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的“三把火”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ltuk7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二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这对于在许多领域仍受着不平等、不公正待遇的民营企业来说如久旱逢雨,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欢呼之后是更多的冷静,不同的群体以相同的心情寄希望于“36条”的后续落实。民营企业老板期待中央政府能将对民营企业的“宏观理论平等”兑现成“微观事实平等”,而工商联也在静候各级政府的“实施细则”的早早问世,以更好地履行政府助手的职责。然而,事情并非人们主观期望的那么顺畅,即使有了“36条”这把“尚方宝剑”,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民营企业所处环境的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在这种情况下,工商联能为落实“36条”做些什么?又能做成什么?
  近日,我们访问了奉贤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陈祖明,了解到他们为落实“36条”拿出了一份有探索性但又很实在的答卷。陈祖明说,中央定位工商联是政府管理非公有经济的助手,若我们在事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上掉以轻心,虽然没有人会指责我们,但这实质上是一种无形的渎职行为。他告诉记者,奉贤工商联看到落实“36条”的困难,没有坐等,而是在职责范围之内以积极的心态从三方面做了些推动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记者把这些工作比喻成奉贤工商联今年上半年烧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以最快速度让“36条”家喻户晓。当“36条”公布后,区工商联就立即找区政府、区政协领导汇报,协商宣传贯彻“36”的意见和方法,借用领导的力量来推动政策落实。
  “政府经济政策的受众主体是企业,必须使所有企业会员了解和掌握”,陈祖明这么认为。为此,区工商联通过各镇商会、开发区商会及行业商会,逐个进行宣传和组织老板们学习。事后,有的老板说,过去由于不学习,很多与自己有关系的政策法规并不知道,有些部门及机构也正是利用企业对政策的不清楚,在执行中打“闷包”,不是使政策走样就是打折扣,最后吃亏的是企业。这次学习了“36条”,对许多问题有了底,也就不怕被别人“蒙”了。
  第二把“火”,配合区委统战部,及时对本区非公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关于这次调研,陈书记说,是为了向区政府制定“实施细则”提供参考。经过调研,他们对本区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得出了比较客观的七个方面的评价,对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自身思想束缚作出五个方面的分析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奉贤民营经济发展的五条政策建议。这些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结论,使政府制定政策有了可靠依据。
  第三把“火”,参与区政府“实施意见”制定的研究和协商。陈祖明说,“政策制定是政府的事,但工商联可以利用对民企了解的优势,积极提出意见,参与研究和协商,使政府决策更切合实际。”七月十二日,奉贤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出台了落实国务院“36条”和上海市政府“38条”的意见。这个文件很具体地提出了奉贤区民企的准入和扶持政策,进一步明确了鼓励投资的领域和方向,加大了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并在强化服务和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提出了重要措施等。可以看出,奉贤区政府的“实施意见”十分切合企业实际需要,体现了公平公正和透明,更具实际操作性。因此“实施意见”受到奉贤区民营企业的广泛好评,必将为进一步解放民营企业生产力,促进奉贤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这其中,奉贤区工商联功不可没。
  陈祖明书记认为,民营企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强势群体,但在某些时候和情况下又表现出弱势状态,特别是经常被政策边缘化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就需要有一种纠偏的矫正力量,这方面除了社会各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机构外,工商联更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从职责定位看,工商联要一把“火”一把“火”不停顿地烧下去,这样才能真正当好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真正为民企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可在现实中不尽然。  上海梅龙印刷有限公司(化名)的合法利益两次因下属公司高管渎职遭受重大损失却无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投诉无门。使人不可思议的是有关执法部门居然也称无法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不能对当事人进行刑事拘留,不予立案,因为,在我国的刑法中找不到有关对损害私营经济利益行为的处罚条款。  事情的原委是:199
