平与道德发展紧密相关。个体的认知水平是道德水平的基础,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道德水平也有可能得到发展;第二,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个体自我实现和寻求社会接受的愿望。[1]一个较好地完成了社会化的个体,就会被社会广泛接受;第三,在德育实践上,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可教,但不是让学生背、记道德条目,不是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正确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冲突进行判断,通过思考,把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从而不断发展或建构他们的道德观。另外,在对道德判断的研究过程中,科尔伯格提出“团体公正法”。培养道德能力不能脱离团体,民主、公正的团体氛围对道德公民的培养至关重要。
2.科尔伯格德育思想的几点启示
(1)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走出经济建设与道德发展的冲突圈,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2)个体的道德水平发展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所传递的信息直接影响了个体的认知,个体品德被认为是由知、情、行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中“知”处于基础性地位,即缺少应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
(3)探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尊重个体的主体性,促进道德个体、社会道德整体的发展。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建立新的德育体系。
新时期,多元多变的道德标准使得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难以发挥作用,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是时代的要求。大众传媒在现代生活中影响深远,现代道德的发展也被深深地打上传媒的烙印。“媒介作为一种文化的技术逻辑和力量,无情地塑造着大众的文化习性,人们通过媒介接受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2]无论是对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还是对个体的道德品质,大众传媒都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的重要作用。
那么相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大众传媒具有怎样的优势呢?
首先,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介受个人文化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小,具有易接触性和所接受性。大众媒介很早就参与了道德教育工作,从时间上看,我们相应走过了印刷时代、广播电视时代、网络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接触受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依赖媒介去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网络时代的到来,除了信息的大爆炸,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播者的行列。媒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步取代了其他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其次,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还表现在其天然的拥有社会“话语权”。一方面表现为传统媒体具有的导向性。在我国,媒体是党、政府、人民的喉舌。早些时期,传媒几乎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统治阶级通过媒体向社会成员传递管理社会所需的各种信息,因此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多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现在,党报,党台的声音仍然是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的主旋律;另一方面是媒体舆论具有的无形力量。随着我国传媒环境日益放开,媒体“政治传声筒”的作用逐渐减弱,但同时,一些都市类报纸、电视在传媒领域崛起,大众传媒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认可,由此形成的舆论压力构成了更强的“无形力量”,引导着大众的态度。[3]
总之,大众传媒对道德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媒介文化潜移默化的促进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构成。在新的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推进受众个体,甚至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发展。
三、大众传媒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建设
科尔伯格提到个体的道德水平发展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塑造一个“拟态环境”给受众提供一个道德的参照体系,影响着受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一方面大众传媒的道德伦理可以优化社会整体的道德价值,提升个体道德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提供可参考的方式与路径;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塑造的虚拟世界中的反道德现象不断的冲击着现实社会,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冷漠,削弱了现实中的道德关系。[4]笔者认为,大众传媒是通过构建一个“假环境”,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影响了受众个体的道德建设。
1.大众传媒对受众道德认知的影响
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个体品德被认为是由知、情、行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中“知”处于基础性地位,即缺少应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对其最著名的研究者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他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道德认知主要包括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道德因果关系的认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三个基本环节。他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开端,是个体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先导,能对道德行为进行推测和判断,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指向作用。
