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教育电视台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医学电视演讲节目《健康演说家》请我担任评委,我没多想就应承了,原因一是曾经和医学科普有缘:1986年至1994年我在医学科普杂志《康复》任职八年。二是好奇,听说参与演讲的是从全市医界遴选而出的十九名青年医生,代表上海医学界的未来和希望,平均年龄34.4岁,既有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又有90后“规培生”,他们有专业、有激情、有个性、有態度,更具科学精神,有型更有腔调,我很想借此机会比较一下两代科普人,毕竟当年曾在《康复》杂志结识了许多著名的科普作家,杨秉辉、周小寒、汪宗俊、姚德鸿、姚克裘……编稿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交友的过程,后来甚至形成很深的交情。
事先我被告知,演讲竞赛分场进行,每场三人,每位评委拥有20分的裁决权,但只能颁予一人。于是在等待科普新秀们上场的时候,我有点忐忑,写作界的共识是,善写者一般不善讲,而善讲者一般不善写,这些科普作家即令能讲,大抵也“床底下放鹞子,大告(高)不妙”吧,演讲是一门难度很高的表达艺术,我该怎么打分呢?
结果第一场就使我很纠结,三位演讲者都是从医的,演讲水平无疑是医界卓越者,第一位武晓宇,演讲题目“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垃圾食品”;第二位张世娜,题目“你要不要签约家庭医生?”;第三位徐罡,题目:“男人的魅力——雄性激素”。
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轻松,逻辑严谨,说理透辟,但是各自主题不同,从公益角度,我欣赏张世娜;从男人角度,我欣赏徐罡;从营养角度,我欣赏武晓宇,如果说张世娜让我们活得更高尚、武晓宇能让我们活得更长寿的话,徐罡则让我们活得更男人,说项依刘我大难,最后当我举牌投鹄武晓宇时,歉疚的眼睛却看着徐罡……
4月28日的第二场。中山医院牙医柯国锋,同样令人注目,原本严肃刻板的“预防龋牙原理”经过他戏剧性解读,几乎人人都想尽快做“牙保健”而防患于未然,很想把20分给他,但是“家门口的医生”——陆萍怎么办?!作为一名被偏见、成见、陋见包围的全科医生,她献出青春,投身浦东金杨社区,整天与里弄里那些脑卒中后遗症、糖尿病并发症等慢性病病人为伴,整天不厌其烦地为医学知识趋零的居民从零开始传播科普常识,把大量的、没必要蜂拥“骚扰”三级医院的患者,卓有成效地收治在街道医院,如果全国的全科医生都像她这样“做一个问心无愧的医生”,那医患矛盾将会消弭多少呢?
在我把手中的20分投给陆萍时,真希望再给我20分的额度,因为同场的“掀起睡眠的盖头来”难道不精彩吗?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乔颖,才三十来岁,已能非常老到地把人类特有的顽症——失眠之前世今生,解释得清清楚楚,在心理科领域,她擅长女性心身疾病、焦虑障碍、强迫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的诊疗,但在舞台,在她果断而简练的叙述下,被无数人视为魔魇的失眠其实是有“盖头”的,掀起“盖头”,所有的神秘也就昭然若揭。
精彩的演讲还在继续。瑞金医院的乐飞提醒你“‘肠’治久安”;“岳阳医院”的侯霄雷呼吁你必须每天“便便”;孙奕波为你“解开肺小结节的‘心结’”,王丹茹告诉你“整形,你不知道的秘密”……
我对每位演讲者都想投上20分。事实上,因为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甚至诡异问题实在太多,“医学科普”——才“太必须”了,必须让人们知道,医学的无奈、医学的局限,并非所有的病,医生都能看好。即使是名医,也常常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也必须让人们知道,将有越来越多的顽症会被攻克。且看当年被视作“绝症”的肺结核如今只是寻常传染病,人类与身体直接通电话的日子,就不远了。
事先我被告知,演讲竞赛分场进行,每场三人,每位评委拥有20分的裁决权,但只能颁予一人。于是在等待科普新秀们上场的时候,我有点忐忑,写作界的共识是,善写者一般不善讲,而善讲者一般不善写,这些科普作家即令能讲,大抵也“床底下放鹞子,大告(高)不妙”吧,演讲是一门难度很高的表达艺术,我该怎么打分呢?
结果第一场就使我很纠结,三位演讲者都是从医的,演讲水平无疑是医界卓越者,第一位武晓宇,演讲题目“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垃圾食品”;第二位张世娜,题目“你要不要签约家庭医生?”;第三位徐罡,题目:“男人的魅力——雄性激素”。
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轻松,逻辑严谨,说理透辟,但是各自主题不同,从公益角度,我欣赏张世娜;从男人角度,我欣赏徐罡;从营养角度,我欣赏武晓宇,如果说张世娜让我们活得更高尚、武晓宇能让我们活得更长寿的话,徐罡则让我们活得更男人,说项依刘我大难,最后当我举牌投鹄武晓宇时,歉疚的眼睛却看着徐罡……
4月28日的第二场。中山医院牙医柯国锋,同样令人注目,原本严肃刻板的“预防龋牙原理”经过他戏剧性解读,几乎人人都想尽快做“牙保健”而防患于未然,很想把20分给他,但是“家门口的医生”——陆萍怎么办?!作为一名被偏见、成见、陋见包围的全科医生,她献出青春,投身浦东金杨社区,整天与里弄里那些脑卒中后遗症、糖尿病并发症等慢性病病人为伴,整天不厌其烦地为医学知识趋零的居民从零开始传播科普常识,把大量的、没必要蜂拥“骚扰”三级医院的患者,卓有成效地收治在街道医院,如果全国的全科医生都像她这样“做一个问心无愧的医生”,那医患矛盾将会消弭多少呢?
在我把手中的20分投给陆萍时,真希望再给我20分的额度,因为同场的“掀起睡眠的盖头来”难道不精彩吗?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乔颖,才三十来岁,已能非常老到地把人类特有的顽症——失眠之前世今生,解释得清清楚楚,在心理科领域,她擅长女性心身疾病、焦虑障碍、强迫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的诊疗,但在舞台,在她果断而简练的叙述下,被无数人视为魔魇的失眠其实是有“盖头”的,掀起“盖头”,所有的神秘也就昭然若揭。
精彩的演讲还在继续。瑞金医院的乐飞提醒你“‘肠’治久安”;“岳阳医院”的侯霄雷呼吁你必须每天“便便”;孙奕波为你“解开肺小结节的‘心结’”,王丹茹告诉你“整形,你不知道的秘密”……
我对每位演讲者都想投上20分。事实上,因为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甚至诡异问题实在太多,“医学科普”——才“太必须”了,必须让人们知道,医学的无奈、医学的局限,并非所有的病,医生都能看好。即使是名医,也常常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也必须让人们知道,将有越来越多的顽症会被攻克。且看当年被视作“绝症”的肺结核如今只是寻常传染病,人类与身体直接通电话的日子,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