期刊
成长简史 祝波善先生创办的天强管理顾问咨询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2001年公司开始了在改制咨询领域的不断探索。  将改制重组咨询定位为公司的重点业务领域,是天强公司在行业内确立自身地位的关键一步。为此,公司进行了资源的整合:一是业务上,放弃了过去曾投入大量精力培育且已开始赢利的一些咨询项目;二是人员方面,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在改制重组咨询领域找到自己的定位,由此打造了一支对
期刊
象一块小石子丢进平静的水里会溅起水花一样,本刊2005年8月期刊登的四家“民企行业之星”的报导:在不经意中吸引着读者关注的目光。  人们可以从没有“过程”只有“结果”的简要叙述中:想象这些“草根”创业者背后的艰辛,从他们头上顶着的行业“豪门”光环看到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从他们很有个性的脸上感受到新一代民营企业老板将同国有企业一起撑起中国民族经济的希望 看来,不论放在哪里的金子。一旦抹去灰尘都会
期刊
企业成长简史 1990年,苏锦平作为福建茶商代表来上海催讨货款。上海的公司用一批茶叶充抵货款,苏锦平万般无奈,只能暂时在上海开了一家茶社,想尽快卖掉茶叶回家。由于这家茶社的门面是上海大同中学的校舍,因此这家茶社就起名为“大同茶行”。茶行开张了,除了门店生意,苏锦平每天还要骑着自行车走街窜巷,到处推销茶叶。等茶叶卖完了一算账,除去吃喝开销,还有了盈余,苏锦平不经意之中成了赢家。任务完成了,苏锦平有了
期刊
9月6日,上海工商学院第七届董事会举行成立大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金闽珠代表市委统战部宣读新一届董事会人员组成名单:任文燕同志当选为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朱德瀛同志当选为副董事长,季晓东、唐豪等7名同志当选为董事,郭秀珍等12位老同志被聘为顾问。  来自市委统战部、民建上海市委、上海市工商联、上海工商学院、青浦区华新镇、唐氏基金会及民建、工商联部分老领导老同志等30多人参加会议。  上海工商学院是19
期刊
聚少成多,滴水成河。“玉米”最后生死关头的350万票,差不多一半就是这样乞求得来的。  2005年夏,“超级女声”风靡全国,满城风雨。决赛前两三天,“玉米”、“笔迷”和“凉粉”在街头抓壮丁,就象蚊子见血,猫儿闻腥一般。  此图便是一例。八月二十六日,来福士广场,“美人”堵路,“小子”拉票(说实话,是小子还是姑娘,难下定论,中性装扮,时为新潮),两人巴瞪着媚眼,含情脉脉,可怜兮兮:“支持一下我们的春
期刊
2005年6月27日,对上海浦东新区来讲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浦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着力改变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浦东要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结合起来,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结合起来,率先建
期刊
成长简史 上海斯尔丽制衣厂成立于1993年,1998年创建斯尔丽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上海斯尔丽服饰有限公司诞生。  十多年来,斯尔丽公司经历了“想做好生意、如何才能做好生意、通过什么方法才能站稳市场、怎么样创名牌、创了名牌如何才能不仅保住名牌并且还能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和利用名牌效应扩大优势”的历程。1993年,公司成立伊始就专门生产女式大衣,1995年正式起用“斯尔丽”商标,并逐渐闻
期刊
成长简史 远成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广东远成储运贸易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主要是在珠江三角洲从事储运、货运代理和汽车运输业务。10年以后,远成公司承包并开通了第一条铁路行包快运专线——成都至广州线。随后,公司用了一年时间,相继开通了6条铁路行包特快专线,并在北京等大城市建立了分公司。  进入21世纪后,公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迈出了成为民营物流龙头企业的关键一步。2000年,公司把业务拓展到国外
期刊
近代上海的开埠史,是一部能者平步、弱者败亡的发展史。自洋务运动起始,从近代工商业中发迹的一代名流,无论是“官督商办”的下海官员,勇闯新路的商贾世家,还是白手起家的新兴资本家,虽然功过难说,但还是在宏观上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基础。不仅如此,他们自己的兴衰过往,也成为历史之镜,演示着财富流动的路径,为今天所鉴。  本期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代表人物,都曾叱咤风云,在上海滩的历史舞台上煊赫一时。他们在工
期刊