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采认为,艺术上敏感的人总是面向梦的现实,根据梦的景象解释生活的真义。自古以来,梦以其玄幻神秘的意味,变化莫测的意象,富有创造性的意境,格外受到文学艺术的青睐。文学史上不乏以梦为主体,或以梦言情抒怀的文本。《齐物论》中,梦蝶之后的庄子曰:“若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在此,庄子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的真实性的思考——孰真?孰幻?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然而又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
曹海英的《拾梦记》,也做了类似的思考。她的这一系列散文,有關梦与旧时光的纠缠、映照与再现,有关对个体生命原始秉性的深度唤醒,有关隐秘的内心和潜意识的探幽。她以梦为光,投射进潜意识和深层记忆的裂隙,以此照亮进入生命经验、隐秘内心以及现实的入口。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将梦描述为“梦似乎是介于睡眠和苏醒之间的一种情境”。梦的发生往往是在混沌不清的状态下,是一种由生命个体的潜意识和无意识主宰的心理活动,它并不像人清醒状态时的思维经过逻辑判断,接受理性控制,因而往往显得无章无序,光怪陆离。因此,梦境往往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是片段性,画面感强。二是梦受其主体的经验所影响,独特性、荒谬性与创造性共存。梦境渗入现实,作家将其通过特定的方式叙述出来,使其转化为文学意象,形成独特的梦境叙事,富有审美意味。
水。在文本中,“水”这一意象多次出现。《沟口》中,“暴雨后的洪水”泥沙俱下地冲刷一切;《拾梦记》“渠水”篇中,“渠水浑黄,冲撞和泛滥中,露出一道深深的沟壑”,“我跳进急流中,像一条鱼一样游起来”。这“生命的洪水”如同《圣经·创世纪》中的洪水一般,挟卷走旧世界和旧秩序,也为新世界的重新建立拉开序幕,预示新的开始。
逼仄的空间和无尽的路。《拾梦记》将一些细碎的梦的片段集合起来,这些梦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相关联:火车,旅馆,流水,陌生人,疾驰的汽车,候车室,剧场……烘托出梦中人的局促不安。《溢出梦境的城池》中,多次出现在梦中的某家沟,勾起梦的主体的怅惘——这与自己无关,又莫名牵动着内心的地方,连同其他空间——它们共同拥有暗黑、逼仄、晃动、无尽头、不平坦的特质——一起成为梦的承载地,承载着梦的主体的焦虑、紧张、伤感,以及其他情愫。
《沟口》《梦中有匹烈马》采用第二人称单数的叙述视角。从接受对象来说,这种叙述视角是一种不确定的人称指示,它所对应的既可以是叙述者本身,也可以是文本中虚构的人物,还可以是文本之外的读者,因此,在叙述效果上,这种叙述视角能够为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提供更通达的空间和更直观的感触,更确切地带入到作家设定的梦境与现实经验中去。
《沟口》中的“你”,指向高考前后的个体,因这梦,身份和记忆重新陷入紧张、焦灼和惶惑,这情绪一度在考中后消失殆尽,却在心里深深地扎了根,潜意识提醒着“你”,过往的都不曾离开。《梦中有匹烈马》中的“你”指向在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中疲乏的个体,在梦中与烈马博弈之后,现实中打破惯常,听从内心度过一个“奔突的下午”,最终又回归一如既往的生活中。然而,内心的涟漪却未就此平静,似乎在期待下一次内心困兽的觉醒。
第二人称视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读者阅读带来一定的强压感,但在曹海英的散文中,第二人称的指代不确定性,与梦的不确定性暗合,相得益彰,渲染了呓语般的氛围,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文本阐释的可能性,对于剖析生命主体的内心欲望和情感抒发有种淋漓尽致的畅通感。
心理蒙太奇是现代电影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是指主要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的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回忆、幻觉等精神活动。
正如在《沟口》中,作者提到一些印刻在记忆里的画面,“这个画面躺在记忆里有近三十年。你都以为你忘记了。”文本中,作家侧重将梦的画面和片段,或者琐碎记忆的闪现,勾连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意象和情境,传递内心活动和潜意识的动态。