从心理学上的角度讲,注意是信息进入心理选择系统的第一道大门,只有注意到,才可能被选择接收,不被注意,就进不了受众的心理选择系统,因而也就不可能被选择。[5]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不可能像大众传媒一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眼球的功能。大众传媒发出的信号新颖、生动、鲜艳、强烈、多变、具体形象,他有足够的能力引起受众个体的兴趣。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网络能给我们创造出直观可视的形象,让受众个体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所涉及的广阔领域,不仅可以开拓受众个体的眼界,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认知能力,同时,在信息、知识增长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对受众的思想道德认知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科尔伯格认为,处于初级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的道德判断的依据主要是法律法规,传统习惯以及是否利己。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而专业从事法律工作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大众传媒无疑成了普法教育的有利工具。法制类报纸、电视节目、网站常常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件出发,一年365天每天讲一个故事,每天告诉大家一个法律点,人们法律意识提高的同时也增长了法律知识,这为受众个体的道德认知提供了原始的判断、积累,为最基本的道德判断提供了依据。而且,与学校的普法教育不同,他告别了单调乏味的条款、条文,不再限制于学生这一群体,不再受限于受众个体的文化水平,其普法教育的广度是学校教育所不及的。此外,大众传媒强大的传播力可以使同一信息和场景反复出现,这对生活无规律、注意力容易分散、知识经验不足、理解能力欠佳的受众个体来说,极易影响他们的道德认知。
2.大众传媒对受众道德情感的影响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在道德情感的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激发和推动力量。道德情感促使一个人积极地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地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的这种激发作用常常是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道德情感的形成以体验为基础,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体验,影响了情感、态度的养成,在这种情感养成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体验促进个体责任感、义务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的形成。
在情感的养成过程中,榜样的作用不可小视。道德榜样在于为模仿行为确立标准,这很重要,他直接影响道德情感的形成。[6]大众传媒能够为受众个体树立榜样,而这些榜样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平凡而真实,比起教科书上的榜样更加亲近受众,给受众个体造成的情感震撼也更加强烈。大众传媒可以展现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的事件情节,将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给受众以多感官的信息刺激,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
如《道德观察》,作为中国惟一一档全国平台播出的道德类全日播栏目,直击道德事件,一方面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各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让每个人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已成为“深刻反映中国道德现状、深入进行道德思考、促进中国道德生态建设”的电视互动平台。为庆祝祖国六十华诞,《道德观察》栏目特别制作国庆特别节目《寻找中国榜样》,以建国60年为时间线,以榜样的产生和影响力为主题,以寻访见证者和亲历者为形式,解读主流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变迁,回顾不同年代中产生的榜样人物。这次特别节目分《谁是榜样》、《雷锋还在》、《一个人与一座城》、《为人民服务》、《有爱有家》、《排球女将》和《大时代、新榜样》七集播出。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大义、什么是责任。这些具体形象的事例,给受众个体以责任与任务的道德情感冲击,有效的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从而取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3.大众传媒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他是人的道德认知的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都是激发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最终表现形式。关注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道德行为的自制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履行道德义务,推进个体道德建设。
科尔伯格反对进行道德灌输,认为道德教育应以发展为目的,通过道德讨论和公正团体法,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并最终实现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传统的道德教育组织多以“老师”的身份传递道德观念,且每个组织都在自己的范围内进行教育工作。而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则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追求公平和正义的良好道德氛围。无论是怎样的媒体,他们传递的信息都不可避免的带有传播者的主观思想。大众传媒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等价值观念渗透到信息中,使受众个体身临其境的去体验情景,通过对情景的体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4]
大众传媒塑造的有感染力的事件、人物具有榜样的力量,这些使受众个体在产生道德情感的同时也对媒体塑造的形象感到信赖、崇拜,从而强化了受众个体的道德意识,为促成道德行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教会一些道德行为,如分享、互助、遵守规则等;②受众个体对大众传媒尤其是影视文化中人物行为的合理认识,进行合理的模仿;③模仿榜样的行为,并养成习惯。[7]大众传媒传播范围之广使得受众个体要在同伴中获得认同,会养成一种从众的心理。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推出已多年,该节目用感性的表达方式,以细节的魅力展示,积聚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见证重大的新闻事件,当初设计的理念至今仍在延续着,并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曾在非典斗争中,钟南山成为了一个符号,而杨立伟代表的飞天梦想已经起步。后来我们坦然的面对天灾人祸等各种突发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平凡人的身影,学生、企业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加入到志愿者、援建者的队伍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感动会一直延续下去,我们用实际行动延续着。