因为梦是不受主观意识掌控的精神活动,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和规范,构建出一个新的世界。叙述者在对其进行描述时,多会选择将梦以画面或者事件的形式进行转述。在《拾梦记》和《溢出梦境的城池》中,作家所建构的梦境世界是荒谬的,缺乏逻辑的,天马行空的。时间和空间的拼凑,梦的画面与片段被记录、剪切,再与现实凝缩、联结到一起,形成新的怪诞的经验,以此呈现出映示着潜意识的支离破碎、难以捕捉的梦,以及内心世界的纠结、扭转等精神活动。
这种真实性首先源于个体生命经验和情感的双重真实。
在散文《沟口》中,作家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处理,两者杂糅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真实性强的效果。作家选取了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主体生命历程中的难以忘怀的事件——比如高考,且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具有普适性。作家以其重现在梦境中来引出事件对其潜意识的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在梦境中的重复体验的书写,也为这段备受煎熬的经历增添了漫长而艰涩的回味,如作者写道:赶考的那条路,“你在梦中走过的次数,远远多于现实中的真实。”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最直观地将作家内心那想要逃离又不得不面对的焦虑、惶然、矛盾呈现出来,最终达到情感抒发和宣泄的目的。《梦中有匹烈马》则书写了在一个普通的下午时光,“你”因一个梦,而抛却所谓的理性,对现有生活做出的“破格”的思索和举动。
另一方面,文本呈现的真实性还源于作家对细节描摹的极致追求。
在时空错乱、情节怪诞的梦境中,细节的刻画为文本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边框和支架,使其不至于太过飘忽不定而被推翻。《梦中有匹烈马》中“你”与烈马的反复厮缠,《拾梦记》中,个体在每个梦境中的衣着对话,随身携带的物品,周围人的行为动作,作家都一一记录,此外,对事件,比如车祸,细致到每一帧画面的描述,及其给个体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这些都带给读者真切的身临其梦般的阅读体验,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审美感受。
可以看到,曹海英的散文中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真实性。即,源于梦的私人经验性特质,她的散文以意识流,或者内心剖白的形式组织脉络。她忠于内心世界的描述,同时,也揭示了真实的个体经验,充满着对现实和生命的独特体悟。
曹海英的《拾梦记》,也做了类似的思考。她的这一系列散文,有關梦与旧时光的纠缠、映照与再现,有关对个体生命原始秉性的深度唤醒,有关隐秘的内心和潜意识的探幽。她以梦为光,投射进潜意识和深层记忆的裂隙,以此照亮进入生命经验、隐秘内心以及现实的入口。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将梦描述为“梦似乎是介于睡眠和苏醒之间的一种情境”。梦的发生往往是在混沌不清的状态下,是一种由生命个体的潜意识和无意识主宰的心理活动,它并不像人清醒状态时的思维经过逻辑判断,接受理性控制,因而往往显得无章无序,光怪陆离。因此,梦境往往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是片段性,画面感强。二是梦受其主体的经验所影响,独特性、荒谬性与创造性共存。梦境渗入现实,作家将其通过特定的方式叙述出来,使其转化为文学意象,形成独特的梦境叙事,富有审美意味。
梦境的意象
水。在文本中,“水”这一意象多次出现。《沟口》中,“暴雨后的洪水”泥沙俱下地冲刷一切;《拾梦记》“渠水”篇中,“渠水浑黄,冲撞和泛滥中,露出一道深深的沟壑”,“我跳进急流中,像一条鱼一样游起来”。这“生命的洪水”如同《圣经·创世纪》中的洪水一般,挟卷走旧世界和旧秩序,也为新世界的重新建立拉开序幕,预示新的开始。
逼仄的空间和无尽的路。《拾梦记》将一些细碎的梦的片段集合起来,这些梦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相关联:火车,旅馆,流水,陌生人,疾驰的汽车,候车室,剧场……烘托出梦中人的局促不安。《溢出梦境的城池》中,多次出现在梦中的某家沟,勾起梦的主体的怅惘——这与自己无关,又莫名牵动着内心的地方,连同其他空间——它们共同拥有暗黑、逼仄、晃动、无尽头、不平坦的特质——一起成为梦的承载地,承载着梦的主体的焦虑、紧张、伤感,以及其他情愫。
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
《沟口》《梦中有匹烈马》采用第二人称单数的叙述视角。从接受对象来说,这种叙述视角是一种不确定的人称指示,它所对应的既可以是叙述者本身,也可以是文本中虚构的人物,还可以是文本之外的读者,因此,在叙述效果上,这种叙述视角能够为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提供更通达的空间和更直观的感触,更确切地带入到作家设定的梦境与现实经验中去。