四、全面认识大众传媒对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方面,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市场化改革,传媒产品商业化,追求趣味,强调吸引,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不真实、舆论导向的不正确等问题,不少媒体在利益与道德责任面前搁浅。如有些电视广告中这样的广告语:“我有,你有吗?”给受众尤其是未成年受众传递信息好像是你有我也要有。这就无形中给受众灌输了消费攀比的心理;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以传受者双重的身份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畅游。如有段时间在网络上疯传的“史上最全自杀手册”、“最美丽的自杀方法”等有关自杀的帖子,这可能会刺激到一些当时心理脆弱的人,造成不幸的后果。这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传播环境。所以我们应当全面认识大众传媒对受众个体道德建设的影响,充分发挥他的积极作用,尽可能避免他的消极作用。
首先,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保证大众传媒最大限度的对受众个体产生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影响。相关机构应对媒体传播尤其是新媒体如网络、手机进行规范和管理,严格依法执法,对有害受众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传播内容,如暴力的、色情的,要严格查处,从源头杜绝危害,保证良好的传播环境,保障受众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大众传媒队伍自身的道德建设,提升大众传媒的业务水平。大众传媒的活动是一项带有主观意义的信息传播过程,传播者应有明确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传媒的道德责任根源在于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正确的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自觉遵守职业准则,正确定位,成为传播社会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
最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使得广大媒体可以正确的使用媒体资源、利用媒体资源。信息社会,我们越来越依赖媒体为我们提供各种信息,不论是以供决策,还是以供娱乐。但我们对媒体提供信息的运作机制知之甚少,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它的运作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之下生产出来的信息,未必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反映。现实也不断昭示,媒体现状已经是问题重重。作为受众个体,我们可能无力去改变媒体的现状,但我们可以武装自己。多了解一些媒体的运作机制,多了解一些媒体的规则,多了解一些判定信息质量高低的方法,多了解一些获得多元信息的渠道……这样加起来,就会形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信息汹涌的世界里更好地利用媒体、享受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所利用、愚乐。
五、大众传媒在进行个体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可教,但要讲究方法。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道德条目,不能以权威身份向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而是引导从而进行判断,在积极地思索中促进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所以,在大众传媒参与新道德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摆正身份
大众传媒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他参与道德建设的内容与方式在于塑造一个有利于个体道德观念发展的道德参照系统:通过议程设置,相关业务技巧,如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新闻专题策划等,从外围影响受众,使受众自己产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大众传媒是道德建设的参与者。
2.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和社会道德问题
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和社会道德问题,并让受众个体参与讨论,以激发他们去实现更高阶段的道德水平,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向更高水平发展。科尔伯格提出新柏拉图德育模式(即团体公正法)。指出让人们平等参与到一个民主的团体中,以团体公正来熏陶和教育个体,使其具有道德的认知力。大众媒介作为社会公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民主的论坛,在这里各种声音和观点相互碰撞,推进社会民主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个体也受到了熏陶和教育。
3.利用多种有效的传媒手段、方式,加强传媒业务工作建设,增强大众传媒的道德影响力。
在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如直接的、间接的手段。直接的手段即面对面的、不通过中间环节的直接宣传,比如党报发表的社论,直接宣传某种观点。间接性的手段即将某种观点寓于具体事例当中,使媒体的宣传具有真实性、亲和力。正如科尔伯格所说,道德教育不是灌输论,如果我们的宣传在内容上说教的、灌输性的东西过多,人为雕琢的痕迹太重,必然会影响媒体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体道德建设深受大众传媒文化传播的影响。新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是时代的要求。大众传媒因其特点在道德建设工作中有着相当大的优势,然而,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个理智的受众,我们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大众传媒在受众个体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带来的影响。正确使用大众传媒这一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他在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消极作用,优化传播环境,做受众个体道德社会化完成的“推进器”。
注 释
1 刘海涛.科尔伯格道德教育观的几点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 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8
3 范 铭.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新闻爱好者,2008.3
4 黄富峰、赵丽臻.论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道德变化中的作用.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 孙 平.受众心理论.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93
6 郝家林.论大众传媒培养国民精神的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6)
7 王天舒.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