《沟口》中的“你”,指向高考前后的个体,因这梦,身份和记忆重新陷入紧张、焦灼和惶惑,这情绪一度在考中后消失殆尽,却在心里深深地扎了根,潜意识提醒着“你”,过往的都不曾离开。《梦中有匹烈马》中的“你”指向在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中疲乏的个体,在梦中与烈马博弈之后,现实中打破惯常,听从内心度过一个“奔突的下午”,最终又回归一如既往的生活中。然而,内心的涟漪却未就此平静,似乎在期待下一次内心困兽的觉醒。
第二人称视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读者阅读带来一定的强压感,但在曹海英的散文中,第二人称的指代不确定性,与梦的不确定性暗合,相得益彰,渲染了呓语般的氛围,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文本阐释的可能性,对于剖析生命主体的内心欲望和情感抒发有种淋漓尽致的畅通感。
心理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是现代电影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是指主要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的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回忆、幻觉等精神活动。
正如在《沟口》中,作者提到一些印刻在记忆里的画面,“这个画面躺在记忆里有近三十年。你都以为你忘记了。”文本中,作家侧重将梦的画面和片段,或者琐碎记忆的闪现,勾连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意象和情境,传递内心活动和潜意识的动态。
因为梦是不受主观意识掌控的精神活动,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和规范,构建出一个新的世界。叙述者在对其进行描述时,多会选择将梦以画面或者事件的形式进行转述。在《拾梦记》和《溢出梦境的城池》中,作家所建构的梦境世界是荒谬的,缺乏逻辑的,天马行空的。时间和空间的拼凑,梦的画面与片段被记录、剪切,再与现实凝缩、联结到一起,形成新的怪诞的经验,以此呈现出映示着潜意识的支离破碎、难以捕捉的梦,以及内心世界的纠结、扭转等精神活动。
内在真实性
这种真实性首先源于个体生命经验和情感的双重真实。
在散文《沟口》中,作家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处理,两者杂糅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真实性强的效果。作家选取了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主体生命历程中的难以忘怀的事件——比如高考,且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具有普适性。作家以其重现在梦境中来引出事件对其潜意识的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在梦境中的重复体验的书写,也为这段备受煎熬的经历增添了漫长而艰涩的回味,如作者写道:赶考的那条路,“你在梦中走过的次数,远远多于现实中的真实。”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最直观地将作家内心那想要逃离又不得不面对的焦虑、惶然、矛盾呈现出来,最终达到情感抒发和宣泄的目的。《梦中有匹烈马》则书写了在一个普通的下午时光,“你”因一个梦,而抛却所谓的理性,对现有生活做出的“破格”的思索和举动。
另一方面,文本呈现的真实性还源于作家对细节描摹的极致追求。
在时空错乱、情节怪诞的梦境中,细节的刻画为文本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边框和支架,使其不至于太过飘忽不定而被推翻。《梦中有匹烈马》中“你”与烈马的反复厮缠,《拾梦记》中,个体在每个梦境中的衣着对话,随身携带的物品,周围人的行为动作,作家都一一记录,此外,对事件,比如车祸,细致到每一帧画面的描述,及其给个体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这些都带给读者真切的身临其梦般的阅读体验,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审美感受。
可以看到,曹海英的散文中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真实性。即,源于梦的私人经验性特质,她的散文以意识流,或者内心剖白的形式组织脉络。她忠于内心世界的描述,同时,也揭示了真实的个体经验,充满着对现实和生命的独特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